念动训练法在传统的武术训练中叫“默功”,亦称想象训 练,俗称在大脑中“过电影”。这是一种运动员有目的、有意 . 识的在头脑中重视已经形成的表象来提高和巩固所获得的技战 术水平或调整心理状态的方法。一般是运用运动表象、语言和

暗示三种方法相结合来进行的,念动训练可以促进运动员技术 动作学习、巩固和提高,又能有效的集中注意力,消除心理障 碍,增强信心,有助于运动员减少焦虑,提高运动能力和调整 心理状态。

念动训练一般安排在散打训练或实战比赛前10分钟左右 进行,具体做法是:

想象放松练习。消除紧张情绪,排除杂念,想象轻松 愉快的情景,运用语言暗示和呼吸调节,如“放松一 静”, 每讲一遍呼吸一次,随着呼吸节奏的放慢,排除头脑中的一切 杂念,使身心充分放松。

想象训练表情法。闭上眼睛,把即将训练的内容和实 践的情景在大脑中进行想象,对技术动作的技术要求、路线、 运动轨迹、打击部位、着力点以及实战中所用的每一个技术动 作、动作组合、战术安排等都在大脑中进行想象回放,有时可 根据情况回忆一遍或数遍。

回忆重现过去训练或实战中获得成功的情景,体验成 © 功时的身体感觉和情绪状态。

想象自己充满信心,以最佳的竞技状态,在训练或实 = 战中充分的发挥自己的竞技能力。

在想象成功的表象的基础上,暗示自己,一定要在这 次的训练或实战比赛中,发挥出应有的水平,意想刚才的形象 H 马上就要变成现实,反复想几遍,使得这一观念在大脑中定

型。

全身放松1 ~ 2分钟,做几次深呼吸,慢慢睁开眼睛,

使自己适应训练或赛场的环境,从容的等待上场。 "

运动员通过以上的念动训练,不仅可以调节其心理状态, 而且可以加深技、战术的印象,从而增强运动员的信心,形成 . 良好的竞技状态。 .


  1. 意志品质训练


现代散打训练和比赛所体现出的高强度、激烈对抗,都要 求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意志品质,要求运动员具有自觉积极 性、独立性,体现出勇猛、顽强、果断、沉着冷静和较高的自 信心等方面的心理意志品质,因此可以说意志品质的训练在散 打运动员的心理训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教练员在对运动 员进行意志品质训练时要注意将身体训练、技术训练和战术训 练等方面有机的结合起来。意志品质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 程,需要经过长期的系统训练去培养,因此要求教练员必须要 有耐心,运动员则要坚持。另外,对运动员进行意志品质训练 要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因为每个运动员的意志品质各不相 同,有的运动员自觉性差,但勇猛果断,有的运动员沉着冷 静,自信心强但果断性差。

训练散打运动员的意志品质的途径一般有三种: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培养和训练;

在训练中培养和训练;

在实战比赛中培养和训练。

— 6.生物反馈训练

生物反馈训练就是借助于现代化仪器把运动员机体的生理

术 信息传递给运动员自己,供其经过反复练习学会调节自己的生 K 理机能的方法。运动员在训练或实战比赛前,容易出现紧张的 ?情绪状态,这便会体现出心率加快、毛细血管扩张、血压升高 *等种种现象,当这种信息反馈给运动员自己以后,运动员通过 I有意识的控制和调节机体的这种反应,通过反复的练习就能提 a 高调控内脏活动的能力,可以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感知觉能力, 会促进动作技能的形成和校正技术动作,还可调整运动员的情 B 绪,消除疲劳,改善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

二、赛前专门心理训练

为了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运动员在赛前除了要进行身 体训练、技战术训练、一般心理训练和适应性训练以及做好充 分的物质保证之外,还必须进行专门的心理训练。赛前心理训 练是在较短的时期内使运动员学习掌握自我调节心理状态的方 法,使运动员在赛前形成最佳竞技状态的训练过程。

赛前专口心理练的内容与任务

  1. 使运动员明确比赛任务,激发良好的比赛动机,建立 积极取胜的比赛心理定向,形成达到目的的信心,设置具体 的,符合实际且具有挑战性的目标。

  2. 使运动员掌握各种具体的心理训练的方法,调节控制 自己的心理状态,消除紧张情绪和心理障碍。

  3. 调整运动员的唤醒水平,使其处于发挥最佳表现的范 围,形成最佳竞技状态。

  4. 帮助运动员制定好比赛方案,使运动员学会在瞬息万 变的散打比赛中保持积极稳定的心理状态,尽可能以正常的心态去参加比赛,确保技、战术水平在赛中的充分发挥。


(二)赛甫心理状咨分析

赛前的心理状态是指运动员对即将到来的比赛所表现出的 身体和心理上的综合体现,由于每个运动员对比赛的认识、态  度、经验以及准备情况等都不尽相同,因此会可出现各种不同 的赛前心理状态。

赛前过分激动状态 .

