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连环拳

这是在五行拳基础上构成的一个套路,结构短小紧凑,往返 内容相同,打起来生动活泼,是形意拳中一个基本套路,流行面

很广。

五行连环拳动作名称
1预备势2进步右崩拳3退步左崩拳(青龙出水)4顺步右崩拳(黑虎出洞) 5•退步抱拳(白鹤亮翅)6进步炮拳7退步左劈掌8拗步右钻拳

9•跳步双劈掌(狸猫上树)10进步右崩拳11回身势(狸猫倒上树)12收势

五行连环拳动作说明1预备势

开始姿势完全同三体式,可参阅三体式说明(图2-52)。2进步右崩拳

两掌变拳握紧,然后左脚前进一步,右脚随之跟步,重心仍 坐在右腿;前脚跟与后脚跟相对,两脚距离约20 ~ 30厘米,同时,右拳顺着左臂方向直向前打出,拳眼向上,拳面微向前倾, 左拳撤至腰部左侧,拳心向上,眼看右拳(图2-53)。

图片1

图 2-52 图 2-53

要点:左脚前进落地与右拳打出务要整齐一致,抬脚不要 过高,身体要平稳,腰要塌住。


  1. 退步左崩拳(青龙出水)


左脚、右拳不动,右脚向后撤半步,然后左脚再顺着右脚方 向撤至右脚后方,两脚交叉,左脚顺,右脚横,左脚跟微离地 面,成半蹲坐盘姿势;左脚向后撤时,左拳同时向前打出,拳眼 向上,右拳同时撤至腰部右侧,拳心向上,眼看左拳(图2- 54, 55).

要点:退右脚时身体不动,右肩也不可随着向后扭转,左 脚后撤时先用力以脚跟触地,再离开地面;两腿膝部要靠紧 (左膝抵住右膝窝),左脚后撤与左拳前打、右拳回撤,务要整 齐一致。

图片2

  1. 顺步右崩拳(黑虎出洞)


右脚向前进一步,左脚随之跟步,同时右拳顺着右脚方向直 向前打出拳眼向上,高与胸平,左拳撤至腰部左侧,拳心向上, 成右拳右脚在前的顺步崩拳姿势;眼看右拳(图2-56)。

要点:右脚前进与右拳打出,务要整齐一致,两肩向下 沉,左前臂与左肋部要靠紧,头要顶,腰要塌。

  1. 退步抱拳(白鹤亮翅)


左脚向后撤半步(略偏向左),同时右臂屈肘,右拳贴近腹 部由上向下插,拳心向上,左拳置于右拳下方,拳心向下(图2 -57)。

身体右转,同时两手上举(右拳左掌),经头部前上方分 开,再由两侧下落划一立圆,收到腹前,右拳落在左掌掌心内, 同时右脚撤到左脚前方;眼看前方(图2-58、59)。

要点:①右拳向下插与左脚向后撤动作要整齐一致,两臂与腹部要靠紧,两肩要尽力向下沉劲。②两臂分开时与转腰同时 进行,眼要随着看右拳。右拳下落和右脚撤回要一致。头要顶, 肩要沉,腰要塌,两前臂要紧靠腹部,不可离开,气要向下沉。

图片3图片4

  1. 进步炮拳


右脚向前迈进一步(略偏向右),左脚向前跟步,同时左掌 变拳向前打出,右拳经胸前起钻翻转上架,停于头部右上方,成 右脚左拳在前的拗步姿势,眼看左拳(图2-60)。

图片5

要点:右脚前进落地时,要与左拳的打出整齐一致;右拳 上起时,拳心要随着身体转动由里转向前方,先向上钻,再向外 翻转,不要横着向上架,肩要沉,腰要塌。

  1. 退步左劈掌


右拳向体前下落,拳心向上,左拳收回停于腰部左侧,拳心 向上,右脚随之向后撤一步;眼看右拳。

左拳经右前臂上方前伸同时翻转变掌下劈,右拳在左拳翻转 变掌时,也变掌向下按,停于腹部前方,眼看左掌(图2-61、 62)。

要落时,前臂要向里裹劲,左臂前伸时拳心先转向上再变掌翻转。 要沉肩坠肘,两臂不要伸直。

图片6

  1. 拗步右钻拳


前势稍停,右脚不动,身体向右转,两掌随之由身体左侧下 落变拳,收回腹前,拳心均向上,两前臂抱于腹部两侧,同时左 脚收回,悬空靠在右踝关节处,眼看前方(图2-63)。

身体左转,左拳由胸前向上钻出,然后左脚前进一步,右脚 也随之跟进半步;同时右拳顺着左前臂上方钻出,高与鼻尖平, 左拳向内翻转,撤回腹部左侧,拳心向下,眼看右拳(图2- 64) 0

要点:①两掌变拳收回和左脚收回要动作整齐一致;②右 拳向上钻出和左脚进步落地也要完整协调,腰要塌,头要顶。

  1. 跳步双劈掌(狸猫上树)


两手不动,左脚直向前垫 步,膝部微屈,右腿随之向上 提起,脚尖向上勾住,然后右 脚脚跟用力向前、向下横踩落 地,左脚随之跟进半步,脚跟 离地,成前脚(右脚)横、

后脚(左脚)顺的半坐盘步;

同时左拳顺着右臂内侧上伸翻 转变掌向前、向下劈,前手高 不过口,右拳变掌撤至腹前;

眼看左掌食指尖(图2 - 65、66, 67)0

图片8图片9

要点:右腿提起前蹬时,左腿不可伸直,并要保持平衡稳 定,右脚落地要与左掌前劈动作完整一致;两腿交叉坐盘时,后膝要与前膝窝抵紧,头要顶,肩要沉,腰要塌。

10.进步右崩拳

两掌变拳,右脚先向前垫步,然后左脚再向前进一步,右脚 随之跟进半步,重心仍在后腿,同时右拳顺着左臂直向前打出 (拳眼向上),左拳撤至左腰侧(拳心向上),眼看右拳(图2- 68)。

要点:右脚向前垫步时,身体姿势不变,左脚进步要远、 稳、快,身体不要忽高忽低,要保持平衡。

11•回身势(狸猫倒上树)

左脚向里扣步,以右脚掌为轴,身体向右后转18〇度;同时 右拳屈肘收回腰部右侧(拳心向上),重心偏于左腿,眼平看前 方(图 2-69)。

右拳经胸前和下额前向上、向前钻出,高与鼻尖齐平,右腿 向上提起,脚尖向上勾,然后右脚脚跟用力向前、向下踩,横脚落地,左脚也随之跟进半步,脚跟离地,左腿膝部与前膝窝抵 紧;成前脚横、后脚顺的半坐盘步;同时,左拳顺着右臂内侧上 伸,翻转变掌向前、向下劈,前手高不过口,右拳变掌撤至腹 前,眼看左掌食指尖(图2-70、71)。

图片1图片2图片3

 

要点:转身速度要快,身体不可忽起忽落;右脚提起向前 蹬时,左腿不可伸直,并保持平衡稳定;右脚落地要与左掌前 劈、右手回撤完整一致,两腿交叉半蹲时,后膝要与前膝窝抵 紧,头要顶,肩要沉,腰要塌。

以上是连环拳单行动作说明,如果继续向原来方向返回时, 仍是垫前脚(右脚)进左步打右崩拳,再接青龙出水式、黑虎 出洞式、白鹤亮翅等。与上述动作完全相同,唯进行方向相反, 请参阅前面说明。

  1. 收势


往返打到原来起势的位置,回身后做收势,动作与五行拳的 崩拳收式完全相同,请参阅第二节中崩拳收势动作图片及说明。

五行连环拳的学练提示:

连环拳是在五行拳的基础上创编而成的套路,要想练好连环 拳,首先将五行拳练好,再练连环拳就容易得多了。

  1. 进行五行连环拳练习时,首先注意五行拳动作的规范 性,然后将五行拳的规范动作融入至连环拳动作练习中。

  2. 练习过程中,注意出现的新动作,要反复练习。熟练 后,注意对整套动作节奏的处理,要快慢相间。

  3. 在动作练习中,注意动作的劲力要充足,尤其形意拳 的整劲在动作中要有充分的体现。但是,该缓冲的地方,一定要 调整好。

  4. 注意形意拳的意、气、力与动作的配合要协调,练习 后要累而不喘。


—、十二形

十二形拳是在吸取各种动物的动作特长的基础上组成的一系 列基本拳法,套路短小活泼,锻炼全面,是掌握形意拳要领、提 高身体素质的有效手段。十二形是在发展中逐步充实、丰富起来 的。形意拳象形取意,重点在取意。形象服务于拳法,拳法结合形 象,形是体,拳是用。不可片面地追求形象逼真,使得本末倒置。

