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运动要发展、要壮大,当然离不开经济的运作,不能不实现商业 化,而过分的商业化又必然会为奥运本身带来负面影响。过度的商业开发使奥 林匹克运动背离其崇高的思想目标。以追求最大经济利益为目的的资本主义商 业化,不可避免地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崇高理想发生冲突。过度的商业化严重干 扰奥林匹克竞赛活动的正常进行,当奥运会的比赛和商家门的利益发生冲突时, 商家们会毫不犹豫地牺牲前者而最大限度地追求他们自己的所谓“利润”。为了 电视转播的需要,赞助商们可以任意改变比赛的时间。为了收视率,赞助商们 有可以随意删减运动项目转播。这严重背叛了奥林匹克运动理想,奥林匹克运 动理想和目标与经济的目标之间发生了差异和冲突,奥运比赛本来是较为简单 的对象化活动,而过度商业化使得奥运会成为企业家、商人等有利可图的工具, 商业化的过度操作把奥运会比赛变为复杂的对象化活动。商人们绞尽脑子进行 炒作,无形中又把金牌的价值大大的提高,这又为竞技的职业化拓宽了道路, 为奥林匹克运动异化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 奥运会超大规模的异化


尽管现任奥委会主席罗格在为奥运会做“瘦身“手术,但是我们从现代奥 运会的参赛国家数、参赛人数和比赛项目来看,比赛规模还是呈上升的趋势。

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只有13个参赛国家的311名参赛选手,2004 年,奥运会的参赛国为202个,其中共10500名运动员。虽然2004年雅典奥运 会参赛人数比2000年悉尼奥运会略有所下降,但从参赛国和比赛项目来看,还 是呈上升趋势,规模还是不断的扩大。

  • 暴力行为与恐怖活动的异化


暴力行为是指人们在奥运会竞技运动对象化的全过程中,所发生的对身体、 精神、物休等的弧制力和侵害行为。当今国际体育赛场上,特别是在奥林匹克 运动会这全世界盛会上,正当体育健儿们在奋力拼搏摘金夺银的时刻,人们为 选手呐喊助威、欢呼胜利之时,恐怖分子也在时刻威胁着奥运会的安全。体育 暴力和恐怖的侵袭令人们触目惊心。

1988年,在汉城奥运会的拳击比赛中,由于对裁判的不满,发生了韩国的 教练和队员殴打裁判员的暴力事件。1996年在亚特兰大奥运会期间发生在奥林 匹克百年纪念公园的爆炸事件,当场炸死4人、炸伤100多人。当恐怖分子把 血腥的暴力和恐怖活动强加给了这个追求和平、友谊、充满爱的盛会时,同时 也给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带来深深的灾难。奥林匹克运动产生的这些暴力行为 和恐怖活动的异化原因有很多;如狭隘的民族意识、严重的地方主义思想、金 钱利益、腐化、比赛中的不公平现象(如:"黑哨”、裁判误判、各种“暗箱” 行为等)。因此当这些因素出现在奥运会赛场上的时候,暴力行为和恐怖分子也 会侵袭而入,给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带来深深的灾难。

(二)竞技武术面对的种种问题

竞技武术的产生是武术进入现代的一个重要标志。它是我国竞技体育的重 要组成部分,竞技体育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 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由于社会和自身工作经验等原因.武术竞 赛形式单一,规则不够完善,制度也不够健全。

1.市场化运作不够

在商品经济的推动一下,武术市场运行机制收到了一定成效,但是与各大 球类市场相比,我们的国粹还相差很大。经济开发力度不够,市场管理体系不 太健全,人们的武术消费意识淡薄,武术就业门路太窄。以武术竞赛为例,武 术竞赛还没有摆脱官办民主的竞赛模式,比赛时间短,媒体介入少,观众寥寥 无几。造成武术市场落后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武术市场起步较晚。由于整体性的市场经济起步晚,规模小,经济 文化基础差,武术的器械、服装、设备生产业还没有得到更好地开发,现代高 科技在武术产业中尚未普遍运用。

第二,宣传力度小。媒体宣传对任何一种新兴产业的发展都起着关键作用。 而媒体对武术的宣传无论在规模还是在范围、时间、形式上,都远远不能满足 其发展的需要。这种宣传力度上的不足使人们普遍对武术的理解不够,甚至产 生误解,不利于普及推广。

第三,缺乏武术市场经营管理的专门人才。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竟争, 武术产业发展缺乏大批懂武术懂经营会管理的专门人才。

2套路缺乏观赏性

目前,全国共有6500多万武术习练人口,武术比赛观众应该像球类比赛一 样甚至比球类比赛有更加火爆的场面。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竞技武术套路比赛 看台上的观众少得可怜。像世界武术锦标赛这样的大赛观众也寥寥无几,甚至 还没有教练员和运动员的人数多,对于我们的国粹来说,这是多么的令人心寒。 经研究表明,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套路缺乏观赏性。

