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韧性是指人体关节在不同方向上的运动能力,以及肌 肉、韧带的伸展及弹性。散打运动中,运动员柔韧性的好坏, 对于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良好 的柔韧性,是运动员学习、掌握运动技能的主要基础,尤其是 散打运动技术中对柔韧性要求较高的一些高难度动作,没有良 好的柔韧性,是根本无法掌握和完成的;其次良好的柔韧素 质,还可以促进其他运动素质的提高;另外,柔韧素质的提高 还可以减少和预防运动损伤。

散打项目对柔韧素质有着其特殊的要求,亦称散打专项柔 韧素质。主要对肩、臂、腕、腰、甑、腿、踝等部位的柔韧有 一定的要求。

一、主要训练手段

肩臂郤柔物性练习


  1. 压肩:正压、侧压、反压;

  2. 拉肩:肋木拉肩、倒立拉肩、直臂上举拉肩;

  3. 臂绕环:单臂绕环、双臂交叉绕环;

  4. 转肩:握竿转肩、双人翻转肩;

  5. 吊肩:借助器械的正反吊肩。


(二) 都柔初练习

  1. 扳腕:自手用手扳压腕部;

  2. 弹压:自己进行或借助器械进行;

  3. 倒立:用手拳撑起成手倒立。


(三) 腰柔韧性练习

1 .屈体运动:体前屈,体后屈,体侧屈;

  1. 甩腰:直立,直臂上举,直体向后甩腰,幅度由小到 大;

  2. 涮腰:体前屈,直臂从身体左侧涮腰到右侧,交替进 行;

  3. 下腰:直体向右下腰成桥。


(四) 都柔韧性练习

  1. 侧压:侧对肋木,脚横放,直体侧压髓部;

  2. 跪压:跪坐在垫上,两腿分开,直体向后仰卧;

  3. 坐盘压:成坐盘压髓。


(五) 都柔钢性练习

  1. 压腿:正压、侧压、后压、弓步压、仆步压;

  2. 扳腿:正扳、侧扳、后扳;

  3. 控腿:正控、侧控、后控;

  4. 踢腿:正踢、侧踢、外摆、里合、后踢;

  5. 劈叉:纵劈叉、横劈叉。


(六)踝都柔韧性练习

  1. 扳压:自己或同伴扳压;

  2. 对墙压:直腿、勾腿尖于墙上,上体向前压。


二、训练方法与要求

(-)主访性练习与祓却性练习相结合

主动性练习是指练习时运动员靠自身肌肉的收缩,加大关 节运动幅度及肌肉韧带的伸展度;被动性练习是指练习时依靠 外力的作用(如由教师或同伴帮助扳腿),发展大腿后侧肌肉 韧带的柔韧性。

(二) 访力性练习与神力性练习相馅合

如振臂、.臂绕环等为动力性练习,下腰成桥,控腿,静止 一定时间则为静力性练习。

(三) 发展柔韧性练习

一般应安排在每类训练课的前半部分进行,因为在这个时 期,运动员尚未感到疲劳,一般不易受伤。练习前必须做好准 备活动。

(四) 发展柔韧性HI练要注意循序淅进

负荷由小到大,练习次数不宜过多。

散打的灵敏性训练

散打的灵敏性是运动员动作技能和运动素质在运动过程中 的综合体现,是协调、准确地完成动作,以及在短时间内迅速 变换身体位置的一种能力。它主要取决于运动员有机体各器官 的功能、各项运动素质、心理品质和个性特征以及技能储备 等。散打运动对运动员的灵敏性要求较高,灵敏性好,则可以 快速的躲闪对方的进攻,并施以快速、准确的技术伺机反击, 否则运动员很难达到较高的运动技术水平。散打运动员的灵敏 性主要包括运动反应能力、时间感知能力、空间感知能力及适

应调整能力等几个方面。

一、主要训练手段

游戏法(休育)

追捕

[目的]提高速度和灵敏性。

[方 法]学生散在长方形场地上,选2人担任追捕手。

鸣笛后开始,追捕手在场内奔跑,追捕分散在场内的学 生。凡被触及的人,必须用一只手按在被触及的部位。如第二 次被触及时,就要用另一只手按住第二次被触及的部位。在第 三次被触及时,就要退出场地。最后只剩下两个人时,游戏停 止,由这两个人担任新追捕手。

[规则]

跑到场外者不准再进入场内。

追捕手用手可触及其他人身体的任何部位。

[教法建议]

根据人数多少,场地大小,可适当限制活动时间。

根据场上情况,可安排交换追捕手。

听信号

[目的]发展灵敏性。

[准 备]排球场或空地。

[方 法]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甲乙两个队。

比赛开始,教师发出一声哨音后即计时,甲队队员追拍乙 队队员。教师发出两声哨音时,乙队队员反过来拍甲队队员。 当听到教师发出第三声哨音时,则全体学生原地站好。

游戏进行到一定时间时,以队员拍到的对方次数多的为 @ 胜。计算集体得分时,则将每队个人的得分相加,以积分多的

队为胜。

[规则]

