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通臂枪

五行通臂枪是五行通臂拳术中的三绝之一,属长器 械运动。

五行通臂枪讲究内劲充盈,朴实无华,简捷明快, 沉柔稳准,力猛实用。在通臂拳术的发展过程中,前辈 先师吸纳各种枪术的精华,归纳总结出以五枪八滚为主 要方法的五行通臂枪术,由五枪八滚衍生出枪术套路和 实用招式。五枪即捻枪、闯枪、中平枪、摇枪、崩枪。 八滚即上滚、下滚、左滚、右滚、前滚、后滚、里滚、 外滚。

该枪术集习练用一体,但因是在拳术基础上的器械 操练,故枪术也必须将五行通臂拳术的基本要求,贯彻 于枪械练习之中,方可提高技艺。

一、搶枪

1.握枪姿势


  • 双脚并步站立,目视前方,右手握枪,将枪直 立于右肩窝处,左手自然下垂于左胯侧。

  • 左手平胸高度握住枪杆,将枪垂直上提,右手
    下滑握住枪把根部位置,并顺势向上推枪至双手握枪, 左手在如,右手在后,右手虎口距左手拳眼约2寸距离, 此时枪垂直在头上自己身体中线上方部位。

  • 双手持枪,直臂将枪与臂缓缓降至身前,枪尖 点地。


右脚后撤一'步,成 左弓步。随后撤,右手向 后抽枪,左手前滑把,握 至自己感觉合适的位置, 双手平端枪,枪杆贴于腰 际,右手把位合于腰部, 此时枪尖朝前,平于腰际, 枪的两个刃口,朝向左右, 身正枪平。目视枪尖(图 9-1)

图片137

.基本动作

  • 小腹略向前挺,并有上翻之意,随之双手同时 向左侧翻转,此时枪杆在腰际部位,向左侧翻转,左手 背转至朝向地面,右手背朝上,枪尖翻转180度,并在 前方划一个直径约30厘米的180度弧。身体随上动,重 心略后移于右腿上。

  • 上动不停,收小腹,随之枪杆向内翻转,枪杆 随转成原握枪姿势,此时枪杆完成两次翻转

  • 上动不停,左手滑把,右手前推枪杆,将枪齐 胸高度平刺出去,左手在前,右手在后,两手相距约10 厘米。重心前移至左腿,成左弓步。

  • 上动略停,右手抽枪把,左手滑把迅速向后抽 枪,使握枪恢复到原姿势,因抽枪由平胸回至腰际,使 枪有一个上崩挑的动作,并使枪头有上下的震颤。


然后依照上述(1) ~ (4)的动作重复练习。

  • 捻枪时要将外滚、内滚、向前拦扎、向后抽枪 崩挑的动作一气呵成;整体动作要准确有力,柔顺松沉; 不可使拙力僵力。

  • 下盘动作要配合上身动作顺畅运行,周身形成 一个整劲儿;双腿承重的力量变化要圆润自然。

  • 眼神要随着枪尖运行,全神贯注于枪尖。

  • 枪尖前扎要猛而疾,有力透石碑之意;抽枪崩 挑要有挑山之势。


要求

  • 周身放松,心静身正,气沉丹田,精神领起, 神情自然;不可懈怠,也不可有怒目而向之态。

  • 前把手要松活,以利于枪杆的前刺与后抽;后 把位要稳而有力。前把手如同瞄准具,要把握好方向, 出枪不能有上下左右的晃动;后把手要如同引擎前推, 后撤稳快有力。

  • 内滚外滚要有拨压拦拿的意识。前刺要使枪出 如一条直线向前贯穿。

  • 后撤枪上崩挑要把握好左手把位的位置,不可 过大,也不可过小,以能使枪尖自由抖动、自然有力为 准。


二、闯枪

  1. 握枪姿势同前。

  2. 基本动作



  • 左脚收回半步,收腰坐胯,右腿微蹲,左脚前 掌着地。随撤步枪向回收,双手将枪杆向逆时针方向拧 转,至右把位到小腹处时,左肘向内合,左小臂贴住枪杆〇

  • 左脚向正前方向滑步成左弓步。随着上身前行, 双手把位不变,同时顺时针向内拧转枪杆180度并向前突刺,左脚力点落实的同 时,枪尖也达到前行的极致 点位。枪在前行过程中,要 随拧随前行,成螺旋形前 进,枪尖所走的前行路线是 一条略向上的平直线。


枪尖达于极致位置 后,动作略停,左脚即后撤 半步回到动作(1)的状态, 继而进行反复的练习(图9-2)

