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啸亭杂录》记载:一次,鳌拜称病,久未上朝理事,康 熙皇帝亲临鳌拜府探视,直人鳌拜寝室,因来得突然,其侍从未 能通报。鳌拜出于心虚,表现极为紧张,下意识地将手伸向榻 下。当时御前侍卫见鳌拜神形骤变、异常紧张,预感到情况不 妙,抢步上前,掀开褥被,发现其下有一柄利刃。届时,在场众 人皆被床前的突变所惊呆了,不知所措。在这一触即发的关键时 刻,若有一方不理智,那么后果不堪设想。机智聪慧的少年康熙 异常镇静,考虑到身处虎口,人单力薄,不宜动武。便笑着对众 人说:“刀不离身,乃满洲故俗,不足异也。”言毕,宽慰了鳌 拜,从容地率众人起驾回宫。康熙将在鳌拜府发生的事如实地向 祖母孝庄太皇太后禀奏。太皇太后深深憎恨,欲意铲除。因康熙 年幼势单力薄,要审时度势,更加慎重,稍有不当,后患无穷。 虽然孝庄太皇太后和康熙皇帝对鳌拜等人专权犯上行为恨之入 骨,但没有轻举妄动。康熙皇帝反而对鳌拜等辅臣欲予安抚,特 晋鳌拜为二等公加赐一等公,再加太师衔。其子那摩佛袭二等公 爵,再加太子少师衔,以示器重。有关人等酌情加爵。

与此同时,康熙皇帝暗中进行着铲除鳌拜的准备工作。索尼 死后,其第五子心裕袭一等伯爵,第六子法保袭一等公,授内大 臣之职,其长子噶布喇,次子噶布拉俱为领侍卫内大臣。其中第 三子索额图天资聪慧,文武兼备,封为御前侍卫,随侍康熙皇帝 左右,每天陪同康熙习武弈棋,深得康熙的赏识,后来索额图成 了康熙除螯拜的重臣。孝庄太皇太后为了皇权利益,早在康熙四

年(1665年,当时康熙年仅十二岁),便决定册封索尼之孙女赫 舍里仪为皇后,尽管当时螯拜、遏必隆等权臣对此强烈反对,并 联名上奏。孝庄太皇太后,凭借自己的尊严和地位,兑现了这桩 “政治婚姻”。太皇太后的决断,使索尼家族成为爱新觉罗家庭的 姻亲,皇族的政治同盟军。从而加强了康熙皇帝自身的实力,索 尼家族成员在康熙皇帝与鳌拜的政治斗争中给予了力量和心理上 的支持,在铲除鳌拜等权臣的决战中起了重要作用。

索额图是康熙孝诚皇后的亲叔叔。从少年时起,就任宫中侍 卫,终日随侍康熙身边,与康熙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深得皇帝的 青睐和器重。很快康熙又联合代善之孙惠顺亲王(神力王)祜塞 之子康亲王杰书,杰书是康熙近支兄弟,为了爱新觉罗皇族的利 益,死命辅佐少年康熙,协助康熙在宫中以游戏为名,训练一批 武士,积蓄力量待用。选定少年侍卫,拜唐阿中的满洲上三旗皇 亲国戚子弟中身强力壮者为亲信侍从,但不启用宫内旧有的宫中 侍卫,以防走漏风声,贻误大计。

康熙皇帝会同索额图、康亲王杰书每日率数十名少年侍卫在 宫院内辗转腾挪,摸爬滚打,每天二五更的功夫,踢柏木桩以练 腿功,举宫廷内伞墩子练臂力,跳石阶、走金砖以练步法。康 熙、索额图、杰书身先士卒刻苦训练,每每两两捉对,身着布制 褡裢,脚穿高筒官靴,跳起了黄瓜架,演练“布库戏”(摔跤)。 他们从不避讳,即使繁拜等朝臣上朝时,他们照常嬉戏。鳌拜等 朝臣有时驻足观看,从不在意,认为一群乳黄未退、个头不高的 孩子们陪康熙摔跤玩耍,乃寻常之事。因此,鳌拜毫无戒心。有 时康熙率众到南郊海子里狩猎,演练弓、马、步、摔跋,他要求 每个侍卫都要掌握弓、刀、石、马步、箭、摔跋、跳胳驼(后来 成为“善扑营”传统的演练项目),有时一连几天不回宫,在郊 外扎御营,为此时常贻误朝事。康熙对朝政不甚用心,以此麻痹鳌拜等人。

