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鹰离巢与鹰捉起手内含钻、横、崩三拳的劲 力,还要有如钢挫之势,扔出抖擞劲。

落手内含劈、炮、横三拳劲,又要有如钩竿之 意,使劲路圆转完备,竖圆还要有整体的前涌翻浪

劲。在急速回撤的瞬间,还要产生撩挑滚转的化劲。

鹰鸥回头的动作是右手往后回抽和下撩打, 左手是下按和上抽打法。

鹰鹳束身是双手成十字手后,右手接捋拿对 方前手,侧身将对方前手担在自己肩上,左手下挑对 方裆部,将对方如倒口袋一样,扔到后方。上右步用 右拳劈打对方。

连续三个上步鹰捉击打对方。鹰捉可前手拨 化买开对方前手,后手螺旋变劲直接击打对方脸部或 胸部任何一个部位,也可变位击打对方软肋,打击变 化很多。

连续三个退步鹰捉主要是捋带对方前手,使

其漏出前胸部的薄弱部位,以便击打。

三个连续拗步鹰捉是前手拨化开对方来拳, 后手急上管住,前手再翻起击打对方,并上步用脚或

二 小腿买住对方前腿,将其击倒。

左前脚往回一扣,右脚90度往后滑步,右手拨 化捋带对方前手,同时用左手劈打对方侧面或肋部 (避.开和对方正面相对)

再掰左脚。用左手拨化对方前手。右脚转回90 度,又成正面击打对方。

白鹤亮翅是用双手成斜十字接架对方打来之 拳(掌)并分化开,同时用双手劈打对方前胸。

两边各做一次(上步要快)。一只手拨化开对方 前手,另一只手掌切对方颈动脉,可使对方休克。

先是右边切脖,然后再进步,用左边拨化切打对 方颈动脉;但手下要留情。

(8)鹰捉连续击打,其中有捋、带、拨化、惊 炸、换劲,可将人放出,也可将人打伤。

右手拨化开对方右手(拳),顺势下沉勾搂对方 前膝窝,并用左手急速击打对方胸部,将对方打出 (可将对方摔倒)。

左手拨化开对方左拳(掌),顺势下沉勾搂对方 左膝窝(前腿),并用右手急速击打对方胸部,将对 方放出或击倒。

上步先是右手掌拿对方咽喉,一下可使对方暂时 窒息。再上步用左手掌拿对方咽喉(注意点到为止, 手上不要太狠)。左手切拨,转身用右手击打对方。 再转身动作一样,再做一遍。

左手鹰捉(劈掌),继续往回再练一遍(形意拳 的套路拳都是往返,最后回起势地,左鹰捉收式)。

第六节十二形套路拳

形意拳的前身叫心意六合拳,源自山西,原来只 有五行拳,直至戴龙邦传于河北深县人李洛能(李老 能、李能然)。李洛能艺成后,觉得单练五行拳有些 枯燥,缺少表演和演练拆手的东西,故根据各种动物 的捕食、打斗动作,创编出八式拳及十大形套路,才 将心意拳发展成形意拳,也就成了形意拳的鼻祖。李 洛能教出诸多武术名家:山西的车毅斋、宋世荣、河 北的刘奇兰、郭云深、白西圆、张树德、刘小岚、李 镜斋,号称“八侠”,再加上北京的董海川,也就有 了当时名震中华的“九义八侠”。

这些大家根据自己的素质、条件,都形成了个人 的风格,演练、教授的东西也就不完全一样。有很多 门派练十二形或十大形单式的多,套路、杂式练得 少。李存义老先生几进山西,交融河北、山西技艺之 长,吸取先辈的体会心得,融会贯通,对原有的套路 和练法进行改进和创新,倾囊传授给爱徒尚云祥。尚 又继承了郭云深“半步崩拳打天下”、“丹田气打”、 “大竿子,,三大绝技,形成了别具风格的尚派形意拳。

