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过高、过难,他们在经过很大努力后仍完不成预期 指标时,就会挫伤他们学习和训练的积极性;同样,过低和 过易,使他们学习和训练毫不费力,没有追求目标,也引不 起他们的学习和训练的兴趣。正确的任务和实施计划是他们 通过一定的努力后能够完成,再提出新的任务和计划。当新 的任务完成之后,再提出新的任务和计划。如此,不断地提 出新指标、新任务,从而使他们保持学习和训练的强烈愿望 和进取心。

定期进行阶段总结和考核,培养学生和运动员自我 分析的能力。

在教学中,每一教学重点内容完成后,都要进行小结; 每一阶段和学期教学任务完成后,都要进行考核。在训练 中,每周要有小结,每月或几个月要有阶段总结、测验,必 要时结合录像。通过总结、考核、测验、看录像,使他们看 到自己的训练成果和进步,进一步促进他们坚定信心和学习 热情,以提高他们学习、训练的自觉性。同时也帮助他们找 出差距,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以及克服的办法。从而主动 地、积极地参加下一阶段的学习和训练。这样,师生目标一 致,共同搞好教学和训练。

在学习和训练的不同阶段,要运用不同的直观手段。

在开始学习动作和纠正错误时,听觉和视觉的直观作用 比较大;当学生和运动员初步学会了动作,进行反复练习提 高时,就要运用肌肉本体感觉的直观手段;当他们已经基本 掌握动作,进一步巩固提高时,可较多地运用传递信息的手 段。如学习前蹬腿这个动作,先通过讲解示范,使学生和运 动员初步学会这个动作;当他们进行反复练习时,最容易出 现挺膝无力,膝关节屈膝的毛病,这时可以叫他们重点体会 膝关节绷紧,挺直的肌肉感觉;当他们已基本掌握这个动 作,进一步提高动作劲力时'如再出现屈膝现象,就可以运 用口令、手势和各种传递信息的手段,引起注意而加以纠 正

运用直观手段要适合学生和运动员的特点和水平。

对不同年龄、水平的学生和运动员,采用直观手段的多 少,深浅程度应有所不同。如对水平较高的,可以采用局部 技术示范,重点讲解;看电影、录像时多分析对比。而寸新 手和少年运动员应该精讲多练,语言浅显易懂。示范时要完 整示范与分解示范相结合,还可通过图表、幻灯等直观手 段,使他们能够理解和掌握。

直观手段和启发积极思维结合起来。

各种直观手段的采用,一般只能建立起动作的表象;而 要掌握动作,形成正确的技术概念,达到理性认识,就必须 通过积极的思维。因为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 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深刻地感觉它。要理解就要思 维,所以在运用各种直观手段时,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和运 动员的积极思维,通过分析、对比、提问,加深对动作的理 解;再经过反复练习,掌握动作,提高质量。

三、区别对待原则

区别对待原则是指在教学与训练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和 运动员的个人特点,有针对性地确定训练任务,选择方法、 手段和安排负荷。

应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身体素质、技术水平等, 在教学与训练中因人施教,区别对待。只有这样,才能收到 良好的效果。如对少年儿童,要着重学习套路基本功和散手 基本动作、组合动作,通过教师、对手的“喂” “带”做一 些较简单的攻防组合练习。对于一些功力练习、大强度力量 练习和实战,要掌握适当。因为他们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 不注意以上要求,容易出现伤害事故,甚至影响他们的正常 发育。对于适合进行散手学习的青壮年人,从目前我国开展 这一项目的实际情况来看,基本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从事 过多年武术套路训练而无实战基础的,他们的武术基本功协 调性较好;而抗击能力、拳脚的功力、实战经验比较差,因 此,要加强克服弱点的学习与训练,特别是应着重提高应变 能力。另一种是身体素质好、速度快、爆发力强、勇敢顽 强、'喜爱散手运动,但缺乏系统的武术基本功和散手技术训 练,对于这种类型的学生,要加强武术套路的基本功训练, 特别是腿功、摔法的训练,同时提高其专项身体素质。对于 参加学习的女子,应使她们理解具有防身自卫能力是一个女 子参加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之一。在她们的学习与训练中, 要注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加强抗击能力和力量性训练, 培养她们勇敢顽强的精神,克服惧怕的心理。女子例假期间 的练习,则要合理安排。

