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发生拳击创伤的原因

拳击运动员对拳击创伤的严重性与预防的重要性从思想上重 视不够,是发生创伤的一个重要因素。实战训练与比赛的组织工 作不严密,方法不当;教练员不在场,运动员的情绪不佳、体力 不足、注意力不集中,或因身体处于疲态状态、患病、有伤等是 发生创伤的主要原因。另外,大脑皮质运动中枢的兴奋与抑制扩 散,造成肌肉不协调,动作僵硬、不熟练,也易引起创伤的发 生。场地不平整、器材不安全、运动服不合体、运动鞋不合脚 等,这些都是拳击创伤的直接因素。

技术水平低,动作上的缺点错误,不合理地分配比赛中的体 力,是从事拳击训练初期或学习新技术时发生创伤的主要因素。 对准备活动重视不够,没有做准备活动或做得不充分,也是一个 主要的受伤原因。动作粗野或违反规则也会导致受伤。

(二) 拳击中常见创伤的症状与处理


  1. 指腕关节的挫伤和掌骨的骨折


人体某部位遭受钝性暴力作用而引起该处及深层组织的闭合 性损伤,称为挫伤。其主要表现为:轻者局部仅有疼痛、压痛、 肿胀、功能障碍:重者,可因皮下出血形成血肿或淤积,疼痛和 功能障碍都较明显。

拳击运动员常在与“对手”击打时或在打沙袋练习时,最容易发生第一指骨、腕骨和掌指关节的挫伤和掌骨的骨折,其原因 往往是手指包缠绷带的方法和拳击技术不正确。并且,几乎都是 因为运动员出摆拳击打时,没有用拳峰击打对手,而是把姆指掌 关节当作击打对手的着力点,故造成第一掌骨骨折。

为此,教练员必须仔细地注意运动员是否正确地用绷带缠 手,其目的在于保护手,使撞力集中,提高击打效果和安全性。 缠手时应注意,不要缠得过紧,要使手指有适当的活动余地,缠 得过紧反倒容易受伤。但手腕部分可缠得紧些,这有利于用力和 防止受伤。对于骨折应立即进行复位并用夹板固定,三周后进行 按摩治疗,三个月后开始恢复性训练。另外,要加强对技术的纠 正,不断提高技术的规范化和熟练程度。

  1. 眉弓部的裂伤和鼻骨胃折


受钝物打击引起的皮肤和皮下组织撕裂,伤口边缘不整齐, 称为裂伤。

造成损伤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运动员违反规则的抡打,使前臂 直接击中对方鼻骨或鼻骨撞到对手的前臂尺侧或鹰嘴所造成,也 有的是双方运动员的头部苴相撞击造成的。

为避免头部受伤可戴保护帽,主要保护前额及耳部。伤后要 进行复位治疗并及时止血,两个月内不能进行比赛或实战练习。

  1. 鼻出血


鼻出血是拳击中最常见的一种小创伤。鼻部被击打后可发生 鼻粘膜微血管破坏而引起的鼻出血,也可引起鼻变形。

鼻出血时把头后仰,用拇食指在鼻翼外面相对压迫(伤者用 口呼吸)数分钟,一般可止血。有条件时,可用浸过肾上腺素或 麻黄素的消毒脱脂棉卷成小卷轻轻塞入流血鼻孔内,再在鼻翼外 稍加压迫,则止血更佳。额部用冷毛巾或冰袋冷敷,亦可止血。

 

  1. 耳廓挫伤


耳廓挫伤是被对方的摆拳和平勾拳直接击中耳廓引起的局部 血肿。

耳廓的皮下组织少,血管表浅,在受击打时,极易发生血 肿。同时由于耳廓的大部分支架是耳廓软骨组成,耳部的皮肤都 紧贴在软骨膜上血肿不及时治疗,会造成耳廓软骨炎,严重者可 导致耳廓畸形。

处理办法:用冷敷或用绷带加压包扎,制止皮下继续出血淤 肿。3至5天后进行热敷或理疗一周,即可痊愈。

  1. 面部擦伤


面部擦伤的处理办法是:用30%双氧水将擦伤部位脏东西 擦洗掉,或用生理盐水或冷开水将擦伤部位的脏东西洗掉、拭 干,然后搽上红药水或紫药水。

  1. 击昏现象(即休克现象)


在拳击比赛中,往往会出现运动员被击昏而摔倒导致失败的 场面,这是运动员受了最后一次打击以后,在1。秒钟或更多的 时间内不能起立重新比赛时,就称为“被击昏”,即休克现象。 休克时,整个有机体受到严重的障碍,血压降低,脉弱而急,呼 吸浅,其特点是定向力丧失,面色苍白,神志完全或部分丧失。

当运动员倒地时,不可去拉或立即叫醒他,应叫他安静地仰 躺着,观察一、二分钟,如自己不能恢复神志,必须在防震保暖 的情况下速送医院急诊。但大多数被击昏的运动员,不需要特殊 处理即可恢复。当然,击昏本身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创伤,而且也 是精神创伤,因此非常需要安静和医生、教练员及队友们的言语 和安慰。

