劈拳置于五行拳之首,其动作姿势与三体式最接近, 也可以说是动态的三体式练习。形意拳有“万法出于三 体式”之说,也可谓万法与劈拳相关。
劈拳在五行中属金,在身体属肺,外通于鼻,有调 气、炼气和养气的作用。拳论曰:“调气经畅,炼气身 强,养气存刚。”劈拳在运动时一屈一伸,一张一弛,一 起一落,宜调节呼吸。
形意拳讲究起手横拳,而且要求“起横不见横”。劈 拳的起手就是横拳,有提、搓、顶、挤之用意,因为 “起横不见横”,其动作好似钻拳,其实为横拳。
劈拳有“劈拳似斧”之说,意思是劈拳下落时如斧 劈物。传统形意拳理论认为:拳顺则气和,气和则身强 体健;拳逆则气滞,气滞则生病。因此,劈拳练习在健 身方面,重在宣通肺气,使呼吸深长,气血运行通于四 肢末梢。
完整的劈拳是有起式、左右劈拳、回身式、收式等 一系列动作的练习,可以将这种练习看成是最小的套路。 这个套路只练习一个劈拳,看似较短,但也可以很长, 因为它可以来回无限的练习;可以“拳打卧牛之地”,也 可以打很长的距离,总之,它可以自如地调节练习的时 间、范围和运动量的大小等。这种单式的重复练习是形 意拳的一大特点,是一种科学合理的训练,可以在不断 地重复中发现问题及时改进,也可以使某些主要技法得 到巩固与加强,当练习深入进去后,不但不会枯燥,而 且会感到乐趣融融,每一劈都有不同的感受。
—、三步一组练法
劈拳练习一般采用三步一组的方法(以左脚在前为 例)。第一步,左脚进一步(步幅可大可小);第二步, 右脚经过左脚进一大步;第三步,左脚跟进一步。
形意拳步法要诀是:凡进步前脚先进,凡退步后脚 先退;前脚进步后脚必跟进,后脚退步前脚必撤退。三 步一组的步法练习其中有一项极为重要的训练——“后脚 蹬”,在上步时一定要后脚蹬劲,加大步幅。拳谱中有 “一动即至,去意好似卷地风”的要求,通过“后脚蹬” 的训练,可以大大加强腿部的力量与柔韧,使行动快速 敏捷,对周身的协调性也有很大的改善。
起式(左三体式)
动作说明与要领见前三体式的动作过程(图5-1~图
5-5) o
1-右劈掌
由左三体式开始。
(1)手抱丹田
两手下落握拳抱于肚脐两侧,两肘贴身,拳心向里。
目视前方(图5-6) o
左起横拳
左脚向前略进步,脚尖外摆45度。同时,左拳经心
口外旋向前伸,高与口平,拳背与地面平行;右拳外旋 前伸于左肘下。目视前方(图5-7)。
(3) 束身提搓
右脚提起,勾脚尖贴于左踝关节旁。同时,左臂不 动,两拳变掌,右掌贴着左小臂内侧向上钻起,至右手 小指侧,半个手背贴于左手心,此时两肘相合似挨非挨。 目视两手(图5—8) o
(4) 蹬送劈跟
以左脚掌涌泉穴处着力蹬地,推送腰腹(丹田)向 前进;右腿以足三里穴位处领劲向前挤靠,右脚落地后 左脚迅速跟进半步,成三体式步。同时,上体左转约90 度,两手臂内旋,右手下落劈出,小臂成水平,坐腕虎 口向上,高与心口平;左手落于腹前,手心向下,两臂 均成弧形。目视前方
(1) 手抱丹田
两手下落握拳抱于肚脐两侧,两肘贴身,拳心向里。
目视前方(图5-10) o
(2) 右起横拳
