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桩主要动作有挣抱式、按提式。虽然都练浑圆之劲,但动作 不同其劲路是不同的,在练功和养身治病上的作用也是不同的。
整体桩一般先练挣抱式,再练按提式。撑抱式是从横劲开始练, 逐渐形成浑圆之劲。按提式是从竖劲开始练,逐渐形成浑圆之劲。当 撑抱式练到外不动内动时,也就是练到整体如一时,再练按提式;等 按提式练到外不动内动时,也就是练到整体如一时,再练养身桩。按 两个动作的顺序练,等劲练到形成本能了再练养身桩时,这些劲都自 然存在,所以说养身桩同时又包含了浑圆桩的功夫。两个动作按顺序 练,比按一式练下去的功力要深、境界要。虽一式也可练出浑圆之劲, 但二式练出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所以两个劲路都必须练!
整体桩的练功动作主要以站式为主,坐式、卧式为辅。
四、 整体桩的练定
(-)挣抱式练功的方法
挣抱式主要从前后横劲开始练整体之劲。此动作也最易掌握。
意道:摆好动作,放松意用于撑抱,就是意用于双手之撑抱。两
有撑的力量,同时要有抱的力量。用意不用力,用意宜轻不宜重。
切记:内动时可随之而动,并要注意放松。不可固守不动,那样虽 有利于练皮下层筋骨之内劲,但不利于内里真气的培养。站桩时闭目 与睁目随意,但要注意闭目不可闭神,睁目不可外视,即有视而不见之
整体桩不控制自然之动,可体会到周身之内动,培养出内气之运 动,并由内气之运动,进行试力。试力是桩功的延续,能做到拳由桩中 生。如控制自然之动,就不能产生试力的动,也就不能产生内里试力。
练功中的松:一是哪里动哪里就松;二是全身放松,身体和精神 都要放松。
撑抱式呼吸方法:自然呼吸。
撑抱式练功要领:要注意的是不要有意识地追求功感。练功不 求功,求功易执着,执着易产生错误的练功方法。练功不求功,功在其中;求功不出功,枉费心机。俗语说:功到自然成,随着功夫的提高,一 ® 般2-3个月后,人的感受会逐步改变。练到逐步能入静下来,感到舒 答 适,产生内动等气感现象出现了,方可再增加练功时间。随着功夫的提 高,练功时间可提高到1小时至1个半小时,因为练到20分钟时一般 才上气感,40分钟时气感较强,40分钟到一个半小时气感最强,也是| 练功夫的最长时间。当然,各人的功感来得快慢不一样,产生的功感 也不完全一样。
按提式主要从上下的竖劲开始练浑圆之劲。
按提式练功的方法:摆好动作,放松意用于按提,即意用于双手之 按提。两手在有按的力量的同时,要有提的力量。内动时可随之而动, 并要注意放松。用意不用力,用意宜轻不宜重。
按提式呼吸方法:自然呼吸。
按提式练功要领:注意两手对站立、前后平衡的调整。
注意:整体桩配合试力练,效果更佳。
五、整体桩功的功感
就气感而言:在动方面表现为,产生内动和舒适的感觉的时间大 约在站到2—3个月左右。随着练功的时间长了,动的动作在不同时期 会产生不同的现象。开始时内动带动外动,会产生摆动、扭动等现象。 动的动作由小到大,后又由大到小,由动到不动,最后由外不动到内 动。所以说:“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不动,不动之动方是生生不已 之动”。静的方面,从杂念多到少,从杂念少到无,逐步至杂念不生, 进入极静的状态。但动与静的现象,都是自然达到的,不可强求,强求 什么就易执着于什么,而影响正常练功效果。整体桩站到一定的境界 会产生内气和内劲,可到达内气鼓荡、整体如一的境界。
第六节浑圆桩功练法
浑圆桩是练通的功夫,也就是练得到周身一气的方式,为站桩的中级阶段。
停回桩概述
通过正确合理的站桩方法,可练出周身一气的功夫,也就是浑圆 一气,名为浑圆桩。
浑圆桩是在整体桩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的练功方法,因产生整 体桩、整体劲和得丹田气的基础上,浑圆桩可很好地把周身练通,使 丹田内气充盈,继以丹田充盈之气达于周身,形成周身一气。
浑圆桩通过了一个从气化到静化的过程。气化的过程,也就是通 过了从内气渐增到气贯周身之过程静化的过程也就是从不静到静的 过程。在形神合一气功态的修炼中,守形有生气、增气之妙,守形可练 浑圆一气之功夫。形意大成拳的浑圆桩,不控制和引导自然之动,不 练大小周天,而是练浑圆一气。
浑圆桩讲守形,守形可生气,气由生而得。守形可进入形神合一之 @ 气功态,为练气化神的阶段。练浑圆一气之功夫主要是通过气化向静、煮 化的转化之过程。守形生气是以丹田气和整体桩内气鼓荡为基础,效鬣 果甚佳。守形有生气之妙,生气有增气之妙,增气有生力之妙。力可运 气,气又可生力。守形的方法是言松,松可至通,松可达到守形之目的,
宜 守形可达到练气化神之目的,练气化神可达到浑圆一气之目的。
浑圆一气可达到练浑圆劲之目的。浑圆劲是微动的瞬少周身内 气产生膨胀之劲。此劲可获得一动无有不动、周身无处羽甲之舫去
