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式退步跨虎

动作一:接上势,重心略后移,身向后坐;同时双腕领劲微屈肘 上提内收(图4一418)。重心微前移,左脚跟离地稍外摆;同时肩 肘松沉,双掌前按(图4一419)。双掌下沉微逆缠内收;同时右脚略收(图4一420)。右腿屈膝提 起,以左脚跟为轴,身体向右转 90。;同时双手先逆后顺缠将劲领 活,再以右手栂指侧腕部绞左手 小指侧腕部一周向上领起,成立 掌并高过头顶。双掌左外右内, 左掌心向右,右掌心向左,指尖都 向上。目光从两臂之间向前看 (图 4—421)0

动作二:左腿屈膝松胯,身体 螺旋下沉,右脚震脚落地;同时松 肩,双手随身体下沉而下震,落于 腹前。两手腕相交,左下右上(图 4一422)。重心右移,两手逆缠成手心向下,然后向左右分开。目视前方(图4一423) 。

动作三:重心完全移至右脚,提左脚弧形向前以脚尖点地于左 前方;同时两臂微屈肘向前顺缠,左手停于腹前,右手停于右胸前, 双手合住劲。左手心向右,右手心向左,指尖都向前。目视前方, 耳听身后(图4—424) 。

要点:本式属退步练法,练习时要沉稳轻缓,体会手脚的开合, 胸腰的折叠,要求上下相随,身法中正安舒。

图片179 图片177 图片175 图片176 图片178 图片180

第八十式转身双摆莲

动作一:接上势,松右胯,身体右转下沉,左膝里合,左脚跟外 摆着地;同时双手逆缠,左手向左下按;右手翻掌向右上棚出。双 手上下形成合劲。左手心向下;右手心向前。目视左侧(图4一 425) 。

动作二:重心左移,松右胯身体右转,右脚尖外摆;同时左手小 顺缠,双手形成搢劲。然后重心右移,左脚蹬地而起,身体以右脚 跟为轴向右转180。,左脚落于左前方,脚跟着地,脚尖上翅;同时双 手随着转体合好捐劲不丢。目视前方(图4一426)。

动作三:双手继续后报,变左逆右顺缠丝下沉,向前合住劲停 于右腰侧;同时身体右转,重心移到左脚(图4一427)。提起右腿 走下弧向前向上再向右后摆动;双手合住劲迎击右脚面外侧,左先 右后拍击两响。目视前方,耳听身后(图4一428)。

 

要点:转身要轻灵稳健,关键要身法中正,顶劲领起,双手合住 劲向右后摁带,结合左脚蹬地将身体带转过来。身体转360。亦可。

图片183 图片181 图片182

第八十一式当头炮

动作一:紧接上势,拍脚后右腿顺势下落,未及着地又以膝 领劲向前上提起;同时双掌左顺 右逆缠丝变拳向右下方沉收,与 右膝的上提劲相合(图4一 429)。双拳稍向右下沉变左逆右 顺向上翻转,再抡臂微左顺右逆 缠丝走上弧向前左上方击出,以 左拳背为击发点,双拳心相对,

两拳相距约30厘米;同时右腿 自然展开向右后蹬地有声。目视 前方及远处(图4一430、附图 4—430)

动作二:右脚微蹬,重心稍 左移;两手腕领劲向左上方微 棚;同时双手折腕,双拳向内逆缠,再松肩沉肘,双拳顺缠成两拳心相对(图4一431、附图4一431)。接着松右胯,身体略右转 下沉后坐,重心移至右脚;同时双拳随转身搢至右侧腰际。顶劲 领起,目视前方(图4一432、附图4一432)。

动作三:蹬右脚身左转,重心移至左脚;同时双拳合力向前 冲拳发劲。两拳心相对,拳顶向前。顶劲领起,目视前方,耳听 身后(图4一433、附图4一433) 。

 

