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起乾坤变, 脚起克缠连, 身动显神韵, 意深内外连。
武术华夏一绝, 内家外家一家, 你理我理一理, 巧妙妙巧一样o
枪动圈中圈,
欲扎一条线,
横扫枪中棍,
近战龙尾翻。
四
刀似猛虎呈刚强, 技法凶狠闪寒光, 势勇炼内真奥妙, 泼水不入显神功o
五
剑美豪放似飞凤, 百刃之君毒技生, 力巧旋腕变化妙, 行步活腰神韵兴。
六
棍起风声似闪电, 劈扫点撩技法全, 势如猛虎打一片, 旋拧滚翻内气连。
七
铜是老大刀剑随, 缠头腕花样样行, 枪点棍扫铜里有, 单刃双刃管不着。
八
手快不如半步寸, 千变万化步为先, 招到极时巧换步, 直打斜走胜神仙。
九
掘劲借劲爆发劲, 截劲顺劲螺旋劲, 裹劲滚劲缠丝劲, 粘劲寸劲五行劲。
十
吐纳入静炼周天, 导引行气细深深, 采气炼气连固气, 心静神合宜养元。
内功修炼在于行, 理法贯通玄机明, 真传大道简而易, 小题大作难修行。
十二
脚踏中门看四方, 七拳同出安天下, 东西南北会正中, 心踪真迹传华夏。
形意技去基础功
功法是武术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它的作用是任何套路 都无法代替的。技击是武术中最精湛的部分,它是武术的精髓与 灵魂。基础功法与技击享有同样的殊荣,基础功法是技击之基 石,是神招妙式之助手。要把技法提高到巅峰,首先要选练精妙 的辅助功。功法的作用是弥补自身某处的弱点,在习武时某处达 不到要求,这就要针对自身的弱点选择能改变弱点的功法进行 练习,使弱点变成优势。现从形意基础功法中选择三种易学易 练、实用价值高的功法供爱好者学习。
笫一节混无双搭手功
混元双搭手功是训练综合素质的功法。内练混元一气,外练 形体。通过练功可提高应变能力与击打速度,发招果断巧妙,应
变迅速灵活。由甲乙二人对练,场地环境不限。按照特设的动作, 互相击打取决胜负。混元双搭手功有四种主要步法:三体式步、 马步、并步、三点步;八种主要手法:钩、压、挑、带、铿、抓、打、锁; 六种主要劲法:爆发力、抖力、柔刚力、刚柔力、裹力、翻把力。它 结合身法在特设的动作框架内,由甲乙二人进行攻防练习。
练习方法:起势开始时甲乙二人之间相距一米,立正站好, 眼平视对方。然后甲方、乙方同时做同样的动作,两掌外旋向前 上托至胸前,掌心朝上,指尖高与口平,两掌之间微宽于肩。此时 甲方的左右手腕与乙方的左右手腕相搭靠,甲方的右手腕和乙 方的左手腕靠在一起,甲方的左手腕和乙方右手腕靠在一起。要 注意的是,手腕是靠在对方手腕的里侧还是外侧。靠在里侧或外 侧都可以,这要根据技击要求,随机应变地去抢把。靠在对方手 腕的里侧有利于进攻或防守,或是靠在外侧有利于进攻或防守, 这要根据自己的感觉和需要,随机调整,这是上身搭手的基本做 法。关于步法的运用,首先从四种步法中选一种步法,配合手法 劲道进行练习。先选用三体式步法或用马步、并步、三点步,这些 步法随势随时都可以变换使用。甲乙双方在练习混元双搭手时, 要熟记四种步法、八种手法和六种劲法,要求熟练地掌握和运用 好各法。在练习中看对方的应变能力,用不同的手法和劲法瞬间 组织好进攻或防守。步法和手法同样重要,步法可以调整进攻或 避让的角度,使自身不失重,而又能产生很大的冲击力。只要调 整运用好手法、步法、劲法的变换关系,就能确保在击打中顾本 求胜。甲乙二人根据以上练法与要求,反复进行攻防练习,纯熟 后可自由发挥。
