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散打智能训练概述

(-)运访智能的涌义

运动智能是指运动员运用知识和信息,分析和解决运动训 练中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散打运动中,运动员的智能主要表 现为:善于理解与实现教练员的意图,具备独立分析对手特点 ■ 与做出相应判断决策的思维能力。散打运动智能训练是运动员 .

总体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散打运动训 练中所需的智能实际上就是运动员知识与能力的综合体现。众 所周知,大脑是知识的载体,在训练中,要用脑去练,比如, 第一次对方打自己一拳那么运动员就应动脑去分析,为什么自 己被击中,是自己反应太慢,还是防守技术太差,或是距离意 识不强,找出问题以后,反复针对性的练习。那么在第二次甚 至以后的训练中,类似的拳法就不可能再让对方击中。同样, 在实战或比赛中,更要用脑去打。换个角度来讲,知识是智能 的源泉,无知便是愚昧,愚昧便导致智能低下。因此,散打运 动员所掌握的各种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同其智能水平有着直接的 联系。

(二)运却皆能的作用


  1. 具有较高运动智能的散打运动员,对散打运动的特点 和规律能够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对训练的理论与方法也能更加 准确的认识和体验,因此,在训练中便能正确的理解教练员的 意图,充分的认识到训练的目的与任务,能够以自觉的行为配


合教练员高质量地完成预定的训练计划。

  1. 具有较高运动智能的散打运动员,善于正确的理解先 进合理的运动技术,从而能够更为有效的熟练掌握运动技巧, 更为准确的把握散打战术的精髓与实质,在实战及比赛中更能 灵活机动的运用各种战术。

  2. 具有较高运动智能的散打运动员,善于动员和控制自 己的心理活动,及时的调控各种不良的心理状态,以良好的心 理准备面对训练及实战比赛,从而保证比赛中更为出色的发挥 出自己已有的竞技水平。


二、散打运动智能训练

散打运动智能训练就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对运动员智能构 成的各种因素进行练习和培养,并使其有机结合,提高运动员 智能水平的过程。因素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指保证运动员有 效地进行认识活动的稳定心理特征的结合,有:观察力、思维 想像力、记忆力及注意力;另一部分指保证运动员成功地进行 实战活动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结合,有组织计划能力,操 作能力、适应能力、创造能力等。

(-)智能练的内容与任务

  1. 智能训练的内容

  2. 运动理论知识教育


运动理论知识教育包括一般运动知识教育和散打运动知识 教育两大方面。一般运动知识主要指与运动训练有关的知识, 包括运动解剖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 学、运动医学、运动心理学、体育教育学、运动训练学以及运 动竞赛学等。与散打运动有关的知识包括散打运动技术分析、  故打战术分析、散打训练原则、散打运动原理、散打竞赛规

则、裁判法以及训练计划、训练方法与手段、辅助措施、负荷 = 与恢复以及训练监控等方面。

运动智能构成的各种因素的培养

在运动智能构成的各个因素中,运动行为的观察力主要表 现为运动员对自身行为感知力以及对对手身体行为的感知力; "

运动行为的记忆力表现为建立运动表象的速度、力度、准确 ' 度;运动行为的思维想像力表现为动作概念的准确性以及战术 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与创造性等;运动活动的适应能力主要 T 表现为身体、技术、战术等方面训练的适应能力;运动活动的 操作能力主要表现为学习、掌握和运用运动技术的能力。

  1. 智能训练的任务 .

  2. 培养运动员独立完成训练和参加比赛的能力,应当使 运动员明确训练和比赛的目的与任务,在教练员的潜移默化中 逐步掌握现代散打的科学训练方法与手段,熟悉散打竞赛规则 并在无数次的实战比赛中积累丰富的比赛经验。高度发展运动 员的运动感知觉,对运动概念的理解力和战术思维能力,提高 其运动活动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对训练和比赛的适应能力o

  3. 培养运动员参与制定和修改训练计划的能力,使运动 员充分的了解散打运动的客观规律和运动训练原则,根据每个 队员的具体情况与教练员一齐制定和修订运动员的训练计划。

  4. 培养运动员在训练中进行自我调控的能力,应使运动 员学习和掌握运动医学和运动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和简单的测 试方法,能对自己身体的健康、机能和心理状态进行有目的的 观察与检查,以配合教练员合理的安排运动负荷与恢复,科学 的控制训练过程。