表现为运动员过早或过度的兴奋,心跳加快,呼吸短促,

四肢蕨抖,心神不定,注意力不集中,听不进教练的指导,记 莅 忆力减退,并伴随有恐惧、焦虑、急躁不要等消极情绪。 .

  1. 赛前冷漠状态 .


运动员在比赛前表现出情绪低落、缺乏自信心、反应迟 钝、动作缓慢、意志消沉、体力明显下降、知觉和注意程度下 降,甚至不想参加比赛等,处于这种心理状态的运动员,即使 参加比赛,成绩也不会很好。造成这种心理状态的原因主要是 由于运动员对相比之下的不利条件考虑过多,缺乏顽强的意志 品质,身体、技术及心理状态不佳,以至于大脑皮层神经中枢 兴奋程度下降,抑制性加强,或由于激活水平不足,准备活动 不充分,过度紧张而形成抑制。这些都不能很好的动员身体各 器官、系统,因而机能水平下降而难以适应比赛的要求。

  1. 赛前盲目自觥态


运动员主要表现在对即将到来的比赛的困难和复杂程度估 计不足,过高的估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能够轻易战对手, 因此不能积极动员心理能量,注意强度下降,思想浮躁,不愿 冷静思考,知觉、思维反应迟缓,对面临的困难抱消极的态 度,这样的运动员在比赛中很容易失利或遭受挫折。

  1. 最聊竞技状态


主要原因是指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充分发挥自己潜力所处的也)

— 身心状态。表现为运动员具有正确的比赛动机和良好的比赛态 度,对比赛的任务有清楚的认识,充满信心,注意力能集中到木 即将到来的比赛上,精力充沛,情绪饱满,心理与身体高度协 t 调,动作轻松自然,无焦虑和恐惧感,有创造力和表现欲,以 n 尚昂斗志迎接即将到来的比赛。

(三)赛前几种不良心理状奋的克服及通练方法

月 克服心理过度紧张的训练方法

引起运动员心理过度紧张的原因一般由于运动员过多的考

虑比赛的胜负,把比赛的结果与个人的利益关系看得过重,所以在失利时便产生焦虑不安,导致过度紧张,把教练对自己的 ,期望变成思想负担,引起过度紧张。赛前分析双方实力不正 确,对应付困难所做的准备不够,应变能力薄弱。有些运动员 在正常条件下,打法很顺利,而当遇到对方出怪招时,不能及 时适应这种打法而采取相应措施,诱发紧张心理。外界干扰和 刺激过敏,指运动员不能很好的适应周围的环境。如:观众的 大声喧哗、呐喊,为对手加油助威等,对观众的鼓励与讽剌的 语言不能适应,以及场上出现的一些其他情况,容易产生紧张 心理。

克服的方法:

(1) 转化动机法

不断加强运动员对国家的荣誉感和责任感的教育。有目的 的引导运动员树立强烈的国家荣誉感,树立为国争光的信念, 排除个人的心理杂念以及对待比赛的一切不良动机,不过多考 虑比赛结果,而多考虑技、战术的发挥。

(2) 暗示放松法

通过语言暗示降低肌肉的紧张程度,调节呼吸节律,降低 ®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一般由教练员指导运动员依次放松各 肌肉群,同时增强呼吸。反复几次后,可让运动员自己独立完 = 成。

思维阻断法

当运动员由于失误造成心理紧张时容易出现消极思维,运 « 动员可大吼一声或内心喊一声“停止”,以阻断这种消极驱动 力的不良意识,以积极的思维取而代之。例如:当运动员起鞭 * 腿时,被对手接腿后做了一个漂亮的接腿摔。此时运动员便可 能产生心理紧张,认为以后不敢再起鞭腿了,从而导致技术水 " 平不能充分发挥。当出现这种思维活动后,运动员在内心吼一 -

声“停”,应以“一次接腿摔没什么可怕的。在以后起腿时要 加强速度,力度,让对方接不住”的这种积极思维取代消极思 .维。

音乐调节法

音乐能够影响人的身体和大脑,可以使人产生兴奋、镇 定、平衡等三种情绪状态,可以消除大脑所产生的紧张情绪, 也帮助运动员集中注意力。当运动员赛前过分紧张时,听一段 有节奏的轻音乐或自己喜爱的歌曲,往往能对调节情绪起到很 好的效果。

模拟比赛法

模拟比赛法的内容较多,应根据比赛的实际情况以及运动 员本人的特点来确定。一般有:模拟对手特点的训练、对观众 影响的模拟等。总之,力求创造出与比赛条件相接近的训练条 件,提高运动员的感知觉和对外界刺激的适应能力。

2.克服心3®怯的训练方法

心理胆怯是散打初学者经常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心理胆 怯是机体的一种应激心理反应,使大脑皮层的控制系统编入了 混乱状态,打乱了神经系统的控制,引起了机能的失调,使运 动员在比赛时不能正常的发挥出应有的技、战术水平。 也

