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四皇上,赵文仲,北京人,回族,原籍东直门外东坝河地 区小南河。因其兄弟中排行第四,世皆称其赵四。幼年生活在京 郊东直门外农村,京城回族聚集地宣武区牛街、朝阳门外秀水 河、常营、东直门外的东坝河以及通州的南门内东街、马驹桥、 张家湾等处都有练較的传统。赵文仲的祖辈为善扑营扑户,父辈

赵恒、赵兰皆是摔跤高手,家中长期设场练较。每天吸引了大批 的跤手,赵家的跤场有一特点,清茶恭候,以武会友,东城一带 称其为“花园赵家”。赵文仲从幼年随父辈练跤习武,因其身材 高大,各方面的素质都很好,年轻时摔遍京城内外。

过去北京城管做买卖有名的家庭称作X X氏,例如茶汤李、 爆肚满、年糕张等等。赵文仲其家族皆作鸡鸭生意,故称为鸡鸭 赵。他随家长做鸡鸭生意,每天来往于东郊农村和城里菜市。一 次,送鸡鸭到东四隆福寺,看到熊德山率众在此鬻技,赵四驻足 观看,看了两场起了跤瘾,迈进板発对熊德山说:“老师,我想 给您帮帮忙,帮您摔一场。”熊德山看这小伙子五大三粗、四肢 匀称,一看就知道是练家子,说:“你会摔吧。”赵四说:“在家 练过几天。”熊德山给他拿了一件褡裢,说:“穿上跟老五摔摔。”

称老五的伙计叫启寿春,是熊德山的伙计,因头上有一部分白 发,世皆称其白毛五。启寿春与赵文仲个头差不多,一米八的身 高,细腰窄背,双肩抱拢。他长赵四几岁,比赵四黑,穿上搭裢 甚为好看,黑白一对,两个大个子,赵四向熊德山一抱拳,说: “你给看着点。”熊德山说:“撩你的。”赵四向观众一抱拳,作了 个罗圈揖,说:“让过众位。”又同启寿春抱拳施礼,说声:“您 拉着点。”二人各站一角,上步出架,插手就摔。启寿春早练几 年,技术全面,又有经验,几个回合就用了一招揣,将赵四摔倒 在地。第一跤赵四有些紧张,被摔一跤反而到轻松了。第二次交 手,赵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搭手抢攻,用了个抱胳臂别子,由 于用力过猛,随之倒地砸在启寿春身上,一百七八十斤的体重砸 得启寿春吭的一声,音都差了。熊德山就此开杵门子,要完钱, 熊德山又叫熊德林同赵四摔,熊德林比赵四矮一头,但是熊德林 小巧灵活,技术全面,幼功极深。看了赵四同启寿春摔了一场,

对其技术特点有了了解,心里有谱了。穿好褡裢相互抱拳施礼,

走开形门,迈开步眼,各亮门户,摔了起来。熊德林要采用迂回 战术诱赵四进攻,赵四欲抓不能。二人很长时间没抓到有利的把 位。熊德山焦急地高声喝到:“撩! ”赵四一听,认为熊德山怕耽 搁时间,影响较场的生意,赶紧抢手进攻。熊德林乘机串头,用 了一下踢,将赵四摔一马趴,由于用力过猛,脸和肘都碰破了, 鲜血直流。熊德山忙给他包扎,上了点药。熊德林忙说:“不摔 了。”由于这场跤摔的时间长,赵四又出了点伤,就此推了买卖 (收场)。

赵四回到家中,一夜没合眼,一直想熊德林这下串脑袋踢, 自己怎么倒了,反复琢磨自己身高、体壮为什么会输给瘦小的熊 德林呢?还是功夫不到家,有傻力气还不行,还须下苦功夫,练 绊子。从此每天二五更的功夫,抻筋踢腿,推砖练棒子。一次正 在练功,来了一位老者遛早弯,驻足观看,不时点头称赞。当赵 四练完一趟功,才发现有人观看,老者姓薄,是前清善扑营的扑 户,由于他功力好,爆发力极强,同仁间称其薄脆。薄二爷从小 习跤,对摔跤有很深的感情,就是看见小孩摔政,薄二爷也会过 去给予指点。今天看到赵四在此练功,忙过来搭话,说:“小伙 子的功夫不浅,练几年了吧!”赵四忙说:“才学乍练,练得不 好,您别笑话,您给指点指点。”薄二爷说:“我姓薄,练过几 天,好文是一家,好武是一家,我见你练得很不错,跟谁学的?” 赵四说:“我们村有跤场,跟大伙学的,练得不好。”薄二爷问他 姓氏,在哪住家,赵四一一作答。薄二爷说:“你光傻练,也不 成,得多见手,多摔才长劲。还要练绊子功,我给你说几招,你 练练看怎样。”说着薄二爷脱了衣裳,练了一趟腿功,又练了一 套腰功,最后练了一趟跳崩子。练完了气不涌出,面不改色。赵 四一看老者功夫很深,从心里佩服薄爷,薄二爷说:“你就叫我 薄二爷吧。”赵四说:“您瞧我学您的样子练几下。”赵四天资聪

