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2基于专家论证的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体能需求分析

身体素质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指令下,机体在运动时所 表现出来的能力,通常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等基本素 质,还包括灵敏、协调、平衡等复合素质。运动训练学教材和 其他研究中也称为运动素质,即人体在运动过程中,机体各器 官、系统的机能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支配下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基 本运动能力,通常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和灵敏等。仔 细推敲,虽然字面表述不一致,但其概念内涵表达的意义相同。 体能是通过力量、速度、耐力、协调、柔韧、灵敏等运动素质 表现出来的人体基本的运动能力U6,从体能概念的界定中可以 看出,体能训练主要指身体素质(体能构成要素)的训练,体 能训练的目的即根据各运动项目专项特征及竞赛需要,不断增 强运动员体能要素的水平。不同运动项目对身体素质有着不同 的要求,如举重强调运动员的力量素质,长跑更加注重耐力素 质,柔韧素质则决定着体操运动员技术动作的完成幅度。上述 例子只列举出了某个运动项目中对于竞赛成绩有重要影响的关 键运动素质,还应有其他相对重要的身体素质。任何运动专项 运动员优异运动成绩的获得不可能只凭一项身体素质,而应是 各项身体素质在运动项目中按照重要程度共同作用的结果,散打运动亦不例外。通过上述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比赛中体能需 求的分析,进一步表明散打运动项目对运动员体能要求较高, 既要兼顾体能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全面发展.还要凸显重 点体能要素对于比赛的关键作用,只有处理好重点和全面的关 系,才能提高运动员体能水平。所以,划定体能要素的范畴, 并根据散打项目特征确定各体能要素对于散打重要程度,就变 得十分重要。

就体能或身体素质而言,良好的力量是优秀散打运动员必 备的重要素质。俗语曰:“一力降十会”,也说明了力量在对抗 中的显著作用。力量到位,击打到对方得分部位才能达到散打 竞赛规则得分中听声音、看位移的判定标准,具有较强的力量 优势,才能产生强制读秒累加计分的效果。倘若运动员不具备 相应的动作速度,就无法及时在比赛中捕捉稍纵即逝的战机, 力量优势也就失去了发挥的空间。关于散打体能或身体素质方 面的研究成果:灵敏协调因子、速度耐力因子、腰腹快速力量 因子、上肢快速力量因子和下肢快速力量因子构成了散打运动 身体素质。对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相关指标的测试,表明其体 能核心要素包括有氧能力、无氧能力、最大力量、快速力量、 力量耐力、击打力量、反应速度、移动速度、动作速度、速度 力耐力等几个方面。

为进一步探讨散打运动中各项身体素质的重要程度,根据 散打运动专项特征及比赛表现,借助散打省市专业队教练、国 家级、国际级裁判员(包括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等专 业体育院校及普通高校中散打界权威教授)等专家多年从事散 打专项的专业经验和智慧,笔者于2016年5月河南省焦作市举 办全国武术散打锦标赛期间,向以上专家发放问卷,得出本研 究中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体能要素分别为力量、速度、耐力、
柔韧、协调灵敏。为科学论证散打运动中体能各要素的重要程 度,依据表3.7中1~9级判断矩阵标准度,运用德尔菲法对优 秀男子散打运动员体能相关要素两两比较,通过三轮信息反馈 得出各要素重要性程度数值,如表3. 8所示。

表3. 7 1-9级判断矩阵标准度




































定性比较描述定■数字
因素1相较于因素2具有相同的重要性1
因素1与因素2相比,前者重要性稍强3
因素1与因素2相比,前者重要性强5
因素1与因素2相比,前者重要性明显强7
因素1与因素2相比,前者重要性绝对强9
因素1与因素2相比,相对重要性处于上述等级之间246、8
因素1与因素2相比,后者重要性稍强、强、明显 强、绝对强于前者1/31/51/71/9

表3. 8体能要素判断矩阵



















































 力量耐力速度协调灵敏柔韧
力量12233
耐力1/21222
速度1/21/2122
协调灵敏1/31/21/212
柔韧1/31/21/21/21

当几=2时,二阶正互反矩阵总是一致的,因此不需要进行 一致性检验。当几>2时,用CR表示矩阵的一致性,CR = CI/R1O /?/取值如表3. 9所示。

3. 9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阶数12345678910
R1000. 580.901.121.241.321.411.451.49

计算得到:C/=0.0196o

当 〃 =5 时,«7=1, 12, CR = 0.0175。CR<0. 1,因此,该判 断矩阵符合一致性检验要求。

通过整理以上结果,得出各体能要素权重(见表3. 10) o

3.10各体能要素权重及一致性检验结果







































 力・耐力速度协调灵敏柔韧权重
力量122330. 2718
耐力1/212220. 2506
速度1/21/21220.2182

续表


































 力量耐力速度协调灵敏柔钿权重
协调灵敏1/31/21/2120. 1439
柔韧1/31/21/21/210. 1155
一致性检验人咤=5.0783, CZ=0.0196, CR=Q. 0175<0.1,通过一致性检验

