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圈手要连贯自然,运用腰的拧转带动手臂运作; 双臂要放松,不可用力,全凭惯性力运动。
- 引手击出要脆而有弹性;腕须放松,体现出腕 如棉的特点;要与左手下刨动作同时完成。
- 利用膝的弹性力,身体要有上下的起伏,即当 右手在前上部位时,身体向上领;右手在下部时,身形 要下沉,从而表现出身体起伏变化的弹性力。
- 挺掌
左脚向則跨一步。左掌指朝則,掌心向右,五指微 屈,掌心微内凹,在左脚落步的同时,由小腹前斜向上,
齐胸高度向前穿出。目视左 掌。随左脚上步的同时,右 手向内翻腕,手心朝下,回 搂至小腹前,掌指朝前(图 7-6)。
要求
- 左脚落步、左掌前 穿与右手回搂要三点合一,形成一个整劲。
- 鸡步劈斩 右脚向則跃出一大步, 屈膝半蹲;左脚随即跟进, 屈膝,脚尖点地停于右脚内 侧。右手松握拳,在右脚上 步的同时,向后向上向前抡 劈至右膝外侧下,力在右小 臂;左掌迎扫击右小臂后, 附于右胸大肌一侧。目视右 拳前方位置(图7-7)。
要求
- 右脚上步下蹲,身形尽量下沉;左脚并步,落 脚要轻而柔。
- 左手由挺掌到附于右胸大肌处的动作要有回搂 力。
- 双腿屈膝半蹲要有弹性力,并与右臂下劈砸的 落点同时到位
- 下劈砸要利用手臂抡动的惯性力而自然完成, 不能用拙力和僵劲。
- 上步穿掌
- 双膝向上挺力,身 形领起,右腿实,全脚掌着 地;左脚前脚掌着地。随身 形领起,右手掐拳,向身前 自然崩出,高与肩平。
- 左脚向前跨一大步^ 同时,左手四指微屈挺直, 搏指内扣,虎口朝上,向前 穿掌;同时,右手变掌,沿左小臂上方向小腹部回搂,并停于裆前,掌指朝前D目 视左掌(图7-8)。
要求
- 身形领起与右崩拳一致;右臂要以身形的上领, 自然向前崩出。
- 左脚上步落地,左穿掌和右手回搂同时到位。
- 窜步撩阴掌
左腿不动,腰略向上挺。左手臂向头顶上方抬起; 右手手型不动,继续向后搂至右后侧。随身形略向上领 起,上身略前倾,以身领步,左脚蹬地,身形跃起;右 脚向前方提膝窜跃一大步,落地后屈膝半蹲;以身领左
腿、左脚跟进,脚掌着地, 并于右脚内侧。随身形前 冲,右手外翻腕,掌心朝 上,向身前齐腰高度撩击出 去,左手回搂至小腹前(图 7-9、图 7-10)。
要求
上前窜步要远而轻 灵;但不能向上跳跃,而是 将整个身

- 形向前窜出去。
- 右脚落步要稳,不 能出现前闯劲。下蹲与右手 的上撩要同时完成。右手撩 阴掌要以身带臂,如同以绳 索垂物向前荡出一样,自然 上撩,不可使拙力。
- 左脚跟步要快速轻 捷,并步站立与右腿要虚实 分明。
- 带环拍掌
- 左脚向后撤一步,屈膝半蹲;右脚随即回撤半 步,屈膝在身前提起;含胸缩腰,腰向左拧转。右臂屈 肘,右掌在胸前,由右向左再向右后划弧后向右侧搂刨。
- 右掌运行至右侧时,身型不动,腰向右拧转, 身体重心略后移,右腿屈膝在身前提起。左臂在腰的带 动下,向左侧直臂伸开,掌心朝后。而后随腰右转,左 掌外翻腕,掌心向右由左经胸前向右侧划弧,再向左搂 右膝后,停于右膝前。
- 左掌置于右膝前的同时,右臂屈肘,将右掌停 于右耳侧,掌心朝前。目视左掌。