十二形动作名称

 

(一)龙形

  1. 预备势

  2. 龙形右落势

  3. 龙形左起落势

  4. 龙形右起落势

  5. 起身跳步双劈掌

  6. 进步右崩拳

  7. 回身势

  8. 龙形左落势

  9. 龙形右起落势

  10. 起身跳步双劈掌

  11. 进步右崩拳

  12. 回身势

  13. 龙形左落势

  14. 龙形右起落势


15.收势 (二)虎形

  1. 预备势

  2. 虎形左势

  3. 虎形右势

  4. 虎形左势

  5. 虎形右势

  6. 回身势

  7. 虎形左势


 



























































8.虎形右势6.回身势
9.收势7.鼍形左势
(三)猴形8.鼍形右势
1.预备势9.收势
2.左转身猿猴挂印势(六)鸡形
3.猿猴叨绳势1.预备势
4.猿猴爬竿势2•纵步前穿掌(金鸡独立)
5.右转身猿猴挂印势3•纵步前穿掌(金鸡独立)
6.猿猴叼绳势4.纵步金鸡独立
7.猿猴爬竿势5.进步右崩拳(金鸡食米)
8.左转身猿猴挂印势6•转身左撑掌(金鸡抖翎)
9.猿猴叼绳势7.独立下插掌(金鸡上架)
10.猿猴爬竿势8.进步右挑掌(金鸡报晓)
11.收势9.进步左劈掌

四) 马形

  1. 预备势

  2. 马形右势

  3. 马形左势

  4. 回身势

  5. 马形左势

  6. 马形右势

  7. 收势


(五) 鼍形

  1. 预备势

  2. 鼍形左势

  3. 鼍形右势

  4. 鼍形左势    1进步右劈掌



  1. 独立左劈掌(金鸡独立)

  2. 进步右崩拳(金鸡食米)

  3. 转身左撑掌(金鸡抖翎)

  4. 独立下插掌(金鸡上架)

  5. 进步右挑掌(金鸡报晓)

  6. 进步左劈掌

  7. 收势 (七)鹞形

  8. 预备势

  9. 鹤子束身势

  10. 鹞子入林势

  11. 鹤子钻天势


鹤子翻身势



























































































6.鹞子束身势4.蛇形右势
7.鹤子人林势5.回身势
8.鹞子钻天势6.蛇形左势
9.鹤子翻身势7.蛇形右势
10•收势8.收势
(八)燕形(十)鸟台形
1.预备势1.预备势
2.燕子抄水势2.骀形左势
3.进步右崩拳3.骀形右势
4.左劈掌4.回身势
5.回身势5.收势
6.进步左劈掌(十一~十二)鹰形熊形合演
7.燕子抄水势1.预备势
8.进步右崩掌2.右鹰形落势
9.左劈掌3.右熊形起势
10.回身势4.左鹰形落势
11.进步左劈掌5.左熊形起势
12.收势6.右鹰形落势
(九)蛇形7.回身势
1.预备势8.右鹰形落势
2.蛇形右势9.收势
3.蛇形左势

十二形动作说明

(一)龙形

龙是传说中的神物,升天入海,变化莫测。十二形以龙形为 首,主要锻炼身法的起落,手法的屈伸,步法的跳跃转换。要求形意豢 起如“伏龙升天”,落如“蛰龙翻浪”。

龙形练习时一起一落,沿直线伸缩往来,跳起时要求两脚高 腾,落地后要求下肢盘坐收缩.,身体贴近地面。身法要灵活矫 捷,凡拧腰、折身、纵落起伏皆要轻灵不滞。手法起钻落翻,拧 裹不懈。

  1. 预备势


同三体势(图3-1)。

  1. 龙形右落势


两掌变拳(左掌随落随握拳);左拳由体前向下落,经腹 部、胸部贴近下颏处向上、向前伸钻,拳心向内,高与鼻尖齐 平;右拳随即顺着左臂内侧向上伸出,伸到两拳接近时,迅速向 内翻转变掌向体前下按(距地面约20〜30厘米);左掌撤至左 跨旁,臂成弧形;两掌下按的同时,身体向左转,左脚以脚尖为 轴向外撇,右脚扭直,脚跟离地,身体略向前俯,成全蹲坐盘姿 势,两掌掌心均向下,眼看右掌(图3-2)。图片4

要点:身体下蹲和两掌向下按的动作,速度要快,要整齐 一致;臀部要接近后脚跟,腰要塌,头要顶。

19龙形左起落势

两掌变拳(右掌随收随握拳),右拳由体前收回,经腹部、 胸部贴近下颏处向上、向前伸钻,拳心向内,高与鼻尖齐平;同 时身体向上跃起,两脚用力蹬地,两脚在空中换成右前左后的交 叉步,左拳随即顺着右臂内侧向上伸出,至两拳接近时,迅速向 内翻转变掌向体前下按(距地面约20 ~30厘米),右掌撤至右 胯旁;臂成弧形;两掌向下按的同时,身体右转猛向下蹲,成全 蹲坐盘姿势,右脚尖外撇,左脚脚跟离地,两掌掌心均向下,身 体略向前俯;眼看左掌(图3-3、4)。

图片5

要点:身体上纵时,要与两臂上伸动作一致,下落时要和 两掌下按动作整齐一致;两脚须在空中交换,速度要快。

20.龙形右起落势

动作与3相同,唯左右相反(图3-5、6)。 要点:与左起落势相同。

 

图片6

 

21.起身跳步双劈掌

两掌变拳(右掌随起随握拳),右拳由体前收回,经腹部、 胸部贴近下额处向上、向前伸钻,拳心向内,高与鼻尖齐平;左 拳置于左腰侧;同时左脚向前垫步,身体直起,右腿随即屈膝高 提,脚尖上翘,然后左脚向前纵跳一步(单腿跳),随之右脚前 踩(横着脚)落地,成右前左后的交叉半蹲歇步,同时左拳顺 着右臂内侧向上伸出,到两拳接近时,迅速内翻变掌前按,高与 肩齐,右掌撤至腹前;眼看左手食指(图3-7、8)。

要点:右拳向上伸钻要与左脚纵跳动作一致;右脚向前踩 时脚跟用力,要和左掌前按下落一致,须完整协调。

图片7

 

 

22进步右崩拳

 

两掌握拳,右脚向前垫步,然后左脚迈进一步,右脚随之跟 进半步,同时右拳直向前打出(崩拳),眼看右拳(图3-9)。

 

 

图片8

  1. 回身势


接上势,右拳撤回右腰侧(拳心向上),左脚向回扣,用右 脚掌作轴,身体向右后转180度,然后右拳经胸前由下颏处向前 上方伸出;同时右腿屈膝上提,脚尖上翘,左腿微屈;眼看右拳 (图 3-10、11)。

  1. 龙形左落势


右脚横着向下落。身体速向下蹲,左脚扭直,脚跟离地;同 时左拳经右臂内侧上伸,伸到两拳靠近时迅速变掌翻转直向体前 下按(距地面约20 - 40厘米),右掌撤到右胯旁,臂成弧形, 两掌心均向下,两掌下按和下蹲的同时,身体向右转,成全蹲坐

  1. 龙形右起落势


两掌变拳,左拳由体前收经胸前贴近下额处向上伸钻,高与

鼻尖齐平,同时身体向上跃起,两脚用力蹬地,两脚在空中换成 交叉步(左脚在前,右脚在 后),同时右拳顺着左臂内侧 向上伸,伸到两拳靠近时,迅 速变掌翻转下按,左掌撤到左 跨旁,右掌直向体前下按 (距地面约20~40厘米),身 体左转下落成全蹲坐盘姿势,

两掌心均向下;眼看右掌 (图 3-13)。

图片9

 

 