笫二节马步靠功
马步靠功,别名贴身靠,主要锻炼身体能承受较强的撞击, 受到撞击后能反应出相应的攻守动作。
练习方法:马步靠功由甲乙二人配合练习,先由一人站马 步,以守为主,守攻兼备。另一人以攻为主,攻守兼备。站马步的 具体要求:立正站好,眼平视前方;然后左脚向左侧跨一步,两脚 之间微宽于肩,两腿微弯,身微下蹲;两手自然垂在两侧或放在 膝盖上,也可以把两臂盘在胸前。站马步时气沉心静,全身放松, 两足生根,稳如山岳。马步技法:反靠与避让,反弹与摔跌,下坠 与摇抖。另一方进攻应具备的技法为推、拉、撞、靠、抖。这五种技 法主要功能是进攻,在实践练习中也可以因进攻失利而转为防 守。根据以上各种技法,甲乙二人配合进行攻守练习。练习开始 时,甲方站马步原地不动等待进攻,甲方始终保持马步姿势,即 使被击倒或移位,应迅速复原成马步姿势。乙方始终是进攻姿 态,在基本技法推、拉、撞、靠、抖的框架内,结合身法、步法与刚 柔劲、虚假劲,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技法,变换着向甲方攻 击。首先直线从四个方向攻击甲方,先攻击右侧,上从肩,下至小 腿各部位;然后攻击左侧,正面、后背。直线攻击练习纯熟后,进 攻路线再从45。角开始。甲方马步站在十字线中间,进攻时避开 十字线成45。角,从前后左右四个方向攻击,从不同的角度,用 不同的技法,反复进行攻击练习,直到纯熟。甲方马步站立,身体 某部位受到撞击后,结合以上各技法迅速做出反应,瞬间组织好 防守或反击。甲方虽然站姿始终不变,最大的保身技法就是靠 法。靠法内容丰富多彩,千变万化,有正靠、侧靠、靠闪、靠顶、靠 抖、靠跌等。靠就是与乙方靠在一起,凭靠的瞬间感觉做出相应
的动作进行防守。在感觉到乙方撞击的瞬间,从不同的角度,用 不同的技法,破解乙方的进攻。如果防守失败,可掺用避让、反 弹、下坠、摔、跌等技法败中取胜。甲乙双方充分利用各自的技法 进行攻防练习。然后再换位置练习,甲方练乙方的动作,乙方练 甲方的动作。
第三节猴过涧功
猴过涧功,即形意轻功。此功重点训练腿部力量。通过模拟 猴子的窜蹦跳跃,提高下肢力量与身体的灵活性。腿部力量的大 小是取胜的关键,身体的灵活程度直接关系到技法的发挥。通过 猴过涧功的训练,爬高过障,身体轻灵,提高腿部力量与弹跳力, 会使各种技法的演练神韵倍增。
猴过涧功主要有三种练法:上纵、下跳、跳跃。第一上纵功。 具体练法:先选一棵大树,以树的枝叶为目标,模拟猴子身体下 蹲上纵,用手摸枝叶,反复练习。腿部力量不断增大,上纵的高度 越纵越高。然后再换另一种方法练习。先挖四个坑,直径都是一 米。第一个坑深50厘米,第二个坑深90厘米,第三个坑深130 厘米,第四个坑深170厘米。坑准备好后先从第一个坑开始练 习,初练时小腿绑上沙袋,随着功力的增长,逐渐加大沙袋重 量。人由上往下跳进坑中,松身静气,身向下蹲,运内气聚力向上 纵跳出坑外,落在坑边地面上,然后再跳进坑里反复上纵练习。 四个坑依次进行练习,直到解掉沙袋能轻捷纵跳到坑外,上纵功 已练成,然后再换另一种功法练习。
