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武术发展的背景和动因

(一)国家体育发展战略的转向

1976年全国性的揭批“四人帮”运动,是人们对“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左” 倾政治的反思和批判的开始,并且逐渐在官方、文化界、学术界和民间等各个 阶层和领域展开,拨乱反正、平反昭雪成为当时政治反思的实践成果,对改革 开放之初的社会转型,有学者指出:“中国社会变化最为深刻的还不是经济领域, 相反是留给人变化不大印象的政治领域。从政治变化既是中国经济领域变化的推 手又是经济发展的引力来看,中国的现代变迁总是由政治发挥决定性作用的疽 这种政治反思的转向多次体现在邓小平的思想和言论中,在1978年的东北视察 工作时,就指出要适时结束揭批四人帮,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四个现代化上,还多 次强调“经济工作是当前最大的政治,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馈中国


  • 任剑涛.政治的疏离与回归——近30年中国政治观的演变与动力〃潘维.廉思.中国社会访值观变迁30(1978—2008)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275

  • 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94 社会出现"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价值转向,在1979年 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李先念提出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八字方针, 成为全国各行各业工作重点调整的指导方针。


国家战略的转向也给体育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体育工作的重点也不 再是抓政治、搞政治运动,而要转移到体育的业务发展上来。在1978年的全 国体育工作会议上讨论的《全国体育事业发展规划纲要(草案)》就明确指出: “到本世纪末,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一定要使城乡体育大普及,人 民体质大增强;主要运动项目接近、达到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创造一大批 世界纪录,在全世界大放异彩,成为世界上体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1979 年的全国体工会会议上指出:“全党工作着重点实行战略转移,体育战线也具 备了转移的条件。一定要及时地、果断地结束好揭批林彪、'四人帮’的群众 运动,把注意力集中到高速发展的体育事业上来,努力攀登世界体育高峰, 为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服务疽'磨在这一时期体育战略方针的指引下,把竞技 体育作为重点,建设体育强国的愿望成为普遍共识,有在国际赛场和奥运会 上夺取金牌才是体育强国的价值观的人不在少数,他们认为:“体育强国最突 出、最鲜明的标志是运动技术水平达到世界第一流。有些国家体育相当普及, 场地设施也不错,但在奥运会上拿不上几块金牌,就不被承认为体育强国。他 们甚至把进入奥运会并取得优异成绩上升为关乎国家荣誉的政治问题,王猛 在1980年的全国体育工作会议上作报告说:“现在我们将纳入奥委会,攀高 峰的任务更加紧迫了。……我们一定要加强责任感,奋发图强,艰苦作战, 打好这八十年代的第一仗。一九八四、一九八八年奥运会上更要要求创造优 异成绩,力争总分名列前茅才行。这是关系到我们国家、民族荣誉的政治问 题,体育界人人有责,各级体委领导更是义不容辞,应当奋勇当先。要充分 发挥各级体委和各有关部门的积极性,全国一盘棋,着眼奥运会,广开才路, 择优拔尖,组织强将精兵到奥运会去,为国争光。”"这种对体育强国和奥运 价值的倾向促成了竞技体育成为体育战略发展的优先选择,“在奥林匹克运动

®全国体育事业发展规划纲要(草案),国家体育总局档案馆

②一九七九年全国体育工作会议纪要,国家体育总局档案馆

@张彩珍.建设体育强国的立足点[Z].论体育.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47

④动员起来迎接八十年代一王猛同志在一九八。年全国体育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国家体育总局档案馆 会上名列前茅,大多数项目达到和接近世界水平”''成为具体指标。

竞技体育优先发展、侧重奥运主导先行的战略方针,为竞技体育的举国体 制发展带来了空前的繁荣,我国竞技体育水平迅速提高。特别是奥运主导先行 下,我国竞技体育在国际赛场上都得到极大的提高和发展,这从奥运会成绩就 可窥见一斑。自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中国实现奥运金牌零的突破后,在此次 奥运会中拿到15枚金牌8枚银牌和9枚铜牌的成绩给国人带来极大的自豪感, 激发了我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更加坚定了举全国之力发展竞技体育,"冲出亚洲、 走向世界”的道路。进入90年代后的第25届、26届和2000年的27届奥运会 上中国代表团分别以16枚、16枚和28枚稳居金牌榜前四的位置,到了 2004 年的28届奥运会上中国在金牌榜上超越俄罗斯排名第二,到2008年在中国北 京举办的第29届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在自己家门口以金牌榜第一的成绩将竞 技体育的奥运之行推到最高峰。

(二)武术走向世界的诉求

经过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建国初期确立的竞技体育的组织管理体系得到瓦 解,竞技体育工作无法开展,致使我国竞技体育距离世界舞台越来越远,当1979 年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在瑞士洛桑批准恢复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的合法席位时, 我国体育发展开始正式面向世界,在中国武术界人士的不断努力下,在全球化 发展的背景下,武术的发展也开始追逐体育的脚步,开始向世界展示武术,向 奥运推销武术。