经过三冬两夏的苦练,少年侍卫们在康熙与索额图、杰书的 认真训练下,每个侍卫摔跤的技艺大增,“勾”、“别”、“切”、 “入”运用自如。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技艺日益成熟,各个雄赳赳、 气昂昂。康熙、索额图、杰书寻找时机,铲除奸侯。康熙见时机 已成熟,决定动手锄奸。康熙八年(1669年)五月十六日,康 熙按惯例,应在南书房召见整拜议事。当日早晨,康熙将鳌拜的 亲信家族以各种理由遣出京城,康熙命索额图召集少年侍卫。亲 自训话:“尔等皆是朕心腹之士,然朝政已为鳌拜夺势专权。尔 等是屈从鳌拜还是听朕旨意?”众人一听要擒拿鳌拜,各个义愤 填膺,一是可以检验自己练的跤艺,二是向皇上表示忠心的机 会,大家甚是髙兴,众侍卫高声回答:“惟皇上之命是从!”于是 康熙准备就绪,传旨擒鳌拜。整拜像往常一样不知就理,仍旧一 副不可一世的样子,毫无戒备,大摇大摆进人宫门,整拜刚跨过 门檻之际,皇上大声喝道:“蜜拜!你可知罪吗?”伺机而待的侍 卫将门关上,便一拥而上,欲意擒拿鳌拜。鳌拜虽为身经百战之 勇将,臂力过人,纵马、摔政无所不精,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 朝事的繁忙,无暇操练,武功早已荒废,无法抵御众侍卫的袭 击。但虎老雄心在,鳌拜使出当年摔蒙古跤手的拿手动作—— “别子”,屡见成效。开始,摔倒了几个侍卫,康熙见鳌拜困兽犹 斗的神态,即命索额图、康亲王杰书等一起上前合力拼斗,速战 速决。索额图年轻力壮,在后面搂住了鳌拜的腰,杰书抱住鳌拜 的腿,双方僵持不下。鳌拜拼命地挣扎,甩开索额图和杰书,向 宫门跑去。怎奈宫门紧闭,索额图等追赶上前几人相互合力摔打 在一处。几个回合下来,鳌拜因年老体衰、寡不敌众,被索额图 一个“跪腿得合落”摔倒在地,众侍卫抢步上前,死死按住,鳌 拜只得束手就擒,被侍卫们捆绑一团。至此,康熙皇帝以大智大 勇,不动刀兵,不见血迹,利用少年扑户(摔跤手)将横行当世 的权臣鳌拜俘获,夺回皇权。

康熙命索额图、康亲王杰书,拟定整拜、遏必隆及其同党的 罪状。鳌拜犯大罪二十款,“应将鳌拜革职立斩,其亲子兄弟亦 应斩首,妻并孙为奴,家产籍没,其族人有官职及在护军者,均 应革退,披甲当差。”另外,议订其党羽班布尔善,侄子内廷行 走侍卫塞本得,吏部尚书阿思哈,户部尚书马尔塞,兵部尚书噶 楮哈等二十余人论罪当诛,以除后患。在审讯鳌拜时,他承认了 所犯罪行,并低头认罪,请求叩见皇上一面。当康熙皇帝召见他 时,整拜将衣服撩起,露出全身伤痕,痛苦地对康熙说“我随 太祖皇帝南征北战,创立了大清基业,身上留下累累伤痕,恳请 皇帝饶我一命。”康熙皇帝考虑到鳌拜的势力已除,已达到了目 的,繁拜等人对大清的建立却也功不可泯,实乃开国元勋,采取 宽容态度,仅将班布尔善等九人处死,其余皆从宽免死,将魁首 拜“革职籍汉,仍行拘禁”,不久鳌拜死于监禁中。遏必隆 “免其重罪,削去太师”。f26aa4721a23b58db69a2288fecde8d

这场清初宫廷大变平息之后,康熙皇帝重赏了有功之人。索 额图、康亲王杰书等人从此平步青云,走上了飞黄腾达之仕途。 康熙皇帝为了加强宫廷侍卫力量,组建以在擒鳌拜中有功的少年 侍卫拜唐阿为基础的皇家摔跤队伍“善扑营”。“善扑营”分左右 两翼,隶属侍卫处管辖,由督统、副督统(皆为亲王、贝勒)统 领,直至宣统末年清王朝的灭亡,在这200多年中,“善扑营” 起到了“提高中国跤术,丰富中国跤文化内涵,承前启后”的纽 带作用。“善扑营”解散以后,扑户们流落社会,遍及全国。他 们广为传播“善扑营”跤艺,从而普及了中国式摔跤运动,使这 项古老的体育运动在神州大地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起来。

(三)神力王的传说

善扑营之中的力大者,比比皆是,出了名的人物不外乎神力 王。在200多年的清史中有案可查的神力王就有几位,康熙的弟 弟就是一个力大无穷的王爷,故称神力王;清末又有摔死蒙古跤 手的达摩苏王,也称神力王。民间传闻甚多,叙来也颇有意思。

