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未锻炼过脚法的拳手在练习踢腿时,往往有力不 从心的情况,这是由于他们从未进行腰马专门训练的缘故。由 于在香港或一般大城市中的寸金如土的环境下,不可能设置 一些庞大的设备,所以李小龙在当年亦很少提及这类器械的 练习方法,于是形成了许多研究人士根本不知道有这类器械 的原因。
据李小龙说,从前锻炼腿力及整个腰马稳固力,有一种名 叫“竹桩”的器械。其练法是选一根长而粗的活竹,削去大部分
横枝,在其顶端紧绑一条长的皮带,皮带尾部反上并绑好成一 套形,以让习者将脚踝部分穿入,而且这条皮带垂下来时的高 度约到习者的胸部位置左右。
练习时,拳手可将一条腿穿入皮带圈套之中,以另一条腿 站定并面向竹桩当拳手将被吊起的腿部往下蹬落时,由于竹 子的反弹性关系,故愈往下蹬则反弹性愈强,于是便形成了一 种极强的对抗作用。如果练习者腰马不稳固的话,是随时可能 反被竹子将该腿扯上使整个人被扯得倒于地上。因此,练习竹 桩愈久,则腰马力必定越稳健。且由于皮带的高度可以随时调 整,故愈练则愈能对抗强大的反弹力,便是此故。如能练到活 竹因受不住习者的强大腿力而至拆断的话,则离成功不远矣。
但现时的城市环境中,要找一根这样的活竹作为练习器 械当然是不可能的了。故李小龙遂改进了这种传统的练功器 械。其法极其简单:先到体育用品商店买一强力之“健胸拉力 器”,然后将其两端紧绑上皮带套子;一端挂于天花板上的铁 钩或横架上,一端套于习者的腿胫之上。李小龙的这种经过改 良的弹簧吊腿器械在原理上与上述的社桩并无分别,但却简 单得多了。故拳手可以一试(图920、图921)。
第六节时差把握练习
事实上,对抗中的时差或说机会,极为短暂,咏春拳中所 说的“旧力略过,新力未生”,乃是搏击中最佳的攻击时机,在 在截拳道中,所谓时差,也就是时机,是指由于时间差额 形成的攻防机会。因为,任何人的肢体动作总是有限度的,不 可能一直保持非常快的速度,而且在几个连续动作之后,必定 有一个停顿,加之对抗的特定因素决定了拳手在嗅过程中不 可能每一时刻均保持最佳的攻防状态,因而在客观上就决定 了拳手在搏斗中会出现空当。但对于训练有素的拳手来说,对 手的任何一招几乎都有应付的办法,然而在实战中你会感到 有时来不及施展。我们不难看到搏击场上一方被穷追猛打,无 力还手的景象,但被动的一方当时并不见得没有体力或技术 打击对手,关健是时间来不及。由此可见把握时差在搏斗中的 重要性。

这种情况下,对方前一个动作的意识尚未消失,惯性也未克 服,因此根本来不及有所作为,故我方可在此际迅速突破。据 李小龙说,作为一个拳手,要真正地在搏击中完成这种较为合 理的转化过程,必须具备几个基本条件,这也就是李小龙所谓 的时差的把握能力的出发点。
首先,对于对手的攻击意图,我方可从其进步或面部表情 中观察到,并且要在大脑中迅速反应过来,并拿出有效的对 策,这是该过程及时完成的首要条件。因此拳手的眼睛观察要 准,大脑反应要快,要以不变应万变。再者,拳手还要合理消除 对方进,攻动作的威力,而且不管是格挡,还是还击,一定要利 落,一定要只花费最少的时间,绝不可与对手纠缠。另外,反击 动作要简捷迅速,切不可拖泥带水,反之势必影响速度,并错 过时机。正如李小龙所示范的那样,他在反击中并不是在对手 完成动作时方抬腿的,而是在对手刚出手而无法改着之际就 起腿,这样在对手动作完成之际,我方的腿法重击早已击中了 对手的要害部位了。、