20世纪80年代,武术作为体育项目的比赛更加频繁,而且比赛项目越来 越多(如表3所示),并开始走向亚洲舞台。1985年8月,第一届国际武术邀 请赛在中国西安举行。有18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名运动员参加比赛。比赛内 容为3类9项,即拳术、短器械、长器械3类;长拳、南拳、太极拳、形意拳、 八卦掌、刀术、剑术、枪术、棍术9项o 1986年11月,第二届国际武术邀请 赛在中国天津举行。来自五大洲20个国家和地区的145名武林高手参加了比赛 和表演。比赛内容分3类9项,同第一届;并另设有表演项目.1987年9月第 一届亚洲武术锦标赛在日本横滨举行,来自亚洲10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队参加 了比赛。1987年11月在广东东莞举行的第六届全国运动会上,武术被列为全

①国家体委.国家体委关于进一步开创体育新局面的请示[Z]//体育运动文件选编1982--1986).北京:人民体 育出版社,1987: 5

运会正式比赛项目,设金牌16块。1988年,在汉城亚奥理事会全体会议上正 式通过武术为亚运会的比赛项目。1988年10月,第三届国际武术邀请赛在中 国杭州举行,有28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正式参赛和表演。1989年12月,在 香港举行了第二届亚洲武术锦标赛,参赛的国家和地区有14个,共104人。项 目设置:个人全能、拳术类(包括长拳、南攀、太极拳)和器械类(包括刀术、 枪术、剑术、棍术)。从1989年起,散手列入全国武术正式比赛项目,多次举 行国际武术散手擂台邀请赛。

表3 20世纪80年代,国际武术赛事一览表

































时间事件参赛国家或人数
1985 年第-届国际武术邀请赛18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名运动员
1986 年第二届国际武术邀请赛20个国家和地区的145名
1987 年第一届亚洲武术锦标赛10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队
1988 年第三届国际武术邀请赛28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
1989 年第二届亚洲武术锦标赛国家和地区有14个,共104人

20世纪80年代,来华学习者渐多,武术竞技水平逐渐提高,以竞技武术 为主要形式的国际性武术比赛得以全面开展。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期间举 办的三届国际武术邀请赛和两届亚洲武术锦标赛参赛国家和参赛人数呈逐年上 升趋势。从侧面反映了那个时期武术对于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的诉求得到了一定 的实现。

到了 90年代,武术以竞技武术的身份开始了西方体育化的追求和选择。而 国际武术联合会逐步得到世界体育组织的认可(如表4所示),从另一个侧面也 印证了武术的国际化地位逐步被得到承认。1990年10月3日,国际武术联合 会在北京正式成立,以较高的起点和姿态亮相世界舞台,标志着武术走向世界 的新历程。1990年,第十一届亚运会上武术项目成为新增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并成为亚运会比赛常设运动项目之一,这是武术进入世界体坛高层次比赛的重 要标志。1994年国际武术联合会正式成为世界单项体育联合会的会员,从而进 一步确立了竞技武术在国际体坛的地位。但是,武术的西方化模式发展,并未 在国际正式比赛中得到展现,于是,在1996年,国际武术联合会提出奥运发展 目标。到了 1999年6月20日,国际武联的地位得到了国际奥委会的承认之后, 武术在追求奥运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2001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申办让国 人极为振奋,国际武联也将其作为一个向奥运会推广武术的不可多得的契机, 在同年向国际奥委会再次提交了入奥的申请,其中共包括男女两个套路项目, 有男子的长拳、南拳、刀术、棍术和女子项目的长拳、太极拳、剑术、枪术等, 可以说,武术界人士和管理人员都对武术进入奥运作了非常大的努力,然而这 种努力与结果并不成正比,武术在多次申请进入奥运未果后,开始反思走过的 西方体育化道路。

表4 20世纪90年代,国际武术联合会发展历程一览表























时间标志性事件
1990 年国际武术联合会在北京正式成立
1994 年国际武术联合会正式成为世界单项体育联合会的会员
1996 年国际武术联合会提出奥运发展目标
1999 年国际奥委会承认了国际武联

西方竞技体育程式化的武术发展是特定时期下的历史选择,不论他是先进 的还是落后的,不论他对武术的发展是推进还是倒退都是那个时期人们对武术 的核心价值观认识的一种现实展示。"走向世界,为国争光”、“冲出亚洲、走向 世界”、“建设体育强国”的价值理念是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武术寻求更高的 国际化舞台展示自己是社会价值观的实践产物,是武术历史发展的需求和必然。

浏览447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