《稗官野史》所记达摩苏王称神力王。顺承恭惠郡王克德浑 第四子勒克锦也称神力王。咸丰朝济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皆被称 为神力王。

善扑营中还有一扑户,名郑四,据传此人是牛板肋,即肋骨 宽如牛肋,大力如神人一般,人称大力神郑四,是善扑营跤手中 的佼佼者,因盗用官砖盖私房缉押在牢。此时正值小金殿演武之 前,蒙古亲王带跤手晋见。此位跤手不仅技艺出众,而且力气很 大,善扑营中无人能胜,主持善扑营的亲王询问谁能战胜蒙古跤 手,左右禀复只有郑四能胜,但郑四犯事在押不能对阵,亲王立 即传谕敕免郑四,给一个月训练准备时间,后在小金殿上郑四果 然获胜。

在《稗官野史》上亦写有达摩苏王,格称神力王,是指顺承 恭惠郡王勒克德浑的第四子勒克锦。达摩苏王善骑射摔跤,能拉 开十二个劲的硬弓(每个劲十斤),单手能举140斤石锁。从小 受名人指教,加之其身材高大,每天坚持二五更的功夫,上朝前 早已踢完两百下柏木桩。有时几个家奴陪他练功,有时也到善扑 营,同扑户切磋跤技,全营扑户无人能敌。清代皇宫养有许多大 象,大典之时,用做仪仗队,这些大象定期到象来街洗澡。有一 年,象来街洗象,有一头大象不听指挥,止步不前,官员们束手无策。达摩苏王正在场应差,为了避免发生意外,他抢步上前双 手一揪象鼻子,大象欲意反抗,达摩苏王两臂用力,向前一拉, 就把大象给拉走了。围观的人被惊呆了,皆为其神力所震撼。一 次达摩苏王去圆明园,路过西直门,门洞堵车,达摩苏王问轿 夫:“为何不行?”轿夫说:“门洞内有两头牛发狠顶撞,互不相 让。”达摩苏王下轿来到两牛之间,双手各握一牛角,两膀一用 力向左右一分,将牛分开,达摩苏王拍拍手上的灰尘,坐轿而 去。在场的人无不称奇,赞其神力,从此大家恭维地称他为神力 王。京城很多有关神力王的传说,均是讲的达摩苏王。

历史上真有一位神力王大胜蒙古高手的记载。据《啸亭杂 录)记述:“喀尔喀使臣至,与近臣角抵,俱莫能櫻。王闻之, 请于烈王,伪为护卫人朝,杂于众中,使臣与斗,就手而扑”,

“先惠顺王神力”(《啸亭杂录•卷二》),对这段历史故事多有记 述。顺治年间,蒙古喀尔喀部遣臣人朝,带草原最好的跤手同侍 卫、扑户们比赛。扑户们连连败北,顺治皇帝甚为震怒,特下旨 选技高者与之对抗,只准胜,不准输。时有代善之幼子惠顺郡王 祜塞,年二十,智勇双全,常与侍卫们对摔,无不轻取。届时, 自荐与蒙古跤手对垒。鉴于王室的尊严,祜塞换上了侍卫的服 装,杂于侍卫之间,同蒙古跤手对摔,没有能敌者,祜塞大获全 胜。顺治大喜,赐茶叶、彩缎、马匹等无数。因其年少力大,故 称神力王,后封为惠顺亲王,其子康亲王杰书佐政康熙,曾管理 善扑营事务。

惠顺亲王祜塞生于1628年,关于他的死,又有不同的传说。 祜塞是努尔哈赤第二子代善之幼子。代善随父王努尔哈赤拼死征 杀,转战南北,为大清王朝的建立和统一中国立下汗马功劳。而 努尔哈赤将其皇位传于四子皇太极,诸王贝勒常有不满情绪,时 有流露,为此身败名裂者大有人在。皇太极继位后,为了缓和皇

族之间的矛盾,对皇室宗亲采取怀柔政策,予以安抚。

崇德八年(1643年)二月九日,皇太极病故,皇室内部为 了争夺王位,掀起了轩然大波,窨亲王多尔衮、肃亲王豪格为其 王位明争暗斗。孝庄皇后借重两黄旗势力,扶皇太极之子福临继 承大统,从而结束了皇族之间的皇位之争,稳定了清初的政治局 面,为推翻明王朝、建立大清基业打下了基础。礼亲王代善为人 谨慎,在这场王位斗争中,始终采取明哲保身的中立态度。他率 其子侄驰骋沙场,所向披靡,为推翻明王朝,建立大清王朝立下 了汗马功劳,被封为八家铁帽子王之一,幼子祜塞被封为惠/顿亲 王。