右脚向前进半步,脚尖夕卜摆45度。同时,右拳经心 口外旋向前伸,高与口平,拳背与地面平行;左拳外旋 前伸于右肘下。目视前方(图5-11)。
(3)束身提搓
左脚提起,勾脚尖贴于右踝关节旁。同时,右臂不 动,两拳变掌,左掌贴着右小臂内侧向上钻起,至左手 小指侧,半个手背贴于右手心,此时两肘相合似挨非挨。 目视两手
蹬送劈跟
以右脚掌涌泉穴处着力蹬地,推送腰腹(丹田)向 前进;左腿以足三里穴位处领劲向前挤靠,左脚落地后
. 右脚迅速跟进半步,成三体式步。同
与 时,上体右转约90度,两手臂内旋,
左手下落劈出,小臂成水平,坐腕虎 口向上,高与心口平;右手落于腹前, 手心向下,两臂均成弧形。目视前方 (图 5-13)。
- 回身劈拳
⑴手抱丹田
左脚回扣,身体向右后转。两手
图5-13 下落握拳抱于肚脐两侧,两肘贴身,
拳心向里。目视右方(图5-14)
o(2) 右起横拳
右脚向前进半步,脚尖外摆45度。同时,右拳经心 口外旋向前伸,高与口平,拳背与地面平行;左拳外旋 前伸,小指侧贴于右肘内侧。目视前方(图5-15) o
(3) 束身提搓
左脚提起,勾脚尖贴于右踝关节旁。同时,右臂不 动,两拳变掌,左掌贴着右小臂内侧向上钻起,至左手 小指侧,半个手背贴于右手心,此时两肘相合似挨非挨。 目视两手

蹬送劈跟
以右脚掌涌泉穴处着力蹬地,推 送腰腹(丹田)向前进;左腿以足三 里穴位处领劲向前挤靠,左脚落地后 右脚迅速跟进半步,成三体式步。同 时,上体右转约90度,两手臂内旋, 左手下落劈出,小臂成水平,坐腕虎 口向上,高与心口平;右手落于腹 前,手心向下,两臂均成弧形。目视 前方
由此动接手抱丹田练右劈掌,重复前面的动作

- 收式
右转身左劈掌 练至起式处成左三 体式时,右脚向前 并于左脚。同时, 两手向左右展开, 合于胸前,松按于 腹前,还原成松静 站立。目视前方 (图 5-30- 图

定步练法
定步劈拳动作顺序与 三步一组劈拳相同,只是 步法不同,由三步一个劈 拳变为一步一个劈拳,即 前脚变上步为脚尖外摆, 后脚上步不大,上步后也不跟步,这样简化了步法的变化。定步劈拳步法相对简捷,所以可以将练习的注 意力集中于动作、姿势的规范,身体放松和劲力顺畅协 调等方面。
重点技术环节分析及训练方法
拳谱曰:“劈拳其形似斧,有劈物之意,乃一气之 起落也。”劈拳的主要技术特征是起与落,劈是其主要技 法表现和应用目的。其技术环节可以分解为以下四项:
(1)手抱丹田;(2)起手横拳;(3)拧裹钻翻;(4) 蹬送劈跟。
1-手抱丹田
手抱丹田是劈拳的第一个动作,此动作由三体式开 始,两手同时握拳抱于肚脐两侧,手心向内。动作先慢 练、顺练、柔练,而后再快练加劲,但还要回归到以柔 慢为主。慢练易于放松身体,体会气沉丹田;快练可以 加强丹田的弹性和力量。
在手抱丹田时,拳可以松握也可以紧握,也可以练 习爆发式的瞬间握紧,这是练习鹰爪功夫的方法之一。 通过瞬间握紧——放松的手抱丹田训练,握力和指力会 大大增强。
训练方法