要点:本式是训练双拳发劲的拳势,可抽出单势练习。发劲 时其根在脚,扣裆拧腰,一抖而发,力达双拳。

图片185 图片186 图片188

第八十二式金刚捣碓

动作一接上势,双拳微下沉变掌左顺右逆缠丝向右后上方 搨;同时右腿屈膝松胯,身体向右转,重心右移(图4一434), 身体放松下沉,松左胯左脚尖外摆,身体左转,重心走下弧向左移;同时双手下沉,左逆右顺缠 丝合住劲向前棚出(图4一 435)。右脚向左前上步,双手在 腹前相合(图4一436)。

动作二:双手下沉,右手变 拳。右拳和右腿提起(图4一 437)。右脚落地震脚;同时右拳 下落于左掌心内(图4一438)。

图片189 图片190 图片191 图片192 图片194 图片193

第八十三式收势

动作:接上势,身体放松下 沉,重心调整在两腿之间;右拳变掌,双手向左右分开(图4-439)。

 

双手逆缠弧形向上翻掌,高与头 平,然后顺身体两侧缓缓下按于 大腿两侧(图4 一 440、图4— 441)。重心右移,收左脚与右脚 自然并立,身体缓缓立起,双手自 然下垂,恢复自然站立姿势,目视 前方(图4一442)。

要点:

按照预备势中的要点检 查身法和各部位是否符合要求。

注意自己的呼吸。如感 到呼吸自然,轻松顺达,可适当增 加运动量以增长功夫;如发生气 喘或轻微胸闷现象,首先要检查 动作的正确与否,其次可适当减 小运动量。

第五编陈式太极拳新架二路

陈式太极拳新架二路简介

陈氏太极拳新架二路亦称炮捶。

新架二路拳动作比较复杂。套路中以“采捌肘靠”四隅手的运 用为主,“ 摧挤按”四正手的运用为辅,刚中寓柔,力求坚刚,震脚 发力,闪战腾挪,窜蹦跳跃,松活弹抖,着重于弹性劲的练习。外形 上显示疾刚跳跃为主,缓柔沉稳为辅的特点。运劲方法要求以手 领身,配合灵活的步法,以刚为主,刚柔相济,以内劲为统驭,内不 动夕卜不发,一动全动,节节贯串,完整一气。

学习新架二路拳,应在练好新架一路拳的基础上进行:

 

第一式预备势

动作、要点同新架一路第一式预备势。

第二式金刚捣碓

动作、要点同新架一路第二式金刚捣碓。

第三式懒扎衣

动作、要点同新架一路第三式懒扎衣。

第四式六封四闭

动作、要点同新架一路第四式六封四闭。

第五式单鞭

动作、要点同新架一路第五式单鞭。

第六式搬拦肘

动作一:接单鞭成势动作(图5—1)。双手变拳。右拳弧形向 左上顺缠;左拳小逆缠,双拳形成合劲(图5—2)。松右胯,重心右 移,身体微右转螺旋下沉;双拳左顺右逆缠丝走下弧合于腹前。左 拳心向上,右拳心向下,拳眼都向左。目视左侧(图5—3)。

动作二:双脚向左侧横向跳步,震脚落地有声,落地时重心控 制在左脚,身体微向左转;同时双拳随着跳步转身以拳眼侧向左侧

偏后方向发劲。拳心左上右下 目视左侧,耳听身后(图5—4)。

动作三:重心右移,身体微右 转;双拳微左逆右顺缠丝弧形向 上向右搢(图5—5)。重心左移; 同时双拳继续向右走上弧。身体 下沉左转,双拳下沉变左逆右顺 缠走下弧合于腹前。拳心左下右 上,拳眼都向右。目视右侧,耳听 身后(图5—6)。

动作四:双脚向右侧横向跳 步,震脚落地有声,落地时重心控 制在右脚,身体微右转;同时双拳 随着跳步转身以拳眼侧向右侧偏后方向发劲。拳心左下右上。目视右侧,耳听身后(图5—7)。