现在再重复强调一下,请抓住战机,一定要在对手“旧力 略过,新力未生”之际,予以致命打击,而且攻击务必简捷迅 速。但对于尚未掌握此秘诀的拳手来说,还是很有必要进行下 述训练的。
练习时,可仍采用脚靶进行,因为它对于改善腿法和汲取 有用的技巧非常有效,这还可训练你在出脚之前,不让对手发 觉。更重要的是可练习“眼到腿到,见机而发”的捕捉时差的高 超技能。当然,亦可采用对方故意露出空门,而让我方进行攻 击的练习,但需提防对手的假动作,以免遭受更为严重的致命 打击。
第七节距离练习
所谓距离或距离感,就是格斗中对双方攻防距离的感知、 判断能力,它是拳手施招时的一个重要准则,它还将直接影响 到拳手所施用的招法的命中率和摧毁力,以及遭到对手迎击 的可能性和危险程度。许多初学者与老手过手时常常会出现 把握不住距离,有时被对手重击之后想乘对手体力较弱的空 当反击时,却又因对手撤得快自己赶不上,从而无法把握主动 权以夺取胜利。所以拳手应当具有良好的距离感,而这良好的 距离感又是从训练和实战中来,优秀的拳手不仅却断准确,而 且距离把握得准,并善于破坏对手的距离感,迫使对手总是出 差错而挨打。
在实战中,要想踢中对方,不但需要调整好距离,还需要 快速的出腿,因为打斗场上的战机是稍纵即逝的,故要快速地 捕捉战机。如你想用侧踹腿攻击对手,发腿前需要向前进步来 缩短两人之间的距离,方可发腿。如果你进步或发腿速度慢, 对方便会后退远离你,破坏你踹腿的有效距离。由于双方之间 的距离不断变化,等你感到能踢击对手的时候,就要果断地快 进攻击,并使出击前身体各部位都没有预动,要用迅雷不及掩 耳之势,突然接近对方,同时将腿踹击。这一系列的动作要连 贯、果断,不要想踹又怕被对手接住。此时容不得半点犹豫,否 则,不但踹不中对手,反会被对手所击中。
练习时,如果你欲用前腿攻击对手,则双方调整到你前脚 与对手前脚一步远左右为好,因为你发腿前常需垫步,垫步时 后脚落在前脚的位置上,此时前腿可放髓踹出。因为一般人腿 的长度比一步稍长,如再垫步并加上踹腿的距离正好踢中对 手。如你用体后的腿踹击对方,你的右前腿稍向右侧或右前方 移动后发出左踹腿踹击即可。但这种感觉须在实战和训练中 反复运用,久而久之,自然就会掌握准确的。据李小龙所说,初 学的拳手首先要从理论上弄清楚以下两点,才能在距离训练 上有所建树。
- 欲破坏对方距离感,可先用假装击不中对方,而暗中 迈步逼近等方法来进行,在这里,李小龙要求拳手一般情况下 身体不要横向移动,因为那样做容易被对手感知距离。另外, 我方还要注意识别对手在能够击到我方的有效距离上用身法 的假象迷惑我,这时李小龙〜般以对方腰部前切线与我方腰 部前切线间距作为双方实际距离,以可以以对手重心偏重压 于前腿时的前脚与我方前脚之间的距离作为双方实际距离, 这样比较准确。
- 李小龙要求拳手还要善于用短腿法和手法制造我方 够不着对方的假象,然后用长腿法突然袭击已处在我方“火力 范围"内的对手。此外,不要被对手一逼近就大幅度后移,因为 这样做容易给对方造成连续逼迫进击的机会,而对我方不利。 另外,距离与时机亦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使用腿法时,除距 离调整合适外,还需要有良好的时机方能行之有效。
第八节无意识出腿的练习
据李小龙解释,在一场搏击比赛中,有很多时候是无意识 出招进行攻击的。而且正如他所说的那样:“在我学艺之前,
拳对我只是一拳,一脚对我亦只是一脚3在我学艺之后,一拳 不再是一拳,一脚也不再是一脚;至今深悟后,一拳不过是一 拳,一脚也不过是一脚罢了。”李小龙所说的这段话,说明了他 对技术认识的变化,并表现出了对技术趋近于运用自如的阶 段。