原地练习。站好左三体式, 重心徐徐前移。同时,两手徐 徐下落握拳,在接近腹部3寸 左右时,突然右腿猛蹬向前送 丹田成左弓步。同时,两手瞬 间紧握拳抱于肚脐两边,随即 全身松开,两手伸出。重心后 移成左三体式
要领
猛蹬腿、手抱丹田要协调一致,在手抱丹田的同时 69
两肘同时贴肋,腹部前送但略收紧含有张力和弹性。脊 骨拔直,头上顶,目正视前方。
重复练习,左右式可以互换练习。
手抱丹田可以配合进步、退步等步法、身法的练习。
- 起手横拳
形意拳的所有动作都要求“起手横拳”,因为横拳在 五行为土,是母拳,是根本。从技术上分析,横拳确属 重要,首先横拳是螺旋式运动,“起于横而落于顺,起 横不见横”,横拳使整个身体从脚至手,节节拧旋,表现 在手时有里横、外横、上横、下横、前横、后横,以致 一动即横。其次,横劲是一种敦厚的旋转力,所以横拳 是形意拳的根本顾法。形意拳讲究拳打顾法,不顾不打。 所以从顾法上讲,形意拳打的就是横拳。第三,形意拳 练的是沉实而又灵动的粘劲,粘劲产生于横拳的螺旋运 动,因此,横拳为形意拳最重要的母拳当之无愧。
训练方法
左脚在前成左三体式步。两手按于两胯旁。目 视前方(图5-38) o
重心徐徐前移。同时,两手徐徐握拳,拳心向 内贴于腹部(图5-39)
o
- 重心徐徐后移成左三体式步。同时,两拳变掌, 顺原路返回成两手按于两胯旁。目视前方(图5-41) o
要领
重心前移与两手握拳向前拧钻要协调一致,在向前 拧钻的同时两肘要贴肋,用腰腹的力量送手臂向前,两 肘有回裹之力。头上顶,脊骨正直,目正视前方。
重复练习,左右式可以互换。
起手横拳可以配合进步、退步等步法的练习。
- 拧裹钻翻
拧裹钻翻是形意拳运动的主要技法之一。拧裹也属 于横拳的螺旋式运动。两手臂一前一后向身体中线拧裹, 其运动的幅度和难度较大,但是经过系统的拧裹训练, 才能真正做到形意拳要求的“两肘不离肋,两手不离心, 出洞入洞紧随身”。因为拧裹要求“束身护中”,“束身” 为蓄劲过程,“束身”紧凑得力,发力才可以迅猛顺畅。
钻翻与拧裹相连,手臂与拧裹旋转的方向相反,而且拧 裹时向上提,向前钻;翻劈时向下落,向前劈,故形意 拳有“起钻落翻”之要求。
训练方法
- 重心下沉两膝屈,两手徐徐握拳,拳心向内贴 于腹部。目视前方(图5-42) o
- 左拳经心口外旋向前起钻,高与口平,拳背与 地面平行;右拳外旋水平向前钻伸。目视前方(图 5-43)o

重心前移成左弓步。左拳经心口外旋向前伸, 高与口平,拳背与地面平行;右拳外旋前伸,小指侧贴 于左肘内侧。目视前方(图5-40)
o
左臂不动,两拳变掌,右掌贴着左小臂内侧向 上钻起,至右手小指侧,半个手背贴于左手心,此时两 肘相合似贴非贴。目视两手(图5-44、图5-45) o
上体左转约45度;同时,两手臂内旋,右手下 落劈出,虎口向上;左手落于腹前,手心向下,随即还 原为动作 ⑴ (图5-46、图5-47)
o
要领
左右手相继钻起时身体要下沉紧束,含胸拔背。右 手劈出时与顺肩协调一致;同时,头上顶,脊骨正直, 目正视前方。