  1. 起身跳步双劈掌


动作和要点与5完全相 同,唯进行方向相反。

  1. 进步右崩拳


与6完全相同,唯进行方向相反。

  1. 回身势


与7完全相同,唯进行方向相反。

  1. 龙形左落势


与8完全相同,唯进行方向相反。

  1. 龙形右起落势


与9完全相同,唯进行方向相反。如此衔接,反复操练,数 量多少,依身体情况增减。

  1. 收势


打到原起势位置,打出左势之后,身体上起,左脚扭直,右 脚外撇,同时左掌由右掌下面向前穿出,右掌撤到腹前,眼看左 手,成三体势姿势(如预备势),然后再收左脚、左掌,成立正 姿势。

用法:(1)(龙形右落势):假设对方右腿在前以右拳向 我面部击来,我以左钻拳承接对方右拳并翻转下采其右臂,同 时,用右掌向其面(胸等)部击去,若对方顺势后退,我则左 手松开其右臂下蹲,顺势向下抄其右腿,将其送出。

  1. (起身跳步双劈掌)假设对方以左拳向我胸部击来,我 右钻拳截住对方左臂顺势旋臂下采,同时,以右腿击顶对方胸 部,若对方回撤,我则右脚向对方迎面骨踩踏,左掌向对方胸部 劈打。


龙形的学练提示:

  1. 龙形中出现了新的步型:歇步、换跳步。我们在练习 龙形之前,首先将步型练规范并且熟练,步法清晰。手法练习 时,注意两手的协调性,注意拳从口出。

  2. 当步法、手法练习较熟练后,进行步法、手法的协调 配合练习。练习中,尤其注意换跳步时的手脚配合,两腿蹬地要 充分。

  3. 进行上下肢的配合练习时,注意动作节奏的处理,并 且动作要协调完整,劲力充足。

  4. 练习中,注重动作与攻防意识的协调配合。


(二)虎形

虎形动作主要是模仿虎的威严姿态和它纵山跳涧、勇猛扑食 的特点。在动作中两腿左右轮换向后蹬劲,身体要始终保持平 .

稳。虎形步法和五行拳的炮拳相类似,蹬得要快要远,落步要稳 定不摇,抬脚不要过高,行进路线是沿波浪形斜向前进。

虎形对上肢的要求是:两掌同时向前、向下,与身体的发劲 结合一致;肘部和肋部相互摩擦靠紧;两拳先贴近胸部向上钻, 再猛

烈向外翻转劈按,动作近似劈拳,但不尽一致,以翻掌向下 扑按为主,拳术中专门称为“虎扑”。以体现出虎有扑食之勇的 特长,加强对臂、胸、背各部肌肉的锻炼。

  1. 预备势


同三体势(图3-14)。

 

图片10

31.虎形左势

左脚向前垫半步,左掌随之略向前引伸,掌心翻转向右,指 尖向前;同时右掌由体前直向前伸,掌心向左,指尖向前,两掌 掌心斜相对;眼看前掌(图3-15)。

右脚继续向前进一大步,左腿随之跟在右腿内侧,左脚离地 靠在右踝关节处,脚尖翅起,两腿屈膝半蹲成右独立步;同时两 掌变拳由体前撤至腰部两侧,两拳拳心均向上;眼看左前方 (图 3-16)0

左脚向左前方斜进一步,右脚也随之跟进半步,两脚跟前后 相对,距离约20 ~40厘米,体重偏于右腿,成左虚步,同时两 拳顺着胸部向上伸,拳心向里,伸到口前猛然向里翻转变掌,向 前按出,高与胸齐,掌心向前,两掌虎口相对;眼看左掌食指尖 (图 3-17)0

图片12

 

 

要点:①左脚向前垫步,要与右掌前伸一致,左脚落地不 停,即刻用力蹬地进右步,速度要快,中间不停,身体保持平 稳。②右脚向前进步要与两掌撤回的动作同时,不可有先后;撤 回后两前臂要靠紧两肋,不可向外张,左脚要贴住右踝关节,脚 掌不可触及地面,身体要稳定,腰要塌,头要顶。③左脚前进要 和两掌翻转前按动作整齐一致;两掌在前按之前,要向上钻、贴 近胸部到口前,两掌再速向前按出,要走一弧线,不可直向外 推;按出后要沉肩,坠肘,塌腰,竖颈,两膝微向里扣。

32.虎形右势

左脚向前垫步,右脚随之跟到左踝关节处,两腿靠紧,右脚 离地,脚尖上翘,两腿屈膝半蹲,成左独立步;同时两掌变拳撤 至腰部两侧,拳心向上,两前臂与腰部靠紧;眼看右前方(图3 -18) 。

右脚向右前方斜进一步,左脚随之跟进半步,两脚跟前后相 对距离约20 ~40厘米,体重偏于左腿,成右虚步,同时两拳顺 着胸部向上伸,拳心向里,伸到口前猛然向里翻转变掌向前按 出,高与胸齐,掌心向前,两掌虎口相对;眼看左手食指尖 (图 3-19)0

 

图片13

 

要点:①左脚向前垫步,要与右掌前伸一致,左脚落地不 停,即刻用力蹬地进右步,速度要快,中间不停,身体保持平 稳。②右脚向前进步要与两掌撤回的动作同时,不可有先后;撤 回后两前臂要靠紧两肋,不可向外张,左脚要贴住右踝关节,脚 掌不可触及地面,身体要稳定,腰要塌,头要顶。③左脚前进要 和两掌翻转前按动作整齐一致;两掌在前按之前,要向上钻、贴 近胸部到口前,两掌再速向前按出,要走一弧线,不可直向外 推;按出后要沉肩,坠肘,塌腰,竖颈,两膝微向里扣。

30厘米)扣步落地,随之左脚提起停在右踝关节处, 两腿紧靠,脚尖上翘,眼看左前方(图3-20)。

要点:转身时速度要快,右脚落地位置不要离左脚太远, 在右脚将要落地时,左脚即行提起,身体保持平衡稳定,不可忽 起忽落,腰要塌,头要顶,两前臂要靠紧两腰侧。

33.虎形左势

动作及要点与前左势相同,唯方向相反(图3-21)。

34.虎形右势

动作和要点与前右势完全相同,唯方向相反(参阅图3-16、 17)。

上述动作往返次数多少,根据个人体质和场地等条件自行掌 握,必须打出右势(右脚在前)后再回身。

 

图片14

35.收势

打到原来起势位置,转身打出左势之后,将左脚收回靠拢右 脚,两掌由胸前下垂于身体两侧,成立正姿势。

用法:(1)假设对方以右拳向我下颚处打来,我向左侧 上步,避开对方正面来势,上右步,踏入对方中门,两臂内旋将 对方扑出。

(2)假设对方以右拳向我胸部打来,我右手接住对方右臂 顺势外拧回带,当对方向左转身时,我向对方右侧扑打。

虎形的学练提示:

  1. 虎形的步法同炮拳的步法相似,我们在练习虎形的步 法时,注意要将自己的重心完全过度到支撑腿后,敛臀蹬后腿上 步。手法练习时,要练出老虎扑食之意。

  2. 手法、步法练习较熟练后,再进行上下肢的配合练习。 注意上下肢要同时完成一个动作,并且动作要协调完整。


注意意、气配合练习时,扑出的动作与呼气的动作同。

时进行。

(三)猴形

猴形是十二形拳中比较灵活的一形,内容结构中穿插了很多 体现猴子轻巧灵活、闪展腾挪等特点的动作。包括有左右旋转、 前进后退、纵跳伸缩,运动量较大。练习时既要求快速有力,又 要求稳定沉着,既要灵活敏捷,又要完整连贯,切忌轻浮无力和 左右偏倚的现象。

这趟拳的练法纵横交错,有的走四个斜角,也有的走六个斜 角。动作左右反复,但行进方向、角度不同。为学习方便,在说 明中假定面东背西起势,按固定方向分成六段叙述(见路线示 意图),以便于初学者模仿练习,动作熟练以后,可以灵活运 用,不必受此局限。

路线图:

 

 

图片15

 

预备势

同三体势(图3-22)。

左转身猿猴挂印势

身体速向右转,左掌向下向里收到胸前,掌心转向上,同时 左脚也随之撤至右脚内侧,微停,身体又速向左转,左脚速向前 迈一步,脚尖外撇(摆步),左掌同时内旋向外翻转,横向外 推,高与肩平,小指侧向上,掌心向外;眼看左掌(图3-23)。

图片16

 

 