一天,惠顺亲王祜塞对代善讲:“阿玛(父亲),咱们做两天 皇帝行不?”代善一听,吓出了一身冷汗,这句话如传六耳有灭 门之罪。代善说:“这句话犯大忌,不可外传,容我思之。”代善 想了一夜,认为祜塞有篡位之心,发展下去将祸及全族。此子不 可留。第二天,代善对惠顺亲王说:“我用毡子给你裹上,你能 挣绷开就行。”惠顺亲王力大无穷,但人实在,代善命众人把他 裹个结实,用铡刀把他给铡了。

清王朝为了边疆安全和社会安定采取了安抚政策。自康熙以 来每年皇帝率王公大臣'、八旗子弟到承德围场狩猎,称之为“木 兰秋称”。届时蒙古王公率草原摔跤高手到承德参加围猎,并同 善扑营在团城进行比赛或表演,已成定例。另外善扑营每年腊月 二十三,在西苑紫光阁举行年终比赛,叫“灶王对”,来年正月 十九为宴九大赛。届时,皇帝率文武大臣在西苑紫光阁看摔跤比 赛,请蒙古摔跤手参加,侍卫处要求善扑营的扑户们只准胜,不 许败。于是善扑营官员和扑户们想方设法摔倒蒙古跤手,有时会 不择手段。

据传说,道、咸年间,清王朝政治腐败,经济萧条,连年战

乱,外国侵华势力频频挑起争端,政局极不稳定,受其影响善扑 营扑户们训练松懈,纪律涣散,水平渐渐下降。腊月二十三,蒙 古派高手来京和善扑营挑战,其佼佼者被称之为大蒙牛和二蒙 牛。二位跤手均是蒙古草原“搏克”名家,身材魁梧,力大身 沉,体重有二百多斤,是典型的蒙古草原大汉。善扑营的扑户皆 不能胜。营官们忙将蒙古跋手的情况,告知当时主管善扑营事务 的达摩苏王。.

达摩苏王听了两营官员的汇报,笑着对他们讲,明天上午我 去会会他们。两营官员、钢儿达、教习可就忙了,得想办法怎么 赢大蒙牛和二蒙牛。穷思苦想,想了个好主意,于是派人到蒙古 跤手住处通知说:明天达摩苏王在紫光阁同草原跤手比赛,早晨 五点钟准时到达,不准迟到。大蒙牛和二蒙牛得知要跟王爷摔 跤,早已吓呆了。王爷在蒙古跤手心里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怎能 跟王爷摔跋?二位茶不思,饭不想,一夜没合眼。第二天四更天 起床,穿好了牛皮跤衣(叫卓都格),由专人将二位带到了紫光 阁院内。赤背穿跤衣,在廊下风口处专等和王爷交手摔跤。北京 有一句俗话: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腊月二十三天气奇冷,滴水成 冰。二位空着肚子,在那儿冻一会儿就僵了,还能摔跤?

再说达摩苏王头天就做好会大蒙牛和二蒙牛的准备工作。早 晨起床,吃完了早饭,内穿紧身褡裢(跤衣),外罩狐狸皮斗篷, 坐着暖轿车来到紫光阁,大家众星捧月一般,将他们迎进屋内, 稍加休息。此时大蒙牛和二蒙牛早已冻僵了。

皇帝和王公大臣就坐观政,坐上(裁判)一声令下,由达摩 苏王和大蒙牛对摔。大蒙牛的两腿已冻得不能活动了,达摩苏王 的跤衣又小,对方根本没法抓握。达摩苏王采取速战速决的战 术,上场跳起了黄瓜架,直抓大蒙牛大带,背步用了个揣,将大 蒙牛头冲下,脚冲上摔倒在地,大蒙牛头被震晕了(可能是脑震荡),口吐白沫就休克了。二蒙牛一见伙伴被摔死过去,连吓带 冻一紧张也坐下了。可能是巧合,二蒙牛也得了急病了,二人皆 昏过去了。达摩苏王大获全胜,皇帝大加赞赏,扑户们无不称 赞,自此有神力王摔死大蒙牛、吓死二蒙牛之说。据《天桥一 览》记载,“咸丰年间,彼时有称达摩苏王者,亦称神力老王爷, 善于掼跤。为皇帝保镖后,镇守外藩。相传当时蒙古有大蒙牛和王爷比武,皆被击败,故有神力老王爷踢倒大蒙牛,摔死二蒙牛 之说。后来说者,遂皆崇神力老王爷为鼻祖。”

(四)善扑营人物简介

善扑营个个是摔跤的高手,私场属你好才能进营,进了营相 当现在进了国家队,我们略表几人。


  • 大祥子


大祥子叫祥德泉,其祖父辈皆为内务府侍卫,善扑营扑户。 大祥子是咸丰时期善扑营头等扑户,后晋升为翼长,记名副都 统。崇舞所著《道咸以来朝野杂记》撰文“祥翼长,忘其姓名与 号。本善扑营出身,因其身体格外魁梧,且臂力特大,世皆称之 大祥子。当恭邸与英、法各国议约之际,特偕此公同往,以备不 虞。后以功渐至记名副都统,光绪甲午前犹存。”