(二)智能通募的方法

1 .提高运动员的基础理论知识水平

向运动员传授运动理论知识以及相关的训练规律、训 练原理等方面的知识。运动理论知识指与运动训练有关的一般 & 知识,如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 木 化学、运动心理学、运动医学、运动训练学、运动营养学等。  运动训练规律和训练原理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的基础 n 知识,是人类逻辑思维的结晶。在传授的过程中,应注意基本  概念和基本原理等知识的教学,这样不仅有助于知识技能的迁 ; 移,更有利于运动思维能力的发展。

(2)教学训练时,应采取多种教学与手段,在对知识的培 保 养过程中,以及运动技能的学习掌握中,教师应采取多种多样 . 的教学方法。如通过观察运动员的各种训练活动,组织教学参 . 观,利用图示、录像等直观教学法。

培养运动员的观察力,通过提问、复习、测验、考试 等形式,引导运动员学会运用分析、比较、综合、概括、判 断、推理等思维方式来认识和解决问题,发展其思维能力。

教练员应当启发和引导运动员把学习理论知识与运动 训练的实际结合起来,培养运动员运用知识于实践之中的实际 操作能力。

2.提高运动员的专项理论知识水平

注重散打技术分析以及战术意识的发展,在运用运动 生物力学知识对散打的技术动作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如侧踹腿 分析:攻击腿参与工作的主要肌群,支撑腿参与工作的主要肌 群以及动作结构、身体平衡分析、受力分析、稳定性判定等), 应当培养运动员的观察力和思维力。在利用录像或实战发展运 动员战术意识的同时,应当培养运动员的观察力、思维力、想 像力和适应能力等。

注重对散打竞赛规则及裁判法的学习与掌握,通过运 动员对散打竞赛规则及裁判法的学习,以及教练员的讲解,并仔通过训练实战中现场模拟的实际操作能力,可以使运动员切

实从竞赛的实际出发,本着“不做无用功,尽可能节省恢复” = 的原则,使每次打击的效能发挥到最大。另外,运动员在比赛 中能做到充分的利用规则,并能收到实效,也是运动员高智能 的一种表现,例如裁判指定对方主动进攻,我则在8秒钟之 1 内,采取佯攻或不断干扰对方,使对方不敢冒然进攻,这样8 秒钟之后裁判便会判给对方一个“消极8秒”,而我方则不费 *

吹灰之力便可得到1分。

注意对运动员训练计划的安排、训练的辅助措施及自

我监控等到方面知识的培养。通过使运动员参与制定训练计 划,可以发展运动员的思维能力。通过学习卫生、保健理疗等 . 训练辅助措施手段的掌握以及在训练和比赛期间的自我医务监 . 督知识的学习,可以加强运动员自我保健意识的实际操作能 力。

  1. 提高运动员在运动训练过程中运用知识的能力

  2. 加强运动员的专项素质和技战术方面的训练。通过专 项运动素质和技战术方面的训练,对运动感知觉、运动表象 力、运动概念、战术思维的实际运动能力和训练的适应能力的 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通过训练,使运动员对散打运动训练的 规律和本质有着更深的认识,使运动员的观察力、思维力、记 忆力以及实际操作能力和创造力得到全面的发展。

  3. 通过经常性的模拟实战比赛训练来发展运动智能。在 散打训练中教练员有目的、有意识的经常组织教学比赛或模拟 比赛等实战练习,对培养运动员已获得的运动素质和技战术方 面的知识和技能运用于实践的实际操作能力,应付各种对手, 各种比赛情况的适应能力,以及发展运动员的运动行为观察力 及战术思维能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4. 科学合理的组织训练过程。教练员应培养运动员独立


分析和比较运动训练计划是否完善,训练内容是否恰当,训练 W 方法是否合理等方面的能力,运动员既能主动参与训练计划的 制定和积极完成训练任务,可使其思维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

三、智能训练的基本要求

(一) 提高运动员对智能训练的重要意义的认识,使他们 能够在平时的训练中自觉积极的配合教练员或独立进行智能训 练。

(二) 运动智能训练应有列入多年、全年、阶段、周及课 时训练当中,以保证有计划、有步骤的发展运动员的智能水 平。

(三) 运动智能训练要有科研人员和文化教学人员参与配 合,教练员应当与文化课教师、医务监督人员以及运动生理、 生物力学、生物化学、运动心理等方面的专业人士积极配合, 共同研究和处理问题。

(四) 运动智能训练应根据训练对象的实际情况(文化水 平、基础、专项理论知识水平、年轻特征等),选择合适于他 们的内容确定训练方法。

(五) 应逐步建立起运动智能测定和评价的制度。对运动 员智能评定,多结合训练与比赛实践过程进行,在实践活动中 考察运动员的智能水平。也可组织专门的测验和考查,然后给 予评定。

浏览718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