体重移于左腿,身体继续向左转动,右脚向左脚内侧扣步, 成八字形,然后左脚再顺右脚脚跟方向(东南)后撤一大步, 同时右掌由左掌背面前伸,高与眼平,左掌撤至腹前,两掌掌心 均向下,重心偏重于右腿,眼看右掌(图3-24、25)。

要点:①左掌收回和翻转外推时,要和左脚的收回外摆的 动作整齐一致,眼神要随着身体转动。②扣右脚时,要尽力向左 转腰,左脚后撤和右掌前伸要一致。

图片17

 

猿猴叼绳势

右脚速向后撤半步,脚掌着地,膝部微屈;重心在左腿,成 右虚步,同时右掌屈肘收回裆前,左掌顺右肩方向前探,高与肩 平,掌心向下;眼看前方(图3-26)。

要点:右脚向后撤时,身体尽力向后缩,腰要塌,颈要

挺。

猿猴爬竿势

右脚向前垫步,同时右掌由左掌下面向前伸出,高与眼平; 左掌撤至腹前,两掌掌心均向下;眼看右掌(图3-27)。

左脚再前进一步,落脚后不停,继续用左脚蹬地尽力向前跳 一不,同时右脚提起;在跳步同时,左掌顺着右掌上面速向前、 向上伸出,高与眼平;右掌撤至腹前,两掌掌心均向下,眼看左 掌(图3-28)。

右脚尽力向前迈一步,左脚也随之向前跟进半步,同时右掌。

由左掌上面向前伸出,高与眼平,左掌撤至腹前,两掌掌心均向 下;眼看右掌(图3-29)。

 

 

图片20 图片18 图片19

 

要点:整个动作要连贯,中间不停,进步、出掌速度都要 快;跳步要远,要稳;左脚跳步时,要与左掌向前伸出的动作整

齐一致;落步要稳健,眼神要随着两掌的伸缩交替看左右手 (假设面向东起势,本段爬竿跳步方向为西北角)。

第二段

右转身猿猴挂印势

身体速向左转,右掌由上向下、向里收到胸前,掌心转向 上;同时右脚随之撤至左脚内侧,微停,身体又速向右转,右脚 速向右前方迈一步,脚尖外撇(摆步),右掌也同时内旋,向外 翻转,横向外推,高与肩平,小指侧向上,掌心向外;眼看右掌 (图 3-30)。

体重移于右腿,身体继续向右转动,左脚向右脚内侧扣步, 成八字形然后右脚再顺左脚脚跟方向(西北)撤一大步,同时 左掌由右掌背上面伸出,高与眼平,右掌撤至腹前,两掌掌心均 向下,重心偏重于左腿;眼看左掌(图3-31、32)。

图片21图片22

要点:①右掌收回和翻转外推,要和右脚的收回向外摆动 整齐一致,身体和眼神在转动过程中要协调一致。②扣步时要尽 力向右转腰。

猿猴叼绳势

左脚速向后撤半步,脚掌着地,膝部弯屈,重心在右腿,成 左虚步;同时左掌屈肘收至裆前,右掌顺左肩方向前探,高与肩 平,掌心向下;眼看前方(图3-33)。要点:撤左步时,要尽力向后缩身,腰要塌,颈要挺。图片23

 

猿猴爬竿势

左脚向前进半步,同时左掌由右掌下面向前伸出,高与眼 平,右掌撤至腹前,两掌掌心均向下,眼看左掌(图3-34)。

右脚再前进一步;落地后不停,继续用右脚蹬地尽力向前跳 一步,同时左腿悬空提起;在跳步的同时,右掌顺左掌上面速向 前、向上伸出,高与眼平,左掌撤至腹前,两掌掌心均向下;眼看右掌(图3-35)。

左脚尽力向前进一步,右脚随之跟进半步;同时左掌由右掌 上面向前伸出,高与眼平,右掌撤至腹前,两掌掌心均向下;眼 看左掌(图3-36)。

 

 

图片25 图片26 图片24

要点:整个动作要连 贯,中间不停,进步、出掌 动作都要快;跳步要远,要 稳;右脚跳步时,要和右掌 向前伸出的动作整齐一致; 落步后要稳健,眼神要随着 两掌伸缩交替看左右手(本 段爬竿跳步方向为东南角)。

第三段

左转身猿猴挂印势

身体速向右转,左掌向下、向里收到胸前,掌心转向上;同 时左脚随之撤至右脚内侧,微停,身体又向左转,左脚速向前迈 一步,脚尖外撇(摆步),左掌同时向外翻转,横向外推,高与 肩平,小指侧向上,掌心向外;眼看左掌。此势与第一段左转身 猿猴挂印势相同(图3-37),唯方向不同。

与第一段猿猴挂印势动作相同(图3-38、39),但撤步转 身角度略大,面向西南。

 

图片27

猿猴叼绳势、10.猿猴爬竿势

动作和要点完全与第一段4•相同,唯方向不同。本段叼绳 和爬竿跳步的方向是西南角(图3-40)。

以下尚有第四、五、六段,与前面动作相同,唯第四段的跳

 

形意豢 步方向是东北角,第五段的跳步方向是原来起势的位置(见路 线图),动作过程请参阅前左右势动作说明,这里不逐一介绍。 切记右手在前则向右转身,左手在前则向左转身。

图片28

收势

打到第五段右手在前时(接近原来位置),再向右转身接第 六段,做到叼绳姿势(右手在上,左脚在前,如图3-33),然 后将左掌经胸前伸出,右掌落到腹前;同时左脚前移,成“三 体势”姿势(参见图3-22)。上势略停,再收回左脚,两手垂 于身体两侧,成立正姿势。

用法:

猿猴挂印:假设对方从我左后面以左拳向我头部横击过来, 我速摆脚回身,左手接住对方手臂,顺势外旋手臂捋住对方手 臂;同时,摆左脚回身,右手向对方左后肩击去。

猿猴爬竿势:假设对方右拳向我胸部击来,我用右手顺势下 采对方右臂,左手向其面部扑去,右脚向对方胸腹部踩踏。

猴形的学练提示:

猴形的运动路线较复杂,所以猴形练习时,首先先了 解猴形的运动路线、运动方向,注意猴形的练习方向要明确,运 动路线要准确。

猴形的手法练习时要清楚,因为猴形中手法较多,尤 其在做猿猴挂印、猿猴爬竿时手法一定要清晰,腿法上的方法要 正确。

上下肢配合要协调,不能出现上慢下快,或上快下慢 的现象。

猴形练习时,练习节奏要明显,突出猴形中的窜蹦跳 跃等轻灵的特点。

 

(四)马形

在形意拳理论中,称马有 出表现马在奔腾中前冲之特点“疾蹄之功”,故此形的内容,突 马形左右势都是两臂拧转着向前冲撞,在步法中,要求后腿 用力远蹬,两腿站立牢固, 上下整齐如一,以显示此形 坚强有力的特征。马形沿直 线行进。

预备势

同三体势(图3_41)。

图片29

 

马形右势

左脚向前垫步,同时两 掌变拳,左拳翻转,拳心向 上,重心偏重于左腿(图3-42);略停,右脚向前尽力迈一步,左脚随之跟进半步,重心 偏于左腿;同时,右拳翻转,拳心向上,顺左臂下面向前伸出, 高与肩平;两拳在接近时,同时向内翻转,拳心向下,左拳撤至 右肘内侧,两臂均成弧形,眼看右拳(图3-43)。

图片30

要点:右拳向前伸出时,要尽力向前推(冲劲),左拳尽 力向后拉,以增加前拳的力量;左脚跟步时,不要离前脚太近, 两膝要略向里扣劲,腰要塌,头要顶,肩要沉。

马形左势

右脚向前垫步,体重向前移;同时右拳翻转,拳心向上,左 拳撤至腹前,继之左脚尽力前进一步,右脚随之跟进半步,重心 偏于右腿,同时左拳翻转;拳心向上,顺着右拳下面向前伸出, 高与肩平,两拳在接近时,同时向内翻转,拳心向下,右拳撤至 左肘内侧,两臂均成弧形;眼看左拳(图3-44、45)。

图片31

回身势

身体向右后约180度,左脚跟为轴,脚尖里扣;右脚随之以 脚掌为轴扭直,再向前垫步,脚尖外撇;同时右拳下落,由腹前 经胸前、下颏处向前上方钻出,高与眼齐,拳心斜向内;左拳收 回腹前,拳心向下;眼看右拳(图3 46)。