图片138

  • 前突刺枪要猛而有力,有闯关夺隘之势;后撤 抽枪要疾速,左肘回撤至左肋略内侧,顶住肋部以帮助 回撤定位。

  • 前突刺与后抽撤,枪杆随拧转随前行或后撤时, 要沿一条直线上拧转,并使枪杆成螺旋形的前后运动。

  • 左弓步的左脚落点与枪尖到位完整合一;抽撤 枪与左脚回撤保持一个整劲。


要求

(0该枪式前滚后滚动作体现最充分。前刺是突拿 压扎,后撤是抽带划拉,整体动作中,要体会这几方面 的实用意义。

  • 枪的运行要成一个旋动的直线,枪尖运行不可 左右摇摆。

  • 步法运行以滑动为主,不能抬脚迈步;脚落地 要稳健扎实,支撑有力而又灵活,前进后撤要自如,不 能有勉强之意。


三、中平枪

(1) ~ (3)动作均与前同。

  • 右脚后撤一步,身体重心后移至右腿,双腿屈 膝,右腿在后,左腿在前,成左虚步(全脚掌着地),此 时重心右腿占七,左腿占三。同时,右手向右前下方齐 腰际横向铺枪,手背向上;左手向左上齐肩平位置滑动 后,握住枪杆,手背朝下,双手成阴阳把斜握枪式,枪 杆距离腹部约20厘米,枪杆左高右低斜于身前部位。目 视前方。


2.基本动作

  • 左脚向右前方上步,随转体,右腿向上顶膝, 将身体向上挺起,以脚尖为轴,身体向右后转体约135 度,重心落于左腿。随转体左手直臂向胸部正前方推送 枪杆,随推枪随向后滑把,双臂拧转使枪顺时针翻转, 并由左上向右平胸高度扫劈;扫劈后向内盖把(盖把后 左手背向上);右手握枪后把,向内翻转,屈肘至胸前部 位

  • 上动略停,右脚向身后距左脚半步距离位置撤 步,震脚落地。同时,右手向内翻腕,向下推枪把;左 手滑把回抽枪,恢复至握枪姿势。此后重复上述动作, 反复练习(图9-3、图9-4)


图片139

  • 转体移步,提摆枪,枪杆的旋动要一致,不能 有先后。

  • 枪横平摆至约135度位置后,向左回摆时至原 位置时,要与右脚后撤震脚同时到位(俗称一个点

  • 身体旋动上挺,不可有飘浮感;身体恢复原姿 势时,不可有僵拙感;要体现出整体力度的厚重感。


要求

  • 要充分体现出上滚下滚的劲力,枪杆的滚动要 随身体转动自然运行。

  • —次转体的前横平摆和回撤抽挂既要分清节奏, 又不能发生明显的间断,要有一气呵成的感觉。

  • 转体灵动,节奏明快,震脚有力,横摆回挂都 要体现力度,内力要充盈。

  • 枪点横摆到位要有下压的意识,高度尽量与肖 己的胸部高度齐平,回挂要有外崩磕击的意识。

  • 动作熟练之后,转体横平摆枪时,左手把可以 滑到右手把位前约10厘米处,双臂均略伸直到胸前位 置,以使枪的运行圆周直径范围扩大。


四、崩枪

  1. 握枪姿势



  •  (3)动作均与前同。



  1. 基本动作



  • 右脚后撤一步屈膝坐实,左脚在前,脚掌着地, 屈膝成左虚步。随右脚后撤的同时,右手向后猛力回抽 枪杆至右胯侧,左手直臂不动,滑把前伸成为支点,随 着右手回撤枪杆,枪尖由地面向上崩挑,由于右手回撤 力和左手支点力的双重作用,枪尖在身体正前方向有一 上下运行的自然抖动(此种震抖次数越多越好)。

  • 上动略停,待枪尖抖动静止后,身型姿势不变, 身体重心前移,左膝顶力。左手臂保持原姿势,右手将 枪杆前推,枪尖向正前方地面下扎。


上动略停,重心后移,重做动作(1),并依动 作(1) ~ (2)的要求,重复练习(图9-5、图9-6)

图片140

  • 回撤抽枪要运用腰力,和右手回抽枪密切配合, 使枪的上崩挑击动作沉稳有力。

  • 左臂支点要把握准确,以自身条件(臂展身高 等自然条件)寻找到使枪杆抖动的支点;把位过前或过 后均达不到使枪尖自然抖动的效果。

  • 前扎和抽枪崩挑都要力达枪尖,身型力度要整, 不能散乱。


要求

  • 向前送枪下扎要有下压的意识,回撤抽枪要有 向上崩挑疏击的意识。

  • 双臂肩胛松沉有力;枪尖抖动时,全身要顶住 力,身体整力通过枪尖的抖动体现出来。


五、摇枪

  • (4)动作与检枪动作同。


2.基本动作

摇枪动作分为两种:即定位摇枪和旋转步摇枪。

定步摇枪:

  • 右手握把在右跨部贴住,以左手为运动的主手。

  • 重心前移至左腿,随重心前移腰向右转,继而 向左拧转。随着腰的旋动,枪尖由下向右向上向左向下 划圆,使枪尖在身前划一大圆。


枪尖旋动一圈回到下方后,重心回撤,右腿屈 膝顶力,右手随右胯下坠而下压把位,使枪尖向上猛然 挑击,然后重复上述动作(图9-7、图9-8

图片141

旋转步摇枪:

旋转步摇枪与定步摇枪的摇枪上崩挑动作相同,只 是在重心前移时,左脚向右前方向迈半步,并摇枪,待 摇枪一'圈后,右脚向后方向撤步震脚,并随之将枪尖向 上崩挑磕击。

要点

  • 摇枪划圆的角度要适宜,不可过于敞,亦不可 过于小;右手的把位中心要与腰的旋转密切配合,不要 使中心偏离。



  • 摇枪运行要匀速而有力,不能有飘的感觉;尤 其是最后的崩挑,一定要做到力疾劲猛,身型配合枪的 运行要稳健。

  • 旋转步摇枪要将步法移动与身形、枪尖的运行 紧密协调地配合起来,特别是震脚崩挑劲力,必须与枪 尖的发力密切配合,形成一个整劲。


要求

  • 摇枪要充分体现出枪尖随身形内滚外滚运动的 协调一致。

  • 枪在运行中要细心体会挑压扎拉划挂拨崩磕击 等动作的各个细节和展现方式。

  • 身体各处配合枪的运行在放松发力过程中,要 把握好节奏,体现身形内外的张弛有序。

  • 习练时要全神贯注,眼神紧密配合枪尖运行, 不能散乱。气沉丹田这个要求应在所有单式演练中体现, 读者须十分注意。


五行通臂拳名词术语解释

五行通臂拳在历史流传过程中,历代拳师为了便于 教学和记忆,对拳术一些内容和特点的表达方式,做了 简单的概括和归纳,形成了部分简语。充分理解这些简 语的内涵,对正确把握拳术风格,提高拳术水平,增强 功力有很好的补益。现今,这些简语几乎已成为五行通 臂拳的专用术语,广为流传。为了便于读者理解,现根 据记述,做部分内容的解释。

  1. 三绝掌


五行通臂拳中的三绝掌,是指迷魂掌、追魂掌、转 环阴阳掌三种掌法的统称,是拳术招式运用中的三种基 础掌法。所谓三绝指的是因其力足势猛,变幻多端,速 度极快,爆发力强,用的巧妙,令人意想不到,防不胜 防;而所击打的部位又均为人体不耐击打的薄弱环节, 一经击中,极易给对方造成重创,故此称为三绝。

  • 迷魂掌


迷魂掌即通常所称的拍掌,无论是定步拍掌、闪展 拍掌、冲拍掌等均包含其中。此掌所攻击的目标,集中 在头部正面的口、鼻、目,侧面的耳部和太阳穴;后部 的后脑、脑干等部位。

  • 追魂掌


追魂掌即通常所称的穿掌(也包括中拳)。此拳所攻 击的主要目标,是对方的左右华盖穴、胸腹和两肋部。 利用指尖的前穿贯透力,击打对方D尤其是中拳所形成 的击打力,是一般人难以抗御的。

  • 转环阴阳掌


转环阴阳掌即通臂拳常称的撩阴掌。此拳虚实互补、 狠毒刁滑、尖钻损快。所击打的目标主要针对敌方的裆 部,是欲下取上、欲上取下,连环应用,极易奏效的实 用招法之一。

  1. 四暗腿


四暗腿是指五行通臂拳的四种腿法,因其没有高抬 腿的动作,腿法中有步,步法中含腿,实用但不外显, 故称为暗腿。又因其主要包含跷腿、撩腿、点腿、撞腿 四种方式,故称为四暗腿。一般人讲“通臂无腿”,是说 五行通臂拳没有腿法的应用,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是对 五行通臂拳术的一种误解。

  • 跷腿


练法

身体正直,松腰坐胯,右脚尖上翘略外展,腿略屈 膝向左前方蹬踹,腿踢出去后,即向回抽胯,利用胯的 回抽缩力,将腿蹬出,高不过膝、低不过踝,收回换左 腿向右前方避踹,左右相反,反复练习。