重复练习,左右式可以互换(图5-48~图5-50)
重复练习,左右式可以互换(图5-48~图5-50) o

钻翻可以配合进步、退步等步法的练习。
- 蹬送劈跟
蹬送劈跟是形意拳劈拳的重点技法,前面的起手横 拳、拧裹钻翻都是为劈得合理、劈得有力和有效服务的。 “消息全凭后脚蹬”,是形意拳运动和发力的主要特征, 后脚蹬首先是加大了步幅,以达到形意拳“打人先上身” 的目的,并且可以有效地提高腿部力量;其次可催动腰 胯,用重心带领周身产生整劲;第三,挺腰的同时使脊 背展开,脊背弓发力畅达至手臂。
训练方法
(1)由左三体式,左脚外摆45度。同时,左手臂外 旋,手心转向上(图5-51、图5-52)

左脚以涌泉穴处着力蹬 地,推送腰腹(丹田)向前进;右 腿以足三里穴位处领劲向前挤靠, 右脚落地后左脚迅速跟进半步,成 三体式步。同时,上体左转约90 度,两手臂内旋,右手下落劈出, 小臂成水平,坐腕虎口向上,高与 心口平;右手落于腹前,手心向 下,两臂均成弧形。目视前方

左脚以涌泉穴处着力蹬 地,推送腰腹(丹田)向前进;右 腿以足三里穴位处领劲向前挤靠, 右脚落地后左脚迅速跟进半步,成 三体式步。同时,上体左转约90 度,两手臂内旋,右手下落劈出, 小臂成水平,坐腕虎口向上,高与 心口平;右手落于腹前,手心向 下,两臂均成弧形。目视前方
重点环节的组合训练
各重点技术环节的组合练习可以较好地解决各个技 术环节之间的连贯、节奏与劲力的转换,进一步提高各 技术环节的质量。这里举出两个常用的组合练习供参考。
- 手抱丹田与起手横拳
这一组合练习所关注的重点是手抱丹田与起手横拳
之间的连贯、节奏和劲力转换,训练两手臂与腰腹丹田 的互动关系。形意拳首重丹田力,就是一切用力均要与 腰脊丹田相合,以腰脊之力催动发力,两手抱丹田时着 意加强腰腹部的中心地位,两手臂由丹田部位弹发而出, 加之两手臂的拧裹钻劲,如同由中心弹抖旋射而出,并 不觉费力。
先松练、慢练,然后再快练加劲,循序渐进。步法 可以配合原地练习、定步练习、三步一组练习等。
- 起手横拳与拧裹翻劈
这一组合练习所关注的重点是起手横拳与拧裹翻劈 之间的连贯、节奏和劲力转换。这一组合包含了形意拳 的核心技法,既训练“起钻落翻”技法和束身蓄劲与长 身发劲的劲法,还可训练两手臂的掩裹劲。“起钻”着 意训练顾法,两臂外旋由中线而起;“守中”不仅可以 保护自己,而且也是进攻的最简捷路线;“落翻”着意 训练打法,两臂内旋由中线而落;“用中”在攻击的同 时最有效地保护自己。“起钻落翻”劲力的运行轨迹是 一条抛物线,如同波浪一般,上升段起钻可以将对方摧 掀而起,下降段落翻在对方失重的情况下可以轻易地将 其发放出去。
这一组合应先松练、慢练,然后再快练加劲,循序 渐进。步法配合有原地练习、定步练习、三步一组练习 等。
五、易犯的错误
- 迈步不蹬脚
迈步时不是先蹬后脚,而是先迈前脚,后脚再跟进。
- 跺脚发力
跺脚用力,对膝关节有害,也不符合鸡步行走的要
(
领。
- 两臂分离
出掌或出拳时两手臂没有相摩相合, 而是离开不合,这样不符合形意拳劲力向 中心线拧裹的要领(图5-59) o