马形左势

与前马形左势完全相同,唯行进方向相反(图3-47)。

马形右势

与前马形右势完全相同,唯行进方向相反(图3 _46、47)。

 

图片32

 

7.收势

 

打到原来起势位置后打出左势再回身(回身势参阅前回身 动作说明),回身之后,再打出左势,停住(参见图3-48、 49);将双手及左脚收回,成立正姿势。

图片33

用法:假设对方右拳向我胸部击来,我左手挂住对方右 手,同时,右拳击打对方胸(面)部,若对方向左闪开,随后, 左拳向我肋部击来,我则顺势右手向下捋带对方手臂,以左拳向 对方击打过去。

马形的学练提示:

练习马形时,步形一定要牢固,进行上步时前腿的膝 部不能软,后腿的蹬劲要充足。步法同劈拳步法相同。

手法上,注意前后的对拉劲。在后手向前冲的同时, 前手臂沉肩坠肘向回收。

上下肢配合要协调,以腰带臂。

当动作趋于完成时,注意头的虚领顶劲。

(五)鼍形

鼍为水中动物,形状如似鳄鱼、撕蜴,长>丈余,其甲如铠, 古时的“鼋、鼍、蛟龙”列为同类。它浮游水面既灵活又稳定, 其势摇膀活胯左右明拨,圆活不滞。此形练习时特别要求身法、 步法、手法。眼神上下协调一致,手、足、肩、胯各部都没有僵 直或死板的现象,周身要活泼而富有弹性,尤其强调腰部的旋转 动作,构成全身运动中枢。动作连贯,力量浑厚,有翻江倒海之 力。

初学时,可以先慢而后快,由慢中打基础,再逐渐达到左右 旋转连贯不停,处处以躯干带动四肢向左右反复拨动外撑,既有 翻江拨水之力,又有轻浮水面之灵。鼍形动作沿“之”字形曲 线前进。

预备势

同三体势(图3-50)。

鼍形左势

身体向右转,不停,再向左转身;左掌同时由前向下、向 里、向上翻转(裹劲),至口前再变成俯掌,横着向左前方撑出 去,高与口平,臂成弧形,掌心向下,左脚随着左臂收回,即向 左前方迈出一步,右脚也随着向前跟进,停在左脚内侧,脚尖着 地;右掌心翻转向上,停在腹前;眼看左掌(图3-51)。

 

图片34

要点:左脚与左掌动作要整齐一致;左掌向左前撑出时, 掌外缘用力,腰要塌,头要顶。

鼍形右势

上势不停,右脚向右前方进一步,左脚随之跟进,停在右脚 内侧,脚尖着地;同时右掌经胸前向上、向右翻转(裹劲),至 口前变俯掌,横着撑出去,高与口平,臂成弧形,掌心向下。左 掌随着翻转下落停在腹前,掌心向上;眼看右掌(图3-52)。

要点:右脚前进落地,要和右掌撑出动作协调一致,不可分先后;右掌撑出时,掌外缘用力,腰要塌,头要顶,左右势转 换要衔接不断;两臂摆动要连贯。

鼍形左势

动作与要点同前左势(参阅图3-51)。

鼍形右势

动作与要点同前右势(参阅图3-52)。

回身势

打出右势之后,不停,左脚似落不落,身体速向左后转,左 掌由腹前随转身向上、向左撑出,掌心向下,左脚向左后方落 地;右掌也随之向下、向里经胸前继续向右前方翻转,变俯掌撑 出,高与口平,掌心向下;左掌在右掌翻转撑出时,下落停在腹 前,掌心向上;右脚随身体左后转向右前迈一步,左脚随跟至右 脚内侧,脚尖着地;眼看右掌(图3-53)。

图片35

鼍形左势

动作和要点同前左势,唯方向相反(图3-54)。

鼍形右势

动作和要点同前右势,唯方向相反(图3-55)。

 

图片36

收势

打到原来位置时*仍向左转身(参阅前回身势图及说明), 再打出左势然后将右脚撤回一步,左掌经体前落下,两手垂于身 体两侧,左脚撤回靠拢右脚,成立正姿势。

用法:假设对方右拳向我左面部横击过来,我左手捋住对 方右手腕顺势外旋,将对方拨开或擒住,随之右掌外旋,掌心向 上横击对方颈(肋)部,力点在掌外沿。

鼍形的学练提示:

鼍形的步法是新出现的步法,注意上步时,后脚蹬地

要充分,后脚跟进时,步法要轻灵。上步时要配合腰身的转动进

行练习。

手法同样与五行拳的手法不同,练习时一定要规范。

鼍形练习时,注意动作一定要以腰为轴,以腰带动四 肢进行练习。

上下肢协调配合上,注意同时完成一个动作。

(六)鸡形

鸡形是一个组合套路,动作模仿鸡的特长,内容丰富,结构 严密,过去形容此形有“独立之能”、“食米之巧”、“抖翎之 威”、“争斗之勇”。通过多种进退转换的身法、步法、手法,锻 炼全身的灵活性和完整性。如“金鸡独立”动作,既要求快速, 又要求稳定,表现出扎实的下肢基本功;“金鸡抖翎”一势,要 求周身力量集中发出弹力和抖擞力量。其他如“金鸡上架”、 “报晓”、“食米”等动作,都是借着伸缩,旋转,平衡,纵跳, 使身体的各个部位,各项素质得到锻炼。

鸡形的运动量较大,锻炼也比较全面,仅就掌法来说就有撑 掌、挑掌、压掌、劈掌、穿掌、插掌等等。动作路线为直前行 进。

1.预备势

同三体势姿势,唯身体略向前俯一些(图3-56)。

2.纵步前穿掌(金鸡独立)

右掌由左掌下面向前穿出,高与胸齐,左掌撤至腰部左侧 (掌心向下);同时身体向下略蹲,左脚向前垫步,左腿屈膝前 弓,右腿膝部弯曲,右脚跟离地,上体略向前俯,眼看右手 (图 3—57)。

 

图片38

 

右脚尽力向前进一步,屈膝半蹲,左腿随之跟到右腿内侧, 左脚提起,脚尖上翘,紧靠在右踝关节处,成独立步同时左掌由 右掌下面向前穿出,高与胸齐,右掌撤至腰部右侧(掌心向 下),眼看左手(图3-58)。

要点:两腿前进时,身体不要过于前俯,纵步要选,要 稳,独立时,腰要塌,头要顶,精神要贯注。

3•纵步前穿掌(金鸡独立)

此动作名称同2,但动作多有不同之处。2.的动作是由三体 势进左脚,而此势是由提步进左脚。其他动作完全相同(参阅 图 3 -57、58)。

4.纵步金鸡独立

两手不动,左脚先尽力进一步,然后右脚再前进一步,屈膝 半蹲,左脚仍跟到右腿内侧,紧靠在右踝关节处,脚尖上翘,成 独立步;眼仍看左手(参阅图3-58)。

要点:第三个独立势中左右脚进步时,身体高矮不变,两 腿要靠紧,要平衡稳定,进步时速度要快,两步要连贯紧密,腰 要塌,肩要松。

5•进步右崩拳(金鸡食米)

左脚前进一步,右脚随之靠近左脚跟,身体再略向下蹲;同 时右掌变拳,拳眼向上,向左掌下方打出,左掌扣住右手腕部; 眼看右拳(图3-59)。

 

 

图片40

要点:前脚落地与右拳打出要整齐一致,速度要快,腰要 塌,头要顶,右臂肘部要微屈,不要伸直。

6.转身左撑掌(金鸡抖翎)

身体右转约90度,右腿向后退一步,左腿随之稍向后撤, 两脚均横,成右重左轻的半马步,同时左掌尽力向左下方撑开, 停于左膝旁(掌心向下),左臂成弧形;右拳屈肘撑到头部右额 角前(拳心向外),眼看左掌(图3-60)。

上势略停,身体急向右转约90度,左腿向后蹬劲,左掌继 续向后撑劲,停在左胯旁,右拳位置不动;眼看前下方(图3- 61)。

 

图片41

 

要点:①左掌右拳分撑时,要与右腿后撤用劲整齐一致; 转身时,腰部要用劲扭转,以保持身体的完整性;腰要塌,颈要 挺,胯要缩,动作速度要快。②向右转身和左腿后蹬用劲要一 致,左脚跟不可离地。

7.独立下插掌(金鸡上架)