我自幼跟霍梦魁学武术(郝为真东北的高徒,因 煤气中毒去世),后跟舅舅夏英久(张定一的掌门徒) 88 学摔跤,1983年跟杨俊秀学形意。半年后杨师病重,

我在医院护理一个多月,杨师将所有心得都讲授于 我。但因当时接触形意拳时间短、功底浅,没有悟 透。1984年后由舅舅介绍,正式拜辛健候的掌门徒张 国良为师,学到形意拳的五行拳、十二大形的演练和 拆手、实战的精华及各种器械。20世纪90年代又经 李文彬老先生多次亲自指点教授,才弄明白杨俊秀师 叔临终的遗传。经过十多年的钻研,基本掌握了尚派 形意拳技法、演练的真谛。“外形精练内意纯中”、 “沾衣纵力缓动逐发的翻浪劲”、“意动劲发的抖擞 劲”、“不意而发的化劲”,形意拳的每个套路动作都 应该体现出这种内涵来。为不忘前辈的教诲,我与弟 子现将十二形拳及器械的演练和应用技法写出发表, 以弘扬中华武术。

老虎是森林之王,非常威猛,扑食之劲霸道之 极,尾巴打扫之力可将人或一般的动物扫个跟头或打 昏。古书曾写过,虎有一扑、二掀、三剪尾(摆尾) 之功。虎扑之凶猛,可将任何被食动物扑倒,使其无 反抗能力。如果扑打落空,随后便用后腿或胯掀撞; 掀再未果,虎便用摆尾之法扫打,将被食者打倒击 昏。老虎剪尾之力可将树杈击断,何况人怎能接得 住。另外,虎之跳跃速度和距离也比其他动物强出很 多。我们所练的虎形就是根据它的生活习性、扑食之形意拳除五行拳之外,还有十二形的套路拳及杂 式锤等适合于表演和技击的打法演练。我所写的虎形 就是其中一套,它是由李存义老先生所传。尚云祥和 傅剑秋这两支的传人所练基本差不多,练法动作较复 虎撑两个动作。规律编排 的套路。

上步换影

上步双手抓对方前胸,然后转身用臀部紧靠对方 身体,将其背摔倒地。在摔跤中是“揣”的动作,也 叫“大背”图片12

二、龙形

龙形是十二形套路拳的一形,各门、各派都在 练,但很多支派所练的龙形只是一两个动作,如骆兴 武所传只是“蛰龙升天”、“懒龙卧道”;山西所传也 是“青龙翻身”、“青龙钻天”;唯有尚云祥早期弟子 在沈阳这一支(因为尚云祥和弟子辛健候都开武馆), 张定一和辛健候所练的是整套二十个动作的套路拳, 它的动作非常优美、大方、漂亮,很适合表演。其在 青龙翻身的动作上有极高的难度。黄柏年曾写道: “所谓龙形者,盖因是拳练至最深处,似龙蛇飞舞、 行藏之态。”原来要求腾空时两脚要蹬踢到前、后两 个人的胸部,因现在很少有人能做到位,所以大部分 练者都是象征性地一跳一落,有个前踢的动作,而省 去了后蹬的动作。年轻人吃不了苦,老师再保守一 点,也省得教的费劲,再加上老师上了年纪也教不动 T,久而久之是能练到位者越来越少了。为了继承真 正的功夫,还是将其写出传下去……

1.预备式

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尽量站成90度。双手成拳 在下丹田的左、右两边,然后身体微微下沉,右拳由 下抖到心口处,再向前奔眉毛或脑盖的高度,扔劲到 最远处,最好能形成由肩经肘窝、到前边成130度〜 140度的角度,这样它就有很强的支撑力,并且你胳 膊上同时有肘和肩的两个受力点,如果对方来劲,你 就经得住;否则你胳膊是直的,只有肩一点受力是挺 不住的。图片13

在自然界,野马为了更好的生存,为了证明本身 是良种,为了配偶,为了争夺马王的位子,它们会利 用自身的强悍,用前腿和蹄拼命地刨对手,也会用后 蹄反踢对手,并且还会用粗壮、结实的头、脖项去靠 打对手……武者见到马在争斗的情景,创出了很实用 的一套拳——马形。

1.预备式

身体自然直立,双脚成90度。双手由下向上扬 起再下扣于丹田处变拳上翻,同时身体下沉图片14

原地右钻拳

身体不动,右手由下丹田处向上抖至心口处,再 45度向正前方钻出(平钻),也可立直拳出到正前方,

再横拳螺旋抖出(出手是钻 拳,也可为横拳)(图4- 241) o


  1. 上左脚左鹰捉


右拳不动,急伸左拳由下 丹田处伸到两拳相交时,同时 翻掌,左掌向前劈下,前手臂 高度平于胸,前手指尖不要高 过手腕四指高,也不要低于三

指,以防对方拿你反关节;右掌急速撤回停于下丹田 处,两手臂都是螺旋拧裹劲,前手有戳打翻浪之劲之 意,后手有勾竿捋打之力之能
双手马形,打至右脚在前急速撤回踏地(单脚独 立),重心在右腿上,如果踩到对方脚上,可将对方 脚骨踩伤。同时,双拳由下向上螺旋打出,意在击打 对方下颌,使其受伤。双拳向上打出如不中,同时可 用双肘下砸对方身体野马竖碑图片15