大祥子家住东城南小街,从十几岁开始从父习文练武,每天 早晨随其父到朝阳门城根练功,初练腰腿功夫和拳脚功。随着年 龄的增长,身体逐渐丰满健壮,高出同龄孩子一头,力量大一 倍,且食量特大,每顿能吃五斤牛肉三张大饼。他父亲用48斤 重的大城砖做了个大拧子,每天加练力量功法,年龄稍大便常随 父亲上庙(人营),看扑户们练弓、刀、石、马、步、箭和跳胳 驼,有时下场一试身手。因其“身材格外魁梧且臂力特大”又是 小字辈,营里扑户皆是他父亲同事,因此“世皆称其大祥子”, 成名后也如此称谓,所以世人皆“忘其姓名于号”。大祥子为人 忠厚老诚,诚恳待人,从不以强压弱,以武欺人。从小就比别人 高大,上学时坐在后排。当时私塾上下午上课,没有休息,学生 上厕所需拿出“出恭”牌子,将此牌挂在教室门口,一次只能去 一个同学。学生们借此到室外玩耍,活动身体,每次大祥子均让 给小同学,不与其争抢。有一次大祥子闹肚子,由于他不去抢拿 “出恭”牌以至拉一裤子粪便,给同学间留下话柄。直到他成名 后,同龄伙伴还以此开他的玩笑。大祥子憨厚老实,上学用功, 练功刻苦,品学兼优,从不在弱者面前炫耀自己,常帮助弱小同 学,从小养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质。

大祥子十八岁经正蓝旗推荐人善扑营候等儿,头一次摔灶王 对(腊月二十三大赛),就艺压群雄,屡屡取胜。当时摔跤比赛 不分体重级别,大小个不等均在一起摔,大祥子人高马大,力量 过人,占一力,头一场抽签就对一名小个胶手,其人相貌不扬, 但小巧灵活,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占一巧。常言道“以力降十 会,以巧破千斤”。双方一交手,大祥子频频进攻,对方力量不 支,几个回合被大祥子踢倒在地,大祥子摔的善(即不出狠), 把对方摔倒后,还上前搀扶对手,对方站起身又和他重新摔。大 祥子一愣,我贏了怎么还摔啊?又和对方摔起来了。对方乘他发 愣的机会,上步下蹲、头人其裆,两手抱腿,用上了黑狗窜裆, 大祥子向下坐力,纹丝没动,对方连续几次想把他扛起均没奏 效,全场观者无不大笑,正坐(主裁判)见此情景把红签向下一 扔髙声说,算你贏了。原来大祥子不懂规矩,按规矩应把对方摔倒后双手摁压对方,使其不能站起,并大声高喊(给王爷请安), 以告知正坐或偏坐,当“坐上”(裁判)看见后才能给签算你胜, 胜方持签到廊下报号注册。当把对方摔倒后,坐上(相当于裁 判)没看见,这下跤算白摔,大祥子虽然赢了,但给全营留下笑 柄。此次大祥子由候等儿晋升为三等扑户。大祥子人营后仍然勤 学苦练,一年后,弓、刀、石、马、步、箭无不精通,深受上司 的赏识。每当进营训练,人营当差,均兢棘业业,常得到同事的 称道和长官们赞许,并连连晋升直至副都统。

一天,大祥子到东四牌楼买茶叶,正向前走,忽然前面一片 嘈乱,从远处跑来一辆轿车,两匹高头大马,由南向北拼命狂 跑,很多行人向路旁躲闪,这时候甬路(旧时的马路)中心有一 盲人,正持竹竿沿路慢慢走来,面对惊马奔来毫无反应。悲剧即 将发生,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大祥子急忙抢步向前,左手向上一 扬,右手猛力一推马车辕子,大祥子心急力猛,辕马正在狂跑, 被横着一推,连车带马向外倒去,翻倒在路旁,旁观者被惊呆 了。盲人此时才知道所发生的事情,万分感谢大祥子,随车跑来 的车主人也是千恩万谢,大祥子此时倒有点不好意思了,拍拍身 上的土,买茶叶去了。从此大祥子单臂翻惊车,传遍京城,家喻 户晓,老少称颂。baccf7b9dbeb6588afa996fcd32ecd4 524e06bf5cc068e257de2d0faf29fa1