要点:双拳向左右两侧发劲时,主要力点在小臂外侧。重心的 移动与发劲要协调一致,以求得劲整。发劲时也可不跳步,但是必 须掌握好蓄势和发劲的重心转换。

图片199 图片197 图片198 图片195 图片196

第七式护心捶

动作一:接上势,微松右胯,身体微右转下沉;同时,左拳向下 逆缠,右拳向上顺缠。紧接着身体微左转,右拳下沉,左肘向左上 方领劲,领起左半身,重心再略向右移。左拳心向前下,右拳心向 上。目视右侧下方,耳听身后(图5—8^

动作二:上动不停,左手上领,提起左脚。接着右手快速上提 领起,右脚蹬地跃起。身体在空中向左旋转135。,双脚左先右后落 地,重心偏左,双手合于胸前,拳心都向内。目视前方,耳听身后(图 5—9、图 5 —10)。

动作三:身体左转下沉,右脚 向右侧跳开一大步;同时双拳随 转身左逆右顺缠丝在左侧外开发 劲。目视左侧,耳听身后(图5— 11)。

动作四:松右跨,身体右转下 沉;同时双拳顺缠,微屈左肘,左 拳停于面前;右拳随着转身向右 下松沉,置于右膝上方(图5— 12)。蹬左脚,身左转,重心右移; 随着移重心右拳微折腕,以拳顶 向上贯劲冲拳;左拳收于腹前。 目视右前方(图5—13)。

 

动作五:松右胯,身体微右转,重心略左移;同时双拳逆缠,左 拳向前下松沉;右拳微折腕向后上提起(图5—14)。松左胯,屈右

膝,身体左转下沉,重心右移;同 时双拳顺缠丝,左拳收于腹前,右 肩肘松沉,右小臂竖起,双手于胸 前合好向前发劲。拳心都向内, 目视前方,耳听身后(图5—15)。

要点:

动作一的前半部分要身 手协调配合,体现出“欲上先下” 的特点,这是以手领劲带动身体 腾空旋转的关键所在。

本式的最后发劲要在双 手于胸前合好的基础上完成,这 样才能起到护心的作用。

图片203 图片204 图片200 图片202 图片201

第八式拗步斜行

动作一:接上势,左拳在下向 右,右拳在上向左,双拳变掌,小 臂交叉相合,接着身体微右转,重 心左移。然后身体左转稍起,右 脚随身体自然向左脚靠拢,以脚 尖点地;同时左掌变刁手,双手左 上右下拉开。左手在左上以手背 领劲上刁,右手在身右侧下按。 目视前方(图5—16、图5—17)。

 

动作二:左手变掌向右向下 再向上转一圈;右掌向右向上再 向下转一圈;同时右腿屈膝提起 (图5—18)。右脚落地震脚,左 脚随即屈膝提起;同时左手下沉,

右手微逆缠屈肘提起,双手形成 擂劲(图5—〗9)。屈膝松胯,身 体螺旋下沉微右转,左脚向左侧 开一大步,双手1劲不丢,目视左 侦IJ (图 5—20)。

动作三:松左胯,身体左转下 沉;同时左手逆缠下沉于左腿上 方;右掌合于右耳侧(图5—21)。

左腿松胯屈膝,重心由右脚走下弧向左脚移;同时左掌变勾手以手背领劲向左上方棚出(图5—22)。松右胯身微右转,右手略向 前推再逆缠向右拉开。目视前方,耳听身后(图5—23)

要点:

动作二双手划圈的速度可以加快,将身体领起腾空,双手 的搢势要在双脚落地时刚好完成。

动作三可适当放慢速度。二路拳虽然较一路拳速度要快, 但是并非一味求快,而是快慢相间,有驰有张。

图片207 图片205 图片208 图片206

第九式煞腰压肘拳

动作一:接上势,双手变拳,劲往右上领起,重心稍向右移。接 着松左胯,重心左移,身体微左转下沉;同时双拳微下沉,左逆右顺 缠丝走下弧向左侧引劲。拳心左下右上。目视右侧偏下方(图5-24、图 5—25)0

 

动作二:双手继续引劲后搢,再左顺右逆缠丝上翻,身体稍向 右转(图5—26)。接着身体稍向右侧跃起,落地时双脚齐声震脚, 重心控制在右脚,身体右侧稍向右方前倾;同时右拳顺缠向右下方 以拳背发劲;左拳以拳顶领劲在身体左侧屈臂向上发劲。双拳心 相对,形成合劲。目视右侧下方,耳听身后(图5—27)。