四、鸡形

鸡形是形意拳十二形套路中在全国流行比较广的 一套拳,每个地区,每个派系(山西派、河北派)的 习拳人都在练,但几乎每个地区练的都是鸡形四把 (鸡形撕把),动作比较少;有的地区还没有动作的拆 手,不知动作的用法。

金鸡好斗,自古就有很多地方常举行斗鸡活动, 或用斗鸡来赌博。可见金鸡的习性生来就是好斗,所 以形意拳十二形套路中有此一形。

金鸡在打斗中翅(人的手)爪(人的脚)都在 用,有时也用嘴啄。2003年10月,我在北京全国形 意拳邀请赛做裁判时,有位老形意拳师问我:“形意 拳怎么还有用腿的?”我说:“形意拳的腿法很多, 野马反蹄,蹬踢用的是腿和脚,蛰龙升天也用的是脚 和手,金鸡探爪,斗鸡时用得最多。有很多练形意拳 的人只注重练拳,忽略了脚的用法,或是练不到位, 就不练了!”曾有位形意大师告诉我:“形意打人属 大鸡。”原来我没明白,鸡、燕都是较小的动物,没 有虎之威猛,鹰之凶狠;通过常年和弟子、学生的拆手,及和他人实战应用,现在弄明白了,金鸡有灵巧 多变的身法和不怕死的斗志,也有一招制敌的动作。 鸡虽是较小的动物,但动物中鸡的腿是最有力的,它 在睡眠或独立站着时,一条腿能支起十倍于腿的身 躯,所以练形意拳的人首先要练“鸡腿”,鸡腿功夫 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所讲的鸡形是张定一、辛健侯两位老前辈传 给恩师张国良和已故师叔杨俊秀的,他们二老早年教 授于我,将动作、劲路、技法的变化都讲得非常清 楚,并提到在实战中不可拘于成法,须随机应变。本 套路,我门中所习者从未登诸书刊,少为人知详。为 了不使其湮没,我现在按老师的教授和个人的体会及 长年的应用写出,供爱好者再举一反三,也使其广为 流传。

  1. 预备式


身体直立,两脚跟靠拢,两脚尖成90。。两手 (阳掌)由下丹田处往上提起至胸高,同时用肺将气 吸满(最好是炸肋吸气),然后双手下翻变成阴掌, 再至下丹田处变拳拧转,停于下丹田两边,同时气也 由肺部向下行至下丹田处,久而久之下丹田有所充 实。整个过程是用双手贴身,给自己上半身做了个按 摩(图 4-274)

  1. 定步钻拳


身体微沉,两脚不动。右拳由下丹田扬起,抖至 中丹田处向前方钻出,打到与眉同高,为定步钻拳 (定步钻拳时,右拳至肘与竖直线应为45度至50度 角之间,再到右肩应成130度角,这样才能有挺力, 才能捧得住);也可在运行过程中,变为螺旋劲成横 拳化解对方打来之拳。钻拳是拨化劲(图4-275)

图片16

上步鹰捉

在化解开对方来拳后,上左脚。左拳也急速由下

经右拳上行,到两拳相叠 时两拳变掌,左手向前打 出(如刀挫),右手撤回可 捋拽对方(如勾竿),为上 步鹰捉,是劈打对方头部 或胸部,也可用放劲将对 方放出两米或丈外。此动 作可变多种用法(图4- 276)

  1. 上步措掌


前手不动,前脚不动,后脚上半步,到两脚并一 块时,右手由下急速地向前撩出,为撩阴掌。

措掌是撩阴手法,其用法一般是抽打对方的裆 部,使之疼痛难忍,再回手,瞬间还有勾拽对方睾丸 的动作,(这个动作只能在对敌的战斗中使用)。在 沙土地上也可用手指撩起沙土扬对方的脸、眼,让对 方瞬间一走神,达到攻其不备的目的(图4-277)

