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说: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练拳不能光练拳架,那样练到老就是花拳绣腿,中看不中用。因而要注重邛必术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武主要是指功夫,术主要是指技巧。只有抓住 两方面修炼,才能更好地、完整地掌握好一门武术的体系。

修炼武功因人而异,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的。我认为有几种人不 适宜练拳。一是练拳心不定者,没练多久,就认为此拳不行,就改别的 拳练,盲目求多难以成;二是练拳一知半解,不按规矩练者,难以成; 三是练拳心情浮躁,急于求成者,难以成;四是练拳时玩弄小聪明,不 刻苦练功者,难以成。这些人难以成大器。

固步自封是习武的大忌。武术界经常存在着一种现象,即都说自 己如何如何好,如何如何高强,看不到自己的缺点,更看不到别人的优 点,夜郎自大,骄傲自满。这不仅使自己无法获得高深的武功,也阻碍 了门派的发展。

形意大成拳是内家拳,而学习内家拳要注意三害。一害练拙力, 血脉闭死,使四肢百骸的血脉不能流通,筋络不能舒畅,全身发拘,手 足亦不能活泼,身为拙气所滞;滞于何处,何处生病。二害练努气,憋 气,用蛮力,太刚则易折,胸内气满,肺为气所排挤,气息不畅。三害挺 胸提腹,则气逆上行,终不能归于丹田,上实下虚,两足轻浮无根。

名家误导也容易导致习练失误。一些名气大、不懂什么是真正武 术的名家,或出书或网上视频等,对一些习武者,特别是刚学武者造成 极大的误导,形成同样拳术理论和练法不一,使初学者摸不着头脑, 分不清对错。

现在网络发达,网络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但是,在网上学武术存

形煮我

在着优点,也具有一定的缺点。优点是有利于大家去查武术资料、远距 离收看老师视频、快速联动、便于联系等,可以从中学习到很多东西。

而主要缺点是对于一些初学者而言,直接跟视频和资料学,分不清对 和错,加之理解错误,结果练习中错误百出,耽误时间,还可能误入歧 途,练出毛病。

在青年的习武群体中,许多人认为散打好学,也好学散打。这是因 为现在很多青年人疏于深入了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武术,常 在电视报纸上见到散打比赛的宣传。还有的看到散打花架子多,套路 比赛多,造成散打才是真正的武术技巧的误区,认为其他传统武术只 是养身的方法,不能用于实战的错觉。当然,真正有神奇功夫和技艺 的人还是少数,一般比较保守,不轻意外传,传播力不广,影响力也就习练形意大成拳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练拳与练功同时进行, 这里需要从理论理清一些传统的理论误区。小。最主要的因素是传统武术功夫深,习练时间长,一些青年人追求 时尚,学习简单速成的散打。其实,学武术的人群中,还是适应学练传 统武术的人多,因传统武术不受年龄限制,习练者众多,适宜习练的人 群广泛。不像散打,只局限于青壮年的人群。总的讲,不管是实战还是 养身等方面看,传统武术更有魅力,更能体现了中华文化哲学道理。

套路之误区

武术套路从史料上看,约在明朝中后期才有些记载,武术套路是 有由直接练习招式,到把一些招式组合起来,形成套路,主要是为了表 演而产生。虽然从套路中能看出一个习武者的力量、速度与变化,但与 真正的实战还是不切实际,相差甚远。我认为传统武术中的套路是为 了表演而产生的,本来就不是为练技巧和实战而用的。没有套路是人 练拳,可随心所欲;而练套路就是拳练人,把一个原本灵巧的人,练成 了一个机械式的人。规规矩矩演练套路,浪费了很多练功时间,直接影 响到真正练武术的进程。虽然套路也能展示出演练者的力度、速度、 协调性和技击技巧,但用套路来表达肯定不够精确,特别是技击技巧, 更容易产生理解上的错误,使练习套路容易失去武术的实战性。武术 起源于技击,技击也是武术存在的生命力。所以武术离不开实战。