用法

如对方进步来袭击我,我则见机进身,以右脚掌向 其右小腿踢蹬,将其腿掀起,使其失去支撑力而倾倒。 左腿应用亦同。

⑵撩腿

练法

左腿向前上一步,稍蹲身形略下沉;随上左步的同 时,右腿脚面绷直,略屈膝,胯向回抽,向上撩踢,右 脚落地;左脚向前撩踢,腿高不过腰、低不过膝。

用法

主要攻击对方的裆部。

  • 点腿


练法

左脚上前一步,身形略下沉;右腿屈膝提至身前, 而后以脚尖之力,将小腿迅速向前弹踢,右脚落地,左 脚向前弹踢。

用法

主要攻击对方膝下小腿的内外侧及小腹的腿根部位^

  • 撞腿


练法

左脚向前上一步,右腿屈膝提起,向左侧上方用膝 盖顶击,右脚落地,提左腿向右侧上方用膝盖顶击。

用法

主要攻击对方裆部和两腿内侧及腰至膝盖部位的外 侧。

  1. 三折九扣


三折是指练习时身体要站成Z字形,即要折踝(脚 腕部尽量下沉)、折膝、折腰胯。但折是取其弯曲之意, 不是将其折死,而是要保持身体的整体弹性,如同弹簧 在侧面看是折叠,而自上向下它是保持着弹性的。

九扣是指扣指、扣腕、扣肘、扣肩、扣胸、扣胯、 扣膝、扣踝、扣脚趾。九扣是对身体单侧而言,如果以 全身论,则应为十七扣,因为除胸而外,其余几扣都是 双侧的。所谓扣,是指身体各关节处,要有微屈内收的 意识动作,处处均不挺直,保持一种自然弯曲的状态, 而这种弯曲又要有内力的支撑,不是软塌塌的。

  1. 三盘八式


三盘八式是指临阵对敌当中如遇强手,身临险境时, 稳固自身,保持进攻主动权的变换方式。

所谓三盘,是指人体的三个部位,上盘为头部,中 盘为胸腹部,下盘为腿部。

八式:

  • 上盘要准变撞腿式。我攻击对方上盘,自身下 盘有空虚之处,对方必取空而避实,此时我则提膝,以 腿撞击对方之腰际胯部,从而使自己不受伤害。

  • 中盘要虚变跨马式。中盘出手对方搂住,我要 立即将虚脚坐实变骑马式,以全身的整力应对对方的侧 力,则可保持身体的稳固。

  • 下盘要稳变伏虎式。敌方以腿向我踢来,我速 以寒鸡独立步将其化解,随之进步接手,变伏虎式稳住 自己的下盘,击打敌方的上盘。

  • 进步要灵变连步。对方身手灵活敏捷,进步不 能接近对手时,我速以连步往前攻取,连步犹如离弦之 箭,直线前穿,一贯到底。

  • 撤步要轻变力。对手出手灵活多变,我在撤 步不及的情况下,以^身收缩,内固蓄力,则可使其攻 势失败。

  • 闪步要活变形解。对方来势凶猛,手法较快, 在闪展不及的情况下,以形解之法以破之(形解在本书 前页已有详解,此处不做赘述)。

  • 下劈要截变捋带。对方以上示下,向我正面劈 砸,在闪避不及的情况下,我向上抬臂截住,并向两侧 方捋带,可将被动变为主动。

  • 上挑要闷变横掌。对方以下向上挑击我之中路, 我在变式不及的情况下,以双手交叉向下闷击,借对方 上崩的余力,迅速挺身,以横掌(或裂门掌)砍击对方 头颈、耳部等部位。此为败中取胜之法。



  1. 五护八段


五护:五行通臂拳强调每招每式都不是单一的用招。 实际应用中,要做到圈中有圈,曲中有直,招中有招, 手中有手,连环应用,蓄发不断,对自己要上下左右中, 处处护到;对敌则上下左右中,无处不攻取,是为五护。 五护虽指五个方位,在拳论中是以技击的进攻为防护的 手段,而不是单纯地消极防御。五行通臂拳后发先至, 是讲“先不可胜而后胜”,即发现敌人的意图,做好防 备,使对手不可胜于我,而我因势而动,一举而获全胜。

八段:是临阵对敌所采取的办法,讲的是八个字, 即刚、柔、急、缓、动、静、虚、实。在平常练习中, 要仔细体会这八个字的含义,在拳式中将其表现出来。 在实际应用当中,以此八字为基础,把握时机,捕捉取 胜的瞬间机会,以求一击而中,取得全胜的战绩。

  1. 五顶八挺


五顶:是指自意识到外形的要求,即头向上顶,手 向外顶,膝向前顶,意顶气,气顶力。

八挺:挺颈神气贯顶;挺腰力达四肢;挺膝力贯 (脚趾)指头;挺指、挺腕、挺膊、挺肘,周身合为一个 整挺劲。

五顶八挺似乎和九扣相矛盾,实质上五顶八挺是力 达极点的瞬间,它强调的是劲力达到极致时的状态,是 拳打出蓄力,放长击远的体现

  1. 七舒


舒是舒展之意,即全身各处都要放松,身体舒展, 没有僵拙之感。七舒指的是:舒指要美巧;舒腕要绵软; 舒肘要无拙;舒肩令力大;舒胸令神清;舒腰令活泼; 舒跨令闪展自如。