5.金鸡独 立式

撤步金鸡独 立式,用撩阴掌 拧裹的回捋, 拨、拽对方的 手,同时左掌劈 打对图片17

五、燕形

过去练武的人,大部分都在少年时就开始练功, 练习压腿劈叉、弯腰、翻跟头、打把式、踢旋风脚、 连环脚等柔软功夫的基本功,所以表演起来,看着非 常漂亮,打比赛也容易得分,非常受观众喜欢。这些 都是练外家拳所必须练的。

然而习练内家拳的人,多数不是从小开始练功, 也不太强调那些基本功。开始时站一站三体式桩,打 一打五行拳,不必非压腿。但是腰、腿的柔韧性好 了,对练什么拳都有一定的好处。首先是表演好看、 漂亮;其次是动作能做到位,身法灵活;再者腰、腿 好也有益于健康长寿。但到老年时,必须结合内功心 法来练,否则就会有点力不从心。实质上形意拳也有
锻炼腰、腿功夫的套路拳,比如龙形、燕形,也都有 高、飘、低、俯动作潇洒的高难动作,要求腰腿非常 灵活。有许多拳师是年龄逐渐大了,动作练不到位而 将其简化。

燕形的燕子钻天是凌空侧踹,要蹬踢到对方胸上 这个动作才算完美,而落地时的动作要能从板凳下面 过去(两个板凳上担一竹竿,人从下面钻过)。我们 过去都是这样练功。我的恩师张国良在80岁时还能 从两个板凳中间放个竿的下面钻过去。

预备式

. 身体自然直立,稍微下

沉,两脚分开成90度,用肺 自然吸气,将气吸足(图4-

左式鹰捉开式

两手握拳置于下丹田两 , 边,右拳由下抖起到心口,然后向前方眉眼处扔出;然后左 拳由下出经右膊肘窝处直奔右 拳上,两拳相叠时急速翻转变掌,左掌向前劈出。同 时,上左脚。右掌撤到右侧胯的上边,为左三体式, 两拳变掌,左掌向前,右掌向后,有二力分争之劲,右掌似有撕绵之力(图4-297、图4-298) o

燕子侧身左掌下按,右后掌由下往上扬,并向后穿。同时 拧腰,身体向后旋转(图4-299)

形意拳的十二形套路拳中有猴形一套拳(很多门 派中都有猴形拳或猴棍)。猴在自然界生命力极强, 遍及世界各地。猴的大脑非常发达,动作敏捷,反映 特快,模仿力极强,在动物中是唯一能模仿人的动作的局级动物。

  1. 预备式


身体自然站立,两脚分 开成90度。双手掌变拳,拳 心朝上置于下丹田两侧,身 体稍微下沉(但两膝不要向 外闪)(图4-329)

  1. 左鹰捉开式


右拳抬起至心口处,往 前行至眉毛或额头高度,从 肩经肘窝到拳成130度,手腕抖擞扔出,钻拳打法 (但最好是横拳劲),然后出左拳经右肘窝奔右拳上。 在两拳相叠时上左脚。同时,两拳变掌急速翻转,左 掌向前打出,右掌向后捋回到右胯旁,右掌必须平放 在胯旁,它可以接对方踢来的边腿(注:两拳变掌时 是双手打出的力量,不是有人说多个摩擦力)

套路拳只有猴形和杂式锤不是连续往返练两遍后 收式。沈阳辛健侯这一支张国良精燕形、鸡形,杨俊 秀精猴形、蛇形,井盛文精虎形、马形,常玉林精置 形、鸥形及八卦掌。

七、鹳形

鸥是一种捕食鸽子等鸟类的小鹰,在野外经常捕 抓鹤鹑、山鸡和各种鸟类,以飞行速度快、耐力强而 见长。在飞行捕食中,它的灵敏度极高,反映变化特 快。

形意拳十二形里已经有了鹰形(大型的鹰类), 也有猎人驯养出来帮助打猎用的始(秃尾巴鹰),为 什么还要有鹘形(鸽子鹰)?这是因为鸥的速度快、 灵敏度高及小巧但又凶残性。各种鹰在自然界都是少 有天敌的,它们应该属于强者。图片18

  1. 掩右肘上步横拳(反身扑鹅鹑)


用右手小臂格化、拨打,再上步旋转斜出拳顺 打,再反身双手右左扑打(图4-366)