左脚向前进一步,屈膝半蹲,右腿随之跟在左腿内侧,右脚 靠紧左踝关节处,脚尖上翘,成左独立步,同时右拳变掌经胸前 (贴近身体)向左下方插下(掌心向外),左掌由左下方经胸部 向右上方上穿,停在右肩侧(掌心向内),指尖向上;眼平看右 前方(图3-62)。

要点:左掌向上穿,右掌向下插时,两臂要贴近身体,动 作要一致,两手的小指要向里裹劲,手腕手背要平直,手指挺

直;身体要稳定,不偏不倚;头要顶,腰要塌,两腿要靠紧,右 脚不可着地。

8.进步右挑掌(金鸡报晓)

右脚向前进一步,膝部微屈,左脚随之跟进半步,体重偏于 左腿,同时两臂右上左下分开,右掌挑起,高与眼平,指尖向 上,臂微弯曲,左掌下落停于左跨旁,掌心向下,臂部不要伸 直,眼看右手食指梢(图3-63)。

图片42

要点:右手前挑和左手下落要与右脚落地协调一致,上挑 的手要用力,两肩要松,头要顶,腰要塌。

9.进步左劈掌

左脚左掌不动,右掌向外翻转下压,掌心向上,同时右脚略 向前移,脚尖外撇约45度;眼看右掌(图3-64)。

左脚向前进一步,右脚随着跟进半步,重心偏于右腿;同时 左手顺着右臂内侧向前劈下,高与肩齐,右掌撤到腹前,掌心向

前下方;眼看左掌指(图3-65)。

图片43

 

 

要点:垫步要和右掌翻压动作一致,左脚前进要与右掌前 劈动作一致,左腿膝部微屈,腰要塌,肩要松。

10.进步右劈掌

两掌变拳,左拳下落,经胸前由下颏处向前、向上伸出 (拳心向上),同时左脚向前垫步,脚尖外撇;上势不停,右拳 顺左臂内侧前伸,待两拳接近时,速向里翻转变掌前劈,髙与肩 齐,左掌撤至腹前,两掌心斜向前下方,同时右脚前进一步,左 脚随之跟进半步,重心偏于左腿,成右劈拳势;眼看右掌(图3 -66)。

要点:与左势完全相同,唯方向相反。

11.独立左劈掌(金鸡独立)

两掌变拳,右拳下落经胸前由下颏处向前、向上伸出,拳心 向上;上势不停,左拳随即顺右臂内侧前伸,待两拳接近时,向内翻转变掌下劈,髙与腰平,右掌撤到腹前,两掌心向前下方; 同时右脚撤至左脚位置急速落地,屈膝半蹲,左脚随之提起,靠 在右踝关节处,脚尖上翘,成右独立步,眼看左掌(图3-67)。

 

图片44

要点:先将右手撤回向上伸出,左掌下劈要和右脚落地动 作协调一致,独立步要稳,右脚落地,要沉着有力,腰要塌,头 要顶,肩要松,身体要稳定。

12•进步右崩拳(金鸡食米)

与前“金鸡食米”动怍及要点完全相同,唯方向相反(图3 -68)。

13.转身左撑掌(金鸡抖翎)

与前“金鸡抖翎”动作及要点完全相同,唯方向相反(图3 -69、70)。

14•独立下插掌(金鸡上架)

与前“金鸡上架”动作及要点完全相同,唯方向相反(图3 -71)。

 

图片45

进步右挑掌(金鸡报晓)

与前“金鸡报晓”动作 及要点完全相同,唯方向相 反(图3-72)。

进步左劈掌

同9动作,唯方向相反 (图 3-73、74)0

如此往返重复练习,数 量因人而宜。

收势

打到起势位置,并做出

进步左劈掌以后,左臂屈肘,左手由胸前下落,两臂垂于身体两 侧,同时左脚收回,靠拢右脚,成立正姿势。

 

图片46图片47

用法:(金鸡独立)假设对方右手向我肋部击来,我的左 手接住对方右手向下、向后捋带,同时用右掌向对方腹部戳击, 力达指尖。若对方趁我左手回带之时,出左手向我面部击来,我 则趁机,右手截住对方左手,并且回带,出左手向对方戳击。

金鸡抖翎假设对方右拳向我面部击来,我头部向左稍偏,趁 机用右手内旋,掌心斜向外抓住对方右手腕部继续旋臂外撑,左 手向对方右肋横击。力点在掌根及掌外沿。

金鸡上架、金鸡报晓:假设对方左拳向我面部击来,我稍向 左转体用左掌推开来拳,趁势右掌向对方腹部(裆部)挑去, 力在食指上方。

鸡形的学练提示:

在鸡形的手法练习上,有穿掌、撑掌、插掌、挑掌、 劈掌等,变化较大。练习时手法一定要清晰,手法分明。

在下肢上,有三体势步、马步、独立步等,这些步型 的变化要清晰,动作要规范。

手脚配合要协调,尤其金鸡独立的手脚配合,后腿蹬 劲既要充足,前腿落步还要平稳。

每个动作练习要完整,劲力要充足。

(七)鹞形

鹞属于猛禽类。鹤形动作中采用了 “束身”、“人林”、钻 天”、“翻身”等象形取意的拳法动作。着重身法和手法的变化, 比虎形、鼍形、蛇形较为复杂。例如“鹞子翻身”动作,两臂 的摆动必须与身形、精神协调配合,突出的表现了刚健完整的神 态,对肩部、腰部、胯部以及眼法的训练要求很高。鹞形动作沿 直线行进。

预备势

同三体势(图3-75)。

鹞子束身势

两掌变拳,右拳翻转,拳心向上,由左前臂下面向前、向上 伸出,高与眼平,左拳在右拳前伸的同时,拳心翻转向上撤至腹 前,两拳拳心均向里,左脚在两掌变拳之后,先向前垫步,然后 右脚在右拳上伸的同时,再向前进一步,左脚随之跟至右腿内 侧,左脚靠紧右踩关节处,脚尖上翘;眼看右拳(图3-76)。

图片48

 

要点:右拳伸出要和右脚落地整齐一致,身体要平衡稳 定,肩要沉,腰要塌。

鹞子入林势

左脚直向前进一步,右脚位置不动,重心仍在右腿,脚尖略 向外撇,同时左拳直向前打出,高与胸平,拳眼向上,右前臂向

形意擊 外、向上翻转上架,右拳置于右额角前,拳心向前,拳眼向下, 成左顺步炮拳势,眼看左拳(图3 - 77)。

要点:左脚进步要与左拳打出、右拳上架整齐一致,左臂 不要伸直,左肘与左膝要上下相对,两膝关节要微向里扣,两肩 要向下沉。

鹞子钻天势

右前臂向外旋转下落,拳心转向上,左拳先向外翻转再向里 扣;右拳顺着左腕上方向前、向上伸出,高与眉齐,拳心向内; 左拳撤至右肘下方,拳心向下,左肘靠近胸部左侧,同时左脚稍 向前垫步,脚尖外撇,右脚在右拳上伸的同时,向前进一步;眼 看右拳(图3-78)。

要点:右拳下落时,前臂(包括肘部)要向里裹劲,将 拳心转向上之后再向前伸出,右拳前伸要和右脚进步整齐一致, 肩要沉,头要顶。

鹞子翻身势

身体向左转,右脚尖向里扣;同时右臂屈肘随身体向左转, 左拳在右肘下面也随之外旋转动,经胸前伸至左肩前,右拳下落 在左肘下方,左拳向左上方翻转,拳心向里,不停,两拳再由面 前向右后转,右拳转到右后方,屈肘将右拳收至右腰侧,拳心向 上,左拳由右肩前下落,经 腹前翻转向身体左侧伸出,

拳眼向上,高与腰平,同时 身体左转,右脚也随之扭 直,如三体势步形;眼看左 拳(图3-79)。

要点:身体由右向左 转,再由左向右后转,再复 转向左,反复转动中间不要 停顿,眼神也必须随着两臂 转动的方向向左右看;随右 臂转到右后方,再猛然向左转头,最后向左转动时,身体略向下 蹲,但不要俯身太大,要完全以腰为主转动,以保持全身完整。

 

 

 

 

图片49图片50

鹞子束身势

 

同2动作,唯2是由三体势开始,而此势是由两手握拳,转 身动作开始(图3-80)。

鹞子入林势(图3-81)、8.鹞子钻天势、

鹞子翻身势

分别与3、4、5动作相同,唯方向相反。

图片51

 