  1. 七变


也称七巧变化,是指身体各部位用招方式上的作用

和变化。

  • 变指。是讲指、点、搂、刨、扒、刁、拿、扣 等几种应用方式,如沾身指,转身点,回手搂、刨、扒, 伸手刁、拿、锁、扣等。

  • 变腕。用腕部进行转、环、捕、压、缠、挤、 裹、捋等,在应用中见景生情,随势应用。

  • 变膊a用臂部进行沉滚挺裂,崩挑劈砸。在对 手来袭的情况下,我用膊高挑低搂,下沉上崩,向下劈 砸,向外挤滚等,随处使用。

  • 变肘。用肘进、合、掩、坠、带、捏、支、绷、 搓等动作,保护自己,攻击对方。

  • 变意。肩部的动作是近距离的击打,用摧、拥、 补、靠等办法进行击打。

  • 变身。利用身形的变化,靠近或远离对方,实 施攻击或躲闪,其中包含利用四暗腿、肩摧胯打,大开 大展、大劈大挂,或缩小、绵、软等身形的变化。

  • 变步。是指蹿、蹦、鉍、跃、闪、展、腾、挪 等等通臂步法的连续变化,随机运用。在通臂步法中, 有的是以身领步,有的是以步带身,习者认真体会其中 的奥妙。

  • 八意。是指心催意、意催气、气催身、肩催肘、 肘催手、腰催跨、肘催膝、膝催足。把握了八意,可以 提高学习者的自觉意识,从而达到会练、巧练,不断提 局拳意水平。



  1. 九屈


所谓九屈是讲,屈指、屈腕、屈肘、屈肩、屈胸、 屈腰、屈胯、屈膝、屈趾。九屈与九扣有相似之处,九 扣是指静力状态下身体各部的形态。九屈则是在动力情 况下需把握状态,也是在九扣基础上的发展。九屈的程 度要大于九扣。读者要结合拳术动作的练习,仔细体会

屈的程度和意义。

  1. 九戒


九戒是老一辈拳师根据自身的经验对生活规律、练 习方法、对阵方式等方面提出的几点要求。由于历史条 件所限,所提内容可能不够全面,在此只做一般介绍。

  • 戒酒。练拳不可酗酒。喝酒过量性轻狂,心浮 躁,思维迟钝,行动呆滞,且易惹是生非,造成于人于 己不利的后果。

  • 戒淫。贪乐日久,身必遭殃。

  • 戒妄贪。初学不可贪多,多则易乱,学而不精, 难得收效。

  • 戒怒气。怒则气短,气短身必刚,刚则易折, 不利临阵。在生活当中常常生气,则易造成生理机能失 衡,久之则百病丛生,身体不能强健。

  • 戒拙力。拙力是自身的僵力,遇刚不能发,遇 柔不能化,是拳术运动中的大忌;必须经长期的练习将 其去除,使自己的身体如百炼之刚,既有刚猛之力,亦 存柔靭之功。

  • 戒腆胸提腹。这两者都是使气上浮的动作。气 浮则下盘不稳,与气沉丹田的要求相悖,因此必须时时 注意;尤其是在大幅度运动时,更要注意纠正类似不符 合规范要求的动作。


(7>戒强逆。练功要循序渐进,不可逞一时之能, 强迫做自身条件达不到的动作;拔苗助长,势必不能取 得好的结果。另一方面,临阵对敌要讲究策略和战略战 术,不可莽撞,要做到逢强智取,遇弱活擒。

(8)戒歪脸。所谓三尖不正莫临敌。在练习中,五 行通臂拳要求做到鼻尖、拳尖、足尖三尖对正,以使力 点集中;在临阵对敌中,使动力发挥最大的作用。歪脸 则可使力量分散,打击力度不大;另一方面也不易正确

观察对方的行动,不能很好地掌握进攻和退却的主动权。

  • 戒偏肩斜胯。偏肩斜跨,行动迟缓,劲力不通 达,起落收放、进退展缩均会受到影响,练拳中使动作 失准和丢掉优雅姿态;实践中会为对方造成可乘之隙, 使自己处于被动地位。