记得他还说过,过去我们可能在教练那里学到了很多技 击动作,如侧踹腿及高角度实战组合腿法等,而且便以为自己 可以上场一搏,殊不知一上阵,很多引以为豪的功夫都不翼而 飞了。实际上这是功夫不到家的表现。
现在谈谈李小龙的无意识出腿攻击法,但这里讲的“无意 识''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主动出脚而言的。例如在一场比赛 中,双方在体力充沛、头脑冷静的时候,一开始便被对手重拳 击中的可能性极小,一般都是先以假动作去扰乱对手的视线, 去破坏对手的防守,然后再施以这种自发的并非事先策划好 的快速踢脚。如果发出的腿法击中对手,对手的意识便会出现 短暂的模糊,你一旦抓住了这个机会,便可连续出脚攻击,并 击中目标,如此胜利便会向你招手。而欲获得这种无意识的, 凭感觉和反应出招的技巧,只有在平时任何一种腿法训练的 基础上,不断重复,以加深手臂与脚的自动化反应程度,才能 使出脚在意识之前。
在进行实战对抗训练时,亦应仔细琢磨对方在什么时候 露出破绽,在什么情况下有他弱的一面。先是有意识地训练这 一刹那间的出脚,再逐步掌握时间差。例如,对方出直拳击打 你上盘,你就要在几乎同时出脚重创其胸部空当,而不要犹 豫。但这一脚不要使出全身的力量,因为那样会变成推力而影 响速度,而要以收、发腿自如为准,并要准确。更须进行长期训练,使这种脚法成为本能反应,尤其是初学者,更不要忽视对 这种技法的培养,因它会使你的技击水平进入一个新的境地。
截拳道的自由搏击训练
自由搏击为截拳道中最高深的技巧,是李小龙多年武坛 生涯的经验总结,是进攻与防守的技法的综合运用。在所有的 竞技运动中,搏击运动是特别需要耐久力的,因为这是比赛双 :方面对面,一对一的战斗。在擂台上或绳圈内,你倘若有丝毫 的怠慢,就会有挨打的危险。所以拳手在自由搏击中一定要保 持高度的精神集中,必须在尚未进入绳圈内就得事先武装好 饵己的头脑,充分作好思想及技术上的准备,并要使自己随时 :氟处于良好的竞技状态中。因为稍有不慎,一拳或一脚,就会 使你蒙受不可估量的创伤。
据李小龙说,倘若在开始搏击之前的更衣室里再来调整 自己心理的话,可能为时已晚。因为这时你应该明白,此刻是 不可能有人拦住你比赛的,也不可能有人会替换你的,你必须 单独上阵和对手进行面对面的生死搏斗,只有用你自己的力 量和技术去拼,去捱过那可怕的10分或45分钟。而且职业拳 声的训练生活也极为枯燥和寂寞,他过着几乎是隐士的生活。 此过程中没有人观看,没有人喝彩。这样持续几个月,甚至 几年,直到完全达到良好的竞技状态为止。一个优秀的拳手还 需深深地明白,一旦战斗在绳圈里,只有靠自己。即使他取得 了良好的成绩,或者夺取了世界冠军,也只能赢得成千上万观 众疯狂的喊叫和喝彩。赢得冠军的时刻转瞬而过,接下来的仍 是寂寞和枯燥的训练,这种心理的感受是令人战栗和难以忍 受的,因此作为一名教练员应垓注意到这一点。
根据李小龙的教学要求,在练习自由搏击的技术之前,需 先了解并掌握搏击运动员的必备素质,即用理论去指导实践, 然后才是拳腿技法的练习。
第一节搏击运动员的必备素质
