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间,至灵至贵者,人也;最忙最速者,时也;可大可 久者,金丹也。惜人多溺于功名富贵场中,爱欲恩情之内,狼贪 不已,蛾扑何休,一朝大限临身,斯时悔之何及!惟其甘分待 终,就死而已。谁知有长生不老之方,谁悟有金丹灵药之妙,诚可惜哉!此金丹灵药,非世间之所无有,非天上之不可得者,只 在于同类中求之,乃生身固有之物也。
简而且易,至近非遥。余尝有《金丹赋》记之,词极朗魁, 今追忆其中段云:“夫造金丹者,始则借乾坤为玄化,学造化于 阴阳。识二八之相当,知坎离之互藏。候金气之满足,听潮水之 汪洋。继则看铅花于癸后,玩月夕于庚方。制刀圭于片晌,罢龙 虎之战场。唤金公而归舍,配玉女而人房。”果能此道矣,虽愚 必明,虽柔必强。先儒曰:“圣人不言易,以滋人之惑;亦未尝 言难,以阻人之进。”若人用意追求,殷勤修炼,自必人圣超凡, 长登寿域,永享无穷之乐也,岂小补哉!且人为功名富贵,亦有 备极穷苦而后可成者。若以劳苦之心,易而为修炼之心,将见九 还到手,万劫存神,以比功名富贵,孰短孰长耶?
仲尼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又曰:“其为仁 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不仁不义,莫甚于狂贪妄想。胡氏 曰:“志于道则外物不足以累其身《悟真》曰:“若会杀机 明反复,始知害里却生恩。”是知欲求还丹,必先绝欲。欲求绝 欲,必勤杀机。勤于杀机者,刻刻有灵剑在手。外欲乍乘,急须 就起杀机,勿容纵意,久久纯熟,对境无心,即可行返本归根之 道。《易•翼》曰:“终日乾乾,反复道也。”反复之道,得长 生之果证也,人胡不勉而行之?万物如草木之汇,犹能归根返 本,以历岁时。人为万物之灵,动至死地,是反不如草木也, 能不愧乎?
夫此返本归根之道,又非邪径旁门之说也。世人以德行为 先,阴功为本,察阴阳选化之机,求玄牝乾坤之妙,辨二八坎离 之物。定金花水月之时,施降龙伏虎之成。明立命生身之处,其 间致虚守静,他主我宾,日月交光,戊己为用,则丹成反掌矣。 《易》曰:“男女媾精,万物化生。”人有此身,亦因父母而得,倘无父母,身何有乎?故作金丹之途,与生身事同,但顺则成 人,逆则成仙。顺逆之间,天地悬隔,只要逆用阴阳,自然成 就,并非邪径旁门也。
兹余所论,大泄真机,皆列圣口传心授之旨,人能照此下手 行持,自能夺天地玄妙之功,穷鬼神不测之奥,诚金丹之口诀 也。除此之外,再无别传。先贤云:“圣人未生,道在天地;圣 人已往。道著六经。”予之末论,虽不敢与圣经相比,亦可为问 道之正途,如拨云雾而见青天。似剪荆棘而寻大路,坦然无碍, 豁然有门。学者若能专心研究,自然默契仙缘,幸勿轻易视之 也。万金难换,百宝难求,勿示非人,尚其重之。
浏览85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