有一年盛夏,大祥子到护城河洗澡,见河边有几个土混混, 在一老者瓜棚下吃西瓜,吃了大半,几个小子说瓜生,想不给 钱。卖瓜老者苦苦哀求,为首的混混把老者推倒在地。大祥子忙 穿好衣服过来给劝解说:“朋友,老人是小本经营,不容易,别 跟他一般见识,把钱给他算了。”混混们见有人挡横,几个人一 齐拉打大祥子,大祥子闪展腾挪没让他们得手,几个小子一看打 不倒他,为首的一声呼喊,抄家伙,就把老者切瓜的刀和支车棍 拿起来了,将大祥子团团围住,想以多取胜。大祥子将上衣脱下,在手上拧了个麻花,左抢右踢,指东打西。这帮混混始终没 能得手,被打得东倒西歪,大祥子双脚一使劲,用了个小钻子 脚,脚掌上粘了一块泥饼,一盘腿泥饼像射箭似的正打在为首的 那小子脸上,脸马上就肿了。大祥子又是一个盘腿,打在另一小 子头上,头上起了个大包,双手梧着头蹲在地上,另几个混混不 敢动了,不知道大祥子使的是什么暗器。大祥子说:“你们几个 小子白吃人家的瓜还打人,今天是教训教训你们,以后再叫我撞 上决不轻饶,快把钱给人家。”这几个小子给了瓜钱,头也不回 地跑了。卖瓜老者千恩万谢,大祥子整理好衣裳进城回家去了。

大祥子在京城武术界颇有人缘,交友甚广,和晚清京城武术 名家张长祯(醉鬼张三)是莫逆之交,二人经常在一起切磋技 艺,交流经验。每天到东单北闹市口茶馆喝茶,闹市口茶馆是京 城有名的清茶馆’茶馆室内古朴典雅,所用茶具均是由江西特制 的细瓷茶具。来此喝茶的除内务府的人外,就是京城武术名家和 善扑营左翼的扑户们。这也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情投意合 者,三五成群在一起喝茶聊天。大祥子和张三爷是茶馆常客,伙 计在门口给他们二位留一张桌子,放好茶壶茶碗,老二位来与不 来都给茶钱。每天到茶馆天南地北地聊上大半天,无非是聊一些 京城趣闻轶事,大家很少炫耀自己,也有人想和大祥子试试手, 看看他的功夫,均被张三爷给拦了。张三爷跟大家说:“大家都 是武林界的朋友,低头不见抬头见,一动手,谁输了都不好。会 伤了大家的和气。再说大祥子是老佛爷(慈禧太后)的红人,要 是把大祥子碰伤了,老佛爷传跤点名要看大祥子摔跤,上不了 场,谁担得起啊!”其实,大祥子心里也明白,知道大伙想算计 他,跟他过过手,大祥子也不在意。

一次,大祥子刚进茶馆见张三爷正和几位朋友在此喝酒,其 中一位武林界朋友见大祥子到来,忙站起来迎候说:“祥爷,来来来,一起喝酒。”大祥子素来滴酒不沾,婉言拒绝。怎奈对方 执意要大祥子喝,将酒壶(锡壶)高高举起,非要给大祥子满 酒,大祥子两指一夹酒壶嘴,壶嘴就瘪了,对方倒酒不出,引得 大家哈哈大笑,个个称赞大祥子的指力。

还有一次大祥子在茶馆喝茶,又碰上那几个混混了。这几个 小子上次在河沿吃了亏,回去一打听,知道了大祥子的底细,想 找机会报复,这次是有备而来,来到大祥子面前说:“听人说你 是善扑营的扑户,那天我们没留神被你的暗器打了,今天咱们比 试比试。”茶馆掌柜和茶友们忙上前劝解,以免闹出事端。那几 个混混缠住大祥子不放。他们依仗人多势众,想制服大祥子,找 回夏天在瓜棚挨打的面子。大祥子站起来,对为首的混混说: “我站在这儿不动手,你要能把我摔倒就算你有能耐。”那小子上 前抱着大祥子的腿,大祥子向下一坐劲,没被抱动,混混一招手 又叫过一个来,两人各抱一条腿,同时向上抱,大祥子又一铆 劲,使了个金刚倒坐,两腿像生了根似的纹丝没动。大祥子看他 没安好心,想教训教训他们。茶馆内地方小,家具多,怕伤人毁 物,搅了茶馆的买卖,就说:“咱们到门外比试比试,门外宽敞, 你们一块上。”茶友们为大祥子捏了一把汗,这帮小子是东城一 带的混混,皆是亡命之徒,也是练家子。大伙怕大祥子吃亏。大 祥子却泰然自若,来到门外。闹市口是繁华地区,京城人又都爱 看热闹,听说要比武,大家都围拢过来,一时茶馆门口聚满了围 观的群众。门口路边有一辆大车,车上装有两三千斤皇粮,车主 在此打尖吃饭,给牲口喂料。大祥子来到车前,把棉袄脱下来, 对混混们说:“你们不是想动手吗,别着急,等我把棉袄压上, 别被大风刮跑了。”说着伸手一抄大车的轴头(早年大车是木轴, 长出一节来),大祥子一直腰,车轱辘就起来了。两三千斤的粮 食,再加上车的自重,几千斤重的大车被大祥子一只手就给抄起