李小龙曾说过,作为一个世界级的搏击选手所应具备的 条件是多方面的,首先要有独立自主的精神,并要信赖自己和 自己的教练员。而且还要有强烈的竞争心理和大无畏的勇敢 精神,以及熟练的拳技和超人的耐力。特别重要的一条是要经 受得起任何打击而百折不挠。从某种意义上讲,拳手最难捱的 时刻,还不完全是在更衣室里,因为那时他内在的力量已充卖 了他的躯体,他的精神已飞向搏击场或擂台,他开始做赛前的 热身活动,他的身体已经发热,速度已经加快,象一支搭上绷 紧了弦的箭矢。然而,接下来的却是败兴事,因为当他登上擂 台时,却必须耐心的等待那些赛前的例行过场,这是多么可怕 的等待!由此,他的发热的身体开始冷却,激昂的斗志也逐渐 下落,然后是感到焦燥不安。这种心理上的折腾,对于搏击拳 手的竞技状态影响极大。而一个拳手必须经过长期的训练和 实战才能克服这种心理的差异,才能逐渐形成一种内在的信
念和力量来抗阻这种心理上的失败
一个有经验的搏击运动员,可以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到 一个窄小的范围,即自己特定的体重级别里去。这J点虽然有 其优越性,但是在搏击运动中要想取得良好成绩,比其它运动 困难得多•李小龙就是一位性格坚强而又注重心理战术的功 夫家。他的成功完全取决于他的坚强的信念和丰富的临场搏 击经验。李小龙曾说,一个优秀的拳手在绳圈内等得发冷的时 候,他只有依靠自己内在的心理力量来克制这种战颤,特别是 当他负伤,或是精疲力尽的时候,则更需要这种内在的力量。 另外,在同一个体重级别里,拳手的身材要尽可能高一些的为 好,如果占不到这个优势,那么就得有充沛的体力足以战斗到 最后。要知道疲乏会产生惧怕,因此体力亦是攸关比赛胜负最 ,重要的因素,谁能最后留有余力,谁就能获得最后胜利。
在搏击中,拳手不论身材高陵,或者采取各种不同的实战 姿势,都必须做到动作协调平稳,出招迅速有力,反应敏捷,步 法灵活。在这里,善于脚法的拳手是有优越条件的,他的异常 灵活的身法和步法,使得他可以随心所欲地变换自己的位置 和方向,并以神速的步法去闪躲对方的进攻和迅速地还击对 方。虽然任何一个人都能学会截拳道,但是要想成为一个优秀 的技击家就不那么容易了。在此,有经验的教练可以通过一段 时期的观察而断言:谁有可能成为未来的搏击冠军。而且据李 小龙说,肌肉是力量的源泉,但是块状肌肉过于发达的拳手是 不宜从事技击运动的。只有那种长条束,纤细的肌肉群才能充 分地发挥技击对抗所要求的爆发力。
由于搏击运动是一项消耗体力特别大的运动,它必须要 求拳手要有良好的素质以防出汗过多而虚脱。要有一颗脉搏 稳健的心脏,而在任何危急的情况下都保持冷静。那些体质虚 弱,易于出汗的拳手,最好不要参加搏击运动,即使参加也注 定要失败。要成为一流的搏击家,必须具有聪明的才智。因为 有很多拳手现在都有大学文化水平,有的还取得过学位。技击 运动是在不断地改良和变化的,除了极少数的人以外,它所造 就的大多数拳手都是合格的公民和体育先生。
第二节蓄拳道的肘臆组合攻击法
在截拳道搏击中,肘膝组合攻击法是李小龙在近距离内使用的技法,它们木仅动作小,速度快,爆发力强,而且肘膝毋、 十分坚硬,且杀伤力惊人,是李小龙将中国功夫与泰国拳相绿 合的结果。如果能有力的顶撞对手的要害之处,轻者可使对承 休克或在短时间内失去战斗力,重者休克或死亡。
李小龙所运用的肘膝组合攻击技法,是上、下肢配合进琬 的方法。攻击时,肘带膝走,膝领肘进,它们互相掩护而连续邺 击,从而令对手防不胜防。而且肘膝打击要准,要狠快连贯、存 力,上下出击变化莫测,如对方比较稳重,应当耐心寻找机会或者用拳腿佯攻对手,这样一旦有时机便可凶猛追打,贴身不 放,一举获胜。在训练中,根据李小龙的要求,肘膝连击法不必 多练,而应寻找几种最佳技法进行反复练习,以求达到精熟。
现将李小龙在搏击中最常用的两例肘膝组合实战技巧介 绍如下,以飨读者,并希望读者能举一反三,领悟出更多更适 合自身打法特点的肘膝组合实战技巧来,这才星李小龙的本 意
1.