(2)活跃气氛,树立信心,努力给运动员营造一种轻松、 常 愉快的赛前训练氛围。激发运动员训练的自觉积极性,树立起木 动员的思想顾虑。

必胜的信念。

3.克服心理过分激动的训练方法

个别散打运动员在赛前心理情绪过分激动,表现为呼吸短

促、心率加快、四肢颤抖,以及心神不定,在行动上不能很好 g 的控制自己,知觉和表象不连贯,注意力下降,容易遗忘比赛

中的重要因素。这主要是由于刺激物引起大脑皮层抑制过程减

弱,致使兴奋过程升高,大脑皮层下中枢和植物性神经系统的 调节作用减弱。

克服的方法:

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水平,丰富运动员的比赛经验。运 动员赛前产生过分激动与其训练程度及比赛经验有着直接的关 系,因此在赛前准备期提高运动的训练水平,通过多打实战及 交流赛来积累起比赛的临场经验,对初级水平的运动员及初次 参赛的运动员至关重要。

加强运动员的自我调节能力的训练,运动员的赛前情 绪过分激动与运动员的个性特点也有很大关系,有些运动员个 性倾向性较为突出容易产生冲动,在赛前就表现为过分激动, 因此,需加强运动员的自我调节能力的训练。

提高运动员的动机水平,动机支配行为,是直接推动 运动员参加训练和比赛的内驱动力。热爱散打运动,树立为国 争光的高尚的动机,可使运动员赛前处于良好的战斗准备状 态;反之通过训练或比赛出名获利,或显示自己的个人狭隘的动机,则常会在赛前出现过分激动这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因 此,教练员在平时,应加强运动员参赛动机的教育,使其树立 高尚的动机。

  1. 克服赛前心理淡漠的训练方法


赛前运动员心理淡漠是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这种淡漠状 态与大脑皮层兴奋过度下降、抑制过程过强有关,产生的原因 主要有:缺乏比赛的良好动机,不愿参加比赛;训练中产生过 度疲劳或长期伤病未愈;对比赛的不利条件考虑过多;运动员 缺乏顽强的意志品质等。

克服的方法:

帮助运动员设置适合自己实际水平的挑战性目标,激 发运动员参加比赛的动机和愿望。

表象重现法:让运动员在头脑中回忆过去实战或比赛 时发挥较出色的一场或一局比赛,或在头脑中重现过去较为愉 快、振奋人心的某些情景,这样便可激发他们参赛的积极情 绪。

活动调节法:赛前让运动员做好充分的身体准备活 动,如加速跑,“得意技”的快速短冲练习或加快呼吸节奏, 加大深呼吸度等方法。

  1. 克服赛前盲目自信的训练方法


赛前的盲目自信是指运动员对即将到来的比赛的困难和艰 苦程度估计不足,过高的估计自己的实力,相信自己能够轻易 取胜。在这种轻敌思想的支配下,运动员不能够认真分析和研 究比赛的对策,对比赛漫不经心,这样的运动员当比赛遇到意 想不到的困难和挫折时,就会表现出惊惶失措,心情急躁,面 对失败沮丧等。

克服的方法:

教育运动员认真的对待每一场、每一局比赛,必须做 到胜不骄、败不馁。

— (2)教练员应在赛前帮助运动员实事求是的分析双方的实

力,充分的估计可能遇到的各种因难,使其处于良好的战斗准 * 备状态。

(3)加强运动员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责任感。

打 (4)加强运动员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尤其是辩证唯物主

义方法论,使运动员学会科学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6.克服注意力分散的训练方法

散打运动员在赛前应该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一旦注意

出现障碍,便会直接影响到赛中竞技水平的充分发挥和创造良 . 好的运动效能。因此良好的注意是散打运动取胜的关键因素之 . 一,造成运动员注意分散主要有客观与主观两方面的原因,通 常情况下,外部的刺激容易造成注意分散。产生运动员注意分 散的原因主要有:身心处于疲劳状态或受不良心理的影响,由 于过度兴奋或兴奋水平过低而产生的过分紧张或淡漠而引起注 意反常;种种强烈的外部刺激作用于机体时;缺乏注意力训 练,没能很好的掌握注意活动的规律。

克服方法:

运动员在日常生活和训练中应有培养专心致志认真细 致的习惯,切忌心神不定,马虎潦草。

对运动员进行专门的注意调节训练,根据散打运动及 运动员的特点,应进行侧重于活动性集中注意与合理分配注意 的训练。

赛前应进行模拟训练,提高运动员抗各种外界干扰的 能力,防止注意障碍的出现。

出现注意障碍时,应该尽量避开不良刺激的影响,进 行信息回避。例如运动员在赛前减少活动,保持安静状态,尽

一 量不受外界条件的影响。

甄 (5)运动员进行自我暗示,调节及想象的训练,使注意力集中在默念的口诀或想象的动作上。

浏览832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