 

要点:动作二也可采取右先左后的落地方法练习,右脚向右侧 跨步震脚,左脚自然跟进。

图片209 图片210

第十式井拦直入

动作一:接上势,重心左移,右脚尖外摆,身体右转;同时 双拳左逆右顺缠丝变掌,左手上棚成反掌,掌心向前;右手指尖 向右,掌心向上。目视右下方(图5—28)。

动作二:右腿屈膝松胯,重心移至右脚,提起左腿向右脚前侧上步,以脚尖点地;身体右转 180°,右腿屈膝下蹲,身体向下 松沉;上步的同时左手向右下方 按于左膝旁(图5—29)。身微 右转,右脚尖点地,使重心突然 向左脚移,左脚跟外撇落地有 声;同时双手左下右上突然分 开,左手微逆缠下按;右手微逆 缠以肘领劲向右上方发肘劲。目 视左下方,耳听身后(图5—30)

图片213 图片211

第十一式风扫梅花

 

动作一:接上势,松左胯,左脚尖内扣;右腿以脚尖着地向 右后扫,身体随之右转。随转身左手顺缠向上,右手微逆缠向 下,双手形成开劲。目光随着右手转,兼顾左手(图5—31)。

动作二:右腿继续后扫,左脚自然摆正,重心控制在左脚, 右脚以脚尖点地于右前方;同时双手左逆右顺缠丝相合于胸前。 目视前方(图5—32)。

要点:以上三式是一连串的解脱擒拿拳势,要求做得顺随协 调,开合棚劲饱满,旋转圆活连贯,不能有断续和凹凸之处。

图片214

第十二式金刚捣碓

动作:紧接上势,右手变拳屈肘上提;左手小顺缠下沉;同时右 腿提起(图5—33)。右脚震脚落地,右拳向下落于左掌心内。目 视前方,耳听身后(图5—34)。

图片215

第十三式撇身捶

动作一:接上势,重心右移,身体微右转;同时右拳变拳, 双肘随身体向右前方棚出,带动双掌向右前方抖出。随即重心又 移至左脚,身微左转,双掌自然收回。目视前方(图5—35、图5-36)0

 

动作二:重心完全移到左 脚,屈膝松胯,身体下沉,提起 右脚向右侧横开一步;同时双手 向左右分开,再弧形向上屈肘交 叉相合于胸前。目视前方(图5-37、图 5—38)。

动作三:身体先微左转,重 心向右移,再微右转,重心向左 移;同时双掌变拳,在胸前逆时 针转动成双拳顶相对,再拉开向 左上加棚劲。目视左前方(图5-39 〜图 5—41)。

动作四:重心再向左移,身 体左转,右脚向右侧跳开一大步;

 

同时双拳左逆右顺缠在身体左侧外开发劲。目视前方,耳听 身后(图5—42)。

动作五:松右胯,身体右 转;同时右拳顺缠向右下松沉; 左拳顺缠并屈臂向上。接着重心 右移;右拳逆缠向上;左拳逆缠 收于腹前。目视右拳,耳听身后 (图 5—43、图 5—44) 。

动作六:重心左移,身体微 左转;右拳向左顺缠;左拳顺缠 沉肘收于左腰际(图5—45)。 身体继续左转,右臂向左侧引 带。然后松右胯,身体向右转, 同时右拳逆缠向右上方棚出;左拳。

 

图片221 图片222 图片225 图片216 图片226 图片224 图片223 图片217 图片219

第十四式斩手

动作一:接上势,身微左转,

屈左膝重心左移;同时左拳顺缠,

臂向左侧稍偏上方伸展;右拳逆 缠,臂向右侧稍偏下方伸展。左 拳心向上;右拳心向下。目视左 侧(图 5—48)。

动作二:松左胯,屈左膝,重 心再左移;同时左拳由左侧向右 下走下弧;右拳由右侧走上弧向 左上领,将身体领起,带动右腿屈膝提起。接着右脚落地震脚,随即提起左腿向左侧横开一大步;开左步的同时,双拳左下右上交 叉相合于胸前,重心在右脚(图5—49)。蹬右脚,右膝里合, 重心由右脚向左脚移,身体微向左转;同时左拳向左侧偏上,右 拳向右侧偏下,双拳一齐发劲C3右拳心向下;左拳心向上。目视 左拳(图5—50)。