在全面了解学生和运动员的基础上,制定出充分反 映全队目标和个人特点的训练计划。

训练计划,既要有对全队的总要求,又要有对个人的不 同要求。对重点学生和运动员还要制定专门的计划。这样, 训练计划中规定的任务,所要达到的指标、内容、方法和措 施,就能更加切合实际。在训练课上既要以全队集体训练为 主,也要经常安排一些针对性较强的个人训练内容,因为每 个人在技术、身体素质等方面各有长处和短处,如有的拳法 灵活而腿法较差;有的力量较强而柔韧较差。因此,个人训 练计划应针对个人情况扬长补短,提高训练效果。另外,还 要注意对尖子学生和运动员的重点培养,但不能因此而忽视 对一般学生和运动员的训练。否则会挫伤大多数队员的积极 性,带来不利影响。

四、系统性原则

教学与训练的全过程从初级到高级,到出现优异成绩, 都应按照一定的顺序,持续地进行训练。此即为系统性原 则。

散手教学与训练的系统性,体现在教材的内容和教 学步骤上,应当是从简到繁,从易到难。一个新手或一个没 有技术基础的新队,从事散手的教学和训练,首先要练与散 手有关的武术基本功,而后再学习散手基本技术,在以上动 作熟练掌握并通过反复操练后,再学习在实战中的应用。在 单个动作运用自如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学习组合动作。当达 到一定技术水平之后,再进行战术的教学分析。

在专项理论的讲授上,首先要讲授散手的概述,使学生 初步了解散手的发生、发展、特点和作用等。然后再介绍散 手的技术内容和技术分析。最后讲述散手的教学与训练、竞 赛和裁判法。这样,从技术到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系统 地教学与训练,使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散手技术和理论。

在教学、训练中,要不断地坚持常年训练,以保证 学生和运动员有机体所产生的一系列适应性的良好变化,使 身体素质、技术、战术、意志品质等良好影响得到逐步积 累,直至达到最好成绩。

系统训练,还包括科学地安排间歇和调整时间。

严重伤病会使训练中断。在训练中要采取有力措施,防 伤防病。

五、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的原则

任何运动项目,要想训练出优异的成绩,不能只进行专 项训练。而必须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因一般训练可 为专项成绩的提高打好基础。而专项训练是为了创造优异的 专项运动成绩。两者在训练中目的一致,不可分割。

1 .散手对人体的柔韧、速度、力量、协调、灵敏等身 体素质要求较高。在整个散手技术的学习、训练过程中,必 须通过多种一般身体素质的训练方法、.手段来提高身体素 质,为专项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然,强调了一般素质训练,并不是说专项素质和技术 训练不重要。恰恰相反,在身体素质训练的基础上,还要扎 扎实实地进行专项技术训练,才能把一般素质、专项素质转 化成散手的技术水平。而且,散手运动中的距离、时空、虚 实、战术等,在身体训练中是解决不了的,只有通过系统的 散手技、战术训练,才能掌握这些实战技能。

一般素质训练的内容和手段,既要全面又要结合专 项。因为一般素质训练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提高身体各器官 系统的机能,发展散手所需要的速度、力量、灵巧、耐力等 一般素质,促进散手运动水平的提高。因此,选择的训练内 容和手段,应紧紧围绕散手运动所需要的身体素质,比如通 过60米、100米跑提高速度;通过哑铃、杠铃训练提高力 量;通过足球、乒乓球活动提高协调、灵巧;通过中、长跑 提高耐力等。

在实际教学与训练中,根据学生的不同的情况和训 练时期,身体素质训练和专项技术训练有不同的侧重。比如 武术基本功和基本动作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侧重于散手专项 训练;对于一般素质较好但武术基本功和基本动作水平较低 的学生,则应侧重于武术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的训练,提高专 项素质的水平。又如在训练计划的准备时期,可以多搞些一 般素专项素质的训练;而在比赛前期,应侧重于专项技 术训练和战术训练。

浏览533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