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包括十二经脉、十二别经、奇经八脉、十五别络、十二经 筋,以及孙络、浮络等子系统。《灵枢•经脉》指出:“经脉十二者, 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通过 经络系统的联系,人体内外、脏腑、肢节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经络 内联脏腑,外络肢节,使气血畅通无阻,这是人的生命活动所以生生 不息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之一。人体有病,则相应在经络上必有反 应。故有“五脏之有疾也,应出十二原”的说法。或者说:“初病在 经,久病在络。”经络变化的结果,便产生了是动病和所生病。前者 为气之病,属于功能性疾病(阳病),后者为血之病,属于器质性疾 病(阴病)。
经络理论还是传统中医各种疗法的理论依据之一,在不同的部位 或穴位,使用不同的刺激方法,造成不同程度的反射,从而达到治疗 各种疾病的目的。仅就推拿按摩而言,其作用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全 身作用,二是局部作用。前者主要作用于人的整体机能,调整体质状 态,和调五脏,平衡阴阳,进而达到体健病愈的目的;后者作用于局 部,主要是解除人体局部(尤其是外部)的病理状态,恢复其常态。 从效果来看,前者见效比较慢,而后者见效相对比较快一些。
那么,为什么一定的力量作用于人的身体的不同部位或穴位,就 能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呢?在传统医学看来,这种治疗方式有这样一 些作用:
- 平调气机,谐和脏腑
经络既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它的运行状态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般说来,人体气机的运行有八种状态:即升、降、出、入、开、 阖、聚、散。这八种状态又是一阴一阳、两两相对、相反相成地构成
四组,每一组都是一种动态平衡状态。一旦这种动态平衡被打破,人 的身体就会出现病症。如果四种平衡关系全部被打破,则其病必重, 病位也相对比较广泛,治疗难度增加,恢复起来也比较慢;相反,如 果只有一两种平衡关系出了问题,则其病较轻,病位不多,治疗起来 比较容易,恢复也比较快;如果四种平衡关系均未受到干扰,只是局 部偶然出了点问题,则只要局部处理就可以了,甚至不用处理也会自 愈的。
气机运行虽有八种,但其实质则主要体现为脏腑间的气机运化关 系。在这个意义上,所谓气机运行也就是五脏六腑的气机运行。因 此,调整气机运化的平衡,必然会使五脏六腑的功能协调一致。五脏 安和,气血和顺,人也就没有了阴阳偏盛偏衰的病症,也就实现了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状态。
2•行气活血,散滞化瘀
在所选人体部位上施以一定的手法,除了可以激发经气的运行 外,还能因气行而带动血行,不仅使郁滞的气散开,也使疲滞的血得 以消除。因气滞血疲造成的肿、胀、痛等病变,也就随着施术而逐渐 恢复正常了。
这就是推拿按摩功夫的作用和机理。如果身体本身并不存在病 变,经过一定手法的施术,同样可以使气血运行加快,从而改变身体 内部的状态,使身体受到气的温煦,血的濡养。按摩手法具有强筋壮 骨的作用,道理就在这里。
尹氏八卦按摩功夫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发挥了尹公所学八卦掌 六十四把捏拿手法的优势。所谓六十四把捏拿手法,包括这样一些内 容:U)头面部位八法;(2)左右两肩部位八法;(3)督脉、带 脉、冲脉部位八法;(4)任脉、带脉、冲脉部位八法;(5)上肢部 位八法;(6)两手腕部位八法;(7)下肢部位八法;(8)两足部位 八法。捏拿八大部位,每个部位八法,共为六十四法。具体到治疗 时,还有关于用力的八法,即轻力法、重力法、微力法、耐力法、慢 力法、快力法、硬力法、柔力法。而其中最重要的,还是捏、拿二 法。捏法是手指对合用气、力、劲;拿法是用手大拇指和食指、中指 及其他手指指腹的螺纹面施气、力、劲,在选定的部位或穴位上一紧 一松、一松一紧地做提起捏住动作。在这里,气、力、劲转化为各种 能量,传至体内,促进体内器官的新陈代谢,从而产生消肿止痛、镇 静安神、活血化瘀、调整人体生理机能和增强肌体免疫力的作用。