横击肘接横幢膝运用方法:由戒备势开始(图922),李小龙先用前手直拳 去佯攻对手的面部(图923),以充分吸引其注意力;紧接着可 将左肘乘机攻向对手的太阳穴等致命要害处(图924),令其 彻底失去抵抗力;最后,李小龙可再在将对手颈部用力下拉并 控制住的同时,迅速提起左膝并猛力攻向其心脏处或肋部等 薄弱处(图925),将其击昏或击倒在地。技击要领:在实战中运用本招法时,拳法攻击要逼真,顶 肘要果断9膝撞要凶狠,要有将对手一击致死的感觉。而且据 李小龙解释,肘招攻打之部位,最主要是太阳穴、鼻骨,其它如 下巴、颈部、耳后也均属肘击有效目标,而且精于此技之拳师, 可在任何位置、角度施以打击,并令人头破血流,而有经验的 拳手则可借此以扭转成局,而反败为胜。搏斗中用肘之道,以 距离紧密为要诀,如用肘横击,必须适时发招,肘锋抵达目标 时应是劲力爆发之焦点。如用肘追打,则必须腰马合一,即适 当迫近敌人,因为肘势最强时恰是敌之所在,始克为攻。膝击 要连贯,这种方法是直接提膝打击敌中盘要害,如用双手抓住 对手的脖子,将对手拉到自己面前再发出重而狠的膝撞攻击 效果较好•由于本招法能于瞬间致敌死命,故世界各地之武术 家,对于此技均有”谈肘色变''之感,盖其威力之大也。只是外 界少为人知罢了,因为大家对李小龙的了解只是通过影视了 解而已。
2.横撞膝接横撞肘
运用方法:由戒备势开 始(图926),当对手先挥拳 攻来时,李小龙可在身体左 闪的同时用左手控制其臂 (图927);紧接着用左膝不 失时机街撞向其胸部(图 928),迫使其上体前倾,最后 我方可再在落下右郸的同 时,用左肘猛击其头部(图929),接着再用一记右横扫肘追击其头部(图93。),将其击昏或击倒在地。
技击要领:右闪要快,要与膝撞配合好,膝撞要凶猛有力, 肘击要狠,要倾全身之力于最后一肘,以便形成强劲的杀伤 力。在此招法之中,右横击肘之运用乃循环弧形挥砍而出,故 可自多种角度打击敌人,并由于其在空间能划一串圆形,故角 度刁钻,极难防范。
第三节截拳道酸腿组合攻击法
在搏斗中,用膝法攻击是件凶险武器,因为膝盖先天就十 分坚硬,再加上艰苦磨炼和专门训练;宣增加了它的威力。在 实战中,用腿法攻击则勇猛刚劲、攻势凌厉。如果将膝、腿有机 的结合起来,则长短兼顾,即能弥补膝法中不能击远之短,亦 能弥补腿法中不能近搏之短。从而变得无坚不摧。
现介绍李小龙最常用的两例膝腿组合攻击技法如下。
技击要领:拳击与侧踹要快速连贯,扣颈要有力,膝撞要 迅猛、有力,要一招制敌。据李小龙所说,腿膝连击法有它的独 到之处,在实战中十分奏效,但要根据对手的各种情况来决定 怎样打,攻击对手什么部位。而且一但时机成熟,要果断、勇 敢,以排山倒海之势重创对手。连击对手时,头脑要清醒,并尽 力攻击敌方致命要害处。如对方拳法、捽法较好,力量较大,应 以腿击法为主,因拳比腿短,故以腿迎击对手,可以长打短。一 旦对方贴身时,手脚便不便进攻,此时两手注意防上,用膝法 攻击对手,如对方腿法较好,要配合假动作去攻击对手,以寻 找机会近身靠打,发挥膝法的威力,使对方腿法得不到发挥。 而要想掌握好膝腿连击技术要经过艰苦的磨炼,因起腿攻击 对方,平衡性较差,而且还要连续进攻,故进攻要与樱腿配合 默契,如没腰腿的配合,则发力不整,力量自然便不会大,对于 对手也就没什么威力。另外,还要加强腿膝的硬度练习,以增 加攻击力和防备进攻对手时自己的膝腿受伤。要掌握好此种 技术,在掌握腿膝的基础上,要选用自己得心应手的腿、膝连 击招法,并反复磨炼运用,直到得心应手为止。
第四节毒拳道自由对打技巧
自由对打技巧是截拳道搏击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阻 止、减弱和破坏对手进攻并乘机反攻对手的方法。在实战练习 中教练要尽量让拳手模拟正式比赛的情景。而且搏击的技术、 距离、时间的判断,战术和感性的发展都应包括起内,这并不 是说教练应把搏击训练看作是比赛,而是应从对拳手教育的 观点出发,把其作为技术学习的一部分。但不管怎样,一个人 模拟比赛水平的搏击训练是决不会相同的。
技击要防守要连贯、准确,要用巧力;反击要猛烈,要 有将对手肋骨踢穿的感觉。
3.