- 上身领起,右脚落 地踏实,双膝挺直,身向左 转45度,左脚在身侧以脚掌 捻地。随身体左转,右手向 正前方向拍掌击出;左手由 下向外翻腕向上扫击右手腕 后,停于右胸大肌处。目视 右掌(图7-11、图7-12)。
(1)后撤步要轻灵,提膝要尽量向上
- 右掌拍击随转体的 旋转而发力,要劲足力猛; 左手扫击右腕时,要有拍击 的声响
- 身形要尽量向上挺, 有欲将身体拉长之意。
- 燕子钻云
- 左脚不动,右脚向左脚并步,以前脚掌点地, 双腿屈膝下蹲,身形下沉,上身向左转体。随转腰右掐 拳变掌,经左掌内侧向内搂带,随即停于右膝外侧;左 掌顺势移至右耳侧,掌心朝右。
- 上动略停,腰向右拧转,将身形调正。右臂随 转腰自下向左向上向右直臂抡转至小腹部止住;左手则 自右耳侧向下向左再屈臂到胸前,掌心朝下。
- 在双臂抡转的同时,双腿挺立起身,右脚上前 半步,蹬地起跳,在空中时,左腿屈膝提起到胸前,右 腿先屈膝提腿,而后脚面崩直向前弹踢。同时,右掌变 掐拳,向前击出;左手搂刨至小腹部位。目视右手(图 7-13、图 7-14)。
要求
- 双臂抡转要沉稳有力,肩胛放松,以腰的左右 拧转带动臂的运行D
- 跃身腾空要轻灵,有一定的高度;缩腰含胸, 裹住身型,而后胸稍挺,右腿弹踢与右手击出、左手里 搂同时到位。
11•鹰翻(一)
- 左脚落地,右脚在左脚前落步,随双脚落步, 整个身体向右拧转。
- 在身体下落,双脚落地的同时,右掌回落,与 左掌同时以掌背掸击小腹后,向两侧平伸。
- 身体随向右拧转,迅速下沉,双腿右腿在前, 左腿在后,屈膝全蹲成座盘。
成座盘后,腰继续向 右拧至极限,上身向右侧倾 斜,头向左摆,目看左斜前 上方。右臂屈肘,掌指直对 右耳侧,掌心向前;与右臂 协同动作,左臂微屈,向右 抖腕横掌,直臂伸出,掌心 朝斜前上方。目通过左掌虎 口处,视向远方(图7-15)。
要求
(1)脚落地,拧腰屈膝座盘,大掸手后双臂上扬要 自然顺畅,一气呵成,不可有间断;座盘要沉稳扎实, 臀部坐于左脚跟处。

- 身形缩紧,向右侧斜的角度要尽量大些;头要 与身体倾斜方向保持一致;左臂上扬要尽量将左侧背肌 拉长,使身形舒展。
- 身形下沉要螺旋式下降,屈膝蹲身;不可直上 直下。
- 拍掌
双腿向上挺站起,随长身随向左转体,使身体螺旋
式上升,双脚随身体上升向 左抒转。在身体站直的同 时,右掌掌指朝上,掌心向 前,向转体后的正前方拍击 出去;左掌扫击右小臂后, 以虎口撞击右胸大肌,并停 于此处。目视右掌击出方 向。此时重心落于右腿,左 脚在身后,以脚掌点地成虚 步(图 7-16)。
要求
- 身体直起要有螺旋上升的力量,有欲将身体引 领向上的意识。
- 拍掌要以肩催肘,舒腕舒指,掌拍出要疾速; 左手扫击右小臂,要有清脆的声响。
- 重心落于右腿,但上身不可前倾失去重心,左 脚跟虚离地为好。
- 鹰翻(二)
- 重心移至左腿,身形下沉,右脚向后撤步,在 未落地时,左脚蹬地跃起,向后跳跃一大步(约5〜2米 左右);右脚落地踏实,左脚向右脚后掖步。双掌随后跃 步的同时,向下搂刨。目视前方。
- 重复鹰翻(一)的1~4全部动作(图7-17)。
- 后跃步要右腿领 位,左腿跳步要轻而远。
- 其他要求与鹰翻 (一)相同。
- 右闪步圈引手