首先,动作缺乏刺激性和悬念性。日本柔道和韩国跆拳道是两两直接对抗 的运动项目,而且比赛中双方很有可能是身材、体重相差悬殊,那么到底鹿死 谁手,这样的比赛给观众以悬念和刺激。而武术套路缺乏直接的人体对抗,只 是一个人在那里表演,再加上套路运动员一般身材苗条,个头不高,更没有谁 打败谁这样直接的输赢带给观众的刺激,而且套路运动员表演的动作大多雷同, 虽然像田径项目里的跳高和跳远动作单调但却很受观众喜爱的。究其原因,发 现就是因为跳高和跳远都有一个可以量化的标准。跳高有一个竞争的高度,跳 远有一个竞争的远度,也就是有一个人体的极限在那里。足球篮球等项目具有 较强的竞争性、对抗性、激烈性、悬念性,有时可以在最后几秒内扭转乾坤, 这就是球类比赛观众火爆的原因。同样,武打影视也受到很多人的青睐,八十 年代一部《少林寺》的播映几乎是万人空巷,武打影片之所以受到众人的青睐, 是因为功夫片不仅有主人公精湛技艺的表演,而且片中含有众多的对抗片断, 把一个个伸张正义,身怀绝技的热血儿展现给观众,让观众融入到起伏跌宕的 故事情节中。

其次,套路比赛内容太繁杂。目前武术套路比赛内容太多,少则十几项, 多则三四十项,让人看了感觉就像是一个大杂焕。而且运动员表演的内容都大 同小异,导致观众视觉上的疲劳,这使得竞技武术套路观赏性大大降低。中国 武术博大精深如果在同一个自选项目中融会各家之长,那将会更能适合观众的 胃口。因此,竞技武术套路要想赢得观众,就必须精简项目内容。

再次,媒体宣传的不利因素。随着高科技的发展,现在的武打片过多地采 用特技镜头,让观众感觉武术就是飞来飞去的神功,这给武术蒙上了一层神秘 的色彩。这对武术的宣传很不利,我们需要的是像《少林寺》这样真打实战的 功夫。

最后,动作的技击意义缺失。武术动作的取材及编排没有很好的保留武术 的技击意义。在人们看来,武术跟艺术体操、舞蹈等没有什么区别,没有了个 性也就没有了吸引力,大大降低了观众对武术的兴趣。

  1. 赛事运行机制有待完善


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武术赛事运行机制僵化,长期停留在“权责 明确、管办结合”的理论认同层面。武术赛事过程中政府部门扮演着“管、办” 的双重角色,政府行政部门的民主性、社会性职责是制定规章制度对社会体育 行为起着监督、管理、协调等宏观作用。而实际情况是体育行政权利过度进入 市场,使社会普及度极高、民众基础最牢固的武术赛事成了名副其实的“国字 号"产业,而与“社会”、“群众”产生阶层、机构方面的距离。因此,竞技武 术发展急需武术赛事向大众化、社会与政府协办以社会为主的运行机制改革, 这种状况影响人们参与武术热情,降低武术消费动机。

  1. 缺少法律规章制度作为政策保障


竞技武术作为我国竞技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急需相关法律规章 制度的政策保障。长期以来,一直依赖早期颁布的《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 纲要》等实施弹性较大且约束力较弱的政策性法律文件。然而,随着武术竞赛 表演市场、健身娱乐市场、武术文化资源保护与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日渐突出。 武术比赛的公平性、公正性,越来越多地受到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其公信力 遭到质疑。

  1. 宣传力度不大


目前国际武术联合会己经拥有100多个会员,在2009年举行的高雄世界运 动会上,武术作为邀请项目参加比寿。但是,真正的武术人口与武术的发展规 模还不相吻合,很多会员国都是名存实亡。武术在世界的发展并不均衡,欧洲 最早成立了洲际武术协会,竞技武术的发展仅次于亚洲,而在美洲、非洲、大 洋洲地区,武术的发展还处于一种无组织的状态。论难度和观赏性空手道都不 及武术,但是空手道在世界的影响要比武术大得多,目前有接近180个会员组 织,而且在在国际奥委会项目委员会的项目评估中,其地位也排在武术的前面。 日本人和韩国人他们所使用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充分利用媒体的作用,尤其是 电视;三大球类比赛几乎是家喻户晓,每天的广播电视及报刊杂志上都能有所 闻有所见,而且拥有众多的球迷。相比之下,竞技武术套路比赛还没有充分利 用各种媒体加以包装与宣传。京剧有戏曲栏目,国画有国画栏目,而同样是国 粹的武术在电视宣传这一方面做的工作却比较少,因此,媒体的冷淡不利于武 术的宣传.另外在学校教育方面,日本、韩国都把本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柔道 和跄拳道作为大中小学的学习科目,而我们的国术武术并没有在学校中开展起 来,很多学生根本就没有接触过,就更谈不上宣传中华武术了。

浏览457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