第二下跳功。练习方法:此功在没练前先做膝部蹲起活动, 增强下肢关节的柔韧性,避免关节受伤。练习开始时先从一米高 处往下跳,练一段时间后,再从两米高处往下跳。经过反复下跳练习,下肢关节适应后,再从二楼高度往下跳,练至能从三楼高 处往下跳,下肢关节不受伤,此功已练成功,然后再换另一种功 法练习。
第三跳跃功。练习方法:跳跃是猴过涧功的核心,是把纵跳 跃包括在内的一种综合性动作。初练时先过沟再过涧,在平地练 习时可划线练习,线与线之间相隔一定距离,根据功夫的提高距 离不断加大。最好是在山上练习,找地形复杂的地方练习,这样 才能测试出对复杂地形的应变能力,掌握的功法达到何等水 平。
形意会刖案
形意金刚拳是传统初级经典套路,江苏、河南流传甚广。套 路名称源于佛门,金刚是佛教护法神名。梵文意译,金最刚之意, 用以譬喻牢固、锐利,能摧毁一切的意思。金刚拳借神之威名,创 拳立说。全套路四趟七十四式,主要拳法有:劈、崩、缠、抖、拿、 砸、靠;主要步法:踢、踹、扫、绊、踩、蹬;结合刚柔劲与身法,形成 进能攻、退能守的技击连环套路。其特点:技法丰富,造型优美, 刚柔相济,内外合一。根据金刚拳的结构布局、演练难度等进行 分析,其内容接近中级套路的结构要求,此套路应属初级中的 “高级套路”。演练时要求上下协调合顺,闪展快捷流畅,攻防连 贯善变,气行四肢,力达击点。金刚拳在初级套路中具有代表性, 是初级重点学习项目。
—、动作名称
- 起 势
- 金刚捣盾
- 黑熊扑食
- 金刚摆肘
- 黑熊探掌
- 猴子蹬枝
- 金丝缠腕
- 猛虎出洞
- 鸥子展翅
- 青龙潜水
- 金刚戏球
- 雄鹰展翅
- 顺势拉牛
- 乌龙取水
- 燕子晾翅
- 老虎看家
- 托花献佛
- 顺风抖袖
- 蜻蜓点水
- 大鹏展翅
- 鸥子展翅
- 游鬻缩身
- 猛虎出洞
- 黑熊伸臂
- 黑熊伸臂
- 雄鹰探爪
- 金鸡扑食
- 雄鹰展翅
- 顺势拉牛
- 伏虎听风
- 双凤朝阳
- 黑熊扑食
- 猴子托桃
- 黑熊伸臂
- 白蛇盘柳
- 金刚坐禅
- 雄鹰提爪
- 金刚撞山
- 燕子抄水
- 金鸡扑食
- 野马跃蹄
- 金刚摆肘
- 蜻蜓钻天
- 猛虎出洞
- 金刚捣盾
- 黑熊探掌
- 游置扑食
- 龙虎斗智
- 推山入海
- 野马过涧
- 金刚捣盾 老虎摆尾 55.雄鹰展翅 57.托花献佛 59.猛虎出洞 61.黑熊伸臂 63.饿虎抄食 65.金刚摆肘 67.白蛇盘柳 69.顺风扶柳 71.白蛇吐信 73.托花献佛
二、练习方法
1.起势
- 黑熊伸臂 猛虎出洞 56.雄鹰展翅 58.金刚摆肘 60.猴子托桃 62,老虎看家 64.金鸡独立 66.老虎探爪 68.白蛇出洞 70.金刚捣盾 72.金鸡探爪 74.收 势