- 双膝挺力,全身站 起,重心落于左腿;随长 身,右脚向前上一小步,前 脚掌虚步点地。左臂屈肘,掌心朝下,由胸前向下搂刨; 同时,右掌变掐拳,由小腹处屈肘上提至与口齐,手背 向前,抖臂击出。
- 右脚再横向右跨一大步,微屈膝,身形下沉, 成小骑马步。右掐拳变掌回收,右臂屈肘,横于胸前, 右掌扫击左小臂后,掌心朝下按到小腹前;左臂亦屈肘 上抬,掌心朝前,横于头前上方。
- 上动不停,右掌自下向上抡转一周,回到原位 置;左掌协同右手动作,由前向上向左抡转一周,掌心 朝内,停于小腹前。
- 上动不停,左手变 掐拳上提至与口齐高;右手 下搂至小腹,左掐拳向前击 出。同时,左脚在身前上一 自然步,脚掌点地,成左虚 步(图 7-18)。
要求
- 右手向前击出,要 伴随身形的长起而动,身形 长到位时,拳亦到位。
- 右闪步要轻而稳,左脚前脚掌点地要与左手拳击出同时完成。
- 左闪步圈引手
- 上动略停,左脚向左前横跨一步.脚踏实微屈 膝,使身形略下沉;右脚向身前迈出一小步,成右弓步〇 左拳变掌回收,屈肘横于胸前,掌心朝下;右臂亦屈肘 上抬,臂横于左臂前。
- 上动不停,右臂由下向上向右划弧后,掌心向 左,停于小腹处;左臂由下向左向上向胸前划弧,停于 胸前;右掌变掐拳手向前击出,左手搂回到小腹。
- 身型步眼不动,右掐拳变掌,掌心朝下,向自 己小腹部位搂刨;同时,左手变掐拳,在右小臂内侧屈
臂提至口前,并随右手回搂 向前击出。
- 上动不停,左手变 掌回搂,右手掐拳向前击 出;而后按动作3再重复两 至三次,目视掐拳击出方向 (图 7-19)。
要求
(1)掌回搂要有力度; 掐拳击出要尽力向前舒肩探
臂,体现放长击远之势。
(2)左右手掐拳连续击出时,要与右左手回搂一体 动作,以使劲力完整;双手的交替击出,要利用腰的左 右拧转;将掐拳抖击出去。
- 鹤子穿林
- 上动略停,右脚蹬地将身形站起,右腿向身前 提起。随腿提起,左掐拳变掌护于小腹前,右臂屈臂护 于头前上方。
- 上动不停,右脚在身前落步起跳,左脚向前上
一自然步,右腿跳步后在身前提起。随即两臂向左和右 各自划弧,至左掌在上、右掌在下时,右掌变掐拳,经 下搂左掌内侧向前击出。
- 右脚落地。左掌向前穿掌,右掌护于小腹前, 左掌保持前穿姿势。左脚随即向前上步,落地踏实,屈 膝成左弓步。右手停于小腹前,掌心朝下,掌指朝前。 目视左掌。
- 上动不停,左腿屈膝角度不变,脚尖内扣,上 身向右转90度。随转体,双手掌心向内交叉于小腹前, 左手在前,右手在后。进而以左脚前脚掌为轴捻地,向 右后继续转体180度;右脚随转体贴地扫转后,停于身 体右侧,双脚距离与肩同宽6
- 上动不停,双膝向上弹起,使身体向上猛然长 起。双臂由腹前向上向左右两侧抡劈,两手掌拍击臀部 两侧,并发出声响。目视前方(图7-20~图7-23)。
要求

- 左右拍掌
双手击拍臀部后,双膝立即微屈,使身形下沉 并向右转体90度,左脚向后撤一步踏地落实;右脚随之 向回撤半步,以前脚掌点地为虚步。左掌随转体撤步的 236 旋力,屈臂将手掌提至左耳侧,并迅疾向前拍击出去;
右掌迎击左小臂,发生声响后,停于左胸大肌处。
(2)随即身向右微转,身体重心前移至右腿。右手 自左胸向下搂刨后,屈肘将掌经右耳侧,掌心朝前,向 前拍击出去;左掌迎击右小臂,击拍出声响后,停于右 胸大肌处。目视掌拍出方向(图7-24、图7-25)。