  1. 十一要


手、眼、身、步、心、意、气、力、胸、腹、胯要 形成整体,动作合而为一,密切配合,协调一致,不能

散乱。通过身体各部的协调动作,使拳术中要求的沾连 粘随化为一体。

12_十二忌

  • 贪易受诓 (12)欺则难回


13.十二字诀

十二字诀是指五行通臂拳中要求做到的具有代表性 的动作特征:即伸、探、毒、顺、顶、合、舒、挺、扣、 屈、随、摧。

伸•.伸手要缓,要待机而动,万不可急,急则难以 拳回,倘对方变招,我则束手无策。

探:松肩探臂,以达放长击远的效果,探到极处, 就是挨衣发力之方法。

毒:出手即要稳、准、狠,取其一击即中之意。如 常言说的,手毒如猛虎扑羊,眼毒如饿鹰视兔,思毒如 怒猫捕鼠。

顺:顺是指起落收放、伸缩往来要通达顺畅、灵活 多变。动作要适应人体生理结构,进行自然运动,要通

过自己的顺,达到对方的逆,从而使对手败北。

顶:是指五顶的方式,使力自足起形于脊,达于背, 通达于手臂,力成于内而发于外,随机而动,随意而发。

合:是指的十四合(参看十四合解释),做到周身内 外相合,全身合而为一,所有动作一气贯通。

舒:舒是指七舒(见第七条),可以使周身无拙力, 气爽神清,动作迅速,发手自然以达随心所欲程度。

挺:是指八挺,可使力达于所需之处,周身的整劲 全赖于挺。

扣:指腕扣似钢钩,肩肘扣伸缩往来劲不断,胸腰 扣利挺身,扣膝扣胯利防护,足趾内扣身型稳,周身之 力在其中。

屈:指腕肘屈护上盘,屈胸屈腰护中盘,屈胯屈膝 护下盘,屈肩则防护左右。

随:随动而动,见机则攻,见攻则化,以我顺人背 之势,把握主动。

摧:意念一生行动即至,以摧枯拉朽之势,摧毁对 方的防线,进行深层打击。

  1. 十四合


眼与心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力与 手合,手与肘合,肩与背合,背与脊合,脊与腰合,腰 与跨合,胯与膝合,膝与足合,内外相合,周身相合。

  1. 三劫九取法


三劫九取法是指上、中、下三盘劫取得九种防御手 段。

上盘劫取:刁腕、托肘、支撑膀根。

中盘劫取:迎面掩手拍掌,空胸凹腹摔掌,闪展步 裂门掌。

下盘劫取:擒捉式,推膝挺裂胯根。

  1. 十种奇劲


沾连挨粘随,吸化形解缩。

十二种正劲

通臂五掌

指摔掌、拍掌、穿掌、劈掌、钻掌五种典型掌法。

通臂五拳双手并出法

沉滚柔晃,则为化力。

撑支补靠,则为缩力。

冲推搡送,则为挺力。

烘拥扑闯,则为烘力。

捧掩搓擎,则为柔力。

21 •十种劲力

崩、缩、化、摧、擎、柔、炸、挺、烘、弹。

22.老祁派通臂拳身形身法

四大要点,八大要素。

四大要点:二撑,抖炸,螺旋,弹簧。

八大要素:准确,开展,连贯,协调,松沉,紧凑, 优雅,自然

准确

准确是为基础,如字之笔法。字无笔法,不能成其 势。拳势不准,不能有其功。

开展

开展是顺应自然的先决条件。每一动作均使身体各 部位运动伸展收缩达于极致,使形有限而意无穷,久练 后达于我能而人不能,使拳术出于常理,胜于常理。

连贯

连贯是动作顺畅圆润,蓄放得法,运行路线饱满无 缺陷,每一招式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无间隙处、无 缺憾处,前后呼应,一气呵成;依法得势,势而应法; 如环之无端,水流无隙。

协调

虚实内外,阴阳配合。周身一体,蓄放得道。上下 左右,进退攻防,无处不合而为一。

松沉

松沉是灵妙的前提条件。松可防僵洗拙,使身体轻 盈,动作灵快,身心俱爽。沉是求其扎实稳定,气足力 促,防飘戒浮,以使功力厚实,内涵丰富。

紧凑

指招式之间细节动作的转化衔接要不留痕迹,有转 换而不加任何人为因素,不强努不懈怠,动作严谨不浮 滑无间断。

优雅

行拳如绅士,招式如警鸿。就练者而言,从面部表 情到自身动作都要优美雅观。就观者而论,既有敬畏之 意,又存赏心悦目之情。

自然

就自身而言,要顺应身体条件的自然规律,无勉强 之意,无僵努之形。练习过程中,要使自己心无杂念, 融于天地之中,自然环境之内,如滴水人沧海,使形出 于自然,而归于自然。

 

  1. 站功伸肩


伸肩夺臂势法高, 若能悟得其中理,

  1. 拢胸抱月


粘连黏随最为高, 随身一动千招变,

  1. 燕子钻云


燕子钻云妙又灵, 翻身摘胯欺身进,

  1. 撩阴腿


叶底藏花势法新, 摇身膀趄轻速妙,

  1. 跨虎登山


跨虎登山势法凶, 擂削抖搌随腿去,

神出鬼没用心操, 凡夫愚拙变英豪。

拢住敌人无处逃, 刚柔相济两手交。

斜身绕步称英雄, 抖擞掏摔将敌迎。

操臂缩胸手上运, 摘胯提膝去撩阴。

出手上步身要平, 斜身摘胯将敌蹬:

  1. 擒斫


推山势法猛迎敌, 冲拥闯撞双挑腕,

  1. 劈山炮


劈山炮法难抵抗, 闪展交接身如旋,

  1. 挑山势


先师秘授挑山掌, 穿搓挺裂人难晓,

  1. 藏花势掌


叶底藏花玩法精, 暗掌发出冷急脆,

  1. 劈山转环掌 掮劈掉搠猛对敌, 随身一动如闪电,

  2. 撩阴掌


阴阳二手上下分, 挽挑掏捞奸毒狠,

  1. 当场递手


当场递手让三分, 搌钻摔拍冷急脆,

  1. 攉挑劈山 劈擂攉挑上下分, 闪展交接身如电,

  2. 白猿献果 白猿举手笑吟吟, 双掌齐出献果势,


气胆相合前腿提,

摧擦送探臂急转。

前后左右上下扬,

补掌穿心最难防。

攉挑挤按补得强, 两手相连把敌伤

斜身绕步朝上攻, 缠绕进手不留情。

转换拍掌补得及, 阴阳二手上下欺。

缩小灵活进敌身 抽撤带环去撩阴。

接撩揎掠护住身, 难逃中拳刺前心。

欺身进步奔敌人, 搂抡掠带妙如神。

催手探背手脚跟, 手脚齐发取敌夂。

  1. 狸猫捕鼠 狸猫捕鼠巧跃急, 灵活缩小双探手,

  2. 金鸡抖翎 金鸡抖钥双掌出, 缩腰探背急速快,

  3. 孤雁出群 鸿雁出群势法孤, 引诱虚缓诓敌将,

  4. 摔掌


劝君对敌气沉沉, 抖搂掏摔迎面炸,

  1. 拍掌势


迎面拍掌气下沉, 拍补撑按速急冷,

  1. 掠带穿心炮 掠带穿心势要平, 冷急脆快人难脱,

  2. 劈山转环拍掌 劈搂摔拍上下扬, 闪展交接身如电,

  3. 穿掌


先师传我连环掌, 崩摧搓裂神速妙,

  1. 裂门掌


外展柔缓心存刚, 松肩夺背掸腮掌,

探背松肩步提膝, 掴扑探接将身欺。

合肩捧手进敌人, 难逃裆下取人魂。

欺身进步单手出, 夺背松肩法术速。

斜身摘跨翻掌云, 准叫敌人迷却魂。

提膝进步妙如神, 夺背松肩取敌人。

身长足短步法灵, 暗发中拳刺敌胸。

随机应变补得强, 勒转穿带不寻常。

穿攉挤按将敌蹚, 刚柔相济把敌伤。

穿崩挺裂法门狂, 进步欺身敌难防。

  1. 劈搂攉挑 劈搂攉挑上下连, 上步进身轻灵妙,

  2. 闭门炮


闹倒之时不放松, 上下连环急又快,

  1. 推窗望月


推窗望月性莫狂, 上展下按双手进,

  1. 十字飞球腿 十字撩腿势法仙, 攉挑劈捅连珠炮,

  2. 飞虎拦路 猛虎拦路形态冈, 劈搂挤按敌难进,

  3. 三环迎面掌 劝君对敌莫慌忙, 翻正左右迎面拥,

  4. 转环撩阴掌 转环撩阴势法奇, 迎面使上风摆叶,

  5. 转环劈山


转环劈山势法狂, 摇身进步风雷响,

  1. 白蛇吐信


白蛇吐信势法毒, 撑支补按轻灵妙,

左右连行便攻肩, 双手连环护中间。

翻正左右相裹攻, 紧跟闭门炮一声。

欺身进步形如浪, 令敌难逃此一场。

提膝摘胯腿连环, 飞腿奇出敌胆寒。

翻背掉搠补要强, 双手相连将敌伤。

递拳平稳身暗藏, 摔拍探按奔中央

一升一降前腿提, 换上野马奔潭溪。

出手柔和心存刚, 滚手连环上下防。

攻肩探背双手速, 穿钻捶刺将敌诛。

  1. 挺掌


挺掌出手贵乎速, 前手好像龙探掌,

  1. 崩拳


崩拳持手气下沉, 撺崩攉挑急又烈,

  1. 反臂劈山


反臂攻敌世无双, 掸抡掉搠迎风去,

  1. 钻掌


钻掌贵速势法孤, 欺身上步斜插胯,

  1. 抹眉横


抹眉横掌朝上纭, 钻手欺身相连进,

  1. 六龙取水 败中取胜将敌诓, 静候敌人身临境,

  2. 金龙合口 金龙合口势法狂, 进步欺身如踏浪,

  3. 仙人指路 仙人授我指路掌, 浑然一体大极相,

  4. 展手劈山 展手劈山紧迎敌, 抖搠擂掉双合手,


松肩探背向里舒, 后步攻击如猛虎。

身长足短妙如神, 掀挂穿钻刺敌心。

摔拍补撞奔胸腔, 暗用中拳把敌伤。

探肩夺背单掌出, 冷急脆快将敌除。

