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主要介绍防身自卫、套路演练、攻防技方法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同时,在套路运动中以练习长拳为例,对在姿势、身法、眼法、精神、劲; 力、呼吸、节奏等方面的要求作了简要的阐述;对散打运动的技术特征、: 含技术、防守技术、防守反击技术也进行了简要的介绍与分析。

武术技法是指武术练习的技术要求与带有规律性的技巧方法。武术区别于 其他体育项目,首先表现为它以套路运动为主,同时兼有功法和格斗运动形 式,其动作均具有攻或防的属性。其中,实用攻防技术即防身自卫招法的特点 是没有固定的动作顺序,把充分发挥人体各个部位的功能作为防卫和进攻对方 的武器,突出表现了武术的技击性和对抗性。武术的套路运动对姿势、方法、 身法、眼法、精神、劲力、呼吸、节奏等方面都有比较全面的要求,充分体现 出中国武术内外兼修的特点和形神兼备的演练技巧。而散打作为继承和表现中 国武术的徒手格斗技术,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把传统格斗术中单纯注意招法的 观念发展成为把体能、智能与技能结合起来,以突出其综合运用能力,从而明 显区别于武术套路的运动形式,为大众所接受。

第一节防身自卫知识与技法分析

一、防身自卫槪述

防身自卫即防身术,是依照法律规定,为维护本人或他人的人身安全以及 其他权益免受侵害而以自卫防身为目的,运用拳打、脚踢、摔打、擒拿等格斗 技击方法,制服对方,保护自己的专门技术。

防身术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斗智斗力的技术。它把武术中各种适合实战应 用的招法提炼出来,结合现实生活中可能出现受到侵害的各种情况,不断创 造、完善,使其成为一种一招制胜的搏击技术,并且具有简单、实用、易学的

特点。它既不同于传统的武术套路演练,也不同于竞技散打运动,而是根据不 法侵害行为的实施手段、规律以及可能产生的后果,针锋相对地采取相应的防 卫方法和反击措施,是一种实用性、实效性较为突出的搏斗技艺。

明代民族英雄、武术家戚继光所著的《纪效新书》中说:“山东李半天之 腿,鹰爪王之拿,张伯敬之打……皆今之有名者。”戚继光所述诸人的专长, 正是历代技击家对搏击技术某些方面的发展和总结。搏击技术随着历史的推进 而不断充实、提高,最终形成了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防身自卫技术体系。

防身术要以最简单的动作、最快的速度和最有利抗击暴徒的效果达到以正 压邪、维护自身安全的目的,是军警、保安人员执行任务时与犯罪分子进行搏 斗不可缺少的技能技巧,也是人民群众防身抗暴、制止侵害、保护公共财产的 重要手段。防身自卫技术的应用不仅是攻防双方技能技巧和力量的较量,同时 也是双方智慧、意志等精神力量的竞拼。因此,学习掌握人体解剖生理知识, 熟悉防卫术中的力学原理和运动规律,加之一定的力量、速度和心理等方面的 训练,才有可能在实战中临危不惧、得心应手、出奇制胜。通过防身自卫技术 的练习和掌握,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能够运用防身技术来抗击暴徒对自身的侵 害,有效地保护自己,同时还能将暴徒制服。防身术对指导公民维护社会治 安,制止犯罪行为及进行正当防卫都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二、人体主要结构与薄弱部位

防身健身的运动规律是由人体的解剖结构和生理特点所决定的。在防身招 术的练习和实际运用中,要达到自我保护并运用各种技能准确地反击对方,了 解人体薄弱部位是极其重要的。

(―)人体骨骼与主要关节

正常成人骨骼由206块骨组成,分为躯干骨、头颅骨和四肢骨,其中多数 是成对的。骨的形态是与其机能相适应的。骨的最基本机能一是运动,二是支 撑,三是机能保护。关节是骨与骨连接的部位。肌肉的收缩或舒张,使骨与骨 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从而实现人体关节的各种运动。肢体的某一关节一旦受 伤,就会直接影响该肢体的活动功能,丧失攻击或抵抗的能力。下面根据防身 招术的特点介绍身体各主要关节。

1.颈部关节

颈椎是脊椎的一部分。每个颈椎骨都有椎孔,相互串连形成椎管,因此头 颅部活动范围较大。因为颈椎管内有脊髓通过,脊髓是中枢神经的一部分,直 接与脑相连,如果受到损伤,轻者躯干、肢体瘫痪,重者死亡。颈椎横突上有 小孔,内有椎动脉、椎静脉通过,如果此动静脉扭曲或断裂,则能引起脑缺血 或脑水肿,也可导

可导致死亡。因此虽然颈椎有较大的活动角度,但超过其活动范 围,例如用暴力打击、猛烈扳拧、旋转颈部等都可能引起颈椎脱位或骨折,损 伤累及脊髓或动静脉,直接危及生命。


  1. 肩关节


肩关节是典型的球窝关节,有三个运动轴能够前屈、后伸、内收、外展、 旋内旋外和绕环,是人体运动中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但由于关节盂浅、关节 囊松弛等原因,导致其牢固性最差,极容易受伤。当用暴力将其左右拧旋或向 后扳伸时,最易脱臼,或者使肌肉、韧带撕裂。