左右拍掌要借助身体上下的起伏将掌击拍出去;随 拍掌,上身要有向左和向右的拧转,但幅度要恰到好处, 过大则型散,过小则力僵;掌拍至极处后,要利用腕的 绵巧力,使手指向前下方勾搂。
第二段
- 转身上步引手
(1>上动略停,步型不动,向左后转体180度,成 左弓步。右掌成勾手,随在身后伸出;左掌随转体由小 腹处,直臂向前立掌推出。上身略向前倾,目视左掌。
(2)上动不停,右脚向前迈一大步成右弓步。同时, 左手变掌回搂到小腹处,右手掐拳自口部向前击出。目 视右拳(图7-26、图7-27)。
要求
- 弓步形成时右腿要微屈。
- 右脚迈步与出拳动作要一致。
- 右掐拳要借助身体的弹性力,将拳抖击出去, 不可单纯以臂力击拳;左掌回搂要沿击拳手臂的下沿, 向回搂刨至小腹处。
19.猫扑斩手
- 右脚落地成右弓步。右掐拳不动,随即左掌变 掐拳附于右拳之上。身形略下沉,上身向前
- 身体重心前移,右脚蹬起跳起;左腿向前跃出 一大步,左脚落地震脚,缩腰收腹,向前磋步踢出,脚 尖略向右斜。同时,双臂向前上举后迅速自上向下搂刨。
- 双手下扑按到小腹前位置后,左手停于小腹前。 左脚不动,右脚踏地,全身长起。右手继续向身后抡转 至头顶上方。随即双腿屈膝成半下蹲式,左腿为实,右 腿为虚。随身形下沉,右臂自上向下,猛然下劈砸至右 腿外侧,左掌迎扫击右小臂后停于右胸前。目视右拳 (图 7-28、图 7-29)。
要求
- 猫扑跃步要轻灵,跃出距离尽量远些;前扑双 臂要微屈,磋步要有力度,震脚磋步与双掌下扑按同时 完成。
- 右单臂后抡至头顶时要将身形领起,使身体上 拔至最高点,然后全身下沉;借全身下降之力,将右臂 劈砸下去,身体要保持弹性力量。
- 摇身膀欹
(1)双膝挺力,身形向上领起。左掌停于身前,右
臂劈砸后松握拳自然垂落于身体右侧。重心落于右腿, 身体略向前f顷。
(2)右脚蹬地起跳,左脚向前跳跃一大步,落地的 同时,右脚脚跟用力向前磋步。同时,右手直臂向前崩 出,左掌由上向下迎扫击右小臂,并击拍出声响后向前 推出。右腿继续向前平腰高度蹬出。右手向上向后甩臂。
身体向右侧抒转并向后倾斜
- 右脚落地,身形调 正,屈膝成弓步,身体由后 倾向前立直。右手掐拳由后 向下向前直臂崩出,左手掌 扫击上崩的右小臂后,停于 小腹前。目视右拳(图7- 30 ~图 7-32)。
要求
- 此式对腰部的要求较高,在跳步后的后倾身时, 要保持身体的平衡,后倾角度要大而稳;左手前推与右 臂后撑要形成对拉力。
上身正直后的右掐拳

上崩,力点放在小臂尺骨的前部;全身要体现出整体的弹性力。
- 长身劈斩
右臂松握拳,由前向下向后 抡转,并使大臂贴右耳侧, 上举过头顶。
- 随即双腿屈膝半 蹲,身形下沉。右手臂自上 向下向右腿外侧下方劈砸n 目视右拳。左手在右臂向下 劈砸时,以拳扫击右小臂, 击出声响后附于右胸大肌处 (图 7-33 ~图 7—35)。
要求
全身领起要有向上伸长身体的意识,右臂下劈砸要随 身形下沉而下劈,体现出重力加速度所产生的力量。而 且全身要有一弹性力,如同将身体置于弹簧上一样,有 明显的起伏变化。
第三段
- 转体吼狮发威
