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般素质训练的内容和手段,既要全面又要结合专 项。因为一般素质训练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提高身体各器官 系统的机能,发展散手所需要的速度、力量、灵巧、耐力等 一般素质,促进散手运动水平的提高。因此,选择的训练内 容和手段,应紧紧围绕散手运动所需要的身体素质,比如通 过60米、100米跑提高速度;通过哑铃、杠铃训练提高力 量;通过足球、乒乓球活动提高协调、灵巧;通过中、长跑 提高耐力等。

  2. 在实际教学与训练中,根据学生的不同的情况和训 练时期,身体素质训练和专项技术训练有不同的侧重。比如 武术基本功和基本动作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侧重于散手专项 训练;对于一般素质较好但武术基本功和基本动作水平较低 的学生,则应侧重于武术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的训练,提高专 项素质的水平。又如在训练计划的准备时期,可以多搞些一 般素专项素质的训练;而在比赛前期,应侧重于专项技 术训练和战术训练。


六、合理安排运动负荷的原则

在教学和训练中,根据任务、对象水平,要科学地合理 安排运动负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1 .在教学与训练过程中,要逐步地有节奏地加大运动 负荷,直至达到极限负荷,才能最大限度地刺激有机体,使 其产生良好的适应性变化,使体能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达 到最佳竞技状态,取得优异成绩。如果运动负荷不是逐渐加 大,机体适应过程不是逐渐提高,均停留在原有水平上,其 体能和技术水平就不会逐渐提高O

  1. 在安排训练负荷时,要注意负荷与恢复的关系。一 是要逐渐加大负荷,学生和运动员才能逐渐适应。突然加大 负荷,不但不能适应,还会出现运动创伤和影响身体健康。 二是加大运动负荷要有大、中、小节奏的变化,一成不变的 负荷,不但效果不好,而且还会影响学生和运动员的训练情 绪。他们承受一定的训练负荷后必须有一定休息恢复时间, 借以消除疲劳,从而产生疲劳一复一超量恢复的过 程。否则承受负荷后,得不到恢复,疲劳的积累会出现过度 训练造成体能和技术水平下降。但休息时间的长短,要根据 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来说,训练课的负荷越大,需要恢复时 间越长;训练水平越低,需要恢复时间越长。

  2. 不同训练时期,运动负荷的安排也应有所不同。如 训练的过渡时期,主要任务是进行恢复调整,这个阶段需要 安排小负荷,使学生和运动员的精神体力得到充分恢复°在 训练的基本时期,他们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需要不断提 高,这时的训练负荷需要有节奏地逐渐加大。赛前期的训 练,为了迎接紧张激烈的比赛,需要加大负荷量至极限,训 练强度要大。但在这个时期,特别要注意恢复和调整课的安 排,如课的休息时间要适当延长,安排一些游泳、球类和室 外活动,借以调整情绪和体力。有条件的还可配合医务监 督,及时了解和测定他们的生理、生化指标,预防过度疲劳 的出现。


七、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的原则

L从难。散手运动是激烈的对抗项目,在训练中,从 始至终必须贯彻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的原则°例如练武 术基本功提高腰腿柔韧性,就散手技术来说,对此要求能踢 到头的高度就可以了;但平时训练绝不能满足于这一点,还 要练劈前后叉、横叉、前板腿、侧板腿、后板腿,向前、向 侧、向后踢腿都要超过头的高度。只有这样严格训练,腿才 能运用自如。我们知道,在实战中打一拳,在平时训练中要 打几百拳、几千拳;实战中踢一腿,在平时训练中要踢几 百、几千腿。又如比赛中如戴8盎司、10盎司的拳套,在 训练中就要戴12盎司、甚至更重的拳套;实战中打三局, 局间休息一分钟,在平时训练中可以打五局,局间休息半分 钟。总之,平时训练的强度、密度要求都要高于比赛时,才 能适应比赛时的要求。

