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理安排运动负荷的原则

在教学和训练中,根据任务、对象水平,要科学地合理 安排运动负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1 .在教学与训练过程中,要逐步地有节奏地加大运动 负荷,直至达到极限负荷,才能最大限度地刺激有机体,使 其产生良好的适应性变化,使体能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达 到最佳竞技状态,取得优异成绩。如果运动负荷不是逐渐加 大,机体适应过程不是逐渐提高,均停留在原有水平上,其 体能和技术水平就不会逐渐提高O

在安排训练负荷时,要注意负荷与恢复的关系。一 是要逐渐加大负荷,学生和运动员才能逐渐适应。突然加大 负荷,不但不能适应,还会出现运动创伤和影响身体健康。 二是加大运动负荷要有大、中、小节奏的变化,一成不变的 负荷,不但效果不好,而且还会影响学生和运动员的训练情 绪。他们承受一定的训练负荷后必须有一定休息恢复时间, 借以消除疲劳,从而产生疲劳一复一超量恢复的过 程。否则承受负荷后,得不到恢复,疲劳的积累会出现过度 训练造成体能和技术水平下降。但休息时间的长短,要根据 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来说,训练课的负荷越大,需要恢复时 间越长;训练水平越低,需要恢复时间越长。

不同训练时期,运动负荷的安排也应有所不同。如 训练的过渡时期,主要任务是进行恢复调整,这个阶段需要 安排小负荷,使学生和运动员的精神体力得到充分恢复°在 训练的基本时期,他们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需要不断提 高,这时的训练负荷需要有节奏地逐渐加大。赛前期的训 练,为了迎接紧张激烈的比赛,需要加大负荷量至极限,训 练强度要大。但在这个时期,特别要注意恢复和调整课的安 排,如课的休息时间要适当延长,安排一些游泳、球类和室 外活动,借以调整情绪和体力。有条件的还可配合医务监 督,及时了解和测定他们的生理、生化指标,预防过度疲劳 的出现。

七、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的原则

L从难。散手运动是激烈的对抗项目,在训练中,从 始至终必须贯彻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的原则°例如练武 术基本功提高腰腿柔韧性,就散手技术来说,对此要求能踢 到头的高度就可以了;但平时训练绝不能满足于这一点,还 要练劈前后叉、横叉、前板腿、侧板腿、后板腿,向前、向 侧、向后踢腿都要超过头的高度。只有这样严格训练,腿才 能运用自如。我们知道,在实战中打一拳,在平时训练中要 打几百拳、几千拳;实战中踢一腿,在平时训练中要踢几 百、几千腿。又如比赛中如戴8盎司、10盎司的拳套,在 训练中就要戴12盎司、甚至更重的拳套;实战中打三局, 局间休息一分钟,在平时训练中可以打五局,局间休息半分 钟。总之,平时训练的强度、密度要求都要高于比赛时,才 能适应比赛时的要求。

从严。在教学和训练中,首先表现在练习数量和质 量的严格要求。因为只有一定的练习数量,才能提高动作的 质量。在完成一定数量练习的基础上,又要对练习的质量严 格把关,从基本功到每一基本动作的规格要求;技术要点、 用法、时机、变化等都要保质保量地完成训练计划。另外, 对训练作风、课上纪律等也应严格要求,才能保证高质量地 完成教学与训练任务。

从实战出发。散手运动本身就是对抗性的实战项目, 因此,在教学和实战中,每一个基本动作都要从实战的需要 出发去考虑,而且要在实战中去检验。一切不符合实战要求 的花架子都应予以剔除。比如两手在实战姿势中的位置,一 般应一手放在胸部前方;另一手放在颊下。但有些新手平时 训练还能保持这个姿势,一临实战,就顾不到手的位置而松 垂下来,很容易被对手抓空击中胸部。这时就应总结实战中 被击中的原因,加强实战防守姿势练习,建立正确的动力定 型。

另外,为了适应比赛的需要,盛夏虽然炎热,也要穿戴 全部护具,以进行适应性的训练。为了适应中午比赛或晚上 比赛,也要在中午和晚上安排训练,或在短时期内一天安排 三次教学比赛,以适应有时一天安排三场比赛的需要。

第二节散手教学

一、散手技术的教学步骤

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单个的基本动作,完整的技术动 作,以及几个技术动作组成的组合动作,都要分“学会” “喂引”“实战”三个步骤来完成。“学会”和“喂引”是教 学的过程,能在实战中运用是教学的最终.目的。

“学会”动作。通过教师的示范和讲解,使学生和运 动员了解和掌握动作的规格要求(包括手型、步型、身体姿 势等)、运行路线(手法、腿法、身法等)和攻防用法。通 过反复练习和不断地纠正错误动作,使他们正确、熟练地掌 握动作达到规范化。

