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三大套路
三大徒手套路——小念头、寻桥、标指是咏春拳技术体系的主体内容。 器械套路中的八斩刀,是在套路动作基础上手握兵器发展而来的,基本技术 要领和技击含义都没有太大区别。此外,还有一套名为“六点半棍”的套路, 棍的长度和撑船的船桨差不多,其技术风格和经典三大套路也有明显差异 (大多数人认为,这是当时咏春拳传人在“红船”上和其他习武者相互“换技” 而得来,属于不同的技术体系)。很多咏春拳传人大多精通六点半棍技术,它 是日常教学内容的一部分。要从武术史学上确认六点半棍的来历及技术原 属拳种,还需查阅、参考更多的史料才能作出准确判断。但从技术特征来看, 六点半棍法的确和咏春拳其他技术存在明显不同。小念头、寻桥、标指可以 说是咏春拳技术的集中代表,具有重要地位,咏春拳典型动作选取首先需从 这三大套路入手。
(一)初级套路“小念头”
“小念头”是咏春拳的初级套路,是入门后首先学习的内容。因为小念头 “包含了常用的手法”,所以它的重要性就如同学英语必须先学习26个英文 字母一样,历来传授咏春拳都从“小念头”开始。此外,该套路的动作要求通 过意念控制身体在缓慢的速度下完成。心理学认为,注意力集中会增强控制 身体的能力,使人的反应速度加快,力量增大,但注意力过于集中就会使身体 变僵,肌肉不能高度协调。所以,小念头还有“存在这一点小小念头”的意思, 即练习此套路时重要的是把握火候,不提倡一味追求速度和力量。
表9-1小念头套路中出现次数(共36个动作)
动作名称 |
出现次数 |
占总体的百分数(%,取整) |
累计百分数(%) |
日字冲拳 |
5 |
13 |
13 |
摊掌 |
3 |
8 |
21 |
伏手 |
3 |
8 |
29 |
膀手 |
2 |
5 |
34 |
值得注意的是,整套小念头动作几乎是在双脚没有移动的情况下完成 的,这种现象在中国武术拳种中极其少见。因为自始至终保持二字钳羊马姿 势,所以练习者可以将更多注意力放在上肢动作上,提高对动作的感知能力, 以便为之后的动作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小念头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动作 是日字冲拳,其次是摊手、伏手、膀手等。
膀手
图
9-1小念头套路拳谱中的日字冲拳、膀手
(二)中级套路“寻桥”
根据韩广玖1998年出版的《咏春拳(续一)——寻桥、标指》进行统计①,
①韩广玖:《咏春拳(续一)——寻桥、标指》.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8年,第1〜8页。
“寻桥”套路中常见动作是日字冲拳、摊掌、按掌、膀手、伏手。韩广玖版“寻 桥”套路主要动作出现次数统计如表9-2所示。
表
9-2韩广玖版“寻桥”套路主要动作出现次数统计
动作名称 |
出现次数 |
占总体的百分数(%) |
累计百分数(%) |
日字冲拳 |
9 |
5 |
5 |
摊掌 |
8 |
4 |
9 |
膀手 |
6 |
3 |
12 |
按掌 |
6 |
3 |
15 |
伏手 |
3 |
2 |
17 |
标指 |
2 |
1 |
18 |
注:该版共193个动作。
(三)高级套路“标指”
根据韩广玖1998年出版的《咏春拳(续一)——-寻桥、标指》统计,标指套 路中没有出现膀手和伏手,日字冲拳和摊手动作出现的次数也较少,出现最 多的是上肘、按掌、标指等动作,具体见表9-3。
表
9-3韩广玖版“标指”套路主要动作出现次数统计(共
175个动作)
动作名称 |
出现次数 |
占总体的百分数(%) |
累计百分数(%) |
上肘 |
13 |
7 |
7 |
按掌 |
7 |
4 |
11 |
标指 |
5 |
3 |
14 |
荡标 |
4 |
2 |
16 |
摊掌 |
3 |
2 |
18 |
日字冲拳 |
2 |
1 |
19 |
二、咏春拳课程安排
咏春拳教学安排依据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的原则。在收集到的咏春拳课 程设计材料中,主要有两部分:一是咏春拳教材,二是教学单元的教学设计。
(一)咏春拳教材
一般情况下,基本动作学习阶段从基本姿势“二字钳羊马”开始,有的是 直接进入小念头套路的学习,有的从单个动作开始练习。从单个动作的学习 列表来看,经典防守动作有:摊手、伏手、膀手、搭手,经典进攻动作有日字冲
拳、反背拳等。
前言
第一单元咏春内功体系
第I课 正身钳阳马训练
第2课转马训练
