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的概要

以武术运动中具有共性的基础训练为运动内容、以获得 和运用武术技法必备的各种根本能力为锻炼目的的一类武术 运动形式总称“武术基本功。”

武术基本功具有一套自成体系的锻炼内容,包括提离体 能为主的功法部分和提高技能为主的单操部分。

功法练习可以按身体部位分为头功、臂功、腰功、裆功、腿 功等。按运动素质分为硬功、轻功、柔功、内功等。

单操练习通常以基本动作和典型动作为操练内容。由于 不同拳种和不同器械所要求的基本技能和体能要素不尽相 同,各自的基本动作和典型动作的形式也有差异,因此每一具 体拳种和器械运动的基本功也就并非完全同一。武术基本功 练习既是初学人门的基础功夫,又是保证武术运动体能和技 能不断提高的有效手段,还是防止伤损、延长运动寿命的有效 措施。

而武术基本动作是武术典型技术动作中最简单的基础动 作的总称。一般的称完整动作的任一武术技法环节为一个基

本动作。例如弓步冲拳包括弓步和冲拳两个基本动作。就各 个具体的武术种类来说,不同类型的动作,具有不同形式的基 本动作。

拳式基本动作的内容,分为以上肢表现的“冲拳”、“推 掌”、“勾搂”、“顶肘”等基本手型、手法和肘法;以下肢表现的 弓步、马步、虚步、进退侧移和正、侧踢腿,弹腿等基本步型,步 法和腿法,以躯干表现的吞身、吐身、转身、拧身、折叠等基本 身法。

不同拳种的基本动作内容和形式也不尽相同^例如,长拳 的基本步型是弓、马、仆、虚、歇;形意拳的基本步型是三体式 步^同一名称的基本动作,做法也不一定完全相同。例如长拳 的马步,要求身体重心位于两脚之间;陈式太极拳的马步,身 体重心则要求偏于一侧。武术器械运动的基本动作,主要是发 挥器械形制特点的攻防技术动作。不同形制的器械,其基本动 作不同。例如、单刀的基本动作包括发挥刀背厚重、刀刃利锋 的劈刀、砍刀,发挥刀尖尖锐的扎刀以及利用刀背无刃口的特 点而形成的缠头、裹脑动作等。

总之,不同拳种和器械都受到该种拳种和器械技法原则 和运动风格的制约。

第二节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的训练原则

一、针对性原则

武术基本功是以掌握和提高武术技术动作为标准的基本

能力的练习,不同的技术要求不同的基本能力,训练时也因之 选择相应的基本功训练手段。首先,所选用的基本功练习手 段,应符合所学动作应需具备的体能要求。

二、 恒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基本功练习应贯串于长期武术训练的全过程。但是,并非 将所有基本功练习内容,都毫无增删地始终坚持练习,而只将 那些体现所习拳术特征的基本内容作为基本功练习的恒定内 容。例如,八卦掌的趟泥步、形意拳的三体式。基本功练习的 另一些内容,则应根据提髙技术水平的需要,按照技术结构的 规律,适时增删,体现出灵活性。例如,初习长拳基本功时,以 桩功、腿功、腰功、臂功为内容。当增学跳跃动作时,基本功练 习内容就应增加发挥弹跳力的练习,增加以提髙转旋性跳跃 动作的平旋和跳转能力的练习。原来基本功内容中的桩功和 腰功则可删为隔日和数日一练。当学练燕式平衡等俯身与后 举腿平衡时,则应加强腰功和腿功中的后压腿、后撩腿练习, 减少或删去发展弹跳和转旋的基本练习。

三、 突出重点和兼顾其他相结合的原则

在安排基本功练习的过程中,一般在某一阶段中突出围 绕提高一个或二个基本能力安排基本功练习。在一次课中,侧 重以提髙某种能力的某一要素为主来安排练习。例如,在以提 高柔韧性为主的训练阶段中,某课可突出腿部柔初性练习,某 课可突出肩腕部柔韧性练习,某课可突出腰部柔初性练习。有 重点地练习,能较集中地给身体必要的剌激,有计划地逐一提 髙各种基本能力。但是在突出重点的同时,也要兼頋其他能力 的全面发展,这既能防止頋此失彼,又能防止局部负担过重造 成的损伤发展技能能力与体能能力相结合的原则