慧,模仿力强,看一遍就学会了,薄二爷很高兴。从此二位准时 到此练功、说手。薄二爷认真教,赵吗虚心学。练了半个月,赵 四的功夫大长。薄二爷带赵四到广渠门、朝外等地摔了几次,又 经高手的指点,每次都大有收获,技术水平得到了全面提高。

开春后,赵四自我感觉良好,找了个好日子。中午早早吃完 了饭,徒步走到隆福寺熊德山跤场。下午跤场正红火,观众围得 水泄不通,赵四分开人群,来到场内,熊德山一看认识是上次来 帮忙的那个大个,让其坐下,看熊德林和金墨林在表演,你来我 往摔得难解难分。赵四看出了神。这时熊德林抓着金墨林的小 袖,背步用了一招绝活里手花,将金墨林从头上摔过,落到地 上。动作干净、利落、脆,不拖泥带水。熊德山站起来向观众收 钱,敛完钱,赵四说:“我和熊德林摔一场。”熊德林一看还是年 前那个大个子,忙给他一件褡裢,熊德林对观众说:“这位姓赵’ 住东直门外,摔得真棒。下了几年苦功夫,这回我陪他玩玩,大 家给看着点,让过众位。”赵四也向大家施礼,二人搭手就摔。 熊德林一搭手就知道赵四的功夫大长,这叫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 有。熊德林不敢轻易给对方抓握,二人逗了会儿手不见成效。熊 德山说二人遛遛,就此开“杵门子”,二人重新搭手摔了起来。 赵四猛然底手抓握熊德林的小袖,上手抓握其大领,向内一合, 熊德林两脚就离地了,随之向侧一横,熊德林向下一蹲,赵四用 其下蹲的一瞬间,向下一按劲,用了个搓窝。熊德林被搓起摔倒 在地。这个动作干净漂亮。后来成了赵四的绝活。第二跤,赵四 用了个勾子,将其从腰上拉下,四平着地,二下絞用了不到3分 钟,干净漂亮。赵四脱了褡裢,从兜里掏出一把零钱往场内一 扔,这叫垫场子。熊德山说:“别给钱了,以后常来玩。”赵四报 了一跤之仇后,心满意足,在老白魁饱餐一顿,欢天喜地的回到 家中。

赵四跟着父母过日子,不愁吃喝,常到隆福寺帮场。日复一 日,天天如此。熊德山长赵四十多岁,一天对赵四说:“赵四你 人样色好,跤也摔得不错,人伙跟我干买卖吧,干这行准有饭 吃。”赵四说:“我回去跟家里商量商量,您听我回话。”赵四回 家跟父母一说,家里人都同意,认为早上可以到近处喝鸡鸭,下 午可到隆福寺摔跋,两不耽误。第二天,越四来到跤场跟熊德山 一说,熊德山很高兴,说从明起就分份拿钱。赵四到东四牌楼洗 澡、理发,又到朝阳门外买了双靴子。第二天中午吃完饭,穿好 靴子、灯笼裤,到隆福寺上场,从此京城跤坛又出了个干将赵 四。

赵四人伙熊德山跤场后,如鱼得水,一是二十多岁正当年, 二是求艺心切。每天都抢着摔,一摔几场也不感觉累。几个月后 技艺大长,跤场伙计没有能贏他的。熊德山拿他说买卖:“要好 您还得看我徒弟赵四的,二十多岁正当年。”此后他们以师徒相 称直到晚年。赵四很重江湖道,对熊德山先生倍加尊敬。熊德山 先生无子,晚年赵四夫妻对他极为孝敬。熊赵二位合作多年,配 合默契,可谓得心应手。

一天,赵四对熊德山说:“师傅,我明天歇了,到南城天桥 看看。”熊德山深知赵四的用意,要到天桥找高人过过手,想到 沈三跤场去见识见识,沈三跤场在京城跤界为头牌,高手如云。 沈三钢口好、功夫深,要想长买卖,长能耐就得虚心向高手学。 熊德山点头称是,说:“可以,但要小心,不能逞强好胜、惹是 生非。”赵四说:“您放心。”

第二天赵四身穿对襟灰色大夹袄、礼服呢尖口鞋、青丝线袜 子、土布裤子。在家吃完中午饭,进东直门坐电车直达天桥。赵 四虽是当地人,但很少到南城来,下车后东张西望,目不暇接, 看什么都新鲜。赵四来到先农市场红楼前沈三跤场,只见四周全

是大板発,坐满了观众,周围还站满了人,场上二人摔得难解难 分。大高个四肢勻称,小个子短小精干,你来我往,不分胜负。 这时沈三站起来说:“撒手遛遛”,又对观众说:“怎么样,这叫 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半天没见跤,这回叫孙傻子卖点力气,小 孩子王再加把劲,练完练罢了,向各位求把钱……”赵四一听大 个子叫孙傻子,小个子叫小孩王。赵四早有耳闻,深知二位的功 夫,尤其对孙傻子倍加敬重。直站在人群中看孙傻子摔了三场 跤,对其高超的技术动作更加佩服,伸手从兜里掏出一把钱,扔 到场子里,刚要到别处转转,对面一乱,进来了几个大兵。

浏览1,703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