身体立正站好,眼平视前方,两臂自 然下垂,两掌掌心朝内微靠大腿两侧,两 脚尖向右外摆45。(图3-l)
o接上式,左右掌同时外旋向前上托, 掌心朝上,高与视线平,两掌之间略宽于 肩;两腿微弯,膝盖下垂线与脚尖齐(图 3-2)
o2.雄鹰探爪
接上式,左脚向前上一步,脚尖微靠 中线,右脚在后不变,重心前四后六;同 时,左掌内旋向前顶微下垂,掌心朝下斜 向上,虎口撑圆,指尖放松微扣,高与口
平;右掌内旋下按至小腹前,掌心朝下斜向上,肘微靠肋,眼视前 方(图3-3)。


接上式,右掌变拳向右肩上提;同时,左掌外旋向前下伸,掌 心朝上,两脚不变(图3-4)。
接上式,右脚向 前上一步,身向下蹲, 左脚在后自然调整; 同时,右拳外旋向左 掌心砸伸,拳心朝上; 左掌托在右肘前,眼 视前方(图3-5)
04.金鸡扑食
接上式,右脚提 离地面;同时,右拳抽 至小腹经胸前向前上

形霆拳器械获宏功法
接上式,右脚原地下落,重心在右腿,左脚跟微离地面;同 时,左拳向前经右拳上内旋变掌向前下劈,掌心朝下斜向上,指 尖高与口平;右拳内旋变掌下落至小腹前,掌心朝下,眼视前方 (图 3-7)。
- 黑熊扑食
接上式,左脚向前上一 步,右脚在后自然调整;同时, 右掌变拳外旋向前上癖,拳心 朝内,高与口平;左掌变拳下 落至小腹前,拳心朝下,眼视 前方(图3-8)
o
- 雄鹰展翅
接上式,右脚向前上一 步,左脚随向前并,两腿微弯; 同时,左

右拳变钩手,向左右
侧撑展,指尖朝 内,眼视前方(图 3-9)
o
- 金刚摆 肘
接上式,左 脚向前上一步, 右脚在后自然调 整;同时,左右钩 手变拳收至胸 前,拳心朝下,右 肘向前上摆至中线左侧,眼视前方(图3 - 10)
o
- 顺势拉牛
接上式,左脚后退并右脚,两腿微弯;同时,左右拳向右侧 后带,眼视前方(图3-ll)o


- 黑熊探掌
接上式,左脚向前上一步,右脚在后自然调整;左右拳变掌 同时向前劈,右掌掌心朝内,指尖高与口平;左掌掌心朝内,指尖 在右肘下,眼视前方(图3-12)
o
- 伏虎听风
接上式,身向 右侧转,重心在右 腿,左脚向前刺,成 右侧弓步;同时,右 掌变拳下落向后往 上向前甩至胸前, 拳心朝下;左掌变 拳外旋向右侧插, 拳心朝上,眼视前 方

- 猴子蹬枝
接上式,左脚尖外摆,左腿独立;右脚提起向前蹬,高在肋 间;左右拳同时收至小腹前,拳心朝上,眼视前方(图3 - 14)
o
- 双凤朝阳
接上式,右脚向前落地,左脚在后自然调整;同时,右拳内旋 横向前上击出,拳心朝下,高与耳平,左拳在小腹前(图3- 15)

接上式,右脚向前寸步,左脚随向前跟;同时,左拳经胸前向 前上匮,拳心朝内,高与口平;右拳下落至小腹前,拳心朝下,眼 视前方(图3-16)
o
- 金丝缠腕
接上式,左脚后撤半步,右脚自然调整;同时,右拳向左侧插 至小腹前,左拳下落变掌按在右手腕上(图3-17)
0接上式,右脚提起向左脚后跟落地,左脚随并右脚,两腿微 弯;左掌右拳随势向右侧带至胸前,眼视前方


- 黑熊扑食
接上式,左脚向前上一步,右脚在后自然调整;同时,右拳向 前上蹒,拳心朝内,高与口平;左掌变拳收至小腹前,拳心朝下, 眼视前方(图3-19)