令敌无见迷却魂, 钻掌柔搂败敌人。

先后收手紧紧藏, 二指取目逗凶狂。

摇头摆尾把口张, 阴阳二手奔中央。

无影无形无柔刚, 令敌无处测阴阳

速出两手朝上欺, 探背舒肩前腿提。

  1. 当场递手


当场递手势法鲜, 抽撤带环敌莫测,

  1. 追魂掌


摔拍扫炸乱纷纷, 掏钻搜刺返肋下,

  1. 四平炮


斜身绕步逞英雄, 后手插入敌人肋,

  1. 缠腰横


缠腰出手势法能, 一升一落龙戏水,

  1. 拴马桩


拴马势法去迎敌, 提崩探蹈双分手,

  1. 撤八门


八门迎敌势法仙, 抽撤带环猿猴步,

  1. 硬劈山


劈山势法手上耘, 气胆相合欺身进,

  1. 大鹏展翅


大鹏展翅气自扬, 霹雷一震乾坤变,

  1. 猿猴人洞 猿猴入洞身轻灵, 两手相合急又快,


探背攻肩气当先, 劈拍补撞奔胸前。

一抖三花惊人魂, 阴阳二掌上下分。

值诈虚实引诱灵, 转环补撞炮四平。

斜身进步有奇能, 两肋相合将敌攻。

两手相合步紧欺, 准令敌人神气迷。

闪展交接两腿连, 随转挪移护得严^

翻正上下奔敌人, 好似闪电晃乾坤。

闪展交接得人强, 准让敌人败下场。

探背缩腰拢住胸, 摔拍穿钻狠又猛。

  1. 顺水推舟


顺水推舟行如浪, 推摧操送双掌进,

双手相持把身藏, 找准敌人肋下伤

  1. 起势

  2. 双捋带

  3. 双提手

  4. 摇身膀欹

  5. 撩阴腿

  6. 右圈磔

  7. 转身圈手 连环穿掌

  8. 大掮

  9. 金龙合口

  10. 灵猫捕鼠

  11. 裹身炮

  12. 直掮

  13. 猿猴人洞

  14. 中拳 裹边炮

  15. 左圈磔

  16. 当场递手

  17. 抹眉横

  18. 轻风登势

  19. 双合掌

  20. 双摔掌

  21. 挺掌

  22. 跨虎登山

  23. 白猿献果

  24. 直立推山 白蛇吐信

  25. 反背拍掌

  26. 白猿献果

  27. 推窗望月

  28. 连环圈手

  29. 穿掌

  30. 猿猴出洞

  31. 猛虎摇头 猴闪(两个)

  32. 飞虎拦路

  33. 四平炮

  34. 霸王脱靴



  1. 拴马桩

  2. 穿帮掌

  3. 缠腰横 如封似闭

  4. 搂膝引手

  5. 将砸炮

  6. 双手并出

  7. 收势



  1. 起势

  2. 双掸手

  3. 劈斩

  4. 撩拍掌

  5. 鹰翻

  6. 连环圈手

  7. 上势猿猴人洞

  8. 大鹏展翅 五花炮

  9. 劈山反背

  10. 猫扑斩手

  11. 进步劈斩

  12. 摇身膀欹

  13. 左圈斫

  14. 连环穿掌

  15. 裂门掌

  16. 倒连环

  17. 抹眉横

  18. 扁踹

  19. 双捋带

  20. 双合掌

  21. 拍掌

  22. 带环拍掌

  23. 转闪劈斩

  24. 裹身炮

  25. 反背引手

  26. 腾空合掌 丨下势猿猴人洞

  27. 雄鹰出群

  28. 摇身膀欹

  29. 雄狮发威

  30. 虎扑

  31. 反背带环

  32. 直掮

  33. 穿帮掌

  34. 连环圈手

  35. 颇腿

  36. 斜劈



  1. 引手拍掌

  2. 大掮



  1. 迎面掌

  2. 反背四捶 双手并出 49.如封似闭

  3. 劈山反背 反背拍掌

  4. 撩阴拍掌

  5. 鶴子穿林 双合掌 50.收势


 

浏览2,872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