- 左脚在身后向右脚内侧并步,双腿以膝的弹力, 将身体向上弹起,双脚前脚掌捻地,左虚右实,向左后 转体180度。随转体左掌直臂由下向上抡臂,至与头高 时,右掌直臂在身体右侧平展,并借左转腰的旋转力, 将右臂向身前抡转;左掌下行到小腹时变掐拳上提口部, 并在右臂抡转到胸前位置向下运行时,自右臂上方,以 掐拳向前击出;右掌停于小腹前。随左掐拳击出的同时, 左脚上一大步,成左弓步,上身向正前方向倾斜。左臂 伸直,挺腰探臂。坐胯挺右腿,重心在左腿。右掌变掐 拳,虎口朝下,停于右侧身后D目视左拳。
- 左脚蹬地挺膝,将身体领起,左脚向右脚并步, 身体前倾。借身体向上弹起的惯性力,右臂松握拳,直 臂由后向前向后抡转一周,至右侧时,变掌拍击右臀部, 击出声响;与右臂向后抡转的同时,左掌自然下落至小 腹前。
- 上动不停,腰向左拧转后身形调正。借旋腰的 惯力,左臂自下向后向上抡转至头前上方时变掐拳。同 时,左脚向前上一步。同时,左拳下劈到身前小腹处。 右脚顺势再向前上一步。右手松握拳,右臂自右侧向后 向上向前抡劈至右腿外侧c身型随右臂的劈下而下沉, 双腿屈膝成半蹲,右腿实,左腿虚。左拳变掌扫击下劈 的右小臂,发出声响后,停于右胸大肌一侧。目视右臂 下劈方向(图7-36~图7-39)。
要求
- 上述动作要一气呵成,左右抡劈的劈斩要发出 三次连贯的声响。
- 要借腰的左右拧转力将臂抡摆,以使劲力完整。
- 左右脚迈步要配合双臂的运行,灵活而沉稳, 身形要有起伏变化,表现出波澜壮阔的气势。

- 膀欹步
- 左脚蹬地,将身形向前上领起,借身体的前冲 力,右脚蹬地起跳,左脚向前跃步,在落地瞬间沉腰坐 胯,膝微屈挺力,右脚向前,脚尖略向右,脚跟用力向 前磋步。
- 在身体跳跃时,左手挺掌置于身前。右脚磋步 的同时,右臂松握拳由下向上崩出,左手由上向下扫击 右小臂部位后,立掌向前推出;右臂借前崩的力量,向 上向后再向前抡转一周,在右脚磋步落脚成弓步时,再 次向前崩出;左手再次拍击右小臂前部位,并停于所拍 之处(图7-40 ~图7-42)。
要求
- 跃步要有前冲 力,右脚磋步要沉实厚 重,与右臂上崩后撩形成 对拉的力量。
- 右脚落地成弓步 的同时,要与右拳崩出、
左手击拍右小臂形成一个 完整的定式。
24•虎扑
- 身形后撤,右腿屈膝在身前提起,使膝与腰齐 平,腰向左拧转。随转腰,右手变掌,与左掌共同向左 外侧捋带,并由下向后向前捋转,至头顶上方,双臂微 屈伸直,掌心朝前。将腰转回原位置。
- 随双臂捋带,左脚蹬地原地跳起,右脚微屈膝 踏地震脚,左脚如同被震弹起一样,屈膝提到胸前。双 手由上向怀里用力回搂。同时,腰向后大幅收缩,全身 成一团缩的整体。目视前下方(图7-43、图7-44)。
要求
右脚踩踏与左腿提起、腰的回缩、双手的搂刨 形成一个整劲。
- 直立推山 上动略停,左脚向身 前落下成左弓步,重心前 移,胸部挺起。双手变 掌,掌心朝前,掌指向 上;左掌在上与胸部齐 尚,右掌在下与腰齐W, 双掌在一纵向直线上向前 撞击。目视左掌指(图 7-45)D
要求
- 左弓步重心前移要保持恰当位置,膝盖处不能 超过脚尖。
- 双手前推要以膝催跨,以胯催脊,以脊催肩, 以肩催肘,以肘催腕,劲力起于脚跟达于双掌,掌根用 力向前推击
- 此式要运用身体的张力,如同开弓放箭一样; 双掌撞击出去要脆而有力。
- 换步左擒研