- 起横为钻
劈拳起手为横拳,有回裹拧旋之意, 力在手臂四周旋转;如果是出钻拳,有失 图5-58 挡搓之劲,力点在拳面(图5—60) o
- 劈掌为推掌
劈拳有明显的起落之形,劲力在小臂的起与小天星 的落(小鱼际根部),练习劲走抛物线的技法。如果是推 击则劲走直线,不符合劈拳的要求(图5-61)
- 撅臀
两胯不平,丹田倾斜,劲力失去中正,姿态也不雅
- 斜视
目正则气正,若目斜视则中气失和,久之有损正气
- 出拳过高
起手中平式,应高与口平;过高则中劲散失

崩拳
崩拳在五行属木,在人体内属肝脏,外通于目。 “崩拳似箭,有射物之意”。肝主藏血。形意拳理论认为, 崩拳,,乃一气之伸缩”,有调血脉的作用,拳顺则气血 和,肝畅目明,可以长精神,壮筋骨,增脑力;若拳逆 则肝气不和,伤脾胃,伤后天之本。
崩拳也有多种步法练习,但定步和跟步是两种最基 本的练习。其拳法是左右拳轮换向前直打。崩拳的特点 是动作简捷,其核心技术是拳走直线,劲走螺旋,由中 心、中线出入。由于崩拳技法简捷,因此人们喜欢用崩 拳练习快速发拳、进退变化、远近变化、刚柔变化等。
—、一步一拳练法
崩拳练习一般采用一步一拳的方法,其要诀是,
“后脚蹬,前脚进,后脚跟”。传统方法是左脚在前,以 右脚蹬地向前。这种练法可能与枪法有关,一般持枪时 是左脚在前,右脚在后,与三体式步型相仿,在刺枪时 右脚蹬地,双手持枪向前猛刺。形意拳脱枪为拳,刺枪 是最实用的枪法之一,所以崩拳效仿刺枪的方法,保留 了左脚在前的形式。当然我们可以变换各种步型、步法 练习崩拳。
起 式(左三体式)


- 右崩拳
(1)掩裹横拳
由左三体式开始,左肘向中线掩裹,同时两手臂外 旋,两手握拳拳心转向上,左小臂水平高与心口;右小 臂贴于右肋。重心略后移,脊背略后弓。目视前方(图 5-70) o
(2)摩臂崩拳
右脚以涌泉穴位处着力蹬地,左腿以足三里穴位处 领劲向前挤靠并迈进一大步,随即右脚跟进,两脚前后 相错约半脚,右脚弓对左脚跟,脚尖略外摆。同时,右 拳沿着左小臂内侧上方经左拳心向前崩出,高与心口平, 拳眼转向上,拳面向前下方倾斜,前臂水平,肘部微屈, 右肩前顺;左臂屈肘贴身护肋,左拳收于腹前,拳心向 上。目视前方(图5-71) o —-
要领
79右脚蹬地、左脚踩落、右崩拳三者要协调一致。前
脚落地时不可用蛮力跺地,定式后重心在后脚。身体要 中正,不可前俯后仰。
- 左崩拳
(1)掩裹横拳
右肘向中线掩裹;同时,右手臂外旋,拳心向上, 高与心口平。重心沉于右脚,脊背略后弓。目视前方

摩臂崩拳
右脚以涌泉穴位处着力蹬地,左腿以足三里穴位处 领劲向前挤靠并迈进一大步,随即右脚跟进,两脚前后 相错约半脚,右脚弓对左脚跟,脚尖略外摆。同时,左 拳沿着右小臂内侧上方经右拳心向前崩出,高与心口平, 拳眼转向上,拳面向前下方倾斜,前臂水平,肘部微屈, 左肩前顺;右臂屈肘贴身护肋,右拳收于腹前,拳心向 上。目视前方(图5-73)o
要领