如果说,一般的推拿按摩只是一种外力的话,那么,尹氏八卦按 摩更多地是一种内外力合一的功夫。按照要求,施术者必须根据部位 布气发功,施以治疗。他要用气、力、劲治疗疾病,而且要气在先, 力在后,用劲要均匀有节律,先调和阴阳二气,平和阴阳,通达腠 里,以达到补虚、泻实、散寒、降火、生精、养神的作用。这种功夫 所以能在临床应用中发挥很好的作用,除了施术者外功所产生的作用 外,更多的还要依赖于施术者的内功发挥作用。从表面看,这种内功 在使用中和外功没有太多的区别,其实,内功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作 用比外功更加直接。也就是说,内功可以直接引导经气的运行,进而 影响气机的运行状态和气血的运行状态。说得通俗一点,施术者以自 己的内气直接拨动患者的内气,进而使身体趋于正常。另外,内功的 功力还可以直接到达患者的深层组织和脏腑,进而发挥它的作用。这 也是外功的功力永远无法达到的。
尹氏八卦按摩功夫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就在于它是以施术 者的内功修炼为基础的。只有掌握了内功,按摩师才能在为患者治病 时自如地布放出气、力、劲,并使患者有感、有觉、有知,才能获得 比较明显的治疗效果。如果按摩师没有内功,放不出气、力、劲,只 能借助某种器具或以手按摩,疗效就会大为失色。八卦掌既是一种内 家拳术,内功修习就是它的必修课。而八卦掌内功的修炼,则讲究藏 精、蓄气、养神。藏精者,全身内外脏腑之气旺盛;蓄气者,丹田元 气满足;养神者,生命之根本无损。练习此功法,还要分清阴阳、内 外、开阖、升降、出人。练外功,强筋壮骨,皮肉发达;练内功,益 气养神,内强脏腑,延年益寿。八卦掌的这种功夫,施于自身,可以 强身健体;施于病人,则能防治疾病。它具有温经散寒、消瘀化滞、 通经活络、升清降池、开闭解表、清热散结等作用,其主要机理,则 离不开平调气机、行气活血这两个基本因素。
按照尹氏八卦按摩功夫内功修习的要求,修习者可以通过以下八 种方法获得必要的内功。
- 蓄气功夫
开式取用无极式站立:双足分开,与肩同宽,十趾用力抓地,双 膝微屈而前不过足尖。双手下垂,中指轻点同侧的风市穴。双目微 合,舌抵上腭。全身放松,入静片刻,自然呼吸。
然后,取用太极抱球式,双手掌平行相对,其宽与肩等,高与肩 齐。站好后自己找自己的气感。气感有了,再以左手搭住右手阖按自 己的下丹田,用鼻吸气,吸至大小两腹满足后闭气片刻,再用口呼
出,同时发出“啊”声,呼至头脑有感觉时换气,再接着做第二次 呼吸。如此三十六次为一节功夫。
吸气要入地府(即满足大小腹及下中丹田),呼气要升天宫(即 满足上丹田头顶百会穴)。做完一节功夫后,抖动全身而收功。
- 开气门功夫
开式同上,用无极式,呼吸均匀。人静站立片刻后,两臂由体侧 升起至与肩相平,翻转手掌,掌心朝天,用力展开双臂,双手升天, 指尖向天,掌心向正前方。气感有了,再以双掌由正前方归入下丹田 并阖住,气顺气满后换式,此为一次。如此共做三十六次为一节功 夫。做完一节功夫后,抖动全身而收功。
- 阖气功夫
开式同上,用无极式,呼吸调匀。人静站立片刻后,双手呈太极 抱球式站立。自感得气后,十指尖及指腹相对合住,掌心及劳宫穴空 虚。然后,双手指尖捏住,片刻后双掌合住,又片刻后,再以左手搭 在右手背上,双手呈外八卦内九宫式,双手合在下丹田即小腹处,入 静养气。自觉气到下丹田,气顺气满后换式,此为一次。如此共做三 十六次为一节功夫。做完一节功夫后,抖动全身而收功。
- 升气功夫
开式同上,用无极式,呼吸调匀。人静站立片刻后,双手由下丹 田处捧起,小鱼际掌贴着小腹部,上升至胸部华盖穴处,然后两手尖 端穿颈人项直达脑后翻掌,掌心向天,双手中指相对,对准头顶百会 穴,呈双手托天式,升起托天片刻。自觉气到上丹田头顶时,气顺气 满还原,再换式重复上述动作。此为一次,如此共做三十六次为一节 功夫。做完一节功夫后,抖动全身而收功。
浏览50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