- 接上式,左脚蹬地后将步撤回,在右脚内侧位 置落步踏实,身形高度不变;同时,右脚提膝向右侧前 上步,成右弓步D
- 右掌随左脚后撤步,向小腹处搂回;左手掌型 不变,待右脚向前迈步踏实的同时,回搂至小腹处;右 手则翻腕使掌心朝前,掌指 略朝下,向前直臂掖掌。
- 左手向下搂刨后,
右掌变拳,屈肘将拳提至左 腮处,将拳击打出去。同 时,提左腿向右脚前方落 步。左掌同时扫击右小臂,发出击拍声响后,护于左胸 大肌处(图7-46)。
要求
- 左脚撤步与右脚上步的双脚换步要迅捷、轻灵; 双手要配合双脚的运动,进行回搂和前掖掌。
- 左圈斫击拳要以肩催肘,以肘催拳,小臂要有 前冲的下压力,拳要有贯穿力。右手扫击左前小臂的声 响,要清脆有力度,不要一划而过。拳劈击出去后,拳 要与自己的鼻尖、左脚尖对正,即三点在纵向的一条直 线上。
- 右擒斫
- 左脚向左横移一步,脚尖略向外撇,身体随之 左转90度。左手拳变掌,在身体左侧直臂下落至与腰齐 平;右掌掌心向下,护于左肘内侧。
- 步型不动。左手掌心向下,在身体左侧逆时针 方向划一平圆,右掌亦逆时针在身体右侧划一平圆。
- 双掌至平面交汇点时,左掌外翻腕,使掌心朝

前,掌指斜朝下,经右掌下向前掖出;右掌经小腹后松 握拳,沿肋侧将拳上提至右腮处。
在右掌提起的同时,右腿屈膝提起到身前,向 正前方向落步成右弓步。同时,右拳向前击出,左掌扫 击右小臂后护于右胸大肌一侧。目视右拳(图7-47K
要求
- 双掌平面划圆要以腰的拧转带动臂的运行;臂 微屈,双肘有外撑之意,划圆高度不超过肚脐。
- 左掖掌与右拳提起同时到位;右震脚与右拳击 出、左手扫击右小臂,三响同时发声(震脚一响,左手 扫击右小臂和侧击右胸大肌连续两响)。
- 右拳在击打到位的瞬间握紧,随后依然成松握 姿势。
- 跳步引手
- 左腿屈膝半蹲,上身后移,重心落于左腿,右 脚向左脚并步,前脚掌点地。右拳变掌回落到右腿外侧, 左掌略上移,护于右腮侧。
- 腰先向左旋再向右拧。随腰的旋动,右掌经左 肩外侧向右直臂划弧,屈肘,掌心向内落于小腹部,而 后掌变掐拳,屈肘上提,指尖对口部;同时,左臂由右 肩内侧向下向左向右直臂划弧,至胸前屈肘时,小臂横于胸前o
- 左脚向前领步,右 脚蹬地起跳,在身体腾空的 瞬间,右腿向前弹踢。同 时,右掐拳向前方弹踢的点 位击出,左掌背附于右拳腕 部(图 7-48)。
要求
- 左右手臂的划弧要 快速稳健,以腰带臂,身形 要有起伏变化
- 身体腾空,右腿踢弹要疾速;引手要与踢弹同 时到位;跳步后的落步要稳,不能左右歪斜。
- 裹边炮
- 右脚在身前落步。右掐拳变掌,与左掌同时屈 臂回搂,经小腹右掌向右向上,至与肩高时,向左臂微 屈并屈腕握拳,虎口朝下,以拳面向左横击;左臂向下 向左划圆后,迎扫击右手腕,并发出击拍声。
- 腰先向下沉再向右转。右手拳变掌向外翻腕, 向前下方摔掌后向身后甩臂,至与肩平时屈肘,掌指对 右耳部,掌心朝前,停于 右耳侧;左臂向内翻腕,
掌心朝左侧,拇指向下,
向左侧裂掌。
- 腰向左转,身形向 上领起。右掌随转身向前 冲击拍,左手内翻腕,以 掌迎扫击右手腕,发出击 拍声响后,护于右胸大肌 处(图 7-49~图7-51)。
要求
- 右手拳横击后变掌下摔,要在拳击点处顺畅转 换,力量不要间断。
- 左裂门掌要与右手配合紧密,使力量合一。