右脚蹬地、左脚踩落、左崩拳三者要协调一致。前 脚落地时不可用蛮力跺地,定式后重心在后脚。身体要 中正,不可前俯后仰。
- 右崩拳
(1)掩裹横拳
左肘向中线掩裹;同时,左手臂外旋拳心向上,高
图 5
—73 图 5
—74
(2)摩臂崩拳
右脚以涌泉穴位处着力蹬地,左腿以足三里穴位处 领劲向前挤靠并迈进一大步,随即右脚跟进,两脚前后 相错约半脚,右脚弓对左脚跟,脚尖略外摆。同时,右 拳沿着左小臂内侧上方经左拳心向前崩出,高与心口平, 拳眼转向上,拳面向前下方倾斜,前臂水平,肘部微屈, 右肩前顺;左臂屈肘贴身护肋,左拳收于腹前,拳心向 上。目视前方(图5-75)
o要领
右脚蹬地、左脚踩落、右崩拳三者要协调一致。前 脚落地时不可用蛮力跺地,定式后重心在后脚。身体要 中正,不可前俯后仰。
- 回身式
(1)狸猫转身
身体向右后转约180度,左脚提起扣落与右脚成八 字形。在左脚落地的同时,右拳收回贴于腹部右侧,两 肘贴身护两肋,两拳心均向里。目视右前方(图5-76) o


狸猫上树
身体右转。右前臂外旋,右拳经心口处向前上方约 45度钻起,小指侧上拧,高与口平,肘部掩裹护心;左 前臂外旋,左拳略向前平钻,肘部护肋,小指侧上拧,
拳心向上,高与腰齐。同时,右腿屈膝上提,脚尖外展 上勾,左腿微屈,独立站稳。目视前方(图5-77)
o蹬踩劈掌
右脚向前蹬踩落地,脚尖外摆,左脚后跟提起,以 前脚掌向后撑住地,两大腿合住劲贴紧。在右脚踩落的 同时,两拳变掌内旋,左掌经心口向前,再经右手心向 前下落劈出,小臂成水平,坐腕虎口向上,高与心口平; 右手落于腹前,手心向下,两臂均成弧形。目视前方 (图 5-78) o
正平稳,神态要机敏。
- 转身、钻拳与提膝三者要协调一致。
- 右脚踩落后身体重心偏于右腿,与左劈掌要协
调一致,身体沉稳中正,左肩前顺。
- 右崩拳
两脚及步型不变。左肘向中线掩裹;同时,两手握 拳拳心转向上,左小臂水平高与心口,右小臂贴于右肋。
重心略下沉,脊背略后弓。目视前方(图5-79) o
(2)摩臂崩拳
右脚以涌泉穴处着力蹬地,左腿以足三里穴位处领 劲向前挤靠前进一大步,随即右脚跟进,两脚前后相错 约半脚,右脚弓对左脚跟,脚尖略外摆。同时,右拳沿 着左小臂内侧上方,经左拳心向前崩出,高与心口平, 拳眼转向上,拳面向前下方倾斜,前臂水平,肘部微屈, 右肩前顺;左臂屈肘贴身护肋,左拳收于腹前,拳心向 上。目视前方(图5-80) o
身体要中正, 不可前俯后 仰。
左崩拳 同动作
要领
右脚蹬 地、左脚踩 落、右崩拳三 者要协调一 致。前脚落地 时不可用蛮力 跺地,定式后 重心在后脚。
左崩拳,唯练 习方向相反 (图5-81.图 5-82) □
- 右崩拳 同动作3
左崩拳,唯练
习方向相反


- 收式
左脚向前收于右脚旁。同时,两手变掌向两侧伸开, 手心向上,合于胸前松按于腹前,两手自然松于身体两 侧。目视前方
回身式
同动作4回身式,唯练习方向相反
要领
收式动作要放松自然,两掌下落要缓
慢、匀速,松静站立少许即可。
二、定步练法
崩拳定步动作顺序与崩拳-步-拳练.