  1. 大翻身扑家雀(二个)


两脚离地跳起,双手有捋带抓拿之意,扑打欲将 对方摔倒或抛出。然后再翻身做一次,动作一样,劲 力一样(图4-367)
锁手上步炮拳
用双手抓对方,然后双手急速翻转成拳,拳心在 上,有砸打之意。然后上步支顶,旋转拨化,另一拳 斜打,像发射的炮弹一样

饕是一种昆虫,浮游在水面上。北方人管它叫 “香油”、“香游”,也有叫“卖油郎”的,它的速度 特快,反映极其灵敏,没有人能抓住它。有练形意拳 者将“鬻”的意思理解为“乌龟”,这是错误的,乌
龟手上没有进攻的动作,遇事一般情况下都是“缩 头”,以求自保,只有硬壳,比较抗击打,只有在极 特殊的情况下才伸出头来咬一口!练武的人,没有任 何门派取其长处来创编一套拳。而“香游”动作轻
化中打,有化中拿的巧打功夫。
身体自然直立,双脚分开 (最好是90度)。双手由下向 上扬起,双掌的掌刀由下往上 (搽着身体往上起,这是给自 己的身体做了一次按摩)到胸 肺部翻转,再由拇指的根部搽 着身体往下行,到下丹田两边 (又给自身做了一次按摩),突 然抖擞翻转变成阳拳。同时, 身体稍微下沉(图4-378)
预备式

  1. 原地右钻拳


身体不动,右拳由下向上 抖至心口处,在正前方向45 度立拳变平钻出,也可立拳到 眉毛高度后螺旋劲抖出(像抖 拨浪鼓一样)。拳经曰:“出 手钻拳”,也可为横拳,横拳 即是化劲(图4-379)

  1. 上左步鹰捉


右拳不动,急伸左拳由下往上经右胳膊肘窝直奔 到两拳相叠时,两拳同时急速翻转变掌,左掌向前向 下劈出(弧形),前手臂高度平于胸,前手指尖不要 高过手腕四指,也不要低于三指,这时手、肘到肩成 130度,肘肩是两个受力点,一般来讲这只胳膊能经 得住300斤的力量;右掌急速撤回停于右胯上,两手 臂都是螺旋、拧裹劲。前手有戳打的翻浪之劲,后手 有勾竿捋打及撩挑之力、之能,可接住对手踢来的边 腿(图 4-380)

垫步摔掌退步拨掌垫步右掌撇打,退步左掌拨化图片19

进步四个置形掌

进步,右掌由下往斜前方拨化旋转;再进步,左 掌由下往斜前方旋转拨化,连续四次,很像太极云手 的动作。右掌拨化时正好左掌打在对方软肋上,再动
左掌拨化时,右掌又正好打在对方的心口上,或另一 面的软肋

蛇形

蛇在自然界存活了数万年,生命力极强,是一种 食肉性的两栖爬行动物。它主要吃鼠类,但小动物它 也从不放过,有时还会伤及人类。习武者根据蛇在自 然界捕食中的打斗动作,编创出了多种拳法,有蛇形 拳(很多门派有单练的)、蛇形掌。形意拳的十二形 套路中也有一套拳——蛇形杂式,但大部分人只会练 蛇形单式,没有几个会练蛇形杂 式套路拳的,沈阳辛键侯这一 支,也是由张定一单独传给了张 国良和杨俊秀。图片20

金蛇过道(懒龙卧道)

和其他杂式拳的动作一样,只不过是在蛇形中叫 法不一样,为金蛇过道,是左手拨化对方来拳,而用 右脚蹬、踢、跺、踩对方前脚的半月板部分(膝关节 的侧面),这个部位是不吃力的图片21
十二形中的鸵形,说法很多,有说成“始形”, 是指鱼;有说成“驹形”,是指一种马。结是大海中 的鱼,这种鱼是成群的,单个本身喜有战斗能力(没 有太大个儿的),是鲨鱼等的口中餐,只有被吃的份。 骑是一种劣质W*,况且十二形中已有马形。“船”是 一种中型的秃尾巴鹰(被猎人驯化,帮猎人打猎,猎 人出行时蹲在猎人的肩上),能捕食一些小动物,如 山鸡、野兔等,它在攻击时主要用翅膀和爪击打。十、鸵形

i.鹰捉开式

和别的套路拳开式一样,右拳从心口往斜前上方 打出或抖出螺旋劲,成阳拳,然后左拳也是阳拳从心 口经右拳肘窝上往前,到双拳重叠时双拳同时翻转变 掌,左掌向前劈打,右掌急速往回捋带到下丹田的右 侧图片23 图片22

