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戴氏心意拳与岳家拳之渊源

2014年,戴氏心意拳传人程庆余,在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戴氏心意拳秘谱解读》一书。 书中记载了戴龙邦后人、一代拳师戴魁(1874—1951) 口述的心意拳创造与传承历史。

心意六合拳由宋朝岳飞所创,凡参加岳家军的都练此拳。用此拳与金兵作战时,能攻善 守,使金兵闻风丧胆。岳飞被昏君奸相陷害后,岳家军解散,各回原籍。金兵占据中原后下 令将心意拳列为禁拳,以致经过元、明两朝几乎失传。至明末,山西蒲州府永济县尊村人姓 姬名际可字隆凤的,原在陕西做官,竟弃官走访名师。姬际可某日在终南山一庙宇中休养, 偶见一岳飞塑像,因年久失修,泥皮掉落,露出一卷真书,名叫《岳王六合心意拳谱》,随即专 心致志研究这一拳术,终得其真传。姬老师只传曹继武师一人,曹师亦是山西人,据传他也 入终南山修行去了。戴魁还讲过,戴龙邦留传的材料中,曾叙述过曹继武老师向他传授了武 术,临走前嘱咐他,千万注意武艺不要轻易传人。当夜不辞而别。

岳飞第29世孙,中国人民解放军大校,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岳飞文化研究中心主 任岳一峰,在《戴氏心意拳秘谱解读》一书的序二中写道:心意拳的创始人岳飞,以精忠报国 著称于世。在抗金救国的岁月里,他领导的岳家军以少胜多、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创造了军 事史上的神话,并塑造了岳飞圣勇英武的形象。为了抗金的最后胜利,岳飞蓄集了“十年之 功,,,其中一功就是将自己早年所研练的“达摩易筋功”和前人多种功法融合、提炼、升华,变 为简便易学实用的拳法,教授将士习练来增强体质和技能。这一拳法被时人称为岳飞心意 拳法,简称为“心意拳因岳家军广练岳家拳,千百年来,不同地区、国家的志士仁人仍在习 练传承着岳家拳,中国的北京、山西、河南、湖北、香港、台湾及美国和东南亚等地都有习练岳 家拳者;中国的黄梅、南阳、新乡有岳家拳武术馆、岳家拳武术学校,新乡有岳家拳武术协会 等。在山西祁县,心意拳被直呼为戴家拳;现湖北黄梅岳飞后人习练的岳家拳,被称为“岳飞 心意六合拳”。岳家武术中还有六合枪、六合刀等。

岳飞创立形意拳的说法被广大武术家所接受(徐皓峰,2014 )孙禄堂所著《形意拳学》、 《拳意述真》,刘殿琛所著《形意拳术抉微》,姜容樵所著《形意母拳》,薛颠所著《形意拳术讲义》等,都对岳飞创立形意拳的说法予以肯定。如刘殿琛写道:“形意拳术一门为最合军用, 盖该拳为岳武穆所发明。”

四、 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对姬氏武学的整理

长久以来,受重文轻武思想的影响,同样承载、记录、诠释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的武 学,被槟弃在民族传统文化体系之外,其发展空间受到了严重的挤压、排斥,传统武术文化的 任何历史事件、人物、著作和文献资料等信息,从来未被各朝各代的正史从武学的角度予以 正视、记述以及留存。原本是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武学,只能以原生的状态在山 野、乡村、道观、寺院顽强地生存和传承;许许多多传统武学的文献资料、著作、谱籍散落于民 间。由于口传身授、记录抄写和秘籍自用等人为因素的局限,以及种种传承、收藏、保存条件 的限制,许多记述传统武学理论体系、功法体系和技术体系的谱籍文献,在时间的长河中日 渐散落、残损、佚失,湮没于历史的尘埃之中。

历史是人类知识的宝库和源泉,是民族优秀文化的本源;探索、研究、发掘民族优秀传统 文化的历史和遗存的文献典籍资料,是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瀚海文 化工作室对形意拳古拳谱进行了深度发掘,其中多为成书于清代各个时期的手抄本、抄本。 这些珍贵的武术文献能够存留至今实属不易,由于在历史传承中,受保密、自珍心理的影响, 许多武术文献在市面上难得一见,甚至人们闻所未闻。山西出版传媒集团于2014年出版了 《武术古籍珍本文库》(第一辑)共10本,其中7本是形意拳古拳谱,包括:

1.《倚山武论》,作者姬际可。

2 .《形意拳谱》,成书于清代早期,要氏家族誉抄于清同治年间,作者不详。

3.《七疾八正》,作者不详,成书于清代同治元年。

4.《六合拳论序》拳谱,作者不详,清代道光三十三年。

5.《六合形意拳谱》,清写本,作者不详。

6.《心意六合拳》,清写本,晋本,作者不详。

7.《六合拳谱》,清写本,冀本,作者不详。

以《六合拳谱》为标志的心意、形意拳谱和相关资料,是中国传统武术文献中,记录内家 拳体系之传承、技术、本质、境界最完整的一个系列。这个系列,创造性地把民族传统文化的 灵魂和精髓,有机地融入传统武术文化中,建立起了传统内家拳术的理论体系,在中国传统 武学文化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而山西姬际可(龙峰)开创的姬氏武学,是内家拳典 籍系列中最重要的篇章,也是研究中国传统武学的重要内容。

瀚海文化工作室对这一系列文献进行了校注,主要参考自:一是传藏于六合心意、形意 拳各传系有代表性的早期抄本,如山西祁县戴家本族传人,戴氏河北弟子李洛能家传,李洛 能在山西太谷、榆次等地传人,李洛能在河北传人等藏抄本;二是民国时期出版的孙禄堂、刘 殿琛、董秀升、薛颠等人的著作亭三是姬氏传人四川金家功夫传谱、岳青山传人李瑞东传谱、 河南心意马学礼传系藏抄的《心意六合拳谱》抄本等;四是瀚海文化工作室30多年来发掘、 收藏的文献资料和最新考证、研究的成果,其中包括相关家谱、家庭口传、友人追忆以及碑 文、诏书、文书、正史、稗史、地方府志县志、著作、传记、诗词、小说等。

关于岳飞创立心意拳,《倚山武论》收录了《岳武穆形意拳要论》手抄本;《形意拳谱》开篇 即云:“形意拳者,创自宋之武穆王《七疾八正》记载,岳飞当童子时,受业于明师,精通枪 法,以枪为拳,立一法以教将佐,名曰“意拳”;《六合拳论序》记有“而会其理于一本,通其形于 万殊”两句,正是强调了《岳武穆九要论》的核心理论“一本万殊”与“万殊一本”;《六合形意拳 谱》记载,姬际可“访名师于终南山,得《岳武穆王拳谱》”;《心意六合拳》记有姬龙峰先师遗 训,心意六合拳“广传盛行于宋朝,为领兵元帅岳飞武穆所传”;《六合拳谱》同样记载了姬际 可得《岳武穆王拳谱》而创出“心意六合拳”这段历史。

浏览1,125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