法相同,只是步法不同,即出左脚打左拳,
右脚不跟进;再打右拳时右脚上步并在左
脚旁。定步崩拳的特点是:左拳出拳与左 图5-91
脚上步协调一致,右拳出拳与右脚上步协
调一致。定步崩拳是训练身体的松沉与技术的规范,所 以须将注意力集中于动作、姿势的规范,劲力的松沉、 协调等方面。
三、重点技术环节分析及训练方法
拳谱曰:“崩拳其形似箭,有射物之意,乃一气之 伸缩也。”崩拳的主要技术特征是伸与缩,主要技法是崩 出的拳像箭一样螺旋直线运行。其技术动作可以分解为 两个大环节:(1)摩臂崩拳;(2)狸猫上树。
摩臂崩拳
摩臂崩拳包含两个重要的技术动作:一是掩肘,二 是两小臂相吸相摩。掩肘是崩拳出拳正确与否的关键, 掩肘时要求由肘至手接近水平,并且要前后一条线正对 心口,似箭槽一般。形意拳要求“打必顾”,掩肘即顾 法。在打崩拳时,后手拳先经肘部入槽,顺着尺骨直线 射出。由于两臂的相吸相摩,自然形成了 “束身”、含 胸、拔背、开弓、蓄劲的状态,在箭(拳)出槽的一瞬
间,达到展放的效果。
(1) 两腿屈膝站立,两脚左前右后相 错约半脚,重心在右脚,右脚弓对左脚 跟,脚尖略外摆。身体半面向右转约45 度,左肩前顺,两手握拳,左拳心高与心 口平,拳眼向上;右拳在腹前,拳心向 上。目视前方(图5-92) o
(2) 左手臂外旋,左拳心转向上;同 时,上体左转约90度,右拳沿着左小臂
m 内侧上方,经左拳心向前崩出,高与心口 图 5—92
平,拳眼转向上,拳面向前下方倾斜,前 臂水平,肘部微屈,右肩前顺;左臂屈肘贴身护肋,左 拳收于腹前,拳心向上。目视前方(图5-93~图5-96) 要领右手臂外旋,右拳心转向上;同时,上体右转 约90度,左拳沿着右小臂内侧上方,经右拳心向前崩 出,高与心口平,拳眼转向上,拳面向前下方倾斜,前 臂水平,肘部微屈,左肩前顺;右臂屈肘贴身护肋,右 拳收于腹前,拳心向上。目视前方(图5-97~图 5-100)o
左右手相继崩出前两臂要相吸相 摩,身体要下沉紧束,含胸拔背,崩出 时与顺肩协调一致。同时,头上顶,脊 骨正直,目正视前方。
重复练习,左右式可以互换。
摩臂崩拳可以配合进步、退步等步 法的练习。
- 狸猫上树
形意拳给这个攻防一体的动作起了 个好听的名字,叫“狸猫上树”,其意是要模仿狸猫上树 的轻灵、快速与敏捷。起手横拳与起脚应该同时完成, 并且要独立稳定。两腿屈膝,两脚左右开立约与肩宽。两手握拳,
抱于腹前,拳心向里。目视前方(图5-101) o
(2) 右前臂外旋,右拳经心口处向前上方约45度钻 起,小指侧上拧,高与口平,肘部掩裹护心;左前臂外 旋,左拳略向前平钻,肘部护肋,小指侧上拧,拳心向 上,高与腰齐。同时,右腿屈膝上提,脚尖外展上勾; 左腿微屈,独立站稳。目视前方(图5-102)
o(3) 右手右脚按原路返回,还原为(1)式(图 5-103) o
狸猫上树可以配合进步、退步、 闪身斜行、转身等步法的练习。
左右式可以互换(图5-104) o
四、重点环节的组合训练
崩拳外形看似极为简单,但练习 过形意拳的人都知道,崩拳“一学就 会,一练就错”,原因是越看似简单的 东西,往往越不简单。历史上出了几 位“崩拳大师”,也使形意拳的崩拳最
图5-104 为有名。崩拳的精要是充分发挥出形
意拳“快如闪电,动如雷霆”的速度和力量。一个崩拳 含有五行拳的全部精华,如枪的中平枪法,占据中央位 置,可制四方,因此崩拳的组合训练最多,有各种劲力 变化的崩拳,有长短距离变化的崩拳,有各种步法变化 的崩拳,有瞬间多次连发的崩拳,等等。下面仅举两例 说明。