来了。他把棉袄压在大车轱辘下面,双手一拍,对混混们说: “来吧!你们大伙一起上。”再看那帮混混吓得目瞪口呆:这哪是 人啊,简直是大力神,还跟人家打什么?赶紧跑吧,几个混混夹 着尾巴逃之夭夭了。茶馆里的聊友和围观的人们无不惊骇,纷纷 称赞大祥子真乃神力也。这时大祥子把车轴辘扳起,拿出棉袄, 大家一抱拳说:“见笑,见笑。”此时,茶友们无不敬重,并称 之为大力神。

大祥子为人忠厚老实,勤学苦练,人营后青云直上,几年的 时间由三等扑户晋升为头等扑户、前清门侍卫领班、副都统。每 天进营训练,人宫当差从不懈怠。由于大祥子身材特殊,每次皇 帝出宫狩猎,祭坛,祭陵,善扑营为御前先锋,他都近侍皇帝左右。

咸丰朝是多难的朝代,鸦片战争的爆发,八国联军人侵北京 城,吓得咸丰去了承德,美其名曰“木兰秋珎”。直到割地赔款 后才躺着(死了)回到北京,京城这摊子事就交给了恭亲王奕忻 了。朝臣们一分为二,有的随驾去了承德,留下来的跟恭亲王办 朝政,和八国联军办交涉,恭亲王是中国方面首席代表,去通县 与英、法联军议和,除随行大臣外,特选宫廷侍卫随行,以备不 虞,由侍卫处负责在各营挑选,抽调身高体壮、武艺高强的青年 侍卫应选。大祥子摔、打、踢、拿无不精湛,被选为近侍随行。 随侍恭亲王到达通州,同八国联军谈判议和,联军代表已恭候厅 前。恭亲王到时,洋人欲意先行,大祥子抢先一步用手一拦将其 挡着不能向前半步,请恭亲王先行,各国代表随恭亲王鱼贯而 入。恭亲王人坐后大祥子侍立其后,好似半截铁塔作为屏障,使 恭亲王有了安全感。谈判完了步出大厅,大祥子抢至门口伸手将 洋人拦着,请恭亲王先行,洋人欲意发作怎奈大祥子的胳臂像道 闸门,被拦着不能前进半步,洋人只能随恭亲王身后出厅。恭亲王对其甚为满意,回京后大加赞赏,“后以功渐至记名副都统”, 同治朝晋升为御前侍卫,前清门领班,善扑营左翼翼长,钢儿 达,威震两营,至今仍被传为佳话。

  • 小鬼崔传奇


小鬼崔,姓崔名熹,字永福,是清善扑营著名跤手,因练得 周身筋肉如寺庙中泥塑的小鬼一般,人送绰号小鬼崔。

清末道光年间屡遭战乱,经济衰退,国库空虚,国内银根枯 竭,清王朝统治日益衰败。这种状态也极大地影响着宫廷侍卫和 各营亲兵。光绪初年采取了“分年递裁,期为十年裁尽”政策, 善扑营也在裁减之列,年老体弱的扑户逐渐被淘汰。大清侍卫头 等扑户奎六递手本请辞,被加恩调南海子旧宫当差。

在京之时奎六晚上没事,看小伙子们摔跤,跤场很热闹,每 天均吸引四邻街坊观看。因为不是正规训练,跤场是来者不拒。 其中有一位小青年姓崔,叫崔永福,身体瘦小枯干,每天也来摔 跤,皆被对手摔倒。第二天还继续摔,从不间断,别人拿他开玩 笑,给他起了个外号叫脆骨崔,他也不在意。

奎六爷见小崔真有毅力,每天挨摔还能坚持练。有一次,小 崔摔完了上气不接下气,在场边一蹲。这时,奎六过来一拍小崔 肩膀,小崔赶紧站起来说:“大爷您有什么事。”奎六问小崔的家 庭情况做何营生,小崔说:“我是京东人,父母双亡后来到北京, 投靠我二叔,我二叔在后门桥开碾房,我在碾房看磨帮闲。”奎 六说:“我看你好练摔较,你要信得过我,回家跟你二叔商量商 量跟我走,我教你练摔跤。”小崔上下一打量奎六,五十挂零的 年纪,满面红光,两眼有神,气语不凡,一想自己没家没业,吃 饱了盼天黑哪儿都成,于是,对奎六说:“大爷让我回家跟我二 叔商量商量,您听我回话。”小崔回到碾房跟二叔一说,他二叔