右手击拍掌要与左转腰保持一致,以使力量与 身形和谐统一。
第四段
30.转身捋砸炮
以双脚掌为轴,向左后转体180度,左脚向前 迈半步。左手随转体向前搂刨至小腹部,右掌变掐拳, 随转体直臂上举。身形向上领起。
身形领起至极点后,右腿向前迈一步,随右脚 落步,屈双膝身形迅速下沉。右臂以小臂为力点向裆前 劈砸;同时,左手迎扫击右小臂,击拍出声响后,护于 右胸大肌部位(图7-52、图7-53)。
要求
向左后转体要快而稳,左脚迈半步要与左手捋 带同时完成。
身形上领时,要使右手拳和右脚跟形成对拉的 力量,将身形拉长。
下劈砸要势大力猛,有斩钉截铁的气势;双膝 要体现弹性力量。
31.倒连环
双膝用力,身形向上弹起。随身形领起,右手 拳直臂上举;左手下刨,掌指朝前,护于裆部。
以双脚掌为轴,身形左转90度,随即腰向左拧 转,左脚向右脚后外侧掖步。右臂屈肘,随左转腰向胸 前掩肘划弧;左手松握拳,向左侧高举过头。
腰向右转。左肘在胸前由上向右向下划弧,肘 至左侧时,手臂拳眼朝下,向左身后直臂甩出,右臂届 时横于胸前。
上动不停,右脚向右侧横跨一步。右臂直臂上 举,左手拳落于身体左侧,身形向上领起。目随右拳。
左脚向右脚后右侧掖步;然后除不再转体外重 复2〜4的动作二遍,倒连环共计需连续反复做三次(图 7-54、图 7-55)。
要求
左右转腰要自然顺畅;身形起伏要明显;双臂 动作要与步法紧密配合。
倒连环要求身体必须有很好的柔韧性,动作要潇洒大方舒展;掖步要适中,涮腰要活,步要稳,拳要 顺,全身要尽量放松,不可使僵力拙力;腰的拧转要到 位而适度。
32.猛虎甩头
第三个倒连环完成后,左脚向后掖步,右脚随 即以脚掌点地,双膝微屈成右虚步,缩腰含胸,身形下 沉。左手掌心朝右,护于右腮处;右手松握拳,置于小 腹左侧,双肩内合,将身体裹紧。
- 右脚向前跨一大步成右弓步,向右转腰,将身 体调正;同时,右拳由左下向右上直臂挥击,左手搂刨 至身体左侧。目视右拳(图7-56、图7-57)。
要求
- 身体裹紧要自然内收,将力量聚拢,不可将肌 肉绷紧。
- 右脚跨步成右弓步,要与右拳挥击和左手下刨 同为一体,如开弓放箭一样,将力量释放出去;动作既 要迅猛干脆,又要舒展大方。
- 右弓步形成时,依然要含胸收腹,不可挺胸, 以免使力量散乱。
33.磋步穿帮掌
- 上动略停,右脚回撤半步,脚掌点地落于左脚 前侧,缩腰收腹,含胸拔背。随右脚的回撤,右拳变掌, 沿左小臂向小腹处搂刨;左掌虎口朝上,舒肩探臂向前 穿出。
- 上动不停,右脚向前跨出成右弓步。随上步右 手向前穿掌,左掌向回搂刨到小腹前。
- 左腿微屈,提膝向前迈步,踏地震脚;右脚以 脚跟磋步,同时身体左转约45度。左手手背向左,直臂 横攉掌;右掌回搂后向身后展开。随即右脚落地震脚。 右掌则由后向胸前横向拍击,高与头平;左掌则向右运 行,至胸前时拍击右小臂前部位(图7-58 ~图7-60)。
要求
- 攉掌要随腰左转而一体动作;右掌横拍击打要 有追赶左手的意识。
- 右跟步磋脚要力促劲猛,震脚要沉而有力。
34•猴闪(一)
- 左脚原地不动,右脚向右横跨一大步,屈膝半 蹲,上体向右侧倾斜。右拳以小臂向右侧旁击打,左拳 在左侧斜上方举起。目视右拳。