鹰形是根据鹰在其捕抓小山羊、鼠类、兔子、水 中游鱼及毒蛇等动物时的姿势而创编出的套路拳。拳 经云:“把把不离鹰捉,式式不离虎扑,步步不离鸡 腿。”可见鹰捉在形意拳中的重要性。鹰是非常凶猛 的飞禽,鹰之猎物,使被猎对象很难逃脱,捕之必 中。鹰形的练法必须做到狠、准、灵,“出手如刀 挫,回手如钩杆;抓中有打,打中有抓;得打就打, 该抓得抓,能勾也勾,好拿即拿”。

  1. 预备式


两脚成90。,两腿并拢直立自然下屈。两手回撑 于丹田处,两肩自然放松(鹰形两只手不攥拳,都是 掌形)(图4-478) o

  1. 鹰离巢


身体不动拧腰,右手由丹田起于心口处,螺旋向 前方45。穿出,如 遇对方打来之拳, 正好被螺旋劲转 离了方向,并有 直穿对方咽喉、 脸或眼睛之意

速翻转打出(因头一手 已将对方来拳化开),可 将对方击出丈外。要脚 下再加上躺踢劲或跻到 对方,使其失去重心。 这一巴掌可将对方打倒

急侧身,右掌向后

穿出,有抽打之势;左掌往下按打,可上架下打;可 穿掌插对方咽喉或眼睑下;可按胯打裆,再转身左掌 由下向上翻起穿出,有反抽之意(图4-481)

鹰束身

右掌由后往前圈回,十字接手,一手拿擒住对方 前手腕,摆头将对方前胳膊担于自己肩上;另一手下 挑于对方裆下,将对方扛起后扔出摔倒,也可将对方 肘关节打伤图片24

鹰拨击

用左前手拨化开对方前 拳或掌,甚至是踢来之腿, 再穿掌击打对方,一手连续 三次拨、化、打动作。紧跟 着再上步。右掌直劈对方, 使对方无防守能力

鹰翻身

向后转身上步。右掌螺旋 拨、打对方前手,并可摸对方 后腰,用肩或头靠打对方,将 对方击撞出丈外;如用腿买管 对方,可将对方摔倒。再转身 (退步)。此动作左右两侧都要 练到位图片25

  1. 双手鹰捉


双手捕打,或双手将对 方抓住扔到别的位子,也就 是对方数人要打你,你将对 方身体较弱、离自己距离近 一点的人抓住,将他换个位 置替你挨打。同时,起脚踢 蹬对方,达到一次打两个对 手的目的(你必须练出很好 的鹰爪力)(图4-503)

  1. 进步鹰捉


连续五下(左、右)疾步鹰捉击打对方。鹰捉每 一下打出都应有螺旋劲、拧裹劲,有“起落钻翻动若
脱兔的速度”,不发缓若轻风,发即迅如奔雷的气势。

出手每一下都“前手如刀铿,后手如勾竿”,前手在 碰到对方手时螺旋化劲将其买下,顺势下沉勾搂对方 前腿或抱住往回使劲,后手急速如铿刀般地把对方平 直打出四五米之外。如前手螺旋买住对方前手,可急

速上步,出后手劈 切对方另一面的脖 子或锁骨,变成切 别摔或抱脖切,将 对方摔倒或切伤对 方锁骨。总之,进 步鹰捉的打法、摔 法和擒法太多,可 变成几十下用法。 练武者都说:“神 仙也怕穿三穿。”然 而进步鹰捉却是连 穿五掌图片26