2、绝招之误区

所谓的绝招因是指自己认为能够置敌于死地的招法,主要表现在 招法上的绝妙和功夫上的超常上。但任何绝招都不是绝对的,主要看 对手的实力,决定你所谓的绝招是否用得上,所以说没有真正的绝招。 初练习拳者容易被绝招所误导,往往去追求什么绝招,而不潜心练习 基础的功夫,真正到了实战时不知招法的恰当发挥,是受力量、速度、 硬度限制和影响的,有时绝招用不上,或在不能在合适的时间使用绝 招。事实上,练武的过程是一个练力、发力和用力的过程,也就是练功 夫的过程。练技巧用的时间比练功夫用的时间却少得多。

3、速成之误区

形意我成怒

速成的武术是有的,但要想学高深的武功,又想速成,那是不可 能的。中华武术贵在博大精深、出神入化、高深莫测。一味地追求速成 必然会远离高深的武功。还有些习武者一心想追求武术之速成,即不 知追求速成同时,必然会失中国武术博大精深的一面。这实乃是追求 速成的误区所在。

4、金钱之误区

武术是学术,当武术受金钱左右和影响时,就会失去真正武术追 求的方向,就会影响武术正确的传播和发展方向,同时也贻误了习武 者对武术正确目标的追求徵使有些人练了几十年或练"辈子武术, 在技击和养身方面都没有多少收获。

5、 现代青年人对传统武术之误区

一是因现在的传统武术多是表演,加之真正有功夫的人又少。二是没有形成能够真正地、恰好地展现自己武技的擂台,自然会让现代 的一些青年人认为传统武术只会表演和只有健身的作用,不能实战。 这既是青年人对传统武术之误区,又是传统武术之悲哀,也是传统 武术发展中的一大障碍。

6、 散打胜民间武师的误区 普

民间武师到散打比赛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输在比赛规则上在散1 打比赛中民间武师的技法和力量等都受到了限制。往往一些民间掣__ 上场,自己的拳法无法用,临时改为拳击的手法去打。就如罗 而到公路上去跑,其结果就可想而知了。擂台规则限战”,其实并非真正的“实战”。如立一个民间比赛规则让散打运动员 击打,结果也可想而知了。

7 拳术无高低之误区

不同的拳种,武与术是有高低之分的。不是拳种无高低,只要苦练 都一样。有高层次的武术、高深的武术;也有低层次的武术、简单的武 术。形意拳宗师李洛能以前学其他拳法,后遍游全国,历经磨难,直 到败在、意六合拳下,才知道自己的拳技与人相差甚远,不堪一击,最 终拜心意六合拳门下〈戴龙邦将秘而不传的心意六合拳破格传于李洛 能,李洛能十年精心练习,到47岁时学乃大成,与人交技无不得心应 手,名震武林,有神拳李之威名。在咸丰、同治年间,神拳李与八卦拳 董海川、太极拳杨露禅,三足鼎立。可想而知,如拳种无高低,李洛能 就不用遍游全国、千里寻师了。

8、 内家拳慢的误区

有些人说,内家拳慢如何打人?用意不用力,不用力如何打人?殊不 知慢是练功的,如太极拳的一路、大成拳的试力等,打人时,肯定离不开 快。大成拳讲超速运动,形意拳讲出手三节不见形,如见形影不为能, 这都是形容打斗时快的作用。手快打手慢这是不可争议的道理。只是快 的方式不同,形意拳讲出手不回手,零距离也可发力,这样比回手速度 定快。不用力是指不用拙力,用的是内劲。用意不用力是用内劲的方法, 讲意到、气到、力到,而内劲可得到浑圆一气之浑圆劲。此劲比拙劲打击 力更大,速度更快。此劲打人的效果,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

9、 学武人年龄的误区

一些人认为,武术是从小练的,现在大了,胳膊硬了,不适宜练拳

X我认为不同的年龄可以选择不同的拳种,如少儿可练少儿武术;青 年人可练内家拳,外家拳或散打;女青年可练女子防身术或其他拳法; 老人主要以练内家拳为好。从养身角度讲,年龄大更应该注重对身体 的修炼。当然从培养人才的观点看,还是应该从小抓起。我们许多徒 弟四五十岁了,才开始练,都能练出成就,练出功夫。有的开始是练养 身的,等到功夫成熟了,开始对技击感兴趣,又开始练技击。

 

浏览727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