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裁判长要选择业务能力强,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裁判 队伍中具有一定威信的裁判担任。


  1. 比赛前的工作


学习、理解竞赛规则、规程及有关竞赛工作的补充规定。

  • 明确裁判人员的分工。

  • 制定裁判人员工作日程表。

  • 召幵裁判人员会议。


会上,宣布裁判员的分工和工作H程安排。对全体裁判员提 出思想、业务、生活和纪律等方面的要求。

  • 指导检查裁判组的工作。

  • 根据各裁判组提出的问题,解释规则中不详尽事宜、讲 解裁判法。

  • 组织赛前裁判员学习。

  • 向组委会汇报裁判人员的学习和准备情况。

  • 参加组委会召开的教练员、领队联席会议;宣布竞赛中


的有关事宜;讲解规则中的不详条款;解答与会者有关裁判工作 的问题。

  • 检查、落实比赛场地、器材、护具、用具等事宜。



  1. 比赛中的工作



  • 指导、监督各裁判组的工作。

  • 解决临场出现的有关问题。

  • 听取各裁判组每个单元赛后小结,提出改进裁判工作意 见。

  • 根据需要,参加组委会召开的教练员或领队座谈会,征 求他们对裁判工作的意见。



  1. 比赛后的工作



  • 审核、签署和宣布比赛成绩。

  • 安排各裁判组的工作总结。

  • 召开全体裁判员会议,总结裁判工作。

  • 向大会递交裁判工作总结。


副总裁判长办协助总裁判长工作,总裁判长缺席时可代行其 职责。

(二)裁判长的工作

裁判长的工作,是关系到比赛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环 节,应选派对工作认真负责、坚持原则、具有一定业务水平和工 作能力强的裁判担任。

  1. 比赛前的工作



  • 根据总裁判长的安排,组织本组裁判员认真学习竞赛规


程和规则。

  • 在深刻理解规则精神的基础上,组织裁判员研究裁判方 法和比赛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 根据规则、裁判法及总裁判长对规则的解释,统一裁判 尺度。

  • 组织裁判实习。

  • 领取裁判用具(裁判员的服装、记录记分表、秒表、铜 锣、哨子等),并在赛前检查落实。

  • 根据每一场比赛秩序,赛前安排抽签确定临场执行裁判 员。



  1. 比赛期间工作



  • 在每局比赛开始至结束前,以及比赛期间台上裁判员喊 “停”时,应提醒计时员“幵表”、“回表”、“停表'为避免发生 计时失误,裁判长或副裁判长可参加计时,但一般情况下应以计 时员计时为准。

  • 比赛期间,当发现台上裁判员有下列情况时,可鸣哨暂 停比赛,予比纠正。


——对得分误判、漏判。

——对警告、劝告的误判、漏判。

  • 若边裁判员时显判错时,在征得总裁判长同意后,可以 改判。但必须向总裁判长出示由裁判长或副裁判长记录双方运动 员得分的结果。

  • 比赛中出现下列情况时,可以暂停比赛,予以处理;


——运动员护具松脱或损坏时。

方明显失去防守能力,出现险情时。

——电动记分器出现故障时。

——擂台垫子出现不平时。

  • —局比赛结束,按照边裁判员的评判结果,起立宣布该 局比赛结果。同时出示胜方色别牌。

  • 审核、签署该场比赛成绩。


每场比赛结束时,审核记录员的记录表,确认其无误后、签 署比赛成绩并署名。

  1. 比赛后的工作



  • 每一个单元比赛结束后,可召集本组裁判员进行小结。 就前一个单元比赛存在的问题和下一个单元比赛注意事项提出意

  • 比赛全部结束后,负责收交本组裁判员的裁判用具。

  • 负责本组裁判工作小结。


(三)场上裁判员的工作

  1. 赛前反复练习裁判口令和手势,做到口令清楚无误,手 势准确规范。

  2. 上场前检查自己的着装,不许戴手表、手饰及任何金属 和硬件上台。

  3. 当听到第一局准备开始的通告后,迅速从裁判长席一侧 上台,站在擂台的中央,面向主席台行抱拳礼再转身向裁判长行 抱拳礼,随即向双方运动员示出“上台”手势并令其站在左右两 侧。介绍运动员时,应在两名运动员之间自然站立两手放在背