0
- 猛虎出洞
接上式,右脚向前上一步,左脚随向前并;同时,左拳外旋平 直向前打出,拳心朝内,高与心口平;右拳下落至小腹前,拳心朝 上,眼视前方(图3-20)
o
- 猴子托桃
接上式,左脚向后退一步,右脚随向后并;同时,右拳变掌向 前上托,掌心朝上,高与口平;左拳抽至小腹前,拳心朝下,眼视 前方(图3-21)。

- 鸥子展翅
接上式,右脚向前上一步,左脚在后自然调整;同时,右小臂 上架带,拳在额前;左拳平直向前打出,拳心朝内,高与心口平, 眼视前方(图3-22)
o
- 黑熊伸臂
接上式,右脚后退并左脚;同时,右拳外旋向内裹往前上腰, 拳心朝内,高与口平;左拳落至小腹前,拳心朝下,眼视前方
接上式,右脚向前上一步,脚尖外摆,成歇步;同时,左拳变
掌向前伸,掌心朝前,指尖高与肩平;右拳内旋变掌下落至胯侧, 掌心朝下,眼视前方(图3-24)。
- 白蛇盘柳
接上式,右脚 尖向内扣,左脚尖 向外摆,身随向左 转180°,盘腿;同 时,右掌向左侧后 插,掌心朝外,指尖 朝后斜向下;左掌 下落向右肩上插, 掌心朝前,指尖向 上,眼视前方
- 金刚戏球
接上式,右脚向前并,朝右侧横跨一步,成马步;同时,两掌 向中线合,掌心对掌心,然后朝左右分开,两掌之间略宽于肩, 如同抱球在胸前,眼视前方
- 金刚坐禅
接上式,两掌同时向中线合于 胸前,指尖朝上,眼视前方(图3 - 27)
O
- 雄鹰展翅
接上式,左脚向前上一步,右 脚随向前并,身向下蹲;同时,两掌 向左右侧撑展,掌心朝外,指尖向 前,眼视前方(图3-28)
o
- 雄鹰提爪
接上式,左脚向前上一步,右 脚在后自然调整;同时,右掌变钩
- 顺势拉牛
接上式,右脚向前上一步;同时,左右钩手变掌向右侧后带
眼视前方(图3-30)
o
- 金刚撞山
接上式,左脚向前上一 步,右脚在后自然调整;同时, 左掌握拳在胸前,肘向前撞; 右掌抱在左拳上,眼视前方 (图3-31)。
- 乌龙取水
接上式,左脚向前寸步, 右脚随向前并,身向下蹲;同 时,左拳变掌向前下伸,掌心 朝上;右掌变拳向左掌心铿砸
前伸,拳心朝上,眼视前方
- 燕子抄水
接上式,右脚向后退一步,成右侧弓步;同时,左掌顺腿前 伸,掌心朝上;右拳变掌抽至胸前,掌心朝外,指尖向前,眼视前 方(图 3-33)
o接上式,身向左转 90°,成左弓步;同时, 右掌外旋向前推,掌心 朝前指尖向下;左掌收 至小腹前,掌心朝下, 眼视前方
- 老虎看家
接上式,右脚向前并左脚,两腿微弯;同时,左右掌变拳落至 小腹前,拳心朝上,眼视前方

- 野马跃蹄
接上式,右脚向前上一步,左脚在后自然调整;同时,左右拳 内旋向前上打出,右拳拳心朝下,高与口平;左拳拳心朝下在右 肘下,眼视前方
- 托花献佛
接上式,右拳外旋变掌向左 裹上托,掌心朝上,高与口平;同 时,左拳抽至小腹前,拳心朝下 (图 3-39)。
接上式,左拳外旋变掌向前 上托,掌心朝上,高与口平;右掌 内旋下落至小腹前,掌心朝下; 右脚随并左脚,眼视前方
- 金刚摆肘
接上式,右脚向后退一步,
左脚自然调整;同时,右掌变拳抬至胸前,右肘随向前摆;左掌落 至右拳上,眼视前方(图3-41)。