  1. 肘关节


肘关节是由肱尺关节和肱桡关节组成的复合关节,可做屈伸、旋转运动, 但活动范围较小。因为尺骨上端前方的冠状突较短,后方的鹰嘴突较长,因此肘 关节最怕在完全伸直的情况下对肘尖部位施加暴力击打,轻则脱位,重则骨折。

  1. 腕关节


腕关节由八块小骨组成故运动幅度较大,可屈、伸、内收、外展及环转运 动。但由于构成关节的骨小形杂,附盖的肌肉薄弱,初带坚固性差,并且与之 相连的尺骨、桡骨会因内旋、外旋而交叉重叠影响腕部动作。因此,用力将腕 向任何一个方向扳拧、扭折,容易导致脱臼并引起骨折和靭带撕裂等损伤。该 关节在防身招术中被制或钳制对方的机会最多。

  1. 指关节


指关节是指骨之间的关节,只能作屈伸运动,如果用分指或抉指等手法向 后过伸或向侧折指,容易脱臼或骨折。

  1. 膝关节


膝关节是人体下肢最重要的关节,属于滑车球状关节,能作屈伸运动和屈 位时较小幅度的旋内、旋外。膝关节由于受内、外交叉軔带和胫侧、腓侧副钿 带的限制,不能外展、内收。因此该关节在伸直状态支撑体重时,最忌用暴力 击打两侧和前部,如果重击,可造成半月板损伤、肌腱韧带撕裂,或者髌骨压 损。膝关节受伤后,亦较难痊愈。

  1. 踝关节


踝关节的活动范围较小,能做足背屈、足背伸、内翻和外翻,如果用力将 足左右扳拧或扭曲,会使踩关节脱曰或韧带撕裂。

(二)人体容易受伤的薄弱部位

1.眼睛

眼睛是人体重要的视觉器官,如遭打击或戳点,轻则会视觉混乱、心跳减 慢,重则会眼睑及结膜下出血或失明。

  1. 鼻部鼻梁系软骨成分,鼻内部筛板较薄,而且鼻周围三角区神经、血管相当丰 富,痛觉极敏感,受到打击时疼痛难忍,易鼻腔出血,重则鼻梁塌陷、骨折。

    1. 耳部


    耳鼓膜直接与大脑位听神经相连,如被扇击耳部会令人耳鸣头晕,受强烈 撞击还会产生剧痛,甚至导致耳膜破裂。

    1. 颈部


    喉位于颈部正中,两侧有颈总动脉及其分支,如遭砍、卡、捏、拧,可使 呼吸困难、心跳减速、血压下降,重则会使人窒息而死。

    1. 后脑


    后脑是人体脑中枢、心血管系统中枢和呼吸系统中枢所在的部位。如此处 受到猛烈打击,会使人昏迷,引起脑震荡、休克甚至死亡。

    1. 胸腹部


    胸腹部的两侧肋软骨细小,受打击易骨折或损伤内脏。左上腹有脾,右边 有肝,它们都是人体重要的器官,受到打击会引起破脾出血。腹腔神经丛 (又名太阳丛)居胃后面,受到打击后容易引起心绞痛,恶心呕吐,甚至 昏厥。

    1. 挡部


    睾丸的血管、神经丰富而且极脆弱敏感,如被顶、踢、撞、抓,可使人疼 痛难忍、血压下降、全身乏力,甚至休克。如果重击使睾丸破裂,会引起 死亡。

    1. 胫部


    胫部指小腿胫骨向前部位,此处皮薄肉少,如被铲击或猛力踢撞,会因疼 痛难忍而失去攻击能力或引起胫骨骨折。

    (三)经络学说与穴位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气功、导引术与之密不可分。 在防身招法习练中,经络学说也是应了解的基础知识。

    我国古代经络学说和中医针灸取穴理论认为,人身之上,自头顶至脚跟, 五寸一大穴,五分一小穴,按穴道相连之系统共分十二经,另外有身前身后 “任”“督”二脉,共为十四经。周身上下沿十四经络共有三百六十五个穴位。 施招中的“穴道擒拿”则是从三百多个穴位中取出三十六个穴位。在三十六 大穴中,麻穴、哑穴、死穴、晕穴各占九穴。目前得以传授的只限于麻穴,因 为麻穴只能使人短时麻木,不会损伤人身健康,可以允许在技术中运用。如上

    臂内侧中间略上位置的“臂糯”穴,肘横纹尽头的“曲池”穴,大拇指、食 指掌骨之间内凹处的“虎口”(合谷)穴等,都属于麻穴一类。

    我国古代经络学说认为,人体各个穴位是按照一天的时辰进行开合变化 的。人体血液循环及内气的运行,均发源于心脏,从子时起,按照日夜十二时 辰周流于十二经内(任、督二脉不分时辰)。如果按照其流行时刻,点穴某一 穴位,则会使气血流行受阻,气血凝聚,产生反常的生理现象。

    古老的经络、穴位的理论,与神经系统的机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也与 血管、淋巴以及体液有关,虽然很难在瞬息万变的打斗中运用,实践中也很难 奏效,但确实值得深人研究和探讨,因为这对丰富技击理论是有好处的。

浏览2,337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