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宝珍先生专业知识相当丰富,基本功知之甚多,提携后 辈,从不保守。很多当代摔跋名家出自满师,为国家培养了大批 摔较专业人才,可谓桃李遍京城,满宝珍先生的功法和技法极有 北京跤的特点,是当今北京跤的主要代表人物。满宝珍先生积极 参加全国摔跋研讨会,向大家介绍北京跤的基本功,从不保守。

80年代初,满宝珍先生会同傅永钧先生编写了《中国跤术》一 书,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教学资料和历史资料。

(八)私子徐徐使卿

在上个世纪60年代前后,天桥宝三跤场有位文质彬彬、不 善言语、颇有学者风度的老伙计。此人生得是身材高大,细腰窄 背,双肩抱拢,好一幅“贯”字体体型。他不是别人,正是威震 东三省、脚踏沈阳城的“毯子徐”徐俊卿。

徐俊卿,北京顺义县人,幼年学织地毯,摔跤成名后业内人 士戏称其为“毯子徐'早年师从摔跤名家御扑户张兴、宛永顺 (宛八)、薄二爷和纪四爷。每天随前辈们到白桥夏家茶馆、天坛 根、红庙跤馆等处习武练跤。同学者有孙荣(孙傻子)、夏长山、 夏长海、金玉林(花金)、张文山(张狗子)、李恩荣、薄脆等 人。纪四爷的大棒子、小棒子有独到之处,讲究大棒子横、小棒 子拧,突出其重点,出功快效果好,徐先生还善用别、勾等大动 作,常有上手一横对方双脚就离地。徐俊卿先生多年从学,人虽 高大却善用里刀、别等技巧动作。年轻时,摔遍京城和东北三 省。40年代初,徐俊卿先生到关外沈阳,会同其师兄弟摔跤名 家杨振声(黑杨四)、户海等在沈阳北市场设场卖艺售药。

沈阳北市场是五方杂地,光复后各地杂技艺人纷纷来此献 艺。艺人聚此作生产要有一定的规矩,叫“江湖道”。不太宽敞 的北市场集满了各种生意场,但错落有致,说书场紧靠相声场; 拔牙的挨着相面的;没锣没鼓全凭嘴说话挣钱,互不干扰的,可 以在一起;耍狗熊的,拉洋片的,变戏法的又敲锻又打鼓的,一 般这类生意场均在边角地带,既不影响别人,又能抢先一步招揽 观众。

徐俊卿先生率众在北市场中心地带,撂地卖艺并开了一间药

Jf

室。门口有一狗熊标本,专营跌打损伤、舒筋活络药品,跤场生 意火暴,观者如潮,每天收人颇丰。光复后的沈阳,百业待兴,

人口骤增,吸引了各地众多的文艺团体来沈演出。

有一天,北市场来了一个河南马戏班,班主姓彭,将场子设 在摔政场对门,围好大篷,敲锣打鼓在北市场采街。采街是马戏 团演出前的宣传手段。男女演员骑着高头大马,身着彩衣,浓妆 艳抹在头前开路,后面跟着两头大狗熊。一群小孩和闲杂人等,

随队看热闹到大街上转了一圈,回到大篷里就开始演出。敲三 通,打三通之后,几个人在门口大声喊:“看摔跋,看狗熊摔跤, 狗熊摔跤了!”对过跤场,徐俊卿先生刚“圆好粘子”(招揽观 众),观众猎奇,一听狗熊摔跤,马上都去看狗熊摔跤的去了。 人都走散了,这就把较场的买卖给搅了。杂技班的行为违反了江 湖道(约定成俗的规矩),严重干扰了左邻右舍。这伙人大声喊 叫“狗熊摔跋”,摔跤场带有污辱性和挑衅性,可把跤场伙计 气坏了,其他的生意场也非常不满。大家非要找马戏班评评理,

推举徐俊卿先生把马戏班“迂了”(赶走)。徐俊卿先生说:“大 伙先压压火,我去和他们交涉去。”徐俊卿先生便找到了彭班主,

说明来意,彭班主说:“摔跤就是摔跤,人能摔跤狗熊也能摔跤。

江湖人凭能耐挣钱吃饭,你们要能把我的狗熊摔倒,我就‘拔 穴’(搬走)。”徐俊卿先生一听这不是叫横吗,就说:“那好让我 和你的狗熊摔一跤,谁输了谁走人。”彭班主呵呵大笑,心想你 大个徐也太不自量力了,我这狗熊野性未退,四、五百斤,人怎 能把它摔倒呢?说声:“好!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就依你说的 谁输谁走人。”说话间围拢了很多人,徐俊卿先生一抱拳说:“各位都听见了,就请各生意场的朋友和观众们都给我们作中保人。” 大家说:“你们说话得算话,我们是证人。”事情已经僵到这份上 了,双方只可点头。

听说狗熊跟人摔跤,哄动了北市场。做买卖、看热闹的人山 人海,把个马戏篷围得水泄不通,大家都想看这场人兽大战。狗 熊和人摔胶本来是杂技表演节目,狗熊经过训练,调教的能和演 员配合,并会几个简单的摔较动作。每当上场表演,狗熊总是把 演员摔倒,在场上耀武扬威,以博得观众的喝彩,狗熊摔跤纯属 “惺活”(假的)。但它毕竟是个庞然大物,力大身沉,野性未退 的猛兽。

