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音像教材自学方法是指学生通过现代多媒体的播放工具,如录像机、 VCD、电视、电脑等进行武术知识和技能学习的方法。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 武术动作学习提供了更加方便的学习条件和学习机会。不仅可以借助于一般的 音像资料等多媒体进行自学,而且现在的网络远程教学,以及越来越个性化的 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也为武术动作的学习带来更加快速、新颖和灵活的学习空 间。常见的自学音像工具主要包括:摄像机、录像机、影碟机等。

(一) 武术音像教材的特点


  • 直观性和形象性:通过观看音像教材,可以使学习内容更加形象、 直观。

  • 贮存与再现性:音像教材中的内容具有永存和多次重复再现的特点。

  • 形象反馈性:可以将学生的学习效果借助录像机形象的展现在学生 自己眼前,达到全面的及时反馈。


(二) 武术音像教材的自学方法

  • 对所要学习的内容应先有一定的了解,因为武术套路中各个套路、 拳种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技术特点,学习之前要对其有一定的了解,便于在 学习动作的过程中能省时高效地简化学习的程序,准确地掌握整个套路动作的 规格和特点。

  • 先观看所学内容的完整示范,在大脑中对学习内容具有大致的轮廓, 建立初步的动作表象。

  • 逐个动作的观看和练习:每个套路都有许多个动作组成,学习时必 须从起势动作开始,以一个动作为单位逐一进行观看、模仿、练习、对照、研 究,直到对动作基本掌握。


分段进行对照练习:每个套路都划分有若干个段或者节,学习时应 该按照资料中事先划分好的或者安排好的小段(小节)进行有计划的阶段学

习,初步掌握每一段(节)的内容后,要进行独立的练习,达到熟练掌握该 段内容之后方可继续学习下一段的内容。

  • 整套动作的连贯练习:按照音像教材中的各段划分,对各段内容学 习完之后,将全部套路连贯起来进行整套练习。

  • 对照录像,纠正错误:观看音像教材的细节动作,对照正确的示范, 纠正自学练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动作变形和方向、路线错误等。

  • 确定风格,提高技术:根据套路技术的运动风格,结合自身的特点, 特别是在技击方法、劲力表现、节奏处理等方面形成自己特有的风格。


(三)武术音像教材自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 根据学习的资料内容合理地安排自学阶段的学习计划、任务和内容。 如可以将自学分为几个部分,计划好每个部分所要学习的动作。再根据技术资 料中划分的段、节的内容安排,制定每次课所要学习的量(动作的数量),学 会一个动作后,加以熟练,再学习下一个动作。当一节动作学会之后,将本节 动作连起来练熟后方可进行下一节的学习。按照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原则, 依次向下进行,切记不可贪多。

  • 了解技术资料中动作的方位和动作的运动方向、路线,确定起势收 势的位置,避免因资料中的技术动作的改变、转动而出现技术方向、路线、姿 势的错误。初学者要固定方向练习,不能经常变换练习位置,否则,容易打乱 方向,不易记忆,影响学习效果。

  • 熟悉自学所使用的工具的操作方法,如摄像机、录像机、录音机、 VCD、电脑播放软件等使用方法。尽可能地早些熟悉所使用的机器和设备,使 自学变得轻松和快捷。

  • 由于借助设备和机器学习毕竟是一种较为被动和机械性的学习方法, 所以难免会出现学习盲目,依靠性较强等现象,为避免死板、僵硬的模仿,在 有条件的情况下,还要注意人与人之间的直接观摩和交流,这样有利于动作的 纠正和技术水平的提高。第二节武术动作术语与谚语

    武术动作术语和谚语是武术教学中常用的专业用语,掌握和使用好武术动 作术语和谚语,是体现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规范的武术 术语和形象、生动、有趣的武术谚语都是武术知识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无论 是作为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了解和掌握一定的武术术语和诸语,这也是武术教 学中的一个基本要求。

    武术动作术语

    武术术语是指描述武术动作的名称、要领、要求、特点的专门性用语。掌 握好武术术语,不仅能简化文字说明,而且有助于正确领会动作含义。教师在 教学实践中正确的使用动作术语,可以简化武术教学,对学生记忆武术动作具 有良好的帮助。自学者掌握适当的武术专业术语对于在学习中节省学习时间、 简化学习的程序,尤其是对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是极为重要的。