格挡接连续侧反击法
运用方法:由戒备势开始(图954),当对手用右正踢腿攻 来时,李小龙速用左臂予以格挡(图955);接着又用左臂格开 了对手的高位踢击(图956);当对手落下右脚,又用左脚连续 攻来时,李小龙又用右臂进行了格挡(图957、图958),使对手 的屡次攻击落空。李小龙在反击时,可先用一记侧踢腿去攻击 对手的中盘(图959);接着用一记高侧踢重创对手的头部(图 960、图961),将其在瞬间踢昏或踢倒在地。
技击要领:格挡要快速、有力,反击要连贯、凶猛,两次踢 击要紧凑、准确,踢第二腿时要使上体适当侧倾以利于高位踢 击。整套动作要一气呵成,不给对手以躲避和反攻之机。
- 格挡接左扫蹿反击法
运用方法:由戒备势开始(图962),当对手用右脚攻来 时,李小龙迅速用左手进行格臂(图963);对手在右脚稍点地 后(图964),又腾空跳了起来,且欲用腾空侧踢腿攻击李小龙 的头部,此时李小龙可在侧闪的同时用左臂予以格挡(图 ・746.965) ,使对手的重击落空;李小龙在反击时,可速抬起左脚(图966) ,并连用一记足以致命的左扫腿去重创对手的头部。
技击要领:格挡要快,扫踢反击要连贯,要抢时机而发,不 给对手以喘息或反攻之机。
- 格挡接左侧踢反击法
.运用方法:由戒备势开始(图968),当对手用右脚攻来 时,李小龙迅速用左臂进行了格挡(图969),对手在右脚略回 收后(图970),又腾空跳了起来,且欲用腾空正踢腿向李小龙 面部攻来,此时李小龙可后闪避过(图971);对手在右脚着地 后(图972),又用左侧踢腿向李小龙攻来,李小龙可用左臂再 予以格挡(图973);李小龙在反击时,可速将左脚攻向对手的 胸部(图974);然后,可再在落下左脚的同时,连续用一记右
旋踢重创对手的头部要害(图975),将其踢伤或踢倒在地。
技击要领:格挡要快、要准;后闪要恰到好处,以便能及时 发起反击;
侧踢反击要连贯、有力;旋踢要准确、凶猛,要充分 借助转体的势能于此攻击之中,以便发出最有力的踢击。
运用方法:由戒备势开始(图976),当对手用左脚攻来 时,李小龙可速用右臂进行格挡(图977);对手在左脚略回收 后(图978),又腾空跃了起来,且欲用腾空扫踢腿攻向李小龙 头部(图979),李小龙可在后闪的同时用右臂予以格挡;李小 龙在反击时,可抓住战机,并迅速跃起(图980),用一记具有
毁灭性力量的腾空侧踢腿重创对手的头部要害(图981),将技击要辕:格挡要快;起跳要迅速、要高,踢击要准确、有 力,在空中时要盯紧目标,否则,不但踢不中对手,还会增加自 己的危险性。
第五节 李小龙搏击经验谈
在比赛中,一旦建立了你自己的节奏和速度,就最好不要 超越它。要自始至终的保持这种节奏,除非万不得已的时候, 倘若你的对手是善于跳跃的
,你也用不着花费精力去追逐他° 而最有效的方法是把赛场划为两半。再把对手控制在一半的 场地里,然后把他逼向绳角。正如聪明的李小龙所说的广你能 够跑,但是你绝不可能藏起来。”不论对手怎么凶猛,你都要始 终保持你固有的实战姿势和节奏。这样才可能迫使你的对手 就范于你的连续打击之中。并迫使他消费过多的体力,而你却 始终很轻松地控制住这个局面。在这里,保持住你的最基本的 节奏和打法风格,绝对不能放弃最基本的实战姿势,这样你的 对手将会明白,不论他花费多大的力量,也不能打垮你的防守 和进攻。你还必须维持住这种步法和基本的节奏,才可能有充 分的力量赛完所有回合,而且大多数比赛的胜负都决定于最 后几个回合。
一个拳手还必须知道,在比赛一开始的头几个回合里,应 该迅速摸清对手的节奏和规律。并掌握好进攻的时机。但要 因人而宜地变换打击的方式和方法。譬如,你的对手是“漂浮 型”或“扭斗型气和这些对手比赛时,不要付出很大的力量,尽 量让他们“漂浮”或“扭斗”,直到摸清了他们的规律后,再狠狠 地予以打击。而且有力的还击,亦是一种破坏对手进攻和挫败 对手锐气的有效方法之一,有些还击拳,甚至可以将对手重重 击倒在地。另外,灵活的阻挡或闪躲开对手的进攻,而立刻予 以有效的还击者,当是一种进攻的艺术。这种后发制人的打击 武器,只有最优秀的武术家才能理解它的力量。