动作三:双拳变掌,身体微左转,右掌走上弧与左掌相合 (图5—51)。重心走下弧右移,身体下沉微右转;双掌合住劲走 下弧向身体右侧下摄。双手掌心向下,指尖向左。目视左侧(图 5—52)0

 

动作四:松左胯,左脚尖外摆,身体左转,重心左移;双手 左顺右逆缠丝转臂向上,再左手折腕,五指微合;右手变拳,以 拳顶与左掌心相合,双手合住劲向左侧棚出。目视左侧双手(图 5—53)0

动作五:松左胯重心左移,身体向左微转,随着转身提起右腿成左独立步;提腿的同时左手 下沉;右拳背领劲上提,双手形 成开劲(图5—54)。左腿屈膝, 身体螺旋下沉,右脚震脚落地于 左脚内侧稍前;与震脚同时,右 拳砸于左掌内。目视前下方,耳 听身后(图5—55)。

要点:此式前段练习左背 靠,接着练习转腕折叠,均为解 脱擒拿的练习方法。

 

图片230 图片231 图片228 图片227 图片229

第十五式翻花舞袖

动作一:接上势,右手变 掌,双手左顺右逆向上领劲,左 手高与头平,右手高过头,指尖 都向上。手向上领,身体微右 转,重心由左脚向右脚移(图5-56)。松左胯,屈膝下蹲,身 体微左转;同时肩肘向下松沉, 双手左逆右顺缠丝随着身体下蹲 而向下松沉。目视前下,耳听身 后(图 5—57 )。

动作二:紧接着右脚蹬地, 双手左顺右逆缠向上领起身体在 空中向左旋转360°。双脚左先右 后落地震脚,重心偏左;双手随 身体的下落以掌外缘向下松沉抖发,劈掌下沉。目视前方,耳听 身后(图5—58、图5—59)〇 要点:身体能轻灵地跃起旋 转,关键在于身体的下蹲和双手 的向上领劲,二者缺一不可。落 地后要全身放松,这样才能力达 双掌,技击中得到解脱和击打的 双重效果。

 

图片233 图片234 图片232

第十六式掩手肱捶

动作一:接上势,双手先小顺 缠下沉,再逆缠向上向内,右手变 拳在下左掌在上交叉相合于胸 前;随着双手的上领劲,右腿以膝 部领劲提起成左独立步;同时以 左脚跟为轴,身体右转约90°。目 视前方(图5—60)。

动作二:右脚落地震脚,身体 屈膝下蹲,提起左脚向左侧横开 一步(图5—61)。重心左移,身 体向左转;右拳顺缠向右侧发劲 (图5—62)。利用右拳的反弹力身体右转,屈两臂,双手合于胸前 (图 5—63)。

动作三:两手向左右分开,重心右移,身体螺旋下沉微右转,左 掌向前伸出;右拳屈臂蓄于右腰间。蹬右脚,重心左移,身体左转; 右拳逆缠向前发出;左手半握拳屈臂向后放肘劲。目视前方(图5-64 ~ 图 3—66) 。

 

图片235 图片237 图片236 图片238

第十七式飞步腰拦肘

动作一:接上势,松右胯,身体微右转,重心移至右脚,左腿屈 膝提起成右独立步;左手变拳,随着提腿转身,右拳屈臂收于身体 右侧。双拳心都向上。目视前方(图5—67)。

动作二:左脚向前上一大步;同时左拳向前逆缠(图5—68)。 接着右拳逆缠向前冲;左拳顺缠收于腰间。右拳前冲时带动右脚提起,身体左转180。,左脚紧跟着 蹬地,右脚向前跳一大步,落地控 制重心,左脚向右插步(图5—69)