后。

  1. 介绍运动员后,检查双方运动员的护具是否符合规定。


三、裁判员的职责

退步比双方运动员互相行抱拳礼。

  1. 面向裁判长上举右手食指,示意第一局比赛即将开始 (第二局伸食指、中指;第三局伸拇指、食指、中指),临场裁判 员做好准备,待裁判长示意后,即下达“开始”口令,同时示出 手势,比赛开始。

  2. 当表示每一局结束的锣声响后,即刻喊“停”,同时示出 “休息”手势示意双方运动员下台休息。待运动员下台后再走到 裁判长处等待对该局比赛的裁决。

  3. 当裁判长宣布一场比赛的结果后,迅速上台,面向裁判 长席以“上台”手势示意双方运动员上台。令其交换位置站在身 侧,两手分别握住双方运动员的手腕。如一方获胜即将胜方手臂 上举。然后,转身面向主席台重复这一动作。最后按着礼节要 求,执行礼节手势。

  4. 注意事项关于台上裁判员在台上的站位及移动路线


由于散打比赛手脚并用,摔打结合,比赛中双方运动员活动 范围大,动作变化多,为此要求台上裁判员必须与双方运动员保 持适当的距离,避免过多地背朝裁判长台以及影响边裁判员的视 线,同时又能看清运动员在比赛中用的动作。通常,台上裁判员 应与双方运动员保持等腰三角形,并靠近台面警戒线侧身移动, 两眼始终注视双方运动员的动作和活动范围,根据运动员动作的 不断变化,相应地调整与双方运动员之间的距离。当遇到下列情 况时应靠近运动员:

——双方抱缠,互摔或近距离互打时;

——当一方或双方消极,需要指定一方进攻时;

外界干扰影响运动员听口令时

——运动员明显疲劳时

——双方运动员技术悬殊时

总之,台上裁判员在台上应始终保持一种活动的状态和果 断、沉稳的风度。关于台上裁判员口令和手势的使用

台上裁判员在比赛中应准确地使用裁判口令和手势,要做到 吐字清晰,声音宏亮;手势清楚,动作规范。

——“预备”,配合手势指挥双方运动员做好比赛开始的准 备。这一口令限于在每一局开始比赛时使用。

——“开始”,配合手势令双方运动员开始比赛,以及比赛 中喊“停”后的继续比赛。例如:运动员抱缠超过2秒,台上裁 判员喊“停”,双方运动员各自后退一步,随即命令“开始”。

——“停”,后配合手势令运动员停止比赛。它适用于运动 员一方或双方倒地与下台时;使用犯规动作时;受伤或有险情 时;搂抱互摔超过2秒时;护具松脱时;双方对峙、被指定进攻 一方超过8秒不进攻时;裁判长鸣哨通告暂停比赛时和鸣锣通告 比赛结束等。

—读秒”,当为运动员读秒时,节奏应和计时员的计数 器节奏同步,规则中规定的几种暂停情况,喊停后,应尽快开始 比赛,不要故意拖延时间。

(四)边裁判员的工作

  1. 每一单元比赛前,检查自己的着装、评分表、笔及色别 牌等裁判用具。



  1. 人场后,面对擂台成立正姿势站在裁判台左侧,当被介 绍时,上前一步行抱拳礼^

  2. 裁判长示意后,迅速就位,做好准备。

  3. 根据方法清楚、击中明显的原则,按照得分标准和台上 裁判员的裁决,准确地为双方运动员记录得分。

  4. 无电子计分器时,每局比赛结束后应尽快计算双方运动 员的得分,随后目视裁判长,听出示评判结果的鸣哨信号后,即 刻以单手上举胜方色别牌。

  5. 每场比赛结束,按要求在记分表上填写清楚,以备查用。

  6. 中场裁判员交换时,必须在主裁判员宣布某方获胜后进 行,双方互行抱拳礼交换。

  7. 每一场次的比赛,须按大会要求在裁判长带领下统-人 场、退场。

  8. 注意事项



  • 边裁判员在评判记分过程中,应将注意力平均分配,注 视双方运动员及他们所使用的动作;不得把注意的范围缩小而集 中到某一方运动员。

  • 第二局或第三局的评分不应受第一局或第二局比赛成绩 的影响。

  • 得4分、倒地、警告、劝告等,必须以台上裁判员的手 势为准。如裁判长改判了台上裁判员的判决,须再根据台上裁判 员的改判手势为运动员记分。

  • 根据台上裁判员对某方犯规的改判手势,先在记录表中 记入相应表示犯规的符号,再为对方记相应的分数。如裁判长改 判了台上裁判员的判决,应再扣除加给对方的分数,并为另一方 加分。

浏览1,519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