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主要介绍防身自卫、套路演练、攻防技方法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同时,在套路运动中以练习长拳为例,对在姿势、身法、眼法、精神、劲; 力、呼吸、节奏等方面的要求作了简要的阐述;对散打运动的技术特征、: 含技术、防守技术、防守反击技术也进行了简要的介绍与分析。
武术技法是指武术练习的技术要求与带有规律性的技巧方法。武术区别于 其他体育项目,首先表现为它以套路运动为主,同时兼有功法和格斗运动形 式,其动作均具有攻或防的属性。其中,实用攻防技术即防身自卫招法的特点 是没有固定的动作顺序,把充分发挥人体各个部位的功能作为防卫和进攻对方 的武器,突出表现了武术的技击性和对抗性。武术的套路运动对姿势、方法、 身法、眼法、精神、劲力、呼吸、节奏等方面都有比较全面的要求,充分体现 出中国武术内外兼修的特点和形神兼备的演练技巧。而散打作为继承和表现中 国武术的徒手格斗技术,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把传统格斗术中单纯注意招法的 观念发展成为把体能、智能与技能结合起来,以突出其综合运用能力,从而明 显区别于武术套路的运动形式,为大众所接受。
第一节防身自卫知识与技法分析
一、防身自卫槪述
防身自卫即防身术,是依照法律规定,为维护本人或他人的人身安全以及 其他权益免受侵害而以自卫防身为目的,运用拳打、脚踢、摔打、擒拿等格斗 技击方法,制服对方,保护自己的专门技术。
防身术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斗智斗力的技术。它把武术中各种适合实战应 用的招法提炼出来,结合现实生活中可能出现受到侵害的各种情况,不断创 造、完善,使其成为一种一招制胜的搏击技术,并且具有简单、实用、易学的
特点。它既不同于传统的武术套路演练,也不同于竞技散打运动,而是根据不 法侵害行为的实施手段、规律以及可能产生的后果,针锋相对地采取相应的防 卫方法和反击措施,是一种实用性、实效性较为突出的搏斗技艺。
明代民族英雄、武术家戚继光所著的《纪效新书》中说:“山东李半天之 腿,鹰爪王之拿,张伯敬之打……皆今之有名者。”戚继光所述诸人的专长, 正是历代技击家对搏击技术某些方面的发展和总结。搏击技术随着历史的推进 而不断充实、提高,最终形成了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防身自卫技术体系。
防身术要以最简单的动作、最快的速度和最有利抗击暴徒的效果达到以正 压邪、维护自身安全的目的,是军警、保安人员执行任务时与犯罪分子进行搏 斗不可缺少的技能技巧,也是人民群众防身抗暴、制止侵害、保护公共财产的 重要手段。防身自卫技术的应用不仅是攻防双方技能技巧和力量的较量,同时 也是双方智慧、意志等精神力量的竞拼。因此,学习掌握人体解剖生理知识, 熟悉防卫术中的力学原理和运动规律,加之一定的力量、速度和心理等方面的 训练,才有可能在实战中临危不惧、得心应手、出奇制胜。通过防身自卫技术 的练习和掌握,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能够运用防身技术来抗击暴徒对自身的侵 害,有效地保护自己,同时还能将暴徒制服。防身术对指导公民维护社会治 安,制止犯罪行为及进行正当防卫都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二、人体主要结构与薄弱部位
防身健身的运动规律是由人体的解剖结构和生理特点所决定的。在防身招 术的练习和实际运用中,要达到自我保护并运用各种技能准确地反击对方,了 解人体薄弱部位是极其重要的。
(―)人体骨骼与主要关节
正常成人骨骼由206块骨组成,分为躯干骨、头颅骨和四肢骨,其中多数 是成对的。骨的形态是与其机能相适应的。骨的最基本机能一是运动,二是支 撑,三是机能保护。关节是骨与骨连接的部位。肌肉的收缩或舒张,使骨与骨 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从而实现人体关节的各种运动。肢体的某一关节一旦受 伤,就会直接影响该肢体的活动功能,丧失攻击或抵抗的能力。下面根据防身 招术的特点介绍身体各主要关节。
1.颈部关节
颈椎是脊椎的一部分。每个颈椎骨都有椎孔,相互串连形成椎管,因此头 颅部活动范围较大。因为颈椎管内有脊髓通过,脊髓是中枢神经的一部分,直 接与脑相连,如果受到损伤,轻者躯干、肢体瘫痪,重者死亡。颈椎横突上有 小孔,内有椎动脉、椎静脉通过,如果此动静脉扭曲或断裂,则能引起脑缺血 或脑水肿,也可导
可导致死亡。因此虽然颈椎有较大的活动角度,但超过其活动范 围,例如用暴力打击、猛烈扳拧、旋转颈部等都可能引起颈椎脱位或骨折,损 伤累及脊髓或动静脉,直接危及生命。
浏览2,33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