在近距离搏斗中,大多数的拳手都是相互在腹部、后背、 颈部乱打一气,但这些打击都是无效和没有力量的,并且白白 地浪费掉自己的体力。所以在近距离打斗中,千万不要消耗自 己的体力,而要放松°要设法保护和保持右手的自由,并用右 肩顶住对手的身体,用左手缠住对手的右手,并把右拳放在自 己的下须处用以防护。这样,一俟对手松懈了注意力,你即可 抽出右拳去猛击对手的胃神经丛或下颁。而且击中这些部位 的拳,不是一般的疼痛,对手甚至感觉不到什么痛楚,就会失 去知觉。
在搏击中,当你逼近对手或对手把你逼到绳边或场角时, 你可用跳跃步来闪躲对手的打击和跳近对手伺机进攻。在对
手面前,忽左忽右的移动是最能迷惑对手或攻击对手的。但要 以你为轴心来转动,而使对手跟着你绕外圈来消耗他的精力。 在这里,有些善用右拳或右脚的拳手,会很自然地习惯性向右 迂回,如果你能使其向左迂回的话,你就难于击出好的右拳 (腿)了。对于这类对手,你必须朝着他习惯的相反方向迂回, 使其迷惑,不习惯,甚至失去平衡而处于不利的位置。另外,有 很多拳手,当他们绕圈或迂回时,不可能很好地攻击,因绕圈 和迂闻会分散和扰乱他们的注意力。
席李小龙说,搏斗中,当每个回合即将赛完的时候,为了 保存体力,你可以把对手逼到你进行休息的场角,这样,当终 场铃一响,你即可以立刻坐下休息,并尽可能多接受教练的指 导。而对手却必须走到对面的场角才能休息。这种办法最适 宜对付防守型的拳手或体力已不支的拳手。在这里,当李小龙 失去某些技巧优势时,他仍能靠智慧去夺取胜利。因为这时对 手老是跟着你转。反过来,如果你是进攻型的拳手,你只需在 终场铃声一响之前,把对手逼到你休息的场角。另外,在终场 铃响起的同时,使出你全身的力量朝对手猛击一拳或重创一 脚,倘若击中可使对手在下一个回合开始时,还昏昏然。
在搏击比赛中,在每次开赛的预备铃声响起之时.,不论你 的竞技状况如何,或者是受了伤,或者是已非常疲乏,都要立 即或抢先
1—2秒钟站立起来,并打起精神,准备进行下一轮 的生死搏斗。李小龙的这种作法首先可以给对手心理上造成 你是强健而有战斗力的印象。其次这样做还可排除比赛锣声 一响,对手便立即冲上前来而使自己处于被动的可能。而且根 据李小龙的要求,如果你的右眼眶被打裂负伤,你可以让助手 在你的左眼眶涂上一些止血剂,使对手误认为你是左眼负伤, 而不会再度重击你的右眼,从而达到欺骗对手的目的。
李小龙还说过,在搏击中,当你估计到比赛双方已基本打 成平局时,或者自己还稍微落后一些,你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 在裁判面前制造一些假象,以赢得几分来弥补这个差距,这个 最好的办法就是在离终场最后的十几秒钟内,你逼近对手,连 续不断地出脚去猛烈打击对手,一直到比赛结束。这样做可迫 使裁判无法计算你的出招击中与否,而只能从你这种进攻的 势头来判你为胜。李小龙非常看重这些计谋。因为他认为: “即使是老鼠的伎俩,有时也会变成伟大的策略。”再者,如果 你不堪被对手击倒,即使你会马上站起来继续战斗,但是为了 储备力量和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进行休息,你最好等到裁判 数到第8秒时再站起来准备搏斗。