必须在听到教师哨音后,才可做规定动作。

逃跑者必须在规定的区域内奔跑,越出者以被拍及论 处。

[教法建议]

教师可用一只哨子,也可用一个单音哨和一个双音 哨。

两队的队员不要离开太远。

  1. 偷袭反击


[目 的]发展快速反应,提高快速奔跑的能力。

[准 备]在场地上划两条相距25 - 50米的平行线,线后 为双方的大本营。

在两条线后2米处,各划一直径2米的圆周,作为双方 “俘虏”的收容所。

[方 法]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各成横队分别站 在两条线后。各队选出一名队员,两队队长猜拳决定谁先偷 袭,如果甲队偷袭,则乙队队员背对甲队方向站立,甲队队长 派出3名队员准备偷袭。

游戏开始,甲队3名偷袭者走到乙队队员身后,乘其不 备,轻轻用手拍其中任意3名队员的背部后,然后迅速跑回本 队大本营。乙队被拍背的队员,则要立即转身去追逐甲队的偷 袭者。如能在其到达大本营前将其追上,就将该名“俘虏“带 回乙队,令其站进圆圈。如果乙队队员追不上甲队的偷袭者, 则乙队队员自己站入甲队的圆圈,被当做“俘虏”收容。游戏 照此进行,直至甲队每人进行一次偷袭后,则两队交替。以俘 获的“俘虏”数多的队为胜。

[规则]

对方来偷袭时,背向站立的一方队员不得左顾右盼,

站立的位置也不可远离线后。

(2)双方的被俘人员,在一攻一守中不得参加偷袭活动。

(3)在偷袭中,如本方队长被俘时,则要及时再另选一名队长以代替指挥偷袭。

[教法建议]

(1)此游戏每次偷袭的人数,可根据游戏人数的多少而适 当增减。

(2)此游戏可来连续进行,但每一次攻守回合之后,要及

时交换俘虏以保证每人参加游戏的机会。

4.前后靠

[目 的]发展反应、躲闪及奔跑能力。

[准备]空地一块。

[方 法]学生站成双层圆圈,左右间隔两臂。前后学生 身体靠近,安排一个人为追者,另一个人站在圈外为被追者。 被追者可以利用圆圈上的双层人墙作障碍,与追者周旋,也可 以沿圈外奔跑。当被追的人即将被摸到时,可从外圈进入内 圈,并以自己背部紧贴任何一对学生的身前,临时组成3人重 叠的一组。此时这3人重叠的外层的人应立即代替站在前面的 人成为被追着。

在被追者未被追上并已组成三层小组时,追者必须开始追 最外层的另一个(即第3人),使圆圈上的队伍始终保持双人。

[规则]

被追人必须从圈外奔跑,不得穿过圆圈。

贴人时必须以背部贴靠在别人身前。外层第3人逃开 后,圆圈的2人共同后退半步保持圆形队伍。

(3)凡以手摸到被追者即为追上,此时追者与被追者互换,游戏重新开始。

(4)被追的人不得跑离圆圈队伍3米以外。

[教法建议]教师应提醒学生要尽快地替换,避免2个人 追跑时间过长。

(二) 探回练习

  1. 静物躲闪


将木桩,沙袋等当成假想敌,在其周围做各种躲闪练习;

  1. 动物躲闪


配对练习,甲徒手或持械做各种进攻动作,乙做闪躲练 习。

(三) 跌景

2.多人跳

(四) 隹手练习法

  1. 各种跳跃及旋转,如套路的大跃步前穿,仆步换腿跳。

  2. 海绵垫上的各种滚翻练习。如前滚翻、后滚翻、侧手 翻等。


(五) 打架形球练习

连续快速的击打可以发展运动员出拳的协调感和速度。

二、训练方法与要求

(-)变挽练习法

在训练中可以经常变换练习的方式、方向、节奏、速度及 其它要求,如交替变换左右侧的实战姿势,控制距离的2人对 滑步练习等,可以有效的发展运动员的灵敏性。

(二) 淅进练习法

训练中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增加练习的 内容,逐步提高练习的复杂程度,可有效的提高运动员的灵敏 性,如打梨形球时,先做单手的慢速击打,再做双手交替的左 右手快速击打等。

(三) 练习法

加大练习的难度,让练习者在更为复杂的环境、更为困难 的条件下进行练习,也是发展运动员灵敏性的有效方法。如甲 方用拳法进攻,乙方靠近固定位置做躲闪;在擂台的一角,甲 方进攻,乙方闪躲防守等。

做灵敏性练习时,一般可安排在训练课的开始部分,可以 将此项练习当成运动员的准备活动来进行,而有些练习则放在 基本部分中间,穿插在技术训练中进行。

浏览1,311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