- 上动略停,右脚蹬地向右侧跳步,在身体腾空 的瞬间,左脚在身后向右侧掖步落地。右拳直臂由下向 后向上再向下抡转一周,左拳向右抡转划弧后停于小腹 前变掌。目视正前方向。
- 右脚落地,双腿屈膝半蹲,身形下沉。右拳向 身前劈砸,左掌扫击右小臂后护于右肩窝处。目视右拳 (图 7-61 ~图 7-64)。
要求
发点。
右脚蹬地起跳不可过高,左脚掖步要及时而稳 定,起跳时身形要长起;右脚落步与右臂下劈砸力落点

- 双膝挺直,身体向上长起。随即双臂同时举过 头顶,双腕贴在一起,左臂在内,掌心朝外;右臂在外, 掌心朝内。
- 身体向右后转180度。随转体双腕贴紧,双掌 如捧物状,同时逆时针旋转,变右臂在内,掌心朝外; 左臂在外,掌心朝内(图7-65)
要求
向右后转体要与旋腕同时完成。双掌在旋转时,双腕要始终贴在一起。
36.猴闪(二)
与猴闪(一)动作及要求相同,由于有抹眉横的右 后转体180度,故猴闪(二)的运动方向与猴闪(一) 相反(图7-66、图7-67)。
第五段 37.五虎擒羊
(1)右臂下劈后,身形向上领起,双膝微屈,重心 移至右腿,上身微向右转。双手变掌,掌心向下齐腰高 度,向两侧撑开时微屈肘1有向两侧支撑之意。目视左掌。
- 左脚前上一步,屈膝站稳;随即右脚磋地,提 膝摘胯,缩腰含胸,脚尖上翘,向左前侧方踢撩腿D双 手握拳,右小臂磕碰在胸前的左小臂后,双臂在胸前交 叉,右小臂在里,左小臂在外,双拳心向内。目视左拳。
- 上动略停,右脚向右横跨落步,踏地震脚,成 骑马步;随右脚落地,松腰坐跨。双掌向身体两侧击打 撑开,中心在右侧。目视右拳(图7-68、图7-69)。
要求
- 右踢撩腿与双臂磕碰交叉要同时到位。
- 右脚落步要伴随身型下沉将双拳向两侧击打支 撑开,在力量分配方面,以右腿和右拳为主。
- 换步拍掌(迎面换掌)
- 重心移至左腿,身体右转90度,右脚提膝回撤 到左脚内侧落地震脚。
- 随右脚落步后,左脚向前迈出,以脚掌点地成 左虚步。左掌心向上屈肘,抬与左耳齐平,右掌前探; 随后左掌向前拍击,右掌迎扫击左小臂发出拍击声后, 护于左胸大肌处。目视左掌(图_7-70)。
要求
(1)换步拍掌要干净利落,劲促力猛;左掌拍至极
点处,利用腕的绵柔力,使 指尖向前下方自然垂落。
- 左虚步脚掌点地要 与左掌拍出同时完成;右掌 扫击左小臂的声响要脆而有 力。
- 身型保持中正,不 可前俯后仰。
- 闪展步裂门掌 左脚后撤一步,屈膝半 蹲,上身向左转约90度;右脚在左脚落地站稳以后,向 前迈半步,屈膝,以前脚掌着地。左手向回抽屈肘,使掌心朝下停于左耳侧;同 时,右掌沿左小臂下侧向前 穿掌至前方位置时,向内旋 臂,使掌心向右,并利用腰 的拧转力,向右侧齐肩高度 横向裂出,右掌与右脚尖保 持在一条纵向直线上,目视 右掌(图7-71)。
要求
右掌先穿掌向前,而后 将掌裂出,目标是对方的腮部;掌击出时要沉肩坠肘, 前穿要有拧钻滚动力;两腿屈膝半蹲要虚实分明,上身 略向左倾,头随右掌运行向右侧微摆动,使目光直视右
掌背。
- 狮子抖铃
- 左掌移至右肩内侧,右掌回搂至小腹左侧。右 脚向左脚并步,脚掌点地,左脚实,右脚虚。上动不停,右脚向前上步,脚尖外撇,脚掌捻
浏览1,20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