在练习过程中,要兼顾技能和体能都得到发展。同一个练 习方法,要注意兼有二者效益。例如,采用扔沙袋锻炼力量、增 强体能时,扔的动作结合武术的撩、掼、摔等手法,运用寸劲、 抖弹劲等劲法,就能较好地收到技能锻炼的效果。

五、 归类练习和变化练习相结合的原则

归类练习:指将同类型的基本动作,或具有某一运动特征 的基本动作,归类进行练习。例如,可以按运动部位归类为手 法练习、步法练习、腿法练习、身法练习等等;按运动素质归类 为突出柔韧素质(如柔功)的基本动作练习、突出静力性力量 (如桩功)素质或爆发性力量(如发劲、跳跃)素质的基本动作 练习;按运动方向归类为由下向上或由上向下的、由后向前或 由前向后的、由左向右或由右向左的、向左转旋或向右转旋的 等等。如“由下向上”类基本动作练习,可将正压腿、弹腿、单拍 脚、正踢腿、腾空二脚腿等动作归类练习;又如“向左转旋”类 基本动作练习,可将前扫腿、旋风脚、旋子等动作归类练习。采 用归类练习时,将同类动作按由易到难的原则排列,渐进练 习。使较简易的动作作为较难动作的基础,它们相互影响、促 进,能使同类动作得到迅速提高。

变化练习:指以某一基本动作,配合不同类型的基本动作 进行练习。例如,练习“冲拳”,可将冲拳与弓步、马步结合,进 行原地冲拳练习。又如刀术的“缠头裹脑”;枪术的“拦、拿、 扎”等基本动作,都可以与不同的步型结合,进行原地练习,或 与不同的步法、跳跃结合,进行移动练习、变化练习,能提高基 本动作和组成不同的完整动作的能力,同时使动作的协调性 得到提高。

第三节纠正基本功、基本动作的方法

学练武术的过程中,一发现错误动作就要及时纠正。若任 其发展形成习惯动作,就难以纠正和克服了。纠正错误动作的 一般方法有下述几种。

一、 明析攻防法

攻防含义不清,可导致动作细节不明、方法不对。对此,可 采用请示攻防含义和“喂手”等方法来纠正。

二、 客观标志法

对于肢体动作偏离要求轨道、姿势不符合正确规格者,可 以以自身某部和身外某物作为标志物,确定动作的轨迹。例 如,动作犯散乱和不紧凑这类毛病,纠正方法:可以以处于动 作进攻方向的脚尖、手尖、鼻尖互为标志物,要求它们上下相 照在一个纵面内。又如,脚步起落在一条线上,甚至“绞麻花”, 使下盘不稳这类毛病。纠正方法:可以在地上画一直线,以线 为两脚进退的标志物,要求脚步皆落在线的同側,逐步练习改 正。

三、 梢根互治法:

身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一关节的伸屈和动转能影响相 邻关节的活动度。例如,膝盖外旋,脚尖必然外摆;反之,脚尖 内扣,膝盖必然内合。又如腰向右拧转,右肩必然不向前送 出,右拳也不可能远击。因此,纠正动作错误时,不能只看肢体 一部,要从整体考虑,看病根在梢还是在根,从根本上着手纠 正。例如,做虚步时出现“敵裆”的毛病,病虽在裆,但应于脚求 之将虚点脚«内旋扣转,便可纠正。这是“以梢治根”。又 如做冲拳时,出拳短而无力,病虽在拳,却应于腰求之,故冲拳 时拧腰顺肩,便可纠正。这便是“以根治梢”。三、 梢根互治法: 身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一关节的伸屈和动转能影响相 邻关节的活动度。例如,膝盖外旋,脚尖必然外摆;反之,脚尖 内扣,膝盖必然内合。又如腰向右拧转,右肩必然不向前送 出,右拳也不可能远击。因此,纠正动作错误时,不能只看肢体 一部,要从整体考虑,看病根在梢还是在根,从根本上着手纠 正。例如,做虚步时出现“敵裆”的毛病,病虽在裆,但应于脚求 之将虚点脚«内旋扣转,便可纠正。这是“以梢治根”。又 如做冲拳时,出拳短而无力,病虽在拳,却应于腰求之,故冲拳 时拧腰顺肩,便可纠正。这便是“以根治梢”。

浏览1,536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