形意霆形成妖泰
形意燕形连环拳的基础框架以燕形拳为主。燕形拳属十二 形拳中的一形,燕子有衔泥沾窝之能,抄水之妙,掠食之巧,高翔 回旋,轻捷灵活。燕形连环拳充实升华了燕形的特征技能,使动 作造型与技击融会贯通,窜抄挑展大开大合,突出了形的技击作 用。
燕形连环拳属传统初级套路,全套路二趟四十五式,主要拳 法有:劈、崩、钩、挑、旋、撩、抖、带;主要步法有:仆步、纵步、寸、 剪、提、扣,结合燕形精要动作、基础技法与轻捷灵活的身法,形 成连环套路。其风格独特,造型优美,攻防兼备,刚柔相济。演练 时要求既能体现动作造形的优美流畅,又能突出技法的巧妙运 用,上瓒下掠,起伏轻捷。燕形连环拳在初级套路中具有代表性, 是初级训练首选项目。
—、动作名称
- 起 势
- 黑熊扑食
- 猴子托桃
- 金刚捣盾
- 燕子抄水
- 燕子晾翅
- 白蛇出洞
- 金鸡食米
- 金鸡探爪
- 燕子抄水
- 猴子托桃
- 燕子展翅
- 青龙潜水
- 燕子抄水
- 猛虎出洞
- 猴子蹬枝
- 托花献佛
- 猛虎出洞
- 燕子展翅
- 猛虎出洞
- 白蛇伏草
- 金鸡探爪 收 势
二、练习方法
- 起势
- 雄鹰探爪
- 燕子展翅
- 燕子展翅
- 顺风扶柳
- 推山入海
- 白蛇盘柳
- 黑熊扑食
- 金鸡上架
- 猴子托桃
- 推山入海
- 托花献佛
- 黑熊扑食
- 顺风扶柳
- 推山入海
- 鸥子展翅
- 凤凰展翅
- 稔猴观山
- 青龙出水
- 老虎摆尾
- 猴子接桃
- 金鸡上架
- 托花献佛
形蕙拳器械技击功法
W R G Ji31 木反函X (3 F A身体立正站好,眼平视前方,两臂自然下垂,两掌掌心朝内 微靠大腿两侧,两脚尖向右外摆45o
接上式,左右掌同时外旋向前上托,掌心朝上,高与视线平, 两掌之间略宽与肩;两腿微弯,膝盖下垂线与脚尖齐
o接上式,左脚向前 上一步,脚尖微靠中线, 右脚在后不变,重心前 四后六;同时,左掌内旋 向前顶微下垂,掌心朝 下斜向上,虎口撑圆,指 尖放松微扣,高与口平; 右掌内旋下按至小腹 前,掌心朝下斜向上,肘 微靠肋,眼视前方。
- 黑熊扑食
接上式,左脚向前寸步,右脚在后随跟;同时,右掌变拳外旋 经胸前斜向前上跳,拳心朝内,高与鼻平;左掌变拳下落至小腹 前,拳心朝下斜向上,眼平视前方。
- 燕子展翅
接上式,右脚提起,左腿独立;同时,右拳变掌下落向右侧撑 展,掌心朝下佐拳变掌上举向左侧撑展,掌心朝上,眼平视前方 。
- 猴子托桃
接上式,右脚向前落地,左脚在后不变;同时,右掌外旋向前 上裹至中线,掌心朝上,高与口平;左掌内旋落至小腹前,掌心朝 下斜向上,眼视前方
o
- 燕子展翅
接上式,右脚向前寸步,左脚随向前并;同时,右掌变钩手下 落向后撑展,指尖朝内,高在肋间;左掌变钩手向前撑展,指尖朝 内,高在肋间,眼平视前方
- 金刚捣盾
接上式,左脚向前上一步,右脚随向前并;同时,左钩手变掌 外旋下落至膝前,掌心朝上;右钩手变拳从后向上往前下砸至膝
前,左掌接右手腕,眼视前方。
- 顺风扶柳
接上式,右脚向 后退一步,成右侧弓 步;同时,右拳变掌内 旋,掌心朝外向右带 至胸前;左掌前伸,掌 心朝上斜向右,随势 向右带,眼视前方