第3课 侧身钳阳马的训练
第1课 进马、退马的训练
第5—1()课 小念头的动力训练
第11-15课肾气归元功
第二单元咏春攻防体系
第16-19课寻桥
第20-23课标指
(一) 经典功防之防守手法
第24课 摊手及其致用法例
第25课 伏手及其致用法例 第26课 膀手及其致用法例 第27课 搭手及其致用法例 第28课 襟手及其致用法例 第29课 耕拦手及其致用法例
(二) 经典功防之攻击手法
第30课常规攻击手:日字冲拳.反背拳.抽撞拳.标指手
第31课 攻击手特例:蛇形手及其致用法
第32课 咏春肘击法
第33课咏春脚
图9-2咏春拳函授教材目录
(二)咏春拳教学计划
相对教材而言,教学单元设计是对咏春拳教学活动的直接部署和安排, 具有更强的计划性和指导性。此次调研发现,广东佛山的咏春拳教学计划并 没有统一标准,大体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以套路为教学内容,教学单元的 设计就是按照套路来的,教授由小念头开始,到寻桥、标指;二就是以单式动 作开始,然后再进行套路学习。而在单式动作的教学单元总体设计中就体现 了对典型动作的重视。
从广东、上海两地咏春拳教学点的调查中可以看出,第一、二阶段是基 本动作教授。这些基本动作主要有:二字钳羊马、日字冲拳、正掌、撑掌、铲 掌、摊掌、膀手、伏手、底掌等,见表9-4“部分咏春拳馆的教学单元计划统计
(前两个阶段)气
表
9-4部分咏春拳馆的教学单元计划统计(前两个阶段)
阶段 |
佛山耀堡 |
上海俊咏堂 |
内容 |
时间 |
内容 |
时间 |
|
二字钳羊马 |
|
二字钳羊马 |
|
|
日字冲拳 |
|
日字冲拳 |
|
第一阶段 |
正掌 |
1个月 |
正掌 |
5次课 |
|
撑掌 |
|
铲掌 |
|
|
铲掌 |
|
撑掌 |
|
|
摊掌 |
|
膀手 |
|
第二阶段 |
膀手
伏手 |
1个月 |
摊掌
底掌 |
5次课 |
|
底掌 |
|
伏手 |
|
三、教练员调查
关于教练员对典型动作的划分情况,笔者是通过访谈了解到的。因为访 谈的问题还涉及咏春拳的技术特征、教学方法、动作要领等方面,所以将访谈 中涉及的典型动作内容提出来进行统计。这次共访谈了广东佛山、上海市8 位教练员。调查显示,教练员对日字冲拳的认同度为100%,然后依次为摊 掌75%、膀手50%。
表
9-5教练员对于典型动作的划分
动作名称 |
次数 |
认同度(%) |
日字冲拳 |
8 |
100 |
摊掌 |
6 |
75 |
膀手 |
4 |
50 |
伏手 |
4 |
50 |
铲掌 |
4 |
50 |
撑掌 |
3 |
38 |
丁腿 |
3 |
38 |
虎尾腿 |
3 |
38 |
四、技术关联性
咏春拳进攻动作很多,以日字冲拳为基本拳法,它是其他进攻拳法形成 的基础。日字冲拳稍加改变就成为其他动作:保持日字冲拳的动作路线,拳 变掌发力即是正掌;进攻路线移至对方颈部,由掌跟发力即成正铲掌;进攻路 线继续上移至对方面部,由指发力则成了上标指;进攻路线向下移至对方的 腹部,由指发力则变成插沙掌;进攻路线向侧移动至对方的侧腹部,由掌跟发 力则变为底掌。针对不同空间,咏春拳的防守动作也不同,摊掌、挡手时的动 作路线和日字冲拳也有相似之处,体现着“守中用中”原则。
根据四大咏春拳典型动作的选取途径,可以筛选出包括日字冲拳、铲掌、 摊掌在内的一个典型动作群。本书研究从实际操作角度出发,但迫于实验条 件和测试对象的限制,仅从中挑选出日字冲拳进行实验研究。
咏春拳的典型动作首先需要具备较高使用频率,在套路和日常训练中都 应该是经常出现、具有很强代表性的动作。以竞技体育为例,在比赛中使用 频率最高的技术一定是该项目的典型动作,也就是日常训练中注重的动作。 而这些动作常常成为科学研究的重点,如在乒乓球运动的足底压力分析研究 中,曲峰等选取了左右“跨步、并步、交叉步”最为典型动作进行测试,这些动 作在比赛中最为常见。
在竞技体育中典型动作较为常见,如乒乓球、体操、武术.但大多项目对 典型动作这一个概念没有准确界定,主要强调具有“代表性”的动作。动作的 分析结果,不仅仅反映了这些动作的特征,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拳种特征,如 果抽取的动作具有代表性,是该拳种的典型动作,那么其对拳种整体特征的 反映程度就会增强,抽取动作的特征和整体特征重合度就高。从统计学的角 度来看,在现有条件下,通过有效、准确的样本抽取方法,最大程度上对总体 进行了解与把握。
浏览73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