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大成拳劲的练法主要有站桩、试力、发力、明劲、暗劲、化劲。
1.站桩。
站桩可养气,气由养而增,力由气中来,气可产生力。并有力由站 桩而来、由试力而知、由发力而到、由技击而用之道理。通过长期正确 的桩功练习,可以使练者培养出内劲,使练者的劲形成一体,也就是练 出整体之劲,这样练者的内气上下贯通,形成浑圆一气,使内气渐增、 自然产生运动。这个动通过了一个从不动到小动再到大动、由大动到
小动、再到不动这一转化的过程。这个动也就是气动,是以后内劲试 力的基础。
- 试力。
试力是站桩的延续,是在站桩本能产生内动、也就是在内气运动 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运动,可使内气运动自如,所以说桩功是试力 的基础。这样会形成气以内带外的运动方式,这是以后发力的基础。 所以说试力是发力的基础,力由试力而知。形意大成拳试练什么力就 发什么劲,试力是为了更好地发力。不同的劲有不同的试力和发力。试 力不光有劲的试力,还有步的试力,步的试力是练步下功夫不可缺少 的主要功法。试力试好,发力才能发好。试力也属动气功,是练气的方 法。试力的特点是用意不用力。
外劲与内劲试力的方式和目的不同,外力的试力主要是为了找劲, 而内劲试力主要是为了运气不同的劲讲不同的试力,形意大成拳既讲 力量的试力又讲气的试力。要知道试力通过了一个形成本能的过程, 只有形成本能,发力方可发好。试力必须要有发力,不同于暗劲,暗劲 是由无力化为有力,无发力之过程,暗劲练出的化劲更为高级。
- 发力。
发力是在试力形成本能的基础上进行的,没有好的试力,就很难 把力发好。发力也需要一个练习的过程,方可逐步把发力掌握好、把力 发好。不管是发什么力都要注意放松。只有松,力的传递方顺畅,发出 的劲也越大;反之一紧,身体必僵,影响了力在体内的顺畅传导,从而 影响了发力的效果,所以发力只谈松、不谈紧,这也是内外家发力要求 的不同之处。瞬间爆发是发力的一个主要方法,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 突然地释放蓄积的力量。不同的发力其方法与要领都有所不同,内劲发力讲意到气到、气到力到、以意领气、以气发力。
形意大成拳的发力方式主要有四种。一是根部发力,步下发力的 根在步下,丹田发力的根在丹田。二是梢部发力,以梢节带动周身去发 力。三是以点发力,如内圆丹田的发力。四是周身发力,如浑圆发力。
- 明劲.暗劲、化劲
要知道用力练拳是明劲的练法,所有内劲和外劲发力都是明劲 的练法。用意而不用力练拳,是暗劲的练法。意到气到地练拳为化劲 练法。
明劲、暗劲、化劲通过了一个从刚到柔、再由柔到刚的转化过程。
明劲有撞击力,可伤人筋骨,暗劲有穿透性,可伤人内里,练到高的境 界时八面有劲,使敌难以应对;化劲有传导性,如电一般,一触劲便传 至全身,可伤人神志。一是明劲。用力练拳为明劲练法,也就是用力发 的劲为明劲,是劲的初级阶段。明劲是拳中之刚劲,处于练精化气的 阶段,为易筋之功夫。明劲将人身中散乱之气收纳于丹田之内,不偏不 倚。明劲多发惯性力。练明劲要求动作上下相连、手足相顾、内外如一。
动转要灵巧,起落要整齐一致而不可散乱。明劲虽是初步功夫,但它 女 是拳法的一切招法和劲路的基础,有形于外。此阶段通过锻炼可提高 % 自身的整体素质,增加力量和速度。练其形,壮其体,体坚如铁,形态1 气势威猛。练明劲也是健身、养生中重要的一环。
拳经云“练形而能坚,练精而能实”,这易筋的劲和练精伊\ 是万万不能等闲视之的。
练明劲应先站三体式,站桩自感神气圆满、劲力通达,然后再练 拳。开始练时自然发力,等功架定形后,在正确掌握姿势的前提下,在 松中出力,发出沉而刚猛之劲。在松中练好刚劲,具有很强的杀伤力。 练时要求自然舒和,以不憋气、不使用拙力为要。初习者不能求快,应 一招一式地练,这样方可逐步提高功夫。
二是暗劲。用意不用力练拳,为暗劲的练法。练暗劲要以气练拳为 基础,否则就产生不了暗劲。此劲意中言力,内里用劲而产生暗劲,无 发力。通过了一个从无力到有力的转化过程,为劲的中极阶段。暗劲是 拳中之柔劲,处于练气化神阶段,为易骨的功夫。拳中所用之劲,是将 形气神合住。练暗劲要以丹田为基础,否则就产生不了暗劲。