收势

往返练习,打到原来起势位置,仍用鹤子翻身势回身,稍 停,将左手左脚收回,成立正姿势。

用法:鹳子束身势、鹞子人林势:假设对方以右拳击我面 部,我以右钻拳接住对方来手,向上格架,左拳向对方右肋击去。

鹤子钻天势:假设对方以右拳向我胸部击来,我用左手扣挂 住对方右手,并且回带,同时,出右拳向对方面部击去。

鹞形动作的学练提示:

鹞形的步法与形意拳的基本步法稍有区别,在练习进 步时,右腿蹬地后,直接右腿向前上步,形成独立步,重心平稳 移动,落脚后重心一定要稳。

鹞形的手法练习时,拳从口出,拧腰出拳,力达拳面。

手脚配合时,注意鹞子束身时,右拳与右脚同到,冲 劲不要过大,避免重心向右倾斜。人林势的上手>后蹬腿同时完 成动作。

在意、气配合上,要前冲、后倚、提顶、气沉丹田同 时进行。

 

(八)燕形

此形着重表现了燕子下落抄水的灵巧。在内容上,由起伏、 前纵、独立和旋转等动作组成,能很好地锻炼腰部、腿部以及 肩、髋各关节。“燕子抄水”一势,看来简单,实际上它既要求 上下配合的完整不懈,又要求灵活和快速有力,纵得要远,落得 要稳,身体左右转动时,精神必须完整配合,做到形神合一。燕 形沿直线往返练习。

此形在传统练法中,多为打出左劈掌之后向右回身,如果为 了更全面地锻炼身体,学者可以参考右势回身的练法,在回身前 再加上一个右劈掌,就可以向左转回身了。这样可以去时用左势 “燕子抄水”,回时用右势“燕子抄水”,如此左右反复地锻炼, 对身体会有更全面的收益。

预备势

同三体势(图3-82)。

燕子抄水势

右掌向左前臂下方伸出,然后握拳向上、向右划弧,再由 右下方经体前向上方挑起,左掌同时变拳随右拳右转屈肘回收, 经胸前向左下、向左伸出,与右腕交叉成十字手势,立即再将左 拳由内转至右拳下面,拳心向下,右拳拳心向左;身体先向右 转,再向左转回,重心在两腿中间,左膝略向前弓,右脚跟离 地,膝部向下弯曲;眼平视前方(图3-83、84)。

要点:上体转动时不要过于俯身,要以腰为轴心,速度要 快,眼神随着转动扫视,腰要塌,肩要沉,右脚掌要尽力蹬地。

 

图片51图片52图片53

 

上势略停,右脚尽力向前进一步,屈膝半蹲,左脚随之跟 进,靠在右踝关节处,脚尖翘起,两腿靠紧;同时两臂由上向左 右分开,两拳高与肩平,拳眼向上,两肘微屈;眼平视左前方 (图 3-85)。

两拳分开要和右脚前进的动作整齐一致,纵跳要远,落下要稳,腰要塌,头要顶。

进步右崩拳

左脚向前进一步,右脚随着跟进,右脚跟紧靠左脚跟,两腿 屈膝半蹲;同时右拳收经腰侧向前打出,拳眼向上;左拳变掌向 里翻转,扣于右腕部,眼看右拳(图3-86)。

要点:右拳打出和左脚进步动作要整齐一致,肩要沉,腰 要塌。

左劈掌

右脚不动,左脚前进半步;同时左掌顺着右拳向前劈出,髙 与肩齐,掌心向前下方,右拳变掌撤至腹前,姿势完全与三体势 相同;眼看左掌(图3-87)。

要点:完全与五行拳中劈拳势相同(参阅第二章第二 节)。

 

图片54

回身势

左掌下落变拳,收回左腰侧,右掌也随之变拳停在右腰侧, 两拳心均向上;同时以左脚脚跟为轴,脚尖里扣,身体向右后 转,右脚尖也随之扭直,完全与劈拳势回身相同,眼看前方 (图3-88)。

进步左劈掌

右脚向前垫步,脚尖外撇,同时右拳经胸前向上,向前伸 出,高与眼平,拳心向里,然后左脚前进一步,左拳变掌顺着右 前臂向前劈出,成左劈拳势,眼看左掌(图3-89)。

 

图片55

 

燕子抄水势

同1,唯方向相反。

进步右崩拳

同3,唯方向相反。

左劈拳

同4,唯方向相反。

回身势

同5,唯方向相反。

进步左劈掌

同6.,唯方向相反。如此往返

重复练习。

收势

打到起势位置,用劈拳回身势后转,并做出进步左劈掌,随 后将左脚撤回,靠拢右脚;同时左掌由胸前下落,两臂垂于身体 两侧,站起成立正姿势。

用法:(抄水势)假设对方从身后向我击来,我迅速左转 身用左拳接住对方,然后右拳向前抄举,随之两拳内旋分开,两 臂同时分开,右拳向上格架,左拳向前劈砸对方,力点在拳轮。

燕形动作的学练提示:

在练习燕形的步法时,右腿蹬地后,直接右腿向前上 步,形成独立步,步法要轻灵、平稳。

燕形的手法练习时,挑拳下砸一气呵成。

燕子抄水的手脚配合时,注意双拳与右脚同到。进步 右崩拳时,右拳与右脚同到。

(九)蛇形

蛇形主要模仿蛇之盘旋屈伸,过去称“蛇有拨草之精”,就 是形容它的曲折吞吐,伸缩往来的巧妙。因此,在练法上,应该 使动作柔钿,灵活,开合吞吐鲜明,周身节节贯通,在曲折中力 求用劲完整。蛇形动作是左右势反复,沿波浪形曲线斜向前进。

预备势

同三体势(图3-90)。

图片56

 

 

 

蛇形右势

左脚向前垫步,屈膝略 蹲,右脚也随之略向前跟 步,脚跟离地,膝部向下弯 曲,体重移于左腿,同时右 掌由腹前向左下方插下,掌 心向外,指尖向下,手背贴 在左跨前,左臂也随之屈 肘,左掌收到右肩前,掌心 向外,指尖向上;眼看右前方(图3-91)。

上势略停,右脚向右前方迈一步,左脚随之跟进半步,重心 仍偏于左腿;同时两掌变拳,右拳由下向右、向上撩出,高与腰 平,拳眼向上;左拳撤至左跨旁,拳眼向上,身体略向前倾,眼 看右拳(图3-92)。

 

图片57

 

要点:①右掌向下插和左掌向上穿要紧贴身体,左脚垫步 和两掌上下变动要整齐一致,跨要松,肩要沉,头要向上顶。② 右拳向前撩和右脚进步要整齐一致,右脚进步务要经过左脚内 侧,再与右拳同时动作,右臂不可伸直,头要顶,腰要塌。

 

蛇形左势

右脚向前垫步,屈膝略蹲,重心移于右腿,左脚也随之跟进 半步,脚跟离地,膝部向下弯屈;同时左拳变掌,由左经腹前向 右跨旁插下,掌心向外,指尖向下,右拳变掌屈肘收于左肩前, 掌心向外,指尖向上,眼看左前方(图3-93)。

上势略停,左脚向左前方进一步,右脚随之跟进半步。重心 仍偏于右腿;同时两掌变拳,左拳由下向左、向上撩出,高与腰 平,拳眼向上;右拳撤至右跨旁,拳眼向上,身体略向前倾;眼 看左拳(图3-94)。

 

图片58

 

 

要点:与前蛇形右势同,唯左右相反。

蛇形右势


回身势

打出蛇形右势之后再回身,右臂屈肘,右手由拳变掌收至左 肩前,掌心向内,指尖向上,左拳变掌向右胯旁插下,掌心向 外,指尖向下,右脚提起向左脚外侧扣一步,同时以左脚掌为 轴,身体左后转约180度,屈膝半蹲,重心偏于右腿,左脚跟微 离地面,眼看左前方(图3-95)。

蛇形左势

同3,唯行进方向相反(图3-96)。

蛇形右势

同4,唯行进方向相反(图3-97、98)。

收势

反复操练,待打至起势位置,打出右势回身之后,再打出蛇 形左势(参见3-93、94),将左拳收回,由胸前落下,同时将 左脚收回,靠拢右脚成立正姿势。

 