  1. 从严。在教学和训练中,首先表现在练习数量和质 量的严格要求。因为只有一定的练习数量,才能提高动作的 质量。在完成一定数量练习的基础上,又要对练习的质量严 格把关,从基本功到每一基本动作的规格要求;技术要点、 用法、时机、变化等都要保质保量地完成训练计划。另外, 对训练作风、课上纪律等也应严格要求,才能保证高质量地 完成教学与训练任务。

  2. 从实战出发。散手运动本身就是对抗性的实战项目, 因此,在教学和实战中,每一个基本动作都要从实战的需要 出发去考虑,而且要在实战中去检验。一切不符合实战要求 的花架子都应予以剔除。比如两手在实战姿势中的位置,一 般应一手放在胸部前方;另一手放在颊下。但有些新手平时 训练还能保持这个姿势,一临实战,就顾不到手的位置而松 垂下来,很容易被对手抓空击中胸部。这时就应总结实战中 被击中的原因,加强实战防守姿势练习,建立正确的动力定 型。


另外,为了适应比赛的需要,盛夏虽然炎热,也要穿戴 全部护具,以进行适应性的训练。为了适应中午比赛或晚上 比赛,也要在中午和晚上安排训练,或在短时期内一天安排 三次教学比赛,以适应有时一天安排三场比赛的需要。

第二节散手教学

一、散手技术的教学步骤

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单个的基本动作,完整的技术动 作,以及几个技术动作组成的组合动作,都要分“学会” “喂引”“实战”三个步骤来完成。“学会”和“喂引”是教 学的过程,能在实战中运用是教学的最终.目的。

  1. “学会”动作。通过教师的示范和讲解,使学生和运 动员了解和掌握动作的规格要求(包括手型、步型、身体姿 势等)、运行路线(手法、腿法、身法等)和攻防用法。通 过反复练习和不断地纠正错误动作,使他们正确、熟练地掌 握动作达到规范化。

  2. “喂引”动作。“喂”就是给学生和运动员作假设性 对手,根据他们学习动作的需要来给做喂递动作。如学防左 挂挡的动作,在他们基本学会这个动作进一步练习使用时机 时,教师或助手要由慢速逐步过渡到快速去给喂递右贯拳, 使其反复不断地做防左练习,直至在正常实战速度情况下能 准确有效地完成这个动作为止。“引”,是在攻防组合动作 中,为了使学生掌握对手出击的时机、方位、距离而应急引 发出的反应动作。如为使学生和运动员摭住对手击腿后将腿 着地的刹那起腿还击的时机时,就要用各种腿法佯攻;引发 其掌握时机做出反应动作。“喂引”,是教学训练中的重要步 骤。学生和运动员能否把学会的招势在实战中应用,主要在 于教师的“喂引”教学方法是否科学、合理而有实效。

  3. 实战运用。这是学习训练技术动作的最终目的。通 过“喂引”,先使学生能够把所学的动作运用于条件性的实 战。例如,指定甲方进攻,乙方只能防守反击。这是实战运 用的初步阶段。真正的实战,情况千变万化,战机稍纵即 逝,进、退、攻、防、距离、时空、对手的高矮、强弱等 等,都对动作的运用起着一定的影响。如想在这种复杂情况 下,灵活自如地应用所掌握的技术动作,只有通过在有指导 下的反复实战去锤炼、去分析、去总结,不断地提高运用技 术动作的能力。


二、教学法

1 .讲解教学法

讲解和示范是使学生形成正确动作概念的基本方法。讲 解应当简明扼要,形象生动,重点突出。在进行技术教学 时,讲解的过程和内容有以下几点:

  • 讲解动作的名称。讲解按动作结构起的名称,如 “上步架打”或传统形象化名称“迎门砸(锤尸的内容含 义。

  • 讲解动作的规格要求和运动路线。如对该动作的手 型、步型、身体姿势,以及手法、腿法、步法的起点、止点 及运行路线的要求等。

  • 讲解动作的攻防用法。分析动作的攻防距离、力点 以及实战运用的时机。


 

浏览693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