满高兴,心想在我这儿也干不了什么活,身小力单体弱多病,倒 应当出去闯练闯练。第二天把奎六请到柜上,崔掌柜说:“我是 他二叔,这孩子父母已故去了,在我这儿吃闲饭,干点杂活。跟 您去学点能耐也好,但不知您老贵姓。”奎六说:“免贵姓奎我叫 奎六,原来在善扑营当差,而今老了调南海子旧宫当差。我看这 孩子挺有出息的,我也一个人,让他跟我作个伴。”崔掌柜万分 感谢,奎六爷说:“不算什么,多添双筷子,什么时候想家随时 叫他回来。”崔掌柜留奎六爷吃完饭,又嘱咐小崔几句:“听老爷 子的话,好好干活练功。”第二天小崔辞别崔掌柜,跟着奎六爷 出左安门向南八里地,进小红门到旧宫。旧宫在万字地(南苑), 东边是皇帝行宫,每当皇帝到南海子行围狩猎,旧宫是休息的场 所。

南苑亦称南海子,是元、明、清三朝的苑囿,位于京南,离 永定门八里地,东西长,南北宽。园内泉源密布形成了许多储水 的湖沼,据乾隆年间疏竣南海子里的河流、湖泊后统计,南海子 里共有苇塘水泡子、头海子、二海子、三海子、饮鹿池、瀛海子 等25处,凉水河由大红门东、九孔闸人园横穿南北,凤河流经 西南,俗称四十里苦海(《元史•河渠志》)。大都城郊被叫做“海 子”的还有柳林海子。大都南郊一带由于湖沼星罗棋布,适于围 猎则被辟为“广四十顷”的围场名下马飞放泊,“曰下马者,该 言其近也”(《日下旧闻考》)。明永乐十三年(1414年)下令扩 充元下马飞放泊,建造围墙“辟四门僚以崇墉”,将其改建成一 座名副其实的皇家苑囿,清初,将其扩大,并用砖砌成围墙。建 六座园门,即南大红门、北大红门、东小红门、西小红门和东角 门、西角门。南苑为明、清两朝封建帝王迸行郊游、狩猎、练兵 的场所。在水草丰茂的凉水河畔建有晾鹰台、杀虎台、大台子、 二台子、三台子、单台子等围场。民国初年大台子等处改建成庙宇,叫三台山。每年正月十五、四月十五、九月十五庙会,香火 甚为旺盛。届时四乡八镇的香客,作买作卖的商人蜂拥而至,着 实红火了几十年。

南海子围场方圆四十里,放养了很多獐、狍、野鹿、黄羊、 四不象子(麋鹿)等动物,皇帝到秋冬季节率王公子弟、文武百 官至此行围狩猎,园内建有新宫(新衙门)、旧宫(旧衙门)、园 灵宫、万字地等行宫供皇帝餐饮休息、避暑养病、住骅之所。乾 隆年间,还在行宫附近修建了很多庙宇,供皇帝和后妃们理佛上 香,如永慕寺、永佑寺、德寿寺、龙王庙、关帝庙等寺庙。旧宫 在万字地(南苑)东六里地紧靠凉水河,建筑宏伟、楼台殿阁、 古树参天、环境优静,是休息的好去处。到了清朝末年,行围狩 猎、演武骑射已逐渐废弃,各行宫庙宇派专人管理,清朝历代皇 帝将园内土地租赁给私人,或赏赐给各寺庙宫院开发耕种,所得 租银收人用来维修园圃,及补贴管理人员日用杂费。旧宫原本有 几个人,其总管人员因年老体衰告长假了,因此出缺,将奎六爷 调此当差,管理宫院。奎六爷每天率众浇花扫地,练练摔政。在 善扑营当差多年,虽年迈却身板硬朗,酷爱摔跤,想把绝技传给 后人,一眼就看中小崔了,奎六见小崔虽瘦小体弱,但很有骨 气,是摔政的料,就把小崔带回来了。

奎六把小崔带到旧宫,前后转了一圈,将旧宫人员叫到一 起,见了个面。一切交割完毕,来到下房,对小崔说:“你就住 在这儿,咱这儿没几个人,你每天扫院子、浇花,到小红门给我 打趟酒,就这点事,从明儿早晨五更开干。”小崔走了几十里路, 也有点累了,晚上吃完饭就躺下睡了。第二天早晨听到鸡叫立马 起床,推门一看,奎六在院里,已经干的满头大汗了。小崔看了 一会奎六爷扫地,问奎六爷:“我干什么? ”奎六爷拿了把扫帚 (用一种草制成的)说:“我教你扫地。”小崔心想,扫地谁不会524e06bf5cc068e257de2d0faf29fa1

浏览1,497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