用法:(蛇形右势)假设对方左腿在前,以右拳向我面部 击来,我以左掌向右拦截对方来拳,同时,上右步至对方身体左 侧,用右拳由左向右迅速将对方拨出。

蛇形动作的学练提示:

进行蛇形步法练习时,是沿波浪形曲线斜向前进。在 支撑腿屈蹲支撑身体重心的情况下,继续蹬地进行上步练习。这 时,注意支撑腿一定放松后充分蹬地,不能站起后再蹬地上步。

蛇形的手法练习时,不要做成直接上挑拳,因蛇有拨 草之能,所以手法上要有拨劲。

手脚配合时,注意前后手的对拉劲,手脚同时完成动 作的整劲。

(十)骀形

鸟台(tai)是传说中一种类似鸵鸟的动物,旧拳书称它有 “竖尾升空之能”,“下落捣物之力”。形意拳模拟这种动物形势, 以锻炼肩、肘各部的灵活和臂、胸、背各部肌肉的弹力。此形步 法与虎形大致相同,但是手法有区别:虎形是两掌向前扑,而 骀形是两臂左右回环之后,用两拳向前冲。骀形路线同虎形, 沿波浪形直进斜打。

预备势

同三体势(图3-99)。

鸟台形左势

左脚向前垫步,左掌下落变拳,收回腹前,右掌也同时变 拳,拳心均向内,靠近腹部;然后右脚向前进一步,左脚随之前 跟,紧靠右踝关节处,脚尖上翘,同时两拳向上,至头部上方向 左右分开,划一整圆,收至腰部两侧,拳心均向上,眼平视左前左脚向左前方进一步,

右脚随之向前跟半步,膝部 弯屈,重心偏于右腿,同时 两拳由腰部直向前冲出,拳 心向上,两臂微屈,两拳中 间距离约10 ~ 20厘米,眼看 左拳(图3-101)。

 

 

图片59图片60

 

 

要点:①两臂分开划 圆向腰部收回的动作,要和 右腿进步一致,落步后要平 衡稳定;两肘要紧靠肋部,

两肩要沉,腰要塌。②左脚前进要与两拳前冲整齐一致,两臂不 要伸直,腕部与拳心要保持平直,不可上翘或下弯,腰要塌,头 要顶。

鸟台形右势

左脚向前垫步,右脚随之前跟,右脚紧靠左踝关节处,脚尖 上翘,同时两拳向上,至头部上方向左右分开,划一整圆,收至 腰部两侧,拳心向上,眼平视右前方(图3-102h动作完全与 左势同,唯左右相反(图3-103)。

要点:完全与左势同。

图片61

 

 

回身势

右脚提起,以左脚掌为轴,身体向左后转,随即右脚在左脚 旁落步(距离左脚约20 ~ 30厘米),左脚在右脚将落未落之际, 提起靠在右踝关节处,脚尖上翘;同时两拳向上至头部上方向左 右分开,划一整圆,收至腰部两侧,拳心向上,眼平视左前方 (图 3-104)。

 

 

图片62

 

要点:转身速度要快,两拳分开下落要和右脚落地一致, 在右脚未落时,左脚即行提起,身体要稳定,腰要塌,肩要沉,

两肘要靠紧肋部;接上势再进左脚,两拳再直着向前冲出,与左 势完全相同,唯行进方向相 反,如此左右轮换向原来方 向打回去,待打出右势再转身。

收势

打到原来起势位置时,

转身后打出左势,停住,将 两拳收回落下,左脚撤回靠 拢右脚,成立正姿势。

用法:假设对方左脚 在前,两拳向我双耳击来,

我双臂内旋格开对方双臂,同时蹬左脚上右步,两拳向对方腹部 击去,力点在拳面。

鸟台形动作的学练提示:

骀形的步法与虎形的步法相同,练习时,注意上步的 方向,扣脚的方向。

骀形的手法练习时,注意两臂夹肋而出,力达拳面。

手脚配合时,注意出拳与后蹬同时进行,同时完成。

(十一 ~十二)鹰形熊形台演

此形是采取鹰捉物的准确勇猛和熊守御的浑厚顶竖特点,融 一而成。在动作中,起是熊形,身法要体现顶头竖颈之力;落是 鹰形,两臂要有翻落捉拿之劲。过去曾形容形意拳有鹰熊斗志的 精神。旧拳谱中有“鹰熊竞志,取法为拳。阴阳暗合,形意之 源”说法,表明形意拳处处不离阴阳和攻守,不离鹰熊起落伸 缩之势。鹰熊二字也取英雄二字谐音。故而在十二形中鹰熊二形合演为一势。锻炼中应尽量使呼吸借着伸缩起落的动作上下调 节,就是说,动作的伸展与收缩要密切的配合呼吸,以使动作发 劲完整,严密协调。此形的运行方向和路线也和虎形大体相同, 唯左右垫步时,后脚脚跟提起收在前脚后侧。

预备势

同三体势(图3-105)。

右鹰形落势

左掌下落变拳,经腹部、胸部贴近下颏向上.、向前伸出,高 与眼平,拳心向内;同时右掌变拳,在左拳伸出后,右拳顺着左 前臂内侧向上伸,伸到两拳接近时变掌翻转向下按,右掌高与腰 平,左掌撤至左腰旁,两掌掌心均向下;左脚在左拳上伸时撤至 右脚内侧,脚尖着地,待两掌翻转下按时,左脚速向左前方进一 步,右脚随着跟进半步,重心在两腿中间,右脚跟微离地面,膝 部弯屈;眼看右掌(图3-106)。

 

图片63

要点:左脚下落时,两掌要同时变拳,左脚与左掌同时撤 回,右掌下按,臂不要伸直,两掌如鹰捉物,两膝要向里扣,身 体略向前#[,两掌下按要与左脚进步整齐一致。

右熊形起势

右掌下落变拳,经腹前、腰前贴近下頦向上;同时左脚向前 垫步,右脚位置不动,脚跟提起,重心偏于左腿;眼看右拳 (图 3-107)。

要点:右拳向上伸要与左脚垫步一致,左脚尖略向里扣, 两膝也均向里扣,右脚掌要蹬地,颈要竖直,腰要塌,两肩下沉。

左鹰形落势

右脚经左脚内侧向右前方进一步,左脚随之跟进半步,重心 在两腿中间;同时左拳顺着右前臂内侧向上、向前伸,伸到两拳 接近时变掌翻转向下按,左掌高与腰平,右掌撤至右腰旁,两掌 掌心均向下,眼看左掌(图3-108)。

 

 

图片64 图片65

要点:与鹰形右势完全相同,唯左右相反。

左熊形起势

同3,唯左右相反(图3 -109)。

右鹰形落势 同2。

回身势

待左势鹰形打出后.以两脚掌为轴,身体向左后转约180 度;同时左掌下落变拳经腹部、胸部贴近下颏向上、向前伸出, 高与眼平,拳心向内,右拳置于右腰旁,拳心向下;右脚随转体 方向向前进一步,屈膝半蹲,体重偏于右腿,左脚脚跟离地,膝 部弯曲眼看左拳(图3-110)。

图片66

 

要点:左拳伸出要与右腿进步动作一致,转身时动作要 快,要保持平衡稳定。

 

右鹰形落势

左脚继续向左前方进一步;同时右拳顺左前臂内侧向上、向 前伸,待两拳接近时变掌,翻转向下按出,动作完全与前右鹰形 落势相同,唯方向相反(图3-111)。

图片67

 

这样可以左右轮换向原 来方向打回去,往返次数根 据体力和场地情况自行掌握 (图 3-112、113)0

收势

打到原来位置,做出左 鹰形落势后向左转身,再打 出右鹰形落势,随之将左掌 由右掌下面前伸,右掌撤至 腹前,变成三体势姿势,微停,身体站起成立正姿势。

用法:假设对方左脚在前,以右拳向我胸部击来,我向左 上步,右手熊形截住对方来拳,随之捋带对方右臂,同时上右 步,左掌向对方右肩(臂)劈压。

鹰形熊形动作的学练提示:

进行鹰形熊形步法练习时,出现了新的步形:骑龙步。 进行骑龙步练习时,注意掌握好身体重心和后腿的弯曲程度。

手法练习时,要与腰身相结合,拧腰出拳,拧腰劈掌。

手脚配合时,后脚不要拖泥带水,后脚蹬地要充分。

 

浏览2,760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