彭班主将狗熊拉到场中央,徐俊卿先生已经做好准备。彭班 主一拍狗熊,狗熊直扑徐俊卿先生而来,劈头就是一拳直打徐俊 卿先生肩头,每次表演时,演员就会假装被它打倒。但是那是表 演,而现在徐俊卿先生向右一闪,没被打着。狗熊的动作是训练 好的,这次出掌对方没倒,狗熊就是一愣,打乱了表演程序。狗 熊欲意发作,徐俊卿先生不敢让他抓打,深知打上必伤。徐俊卿 先生用挑逗的方法诱它发急,趁其不备,左手一拽熊右臂借其力 向里一拉,转身向后撩腿,这动作叫别子,切别是徐俊卿先生的 绝活。徐俊卿先生怕狗熊不倒,狠紧左手,裹右手,转脸把狗熊 摔倒在地。随之,自己也跟着砸落在狗熊身上。徐俊卿先生体重 力大,用力过猛,砸得狗熊口吐白沫,可能是伤了内脏了,趴在 地上不起来。围观的人顿时欢声雷动,欢呼声、鼓掌声交织在一 起,把北市场都给震动了,大家奔走相告,这时徐俊卿先生向彭 班主一抱拳,说:“对不起,咱们已有言在先,输了的走人。怎 样?看您的了!”彭班主二话没说收拾收拾就“拔穴”了。狗熊 因伤势过重第二天就死了,徐俊卿先生摔死狗熊的事传遍东三 省,从此威名大震,来投者甚多。弟子遍于东三省,东北跤界皆 宗带有京跤风范的徐俊卿先生。

徐先生一生中亲传弟子很多,早年在东北收董永山、蓝树 生、蓝树明等人为徒,后又在北京收李福瑞、张永元等人,1959

年收赵玉海、杨宝和、王学治、马学、马长海、王文生、常全柬 等人为入室弟子,其弟子都是名冠政坛的佼佼者。再传弟子刘生 才、刘永福乃是当今柔道界的名教头,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世界冠军。

徐俊卿先生中年习练吴式太极拳和太极推手,将太极之技法 棚、捋、挤、按、採、洌、肘、靠和劲法粘、连、粘、随、弓丨、 进、落、空运用到摔較实战中去,以柔克刚、刚柔相济,发展了 摔跤技艺,丰富了摔跤内涵,为摔政运动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徐俊卿先生到60多岁时每天皆上场表演,老人一生酷爱摔 跤武术,每天坚持到龙潭湖和天坛练功。70多岁时,一次冬季 下雪,老人骑自行车去龙潭湖晨练,不慎摔倒在马路上,将右腿 股骨摔成骨折,这对一般老人是致命的打击,由于徐老常年坚持 锻炼,全面素质极佳,经过治疗很快就康复了。80多岁高龄他 仍经常由西郊石景山坐车,到崇文区龙潭湖晨练。老人的健康长 寿得益于一生坚持摔較运动。

赵四直上起文仲

在北京建国前后有位跤手雅号叫“赵四皇上”。听这个名号 —定以为此人行为霸道,所以才有此称呼。其实不然,赵四皇上 身量高,技术好,凡与人摔跤时决不以气势压人,输贏都一张 “相片”,跤风极好。那么这样的人怎么叫了赵四皇上?

说来还要从旧社会耍钱场说起。旧时社会闲杂人多,多好赌 博,经常凑在一起打麻将牌、押宝、推牌九。打麻将还算文明, 输赢一时难分晓,推牌九就不同了,牌发到手后输贏立见,一翻 两瞪眼,牌桌上喊声连天混乱非常。牌九分大小赌之说,大牌九气

是四张牌,可以相互搭配,然后分列前后二对,小牌九只二张 牌,按大小点论胜负。大牌九的四张牌按照天、地、人、扼、 伍、板、长的相克次序配牌后,分前后两对排列,小点列前,大 点列后,其中以“皇上”为最大。

有一天赵四坐庄推大牌九,一夜贏了不少钱,到了天快亮 时,赵四是越推越兴奋,单说这一把牌,赵四翻开一看有张三 丁,再摸另一张不由心中大喜。牌九桌上有许多套词,例如“小 牌九推得欢,就怕么蛾配长三。”么娥是四点,长三是六点,合 在一起整是个闭十,闭十是“〇”点要赔钱。还有“五六不要 七,二四来登基”。手里拿着一牌三丁(V),嘴里便大喊大叫五 六不要七,因为七刚好凑成闭十要输钱。“二四来登基”另一底 牌若是“六吊”即二四,合在一起叫“皇上”,庄家要吃通。赵 四先翻开一张三丁,又摸另一张是个“六吊”,能配成“皇上”, 自然喜形于色。再翻开另外两底牌,也本错,配成了“天杠”。 这把牌很少有,能吃通,把牌桌上的钱全贏了。赵文仲将四张牌 配好,放在桌上。推牌九有规矩,小点放前头,大点放在后面, 否则叫倒龙。码倒龙赔通,就算输了。赵文仲一激动,将对皇上 放前头了,大家配好了牌,赵文仲一翻牌是对皇上,以皇上是最 大的牌点。前头是皇上,后面就没点可放了,定是码倒龙了。赵 文仲赌博仗义,不尖不赖,把一夜赢的钱全赔出去,还搭上老 本。早上睡会儿觉下午上地摊摔政。到跤场大家拿他开心,称他 为皇上,从此就叫开了,世间皆称他赵四皇上。

浏览1,275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