20世纪60年代中期,张定一老先生讲到鹰、熊 二形时,提到过“尚云祥的丹田腹打在熊形中体现得 非常明显,其丹田气打可将人击出丈外,这个动作就 是熊形的打法”。因为张定一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 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被东北军阀张作霖相中,带到 老奉天的讲武堂当教官。临来前尚云祥几乎将自己的
绝技功夫都传于张定一,让张定一在东北沈阳为其光 大门户,为形意拳争光。张老先生讲道,当初他学拳 鹰、熊都是自练一套,而不是合练。因老先生在沈阳 所传是太极拳,更主要留下的摔跤之术、沾上倒的摔 法,教出了夏英久,东关的赵允义、马车刘、刘玉春 (辛健候的形意弟子)、北市的兰树声、兰树铭(形成 了北市场摔跤的兰门,自成一派)。但张定一老先生 一直也在练形意拳并告知后人一定要继承发展、发扬 光大。熊形的练法老先生有些遗忘了。我根据电视里 的动物世界节目,将其熊在自然界生存的本能,结合 老先生及师父所教,综合在一起,整理出熊形,以补 足形意拳十二形。

学练形意拳的人都是先站桩,再练五行拳,差不 多了,师父再教几套十二形拳及短长器械,一般都是 十二形学其四五形,最多的应是八形或是十形,几乎 没有学全十二形拳的。最后两行是鹰形、熊形。因为 很多人都没学到之后就将两形合——起练……也是极 简单的一二个动作,根本不能说是套路拳。

熊是动物中极其凶猛、霸道的大型杂食动物,它 一掌能拍死牛,老虎对它也惧怕三分,它在打斗中几 乎没有对手。熊形讲究用内功的丹田气打,及人身无 处不打人的功夫。

1.预备式

身体直力,两脚成90度。双手由两胯处手心向 上提至胸部,手的掌刀由下至上给自己的内五脏做一 次按摩。双手再翻转,大拇指指根部又由上往下给自 己做了一次按摩,到下丹田的两边急抖变拳,配合呼 吸。给自己做两次按摩,非常利于养生健康(图4- 510)

  1. 原地钻拳


右拳由下旋转抖起至心口处,并向前向上奔45 度的走向直伸到眉毛的高度,突然抖成横拳(像小孩 抖拨浪鼓一样的抖劲,拳心向上为横拳,是化劲), 也可直钻出去图片27

  1. 上左步鹰捉


右拳不动,左拳由下往上经右胳膊、肘窝斜直奔 右拳上,两拳相叠时同时下翻变掌,右手急速旋转拉 回到右胯旁(有捋带、勾挂、撩挑三种劲),左手向 前翻转劈出

  1. 进步肘打


迈左步,用右手推左拳,增强左肘之力,用肘尖 击打对方胸、肋、心口薄弱部位(比泰国拳的肘打更 具杀伤力)(图4-514) o

  1. 熊撞筐(拗步右勾拳)


上左步,右拳由下往上击打对方胸部直至下颌 (出拳的方法、路线很像拳击的勾拳)图片28

  1. 进步肘打


上右步,用左手推右拳,增强右肘力量,肘尖主 要打击对方软肋或心口部位。肘尖的杀伤力能打折对 方肋骨,也可将对方打休克,以致使对方失去战斗力 (图 4-516) o

  1. 左进步双手劈砸


用双手像抡镐头(或大锤)一样,劈砸对方前手 臂,或直接劈砸对方头及身体图片29

  1. 右进步双手劈砸


同上(只是换成另一边)。因为你用的是双手的 劈砸之力,对方几乎无法接架得住(图4-518)

  1. 进左步上右步双撞掌


快速上两步。用双掌捋带、拨化后再击打对方胸 部,有如熊的推撞力量。动作像老虎扑食,但又和虎 扑不完全一样,它在扑到对方身上后,双掌的掌根又 多出个抖擞劲,将对方击伤或打倒(图4-519)图片30

  1. 左切打反抽掌


用左手切拨对方前手, 反回手击打对方头脸(图 4-522)

  1. 右切打反抽掌


用右手切拨对方前手, 再回手击打对方头脸(要 练出一击必伤的劲力) (图 4-523)