此桩功夫讲究通,是形神合一的气功态,可练周身气贯通,达到一动 无有不动之境界。
切记:内气产生运动,周身贯通,一动无有不动也是试力的基础; 反之没有内气运动为基础,是无法谈试力的。
浑圆桩是上乘武功,等到浑圆桩练到浑圆一气、周身贯气时,就可 为练浑圆劲打好基础。而浑圆劲可获得无处不弹之技击功效,无处不 弹也就是无处不发,好比拍皮球一样。当你能周身贯气,气嘶嘶有声, 以气运身,一动无有不动时,用浑圆劲打人,不问行坐,一触可跌人而 出,浑圆劲用于技击时可达到随心所欲之境界。
二、浑圆桩生色原理
浑圆桩在生气方面主要包括一是守形,二是体静。
一是守形可生气。放松摆好,放松可得到守形之目的。守形有生气 之作用,因形神合一是种气功的状态。放松摆好可达到意守周身之妙, 意守周身可达到练周身之气之目的。放松摆好有生内劲之妙,用内劲有 运气之妙,运气有练气之妙。这样可产生内气鼓荡、身体有物之微妙功 感。松是运气的条件,放松越好,气的运动就愈好,增长功力就越快, 放松可培养出内劲。反之,如用力,则身必发紧,影响气的运动。但松不 可瘫软,瘫软必然会泄劲,所以要求松不可泄劲。
二是体静可生动。放松摆好,可达到体静之目的。静可生动,这个 动是气之动,也就是静可生气、得浑圆之气。
三、浑圆桩练功方法
(一)意道:摆好动作,意用于放松摆好,内动时要注意放松,哪 里动哪里就松,不控制自然之动。用意宜轻不宜重、不宜求松,求松反 而易执着于松。注意放松摆好,不要错认为摆好放松,那样易执着于 松。放松中自然会去拙劲、生内力、达到不言力而有力之效果。放松中 自然有调气、调形、守形之妙境。
放松可使肌肉关节处处张开,通周身之经络,可使气机启动、内气 鼓荡。放松不可求松,执着于松,做到松就可。放松包括肌肉放松、内 脏放松、精神放松。肌肉放松达到肌肉如衣之状态。放松有利玉人静, 可以帮助入静,入静可以进一步放松。初级站桩时的放松就是一个卸 掉拙力、产生内劲的换劲过程。
放松有利于力本能恰好的应用,放松站好可做到意守周身之妙, 意守周身可使形神合一,形神合一是一种气功的状态可达到练气化神任 之功效。放松站好,可自然而然地去掉拙劲,用内力使不言力而有力, 煮
放松摆好,摆好是对形的要求,意自然而然会用于形。意用于形达到 恰好的意守周身之目的,意守周身自然达到练周身之气目的。要知守形如 有生气之妙,这样就达到生气之目的,气有生增。这就是形神合一之妙1 处。
桩功产生自然之动是以后试力的基础,对应了拳由桩中岁无极 生太极的道理。习练者不可直接守形,要不意守周身、或专雨用有二作等,直接守形就易执着于形,执着于形就易产生气滞、逼气和气血 上涌等现象。执着己身永无是处,离开己身无物可求。放松摆好可使 练者恰好地进入静的状态,静可达到练气养神、性命双修之功效。
(二) 气道。自然呼吸练久了,功夫上身了可自然形成腹式呼吸, 到达呼吸精气之妙境。
(三) 动作分解。动作分站、坐、卧三种练法。练功效果一般来讲 卧不如坐、坐不如站。一般不用卧式练,卧式练易不知不觉睡着了。如 累了也可先卧着、坐着练会,再站着练。
浑圆桩为不定势练法,练功的开始以双抱式进入练的状态,随着 内气的运动,形要随着内气的运动而变化。运动变化停止后,可随三 个基本动作调整站好,内动时要注意放松。动作变化中,还会自然产生 独立桩动作。
(四) 劲道。不可用力,内动时要注意放松,放松有利于气之运动 和入静。
(五) 练功要领。守形阶段,讲形神合一,主要是练气、讲气化、讲 练气化神。此时主要是注意不宜追求功感,此桩在不知不觉中使练者 长功夫。形要练到动作标准和放松,形成本能,再练此步功法。
西、浑圆桩练功中的功感
(-)在气的方面,有身体有物之感,物也就是气。内气通过内里 和经络的运行而产生,节节贯通,周身鼓荡。周身鼓荡分内里的内气鼓
荡和四肢经络的内气运动,内气鼓荡是长功夫的现象,很为可贵。
(二) 在动的方面,主要是丹田气会产生内动。腹式呼吸时,丹田 内动感觉明显,双肾会产生鼓荡。功感好时,会有气罩起来的感觉。随 着内气的增加,身体会产生内劲鼓荡的感觉,往往会在步下开始产生 开合劲的运动,小腿里会产生内劲之运动。
当产生内动时,越站到后面越舒适得力凋身内劲充实,内气鼓荡, 练后会感到精神饱满、气力倍增。呼吸精气,可感到丹田内气之动和腹 式的呼吸。练到周身贯气时,站桩的力已不完全靠腿去支撑,周身之气 会产生对身体浮力,就好比人站在水里一样。
(三) 在静的方面,练者时常能进入静的状态,但很难达到极静 的状态,也就是物我两忘的境界。但动与静的状态,都是自然达到的, 不可强求,强求什么就易执着于什么,而影响正常练功的效果。
浑圆桩站到一定的境界可周身贯通、浑圆一气、内外呼应。内外呼 应也就是身体之气与宇宙浩然之气相为呼应天人合一首先是气的合@ 一,所以说浑圆桩是虚无桩的基础。
浏览61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