练暗劲时将形气意合一,神气舒展不拘束。动作要求舒展圆活而 不可停滞。练到至柔至顺谓之柔顺之极处,便是暗劲结束化劲开始之 时。练化劲开始的功夫,可使人内气鼓荡、气贯四梢。暗劲的开始与结 束的动作并无多大区别,只是劲道的程度不同。
三是化劲。用意练拳是化劲的练法。意到气到、以气运身、内气 运行产生的劲为化劲。有内气运行入化劲之理,也就是内里走劲为 化劲。化劲即练神还虚洗之功夫也,将暗劲练到至柔至顺,谓之柔顺 之极处,这个柔就是松。此劲通过了一个从柔到刚的转化过程,为劲 的高级阶段。
意到气到地练拳,为化劲的练法。化劲是拳中柔极生刚之劲,是练 神还虚的功夫,也是高级的功夫。易髓的功夫是在暗劲的基础上再加
向上一层的功夫。练化劲时周身之运转、起落进退皆不可着力,运用神 意练之。化劲是无力中求有力之功夫,从松而无力、转化至松而有力、 自然而然产生的内劲爆发,看似在发力,实际无主观的发力。这也是化 劲玄妙和高级之处。化劲是内气运行、气至劲生、内里走劲、自然转化 的过程,就好比水结成冰。明劲是暗劲的基础,暗劲是化劲的基础。
依据形意大成拳练功的效果,可以将其习练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一是意用于形,练形;二是意用于劲,练劲;三是意用于气,练气;四 是意用于意,练虚。与之相对应的,形意大成拳的练拳习练过程也有 四种境界,即初级是用力练拳;中级是用气练拳;高级是用意练拳;最 高级是无意有意练拳。所以形意拳经讲: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 真意。又讲:有形有意都是假,拳到无心方见奇。习练者练至精深的 程度,与人相搏会感到得心应手。古往今来,练至化劲者不多见,正 可谓练者如牛毛,成者是麟角!
三、九大劲道的练法概述
九大劲道的练法主要有合劲、挣劲、整体劲、跟劲、内里劲、内圆 劲、空透劲、内整劲、浑圆劲,都是一步一步上升、一环套一环的。合
劲、挣劲、整体劲、跟劲为练外劲阶段,主要是要恰好地去发挥肢体
和肌肉的力量。内里劲、内圆劲、空透劲、内整劲、浑圆劲为练内劲阶一
段,主要是以意练气、以气发力和产生力。传统武术中,把人仑 皮等有形的东西当成了外在的东西,把精气神等无形的在的东西,对人体进行总体划分,于是有了 “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 或“外练筋骨皮,内练精气神”的说法。下面具体阐述各种劲道的习练 方式。
合劲是其他劲道的基础,讲内夕卜三合。内三合指心与意合、意与气 合、气与力合;夕卜三合指手与脚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合劲主要是练 外三合之劲,夕卜三合是内三合的基础。夕卜三合劲是练好手、脚、劲三而 合一,是其他劲的基础,所以不可忽视。
意道:练定架试力时注意自己手脚合一,讲手到脚到。合劲, 动作要先合。
(二) 气道:自然呼吸,也就是平常状态的呼吸运动。
(三) 劲道:用意不用力。不用力,指全身放松、毫无拙力、不使 肌肉紧张。
(四) 动作分解:主要以五形拳和虎形来练,五形就是劈、钻、崩、 炮、横的练习,虎形是以虎扑、虎托、虎撞钟来练习。
(五) 功法效应一一主要是把手脚形成合一,讲手到脚到、动作 一致。
(一) 意道:发力是在试力练到形成本能的基础上进行的,意用 于发合劲,但不要求力,要注意放松,这样劲方不僵,方可打出手与脚 合一。开始先练定架发力,发力时注意自己手、脚、力合一,发力不要 大,先用小力去找感觉,然后再放开发。
(二) 气道:自然呼吸,也就是正常生活状态中的呼吸运动。
(三) 劲道:发力时不可一出手就发力,也就是不可过早发力,过 早发力劲就老了。发力要脆,做到手与脚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
(四) 动作分解:主要是做到手到脚到,手脚劲力合一,这样方可 逐渐打好合劲。
(五) 功法效应:合劲是后边劲的基础,打好合劲很重要。要想真 正地打好合劲,必须要一个练习的过程,方可逐步掌握、形成本能。
(六) 技击作用一一合劲是手到与脚到之劲。形意拳讲究脚打、
踩意不落空,要求手脚齐到后再出手进攻对手,踩着敌方的小腿至脚,< 踩腿极其隐蔽,会使对方防不胜防。如果对方抬腿防踩,上身就落空 了,即造成空挡,练者便有可乘之机打击对方
浏览1,0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