据李小龙解释,在职业篮、足球运动中,为了比赛的成功, 教练们制定的训练和战略计划常常是费尽心计的。教练要派 出人员去侦察对手的训练计划,并要安排自己的队员去观看 对手比赛。那么这种两人对抗的搏击运动,是否策略就很简单 呢?很显然,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在球类比赛中,教练如觉得 需要改变一下战术,只需在暂停时间里把队员们叫出来宣布 一下就行了。但是在搏击比赛的绳圈内或擂台上是没有暂停 出场而进行面授机宜的时候,除非拳手被击倒在地,掐出场外 请医生治疗.只要一进入绳圈,这场战斗就无法改变了。往往 有力的一记打击,就会彻底的改变整个战略计划。由于上述这 些特殊情况,在技击对抗运动中,制定一项战略计划,必须涉 及广泛,考虑周全。具体来说,在制定作战计划前,要先收集和 观看有关对手比赛的资料和影片,要了解对手们公开训练的 情况,或者直接到曾经和对手比赛过的第三者那里去了解比
赛的情况和研究比赛的记录。如有可能,可径直到绳圈外去观 摩他们的实战练习和正在进行着的比赛,这是最好不过的。但 要避免让对手的假象所迷惑。反过来说,在赛前你要尽量用假 象去迷惑对手,从而在真正比赛时,使他的计划全盘落空,而 措手不及或束手无策。不过最有价值的是莫过于教练亲临战 场,观察和研究每个回合的进行,并且在拳手休息的一分钟里 面授机宜和鼓舞士气。对于拳手来说,在这有限的时间里,能 够得到教练的指点和帮助是非常必要的。所以李不龙要求教 练员应抓住这个难得的时机,及时给予拳手以精神上的需求、 鼓励和刺激。使其能够迅速地恢复体力和振奋起精神来。
在实战搏击中,在绳圈内所拟定的进攻计划必须是易于 随机应变的,倘若你的教练发现对手击打左刺拳后左拳回收 时放得较低,教练就会提醒你用右手重拳还击这个弱点。另外 有一种情况是,当对手已经无力还击而背靠围绳,按照原定的 计划是把对手压在围绳上,把他打个痛快,或一脚将其踢下擂 台;而一旦对手挣出了绳边,这时你必须一鼓作气的攻击和迫 :使他又回到绳边,即让他始终逃脱不出你的控制范围。在对抗 中,也许有人会问:用什么策略和有效战术去攻击那些没有明 显弱点的对手呢?因为他的左右拳总是在很正规地保护着他 的下须,他亦能够轻易地跳出你的进逼,他还能很灵活地左右 跳动,使你无法重重击中他。这就要用声东击西的战略战术去 克敌制胜。例如,你可先佯攻他的身体要害,再佯攻他的身体, 使其本能地放下手来阻挡,这样你就可以忽然攻击他的头部。 反过来,佯攻对手的头部后可再忽然攻击他的身体。
据李小龙说,在剧烈的搏击中,在心理上给予对方施加压 力的策略,是打过几个回合后双方都感到竭尽其力或感到疲
倦时,即当下一个回合的预备铃声一响而对手还在做放松或 准备工作时,你就应该立刻跳起身来准备战斗,这样会使对手 在心理上感到你的精力是相当充沛的,而他自己早已经疲乏 不堪了。另外,如果比赛铃声一响,你却仍按照习惯,总是从场 角的左面出来的话,对手一旦掌握了这个规律后,就很可能会 扑过来切断你的迂回,而打你一个措手不及,使你防不胜防。 为了避免这种可能,你出场的方向应该是忽左忽右或是中路, 使对手难以摸清你的规律,而无法抢先攻击你。这样你才有时 间去准备攻击他,特别是他正在考虑如何出招之时,如此攻 击,命中的机会较大。
上面虽介绍了一些李小龙的实践经验,但还有一些尚未 叙述过的事,在这里顺便提一下,虽然这些要素或经验不是至 关重要,但也不完全是无足轻重的。对于拳手来说,有必要学 习或研究一下,因为这亦在李小龙的教学计划之中。
首先是有关眼睛的问题。李小龙要求拳手每次实战练习 或比赛后,教练都应立刻让拳手用优质的眼药水洗涤出眼内 的杂物,如灰尘、沙砾、松香脂末,甚至是拳套上的颜色末。因 为有很多高明的技击家,均依赖自己眼睛的敏锐,才能够及时 地观察出对手是否出招。甚至通过观察能够预料对手出什么 招法。并盯住对手的上半身,而准确无误地阻挡和闪开对手的 来拳,这就是一种用眼睛观察的艺术,每一个拳手都应努力提 高和发展这种技能。
在搏击中,左撇子是对抗技击运动的冷门,和传统的右手 型拳手相比,这种姿势确实难看和别扭的,但在比赛中,却要 特别留神这些动作别扭的左撇子,甚至尽管自己也是左撇子。 因为对手的左拳力度万钧,故稍有不慎,就会有被重重击倒的
浏览76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