o
- 燕子抄水
接上式,左脚向 前刺,重心在右腿;同 时
,右掌向上往后带
,向下顺身向前刺;左掌向 上往后带,向下顺身向前 刺(图6-10)。
- 推山入海
接上式,两腿形成左 弓步;右掌向前推,掌心朝 前,指尖朝下高在膝前;左 掌收在小腹前,掌心朝下, 眼视前方(图6-ll)o
- 燕子晾翅
接上式,右脚向前上 一步,右腿独立,左脚提起;同时,右掌向上托往后带向上撑展, 掌心朝上,指尖朝前;左掌立在右腋下,掌心朝里,眼平视前方 (图6-⑵。
- 白蛇盘柳
接上式,左脚向前落地,脚尖外摆45。;右脚随向前并;同
时,身向下蹲,右掌外旋下落向左侧后下插,掌心朝外;左掌向右 肩斜插,掌心朝前,眼视前方(图6-13)
o
- 白蛇出洞
接上式,右脚向前上一步,左脚在后自然调整;同时,右掌从 下向前上挑,指尖高与视线平;左掌下落至小腹前,掌心朝下斜 向上,眼视前方
- 黑熊扑食
接上式,右脚向前寸步,左脚在后随跟;同时,左掌变拳外旋 经胸前向前上踵,拳心朝内,高与口平;右掌变拳下落至小腹前, 拳心朝下斜向上,眼平视前方(图6-15)
o
- 金鸡食米
接上式,右脚向前寸步,左脚在后随跟;同时,左拳变掌下落 至膝前,掌心朝上接右手腕;右拳下落向后往上向前下砸至膝前 左掌,左掌接右手腕,眼视前方(图6-16)
o
- 金鸡上架
接上式,右脚提起,左腿独立;同时,右拳抽至小腹前经胸向 前上踵,拳心朝内,高与口平;左掌变拳抽至小腹前,拳心朝上, 眼视前方(图6-17)
0
- 金鸡探爪
接上式,右脚下落原地,左脚尖点地,脚跟微离地面,重心在 右腿;同时,左拳经右拳上方内旋变掌向前劈出,掌心朝下斜向
上,指尖高与口平;右拳内旋变掌下按至小腹前,掌心朝下斜向 上,眼视前方
- 猴子托桃
接上式,左脚后退一步,右脚自然调整;同时,右掌外旋向前 上裹至中线,掌心朝上,高与口平;左掌落至小腹前,掌心朝下斜 向上,眼视前方(图6-
19)
o
- 燕子抄水
接上式,右脚向前刺, 重心在左腿;同时,右掌向 上往后带向下顺身向前刺, 左掌向上往后带向下顺身 向前刺,眼视前方(图6-
20)
o接上式,左脚向前上一
步,右脚随向前并,身 向下蹲;同时,左掌向 前推,掌心朝前,指尖 朝下,高在腋上;右掌 抽至小腹前,掌心朝下 斜向上,眼视前方(图 6-21)
o
- 猴子托桃
接上式,右脚向前 上一步,左脚自然调 整;同时,右掌外旋向 前上托,掌心朝上,高与视线平;左掌内旋抽至小腹前,掌心朝下 斜向上,眼视前方(图6-22)。
- 托花献佛
接上式,右脚尖向内扣135。,左脚尖向外摆135。,身随向左 转180°;同时,右掌随势向左裹180。至中线,掌心朝上,高与口
平佐掌在小腹前,掌心朝下斜向上,眼视前方(图6 - 23)。
- 燕子展翅
接上式,右脚向前上一步,左脚随向前并,两腿微弯;同时, 左掌变钩手向前撑展,指尖朝内,高在肋间;右掌变钩手向后撑 展,指尖朝内,高在肋间,眼视前方(图
- 黑熊扑食