(一)进步、退步、顺步崩拳组合练习
这一组合主要是训练步法进退的随机应变,进步能 击远,退步能避让,拗步顺步崩拳均含有极大的后蹬力, 使崩拳射得快、射得远。
预备式,左三体式(图5-105)
o1.进步崩拳
(1)掩裹横拳
(2)摩臂崩拳三体式站立,左肘向中线掩裹;同时,两手握拳, 拳心转向上,左小臂水平高于心口,右小臂贴于右肋。 重心略后移,脊背略后弓。目视前方(图5-106) o
右脚以涌泉穴处着力蹬地,左腿以足三里穴位处领 劲向前挤靠前进一大步,随即右脚跟进,两脚前后相错 约半脚,右脚弓对左脚跟,脚尖略外摆。同时,右拳沿
左小臂内侧上方经左拳心向前崩出,高与心口平,拳眼 转向上,拳面向前下方倾斜,前臂水平,肘部微屈,右 肩前顺;左臂屈肘贴身护肋,左拳收于腹前,拳心向上。 目视前方(图5-107、图5-108) o
2.退步崩拳
(1)右脚退半步,重心后移成虚右步。同时,右手 臂外旋,右肘向中线掩裹,拳心转向上,右小臂高与心 口平,左小臂贴于右肋。脊背略后弓。目视前方(图 5-109)o
略外摆。同时,右拳沿着左小臂内侧
J 上方,经左拳心向前崩出,高与心口(2)左脚后退一步,全脚掌着地,重心在左脚。同 时,左拳沿右小臂内侧上方,经右拳 心向前崩出,高与心口平,拳眼转向 上,拳面向前下方倾斜,前臂水平, 肘部微屈,左肩前顺;右臂屈肘贴身 护肋,右拳收于腹前,拳心向上。目
相错约半脚,左脚弓对右脚跟,脚尖 .
平,拳眼转向上,拳面向前下方倾斜, 前臂水平,肘部微屈,右肩前顺;左 臂屈肘贴身护肋,左拳收于腹前,拳 心向上。目视前方(图5-111)。
要领 .
崩拳时后脚先蹬地向前送腰胯、
送劲,前脚踩落与崩拳劲要协调一致。 图
5-111前脚落地时不要用蛮力跺地,定式后重心在后脚。.身体 要中正,不可前俯后仰。
重复练习,左右式可以互换(图5-112~图5-117) o
一步三拳组合练习
一步三拳对崩拳发拳和发力的速 度有了更高的要求,在一步之中不仅 要快速打出三个崩拳,更重要的是发 拳的力量尽可能不减少,这样对身体 的协调性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预备式:左三体式(图5-118)
o(1)左脚进步。两手变拳,左拳 前顶。随即右脚向前跟进踩于左脚旁。 同时,上体向右转,右拳顺左臂经左 拳上崩出,拳眼向上,高与心口平;左拳收腰左侧,拳
心向上。目视前方(图5-119,图5-120)。
图 5-119
要领
两手同时握拳,左手边握拳边向前崩出,拳眼向上, 拳心斜向下。
动作不停,上体向右转,右拳外旋,拳心转向 上;左拳顺右臂经右拳上崩出,拳眼向上,高与心口平; 右拳收腰右侧,拳心向上。目视前方(图5-121)
o动作不停,上体向左转,左拳外旋,拳心转向 上;右拳顺左臂经左拳向上崩出,拳眼向上,高与心口平;左拳收腰左侧,拳心向上。目视前方(图5-122)
o随即左脚向前上步, 习(图 5-123-图 5-125)。
要领
连续崩拳时要以旋膀带动出拳,肩胯上下协调,重 心前后略有移动。连续出拳求的是速度快,但不能为了 专求速度而用僵劲,只有身体松活协调,速度才能加快, 所以开始要松练活练,不必拘泥动作的规范,以自然活 泼为主,在松活的练习中逐渐规范技术。
浏览1,46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