随着身体的前进和旋转惯 性,左脚落地,身体左转180°,重 心偏右脚;左拳变掌逆缠向左弧 形展开;右拳顺缠屈臂收于右腰 际。左掌心向前偏左,指尖向上;

右拳心向上。目视左侧(图5—70)

动作三:肩肘及全身放松下 沉,松左胯,身体突然左转约90。

重心向左移;转身的同时右肘向 前发劲;左掌顺缠迎击右肘。目视左侧,耳听身后(图5—71)。 要点:

前纵时要利用右拳的前冲力和左脚的蹬劲向前尽量远跳。 这种步法在二路拳中有几个,需提出进行单势练习,以适应技击时 需要。

前纵落地后仍需保持身法中正,以便能发好肘劲。此势为 远距离跳步转身击肘法。

图片240 图片239 图片241

第十八式云手(前三)

动作一:接上势,重心由左脚向右移,身体微右转;同时左掌下 沉顺缠,右手变掌向右上逆缠,双手合住劲。左手指尖向左偏下; 右手指尖向左偏上,手心均向前。目视左侧(图5—72)。

动作二:双手合住劲向右上方損。然后左手逆缠翻掌向上再 • 508 •

走上弧至左上方;右手顺缠下沉走下弧向左至小腹前,双手合住劲 往左侧棚;同时松右胯重心移至左脚,提起右脚向左脚后插步。目 视右侧(图5—73)。

动作三:重心右移,提起左脚 向左侧开步,脚跟着地,脚尖上翘 里合;同时右手逆缠上翻走上弧 至右上方,左手顺缠下沉再向右 棚,双手合住劲。目视左侧(图 5—74)0

动作四:同动作二(图5—75)

动作五:同动作三(图5—76)

动作六:同动作二(图5—77)

动作七:同动作三(图5—78)。

 

图片244 图片245 图片246 图片243 图片242 图片247

第十九式云手(后三)

动作一:接上势,微松左胯,左膝里合,左脚以脚跟为轴脚尖 微扣,身体右转,右脚尖外摆,重 心由右脚向左脚移。右手略顺 缠,肩肘向下松沉;左手逆缠向上 置于腹前。目视右侧(图5—79) 。

动作二:松右胯身体右转,左 掌略逆缠立掌向右侧发劲推出;

右掌收于腹前。紧接着蹬左脚,身体左转,弓右腿,重心右移;同上外棚,松右胯身体螺旋下沉,

时右掌向右侧以立掌发劲推出; 左掌收回腹前。目视右侧(图5-80、图 5—81)0

动作三:重心左移,右腿屈 膝提起,身体右转90°;同时左 掌向前发劲推出;右掌屈肘收 回。目视前方(图5—82)。

动作四:身体继续右转,右 脚脚尖外摆,落地震脚,随即重 心移至右脚,左脚以脚尖点地于 右脚内侧;同时右手逆缠至右 上,左手顺缠下沉,双手合劲往 右侧棚(图5—83)。双手向右 左脚向左侧开步,脚跟着地,脚尖上翘里合。目视左侧,兼顾左 下方(图5—84)。

动作五:双手向右上方报, 接着左手逆缠翻掌向上,走上弧 至左上方;右手顺缠下沉走下弧 至小腹前向左侧加棚劲;同时重 心左移,右脚向左插步,脚尖着 地,双手合住劲(图5—85)。

动作六:重心移至右腿,提 起左脚向左侧开步,脚跟着地, 脚尖上翘;同时右手逆缠上翻走 上弧至右上方,左手顺缠下沉再 向右棚出,双手合住劲。目视左 侧(图 5—86)。

动作七:同动作五(图5—87)

动作八:同动作六(图5—88)

动作九:同动作五(图5—89)

动作十:同动作六(图5—90)

 

图片254 图片248 图片249 图片250 图片252 图片251 图片253 图片255

第二十式高探马

动作一:接上势,松左胯重心 左移,左脚落地踏实;同时双手微 上领再下沉,左手逆缠