拳击运动员歉部受击出现的击昏,是大脑受了机械刺激的结果下颌部受击而发生的击昏,很少由于脑震荡所引起。这是由 于分布在内耳的大感受器受到强烈刺激的结果,是小脑及脑干 (红核)的反射现象。由于机能的破坏,拳击运动员失去定向力, 摔倒并失去知觉。

颈部两侧受击而发生的击昏,很明显是由于颈动脉窦受击, 反射性地引起了脑血液循环的一时性障碍所致,可引起脑血管供 血不足,产生昏迷休克。运动员被拳击多是没有保持基本姿势, 下颌过高,两拳过低的情况下发生的。尤其是新运动员颈肌明显 无力(尤其是胸锁乳突肌),防守姿势和动作有明显错误发生率 较高。

左右肋部受击时也可能出现击昏,这是由于相当于该部的内 脏器官(肝脾)的内感觉器受累,引起明显的一时性血液动力过 程破坏的缘故。左右肋部受击倒地多为上勾拳或直拳击打肋部所 致。

躯干受击中尤以腹部太阳神经丛部受击时,更容易发生击 昏。上腹部受击倒地或被击昏多为平勾拳击打所致。主要原因是 由于刺激传到迷走神经中枢,可使心脏活动大为减慢,甚至停止 心跳,呼吸也明显变慢。有时刺激颈交感神经,可引起呼吸加 快、加深。

7.脑震荡

头部创伤是最严重的创伤,正确的救护和治疗有重大意义。 在拳击比赛中,当运动员被击打到鼻梁、太阳穴或击昏后摔倒而 头部撞击地面时,由于大脑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受到强烈的外力 震荡进而引起的意识和机能暂时障碍,会立即发生了意识丧失 (昏迷)所引起的脑损伤(脑震荡、脑挫伤)。

脑震荡的典型症状是突然神志晕迷,皮肤苍白,脉搏细弱, 呼吸缓慢、浅表,肌肉松弛,瞳孔放大对称,可能有呕吐。清醒 后,伤员有逆行性健忘症,即忘记与外伤有关的事情,并有不同 程度的头昏、头痛、恶心等。此时应使伤员平卧位,安静,头部 冷敷,身体保暖。还应注意观察伤员的表情,对神志不清者可刺 激人中,百会等穴使其复苏,对呼吸发生障碍的伤员,可行人工 呼吸。对重伤员应迅速送医院处理,要绝对保持安静,对无严重 征象,短时间内意识恢复的轻伤员,也要尽可能使其仰卧送回房 间内休息。一般应卧床休息至症状(头痛、头晕等)完全消除, 但不宜过早参加拳击训练或比赛,否则会留头痛后遗症。

轻型和中型脑震荡,脑组织无明显的病理解剖变化,昏迷时 间不超过半小时,清醒后可有头痛、头昏、耳鸣等自觉症状,昏 迷的时间越长,伤情越重。

重型脑震荡时心脏及呼吸活动渐渐衰竭,出现尿便失禁,也 可能死亡。急救办法:必须将伤员置于担架上运至医院,伤员取 仰卧位,头部两侧用衣物垫起固定,搬运时应避免颠簸震动。

由于脑震荡可与颅内血肿或挫伤等并存,脑挫伤时除有上述 脑震荡所特有的症状以外,还有症灶症状:在创伤的对侧出现肌 肉痉挛、麻痹和各种感觉障碍。这时主要采用保守疗法,至少需 要20日左右的卧床休息。因此,教练员在运动员参加拳击比赛 时,应掌握每个运动员的身体状态,凡有任何头部创伤,只要伴 有意识丧失,即使很短暂也必须住院治疗,痊愈后,可用“闭目 举臂单腿站立平衡试验”来决定是否可以进行训练,能保持平衡 后,才能参加拳击训练。

(三)拳击创伤的预防

诚然,拳击运动的创伤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果运动员、 教练员以及裁判员对拳击运动有足够的认识,采取必要的预防和 防护措施,拳击运动还是会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C

为了减少拳击运动中伤害事故的发生,除了要进行规则范围 内充分的体检外,在日常比赛和训练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积极开展预防运动损伤的宣传教育工作


加强身体全面训练,提高机体对运动的适应能力,要注意加 强易伤部位及相应薄弱部位的训练,提高机能,积极预防损伤。

戴好防护用具和使用标准手套。防护用具主要包括头盔、护 齿、护裆、手套等。其中头盔尤为重要。据国际业余拳联调查, 在拳击受伤中,其中头面部的受伤占了 50%以上。头盔可以缓 冲一部分打击力,可以有效地保护运动员的大脑和面部。标准拳 击手套可以对对方起到保护和缓冲作用,使用其是为了对对方负 责O

另外,为预防和杜绝创伤的发生,应选择合适的练习场地器 材和良好的环境。比如选择合适的拳套、打沙袋手套、沙袋和墙 靶等用具。在拳击训练和比赛中,使用拳击的特殊防护装备是非 常重要的,为开展好拳击运动,因地制宜的制作一些简单的行之 有效的练习器材,也是可取的。

浏览769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