    武术术语包括一般性术语和专门性术语两部分。

    (_)武术一般性术语

    武术一般性术语是指人们在了解和接触武术时,首先应知道的与武术相关 的一般性用语。

    • 描述身体部位的术语:头、手、脚,肩、肘、腕,髋、膝、踝等。

    • 描述方位的术语:前、后、左、右、上、下、前下方、前上方和正


    前方等。

    • 描述动作关系的术语:依次、同时、经、至、变、成等。

    • 描述步法的术语:上步、进步、退步、移步、叉步、疾步、击步、 跳步、纵步等。

    • 描述身体运动方式的术语:拧转、折叠、翻转、起伏、闪展等。

    • 描述呼吸方法的术语:吸气、呼气、提气、托气、聚气、沉气等。


    (二)武术专门性术语

    武术专门性术语是指武术运动中,常用的解释武术技术和动作的专用术 语。比如:手形中的拳、掌、勾;手法中的冲、贯、抄拳;腿法中的蹬、弹、 踹、扫腿等;以及步形、步法、平衡、跳跃、跌扑滚翻等武术动作和各种武术 器械方法的专门用语。具体内容在后面章节中有专门介绍,此处不再重复。

    武术谚语

    谚语是一种在社会上普遍存在和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 深刻的道理。武术谚语,是历代习武者对自身习武经验的总结,也包括对武术 各个拳种风格特点的鲜明概括和提炼。武术谚语的语言简练,朗朗上口,极具 传统性和通俗性,构成了传统武术教学的主要辅助教学方法和内容,极富有教 育意义。正是由于这些武术谚语在民间的广泛流传,影响着中国武术世代相传,经久不衰。所比喻的内容在表现形式上生动、形象,充满感染力,极大地 方便了武术的学习,对武术的传承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_)武术谅语的特点

    1. 深刻的哲理


    武术诸语是大众谚语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些谚语无论雅俗,一般采用比 喻的方法,或是用浅显易懂的语句来表达一种深刻的道理,既富有教育意义, 又容易记忆。比如说“一寸长,一寸强”、“滴水穿石,日进有功”等既形象、 生动又富有一定的哲理。

    1. 丰富的实践经验 *


    武术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发展起来的。武术谚语是历代习武者对习 武经验的总结概括,大量的习武经验都直接来源于武术实践过程之中,并被长 期的实践所验证,因此武术谚语言简意赅,极具有说服力。

    1. 确定的道德标准


    武术谚语来源于也生存于民间,武术谚语和民间的一般性谚语常在一起使 用,因而也树立了与社会相一致的道德规范,更加丰富了武术活动中谚语使用 的范围和效果,如“未曾习艺先习德,未曾学武先学礼”。广为流传的谤语其 实也在教育和培养习武者一种高尚的德行品质。

    1. 温婉的教育性


    武术谚语通俗易懂,形象生动,既可以引起学生习练武术的兴趣,又可以 在武术实践过程中发挥有效的教育作用,比如:“这山望着那山高,终究学艺 不会高”,对于习武过程中常见的缺点和错误,有针对性的进行了批评和规 谏。习武者常用谚语来鞭策和讽刺武术界许多的不良行为和习惯,指导自己的 习武实践,如在初学武术基本功的时候,教师运用“习武不练功,到老一场 空”来说明武术基本功在习练武术中的重要性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二)部分常用武术谚语

    [文以评心,武以观德]文章是行文者内心世界的表述,用武是习武者道 德精神的展示。因此,通过文章内容的善恶,可以评定行文者的用心良莠,通 过用武的目的和效果,可以看出习武者道德的尊卑。

    [未曾学艺先识礼,未曾习武先明德]“礼”指恭谨待人,尊敬师长等克 己敬人的规范。“德”指武德,即尚武崇德的精神。民间武术传承中,戒收失 礼缺德之徒。教学之初,首教礼德,然后再传技艺。

    [严师出高徒,重道得真诗]严师才能使学生严守武德,恭谨处世,师严 才能使学生在严格的教学训练中学得中规中矩,使得技理并精。重道才能尊敬.

浏览1,144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