提右膝上步踩踏图片31

  1. 开式、上步劈刀

  2. 转身劈刀

  3. 退步截刀

  4. 疾步劈刀

  5. 左转横刀

  6. 右转横刀

  7. 转身退步劈刀

  8. 摇转退步劈刀

  9. 转环撩刀

  10. 反摇转横刀

  11. 左钻刀接右钻刀

  12. 进步劈刀

  13. 反撩阴刀

  14. 反身劈刀

  15. 垫步崩刀

  16. 卧步崩刀



  1. 摇转劈刀

  2. 左炮刀接右炮刀

  3. 转身劈刀

  4. 退步劈刀

  5. 云抹三刀、收式


三、连环剑

滑步亮剑开式图片33 图片32

四、连环枪

枪是百兵之“王”,凡是习武者,无论哪门哪派

204 中都有枪,有长枪、大枪、短枪、花枪……枪属于长

兵器,但一般来讲它还是比较轻灵的,随身携带比较 方便,现在人们到公园练武,随自行车绑着也不太扎 眼,重量也不算太大,可练起来也能额外地长力、长 功夫。相传,形意拳的五行拳就是由枪转化来的(南 宋爱国名将岳飞在狱中所创)。形意门所练的也有很 多,如练功夫的五行枪、连环枪,都是动作比较简 单,每天必练的;还有六合大枪、武穆十三枪,即有 扎实的基本功,也有极漂亮的适宜表演观看的高难度 动作。而真正的打起仗来,形意枪也非常实用。由于 篇幅关系,本书只写基本功的练法,形意拳的其他器 械及练法、用法另书再写。图片34

五、武穆十三枪

“武穆”是南宋爱国名将岳飞死后被宋孝宗平反 昭雪追封的谥号。岳飞在生前抗金时杀敌用的枪法, 被后人称为武穆十三枪。岳飞所练的枪法,原来是师 父周侗在罗家枪和姜家枪的基础上改编创研成并别具 特点的六合枪,以后的杨家枪法是在实战中所创并流 传下来。晚清以后,洋枪、火炮结束了冷兵器时代, 大枪的强势就显现不出来,并且出门带着不方便,故 习武者很少有练大枪,大部分人都以短刀、剑为主。武穆十三枪传到民国中期时,就只剩沈阳辛键侯 这一支会练了。改革开放后,有些武术家到沈阳学过 这套枪,回去后将名称改为“翼德十三枪”、“姜维枪”等,但岳飞从历史上记载确实是一位用枪高手。

有诗为赞:

原是岳飞创; 枪挑小梁王。 赢过杨家将; 岳家军最强。 敌寇胆俱伤; 无人能抵挡。 神仙也难防; 万代永留芳。

  1. 劈枪开式

  2. 进步崩枪

  3. 上步劈枪

  4. 白蛇吐信

  5. 原地扣枪

  6. 黄龙摆尾

  7. 拗步降龙

  8. 顺步伏虎

  9. 床子腿

  10. 铁拐李

  11. 退步摇旗

  12. 退步推铿

  13. 巧女纫针

  14. 太公钓鱼

  15. 扑地枪

  16. 摸枪

  17. 原地扑枪

  18. 孤燕出群

  19. 回头中平枪

  20. 献书

  21. 打伞

  22. 摇旗

  23. 鲤鱼退梭

  24. 鸥子枪

  25. 上步打靶

  26. 还羊探海

  27. 过顶枪

  28. 推铿枪

  29. 劈枪收式


此枪法在《形意拳器械》一书中再详细讲述。

六、白猿九棍

在远古时期,人类就会用石块和木棍去捕猎,木 棍也逐渐成为人们用于狩猎、技击、格斗的武器。常 年的打斗、使用,人们逐渐把棍编排成了即适合于技 击、实战,又益于欣赏表演的套路来,并出现了许多 门派各式各样的长、短棍术。白猿九棍相传始于农民 起义。当时有些饥民为了生活,反抗腐败的统治者, 揭竿而起,组织成各个起义军,有的首领在招兵买马 的同时,在短时间内教新来的人员最简单的打斗武功 ——棍术。之后在明、清时期,有很多镖局的趟子 手,也常在走镖时腰挎单刀,手拎一根棍子,长途跋 涉即可当棍拄着走,遇到劫匪也可以作为兵器,即实 用又方便。

棍在实战中的用法主要是劈(砸)、挑、锤(点 刺)、横扫(抡打)、架打(拨化)。这套简单实用的 白猿九棍(也有说是白莲九棍)相传源于白猿通背。

  1. 左上步劈打


上左步。右手握棍的下端留有半尺,左手握棍的 上端,用上端劈打,将力点发到棍梢,打出抖劲直接 可将对方兵器打掉,或者将对方胳膊打得不能动作 (图 5-127、图 5-128)

  1. 右上步劈打


上右步。用右手握的下端棍由下往上行,再劈打 对手的手腕或兵器(图5-129)

3.原地左劈打

再变成左手在前劈打,同时右手所握的棍转到左 腋下

 

浏览8,298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