接上式,左脚向前上一步, 右脚自然调整;同时,右钩手变 拳下落经胸前向前上瓒,拳心 朝内,高与口平;左钩手变拳下 落至小腹前,拳心朝下斜向上, 眼视前方(图6-25)
o
- 青龙潜水
接上式,右脚向前上一步, 脚尖外摆
劈出,掌心朝下斜向上,指尖高与口平;右拳内旋变掌下落至小 腹前,掌心朝下斜向上,眼视前方(图6-26)。
- 顺风扶柳
接上式,右脚尖向内扣45。,左脚尖外摆90。,身随向左转 90。;同时,右掌向前托,掌心朝上,高在肋间佐掌外旋下落向左 带至胸前,掌心朝外,指尖朝前,眼视前方(图6 - 27)。
- 燕子抄水 接上式,右脚 向前刺,重心在左 腿;同时,右掌向 上往后带向下顺 身向前刺,左掌向 上往后带向下顺 身向前刺,眼视前 方(图 6 - 28)。
- 推山入海
接上式,重心向前移,成右弓步;同时,左掌向前推至膝前, 掌心朝前,指尖朝下;右掌抽至小腹前,掌心朝下斜向上,眼视前 方
时,左掌变拳平直向前打出,拳心朝内,高与心口平;右拳下落至 小腹前,拳心朝上,眼视前方(图6-40)
o
- 猴子接桃
接上式,左脚向前上一步,右脚自然调整;同时,右拳向前上 托,拳心朝上,高与口平;左拳内旋落至小腹前,拳心朝下,眼视 前方
前方(图6-31)。
- 猴子蹬枝
接上式,右脚提起向前蹬,左腿独立;同时,左右拳落至小腹 前,眼视前方(图6-32)
o
凤凰展翅
接上式,右脚向前落 地,脚尖外摆45。,左脚跟 微离地面;同时,左拳变掌 向前上托,掌心朝上高过 头;右拳变掌向后下伸展, 掌心朝后,眼视前方(图 6-33)
o
- 托花献佛
接上式,身向左转 90°;同时,右掌向前上托, 掌心朝上,高与口平;左掌
内旋下落带至胸前,掌心朝外,指尖朝前,眼视前方(图6- 34)
O
- 佛猴观山
接上式,右脚后退并左脚,身微下蹲;同时,右掌向上往后 带,下落向前变钩手上举高过头,指尖朝前;左掌向上往后带,下 落变钩手上挑至胸前,指尖朝下,眼视前方(图6 - 35)。
- 猛虎出洞
接上式,右脚向前上 一步,左脚自然调整;同 时,左钩手变拳平直向前 打出,拳心朝内,高与心口 平;右钩手变拳下落至小 腹前,拳心朝上,眼视前方 (图 6-36)。
- 青龙出水
接上式,右脚向前寸
步,左脚随跟;同时,右拳内旋平直向前打出,拳心朝内,高与心 口平;左拳外旋抽至小腹前,拳心朝上,眼视前方(图6-37)
o
- 燕子展翅
接上式,右脚前寸,脚尖外摆45。,左脚提起,右腿独立;同 时,左拳变钩手向前撑展,指尖朝内,高在肋间;右拳下落变钩手 向后撑展,指尖朝内,高在肋间,眼视前方(图6-38)
o接上式,左脚向前落 地,右脚自然调整;同时, 右钩手变拳向前摆至中 线,拳心朝外,高与耳平; 左钩手变掌扶在右肘前, 眼视前方(图6-39)。
- 猛虎出洞
接上式,右脚向前上 一步,左脚随向前并;同
- 白蛇伏草
接上式,左脚尖向内扣 135°,右脚尖外摆135°,身随向 右转180。;同时,右拳下落变掌 向前撑展,掌心朝下,高在肋间; 左拳变掌向后撑展,掌心朝下, 高在肋间,眼视前方
浏览67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