由表3.10可知,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各体能要素重要程度 依次排序如下:力量、耐力、速度、协调灵敏、柔韧。吴云龙 在博士论文“男子优秀武术散打运动员体能核心要素构成与评 价标注研究”中通过分析总结出体能核心要素包括有氧能力、 无氧能力、力量耐力、反应速度、快速力量、移动速度、最大 力量、击打力量、动作速度、速度力耐力等几个方面,将上述 各体能要素按照类别归类,即力量、耐力、速度三个维度,与 本研究中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体能要素重要程度排序前三位完 全一致,不同的是论文没有对上述三项素质区分重要性大小。 由此可见,力量、耐力、速度三大体能要素对于优秀男子散打 运动员的关键作用是比较认可的。在此基础上通过专家访谈, 了解到在散打体能训练实践安排中基本遵循以上散打体能要素 重要程度排名,尤其是力量、耐力课次安排及比重位于体能训 练内容的前两位,速度、协调灵敏、柔韧训练比例整体偏低, 进一步表明体能训练实践较好地体现了上述专家对优秀男子散 打运动员体能要素权重排名。

本研究与武传钟研究得出的灵敏素质、力量素质、速度素 质、耐力素质的排序顺序不一致。二者对比可看出,本研究中 力量、耐力被认为是散打运动比赛中最重要的身体素质,后者 研究中灵敏素质被认为是散打运动中最重要的运动素质,且柔 韧素质未列入身体素质排序范围。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可能有

以下几点。第一,调查或访谈对象不同。武传钟研究中调访对 象由全国各高校参加科学论文报告会的体育教师、全国教练员 岗位培训班篮球和跆拳道学员、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 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构成,专家群体的组成、知识结构、专业水 平参差不齐,且缺少从事散打运动的一线专业教练员或者散打 教师。本研究中调访对象为全国各省市散打专业队教练员、国 家级国际级散打裁判员、专业体育院校散打界知名专家教授, 对散打运动项目发展、技战术、体能等有着较前沿的把握和深 刻的见解,基本属于目前我国散打界最权威的群体,对散打运 动中体能要素重要程度排序结果更具专业性和权威性。因此, 二者研究中调访对象不同是身体素质重要性排序产生变化的原 因之一。第二,对散打运动项目规律认识的不断加深。人们对运 动项目规律的把握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体育科研在竞技体育中的巨大作用日 趋受到重视,使运动项目的深入和精细化研究成为可能,由此改 变了之前对于某些项目规律的认识。例如,随着对运动能量代谢 供能比例研究的深入,显示有氧与无氧50%临界点不断前移,随 之提升了对有氧能力的重视程度。同理,上述研究者在2007年做 研究调访时,散打运动竞赛规则、训练方法、技战术等有别于今 天,对散打运动中体能或身体素质训练的认识水平和现在也不在 一个层面上,这也可能导致二者研究结果产生差异[板。

良好的力量是优秀散打运动员必备的重要素质。拳法、腿 法的有效击打需要力量,摔法的对抗需要力量,双方组合动作 的对攻更需要力量,力量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技术上 的劣势,给对方造成心理上的压力。双方运动员如果力量上存 在较大差异,即便技术上技高一筹,也难免在比赛中受制于力 量的短板影响技术运用效果。所以,良好的力量素质是优秀运 动员获取优异运动成绩的基础和保证。散打比赛中糖酵解供能 系统为主的供能特点决定了运动员必须具有相当的无氧能力水 平才能保证比赛中高强度的需要。散打竞赛规则的修改导向, 也是更加强调比赛的快节奏、高强度、强对攻。在2016年武术 散打锦标赛比赛统计中,138局的比赛中双方运动员总共运用了 2418次主动进攻,1406次防守反击,平均每局18次主动进攻, 10次防守反击,运动员要在两分钟的净打时间内完成上述击打 次数,必须具有较高水平的无氧耐力。散打比赛中运动员为寻 找恰当的战机,每局要进行大量的步法跳动、移动、调整,这 又需要一定水平的有氧能力,良好的有氧能力有助于比赛中运 动员无氧代谢系统的快速恢复,使运动员比赛时始终保持快速 运动的能力。同时,有氧能力的提高还有助于无氧能力的发展, 延迟无氧糖酵解供能开始的时间,有利于乳酸等积累代谢产物 的消除。散打比赛所有技术动作都力求快,无论是步法移动、 动作连击、主动进攻还是防守反击,都离不开速度素质作用的 发挥。协调灵敏和柔韧在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体能中所占权重 虽然不及上述三项体能要素,但从比赛需求的角度考虑,也是 运动员应该具备的。协调灵敏、柔韧素质的掌握有助于散打运 动员高质量完成各种拳、腿、摔技术动作,有助于避免运动损 伤的发生。

浏览665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