“喂引”动作。“喂”就是给学生和运动员作假设性 对手,根据他们学习动作的需要来给做喂递动作。如学防左 挂挡的动作,在他们基本学会这个动作进一步练习使用时机 时,教师或助手要由慢速逐步过渡到快速去给喂递右贯拳, 使其反复不断地做防左练习,直至在正常实战速度情况下能 准确有效地完成这个动作为止。“引”,是在攻防组合动作 中,为了使学生掌握对手出击的时机、方位、距离而应急引 发出的反应动作。如为使学生和运动员摭住对手击腿后将腿 着地的刹那起腿还击的时机时,就要用各种腿法佯攻;引发 其掌握时机做出反应动作。“喂引”,是教学训练中的重要步 骤。学生和运动员能否把学会的招势在实战中应用,主要在 于教师的“喂引”教学方法是否科学、合理而有实效。

实战运用。这是学习训练技术动作的最终目的。通 过“喂引”,先使学生能够把所学的动作运用于条件性的实 战。例如,指定甲方进攻,乙方只能防守反击。这是实战运 用的初步阶段。真正的实战,情况千变万化,战机稍纵即 逝,进、退、攻、防、距离、时空、对手的高矮、强弱等 等,都对动作的运用起着一定的影响。如想在这种复杂情况 下,灵活自如地应用所掌握的技术动作,只有通过在有指导 下的反复实战去锤炼、去分析、去总结,不断地提高运用技 术动作的能力。

二、教学法

1 .讲解教学法

讲解和示范是使学生形成正确动作概念的基本方法。讲 解应当简明扼要,形象生动,重点突出。在进行技术教学 时,讲解的过程和内容有以下几点:

讲解动作的名称。讲解按动作结构起的名称,如 “上步架打”或传统形象化名称“迎门砸(锤尸的内容含 义。

讲解动作的规格要求和运动路线。如对该动作的手 型、步型、身体姿势,以及手法、腿法、步法的起点、止点 及运行路线的要求等。

讲解动作的攻防用法。分析动作的攻防距离、力点 以及实战运用的时机。

.(4)讲解动作的易犯错误。练习前使学生了解容易犯的 错误动作,提高学生对正确动作与错误动作的识别能力。

讲解动作的关键环节。这些关键部分,要着重讲解 分析,以利于学生尽快地掌握动作。

讲解动作的练习方法。包括练习的步骤、对手搭 配、队列的组织形式,以及练习的组数、强度等°

讲解方法有:

简明扼要,边讲解边示范。

形象化讲解。利用形象化语言,如冲拳“快如流星” 等,使学生理解冲拳的速度和劲力。

口诀化讲解。有时把一个技术动作的要领编成简单的 口诀讲解,使学生容易理解,便于记忆。

单字化讲解。为使讲解的语言简练易记,可以把词句 单字化,如讲垫步踹腿时,可以把后腿蹬地、前腿屈膝及随

后的展髅、伸膝、踹腿过程归纳为“蹬、屈、踹”三个字。

启发式讲解。可以围绕动作的技术要点先提问或先做 示范,叫学生自己分析动作要领,启发学生主观思维,最后 作归纳性讲解,使学生对动作的理解更为深刻。

2.示范教学法

示范是使学生通过直观观察认识动作的概貌、要点的基 本手段。示范的内容有:'

正确动作的示范为了使学生对动作建立正确的概 念,在学动作之前,配合讲解,必须做正确动作(包括手 型、步型、身姿的规格,手法、腿法的运行路线,以及攻防 用法等),示范一两次。

完整与分解示范。对于简单的动作,一般做完整动 作示范;对于结构复杂或由两三个动作组成的组合动作,除 完整示范外,还要做分解动作示范,便于学生对每个动作过 程及技术细节观察理解。

慢动作示范。有的动作正常完成的速度很快,为了 便于学生观察学习,需要放慢速度示范,或把动作的关键环 节慢速示范。

易犯错误动作的示范。使学生通过对比,对正确动 作建立深刻的概念,在练习中避免错误。

合理的示范位置。位置的选择,是以全体学生清楚 地看到教师的示范为原则。以学生站成四列横队为例,教师 可以站在横队的等边三角形的顶点做示范(见图示)。为了 使后两排学生和运动员看清动作,可以叫前两排的坐下或蹲 下;也可以叫前两排的学生向后转并后退几步,中间留出一 定的空地,教师站在中间空地上做示范(见图示)。

如果学生和运动员站成两列横队练习,还可以让他们站

. 成半圆弧形,教师在中间做示范 (见图示)。

(6)示范面的运用。示范面有镜面示范、背面示范、侧面示范以及不同角度的斜面示范,为了让大家看清动作的规格要点,根据不同动作的需要,采用不同 的示范面。同一个动作也可采用

几个示范面。如从左实战姿势开

始做的上步左架右冲拳,为了让

大家看清左臂上架的运行路线及高度,右冲拳的高度,可做镜面示范;为了让他们看清左实 战姿势的规格要求和上步与右冲拳的协调配合,可做侧面示 范。总之,为了让学生和运动员看清动作的规格要领,灵活 选择和运用示范面。

讲解与示范不是分割的,通常是两者密切结合起来灵活 运用。有的先讲解后示范,或先示范后讲解,或边讲解边示 范。一般来说,对初学者采用精讲多示范的方法是主要的, 对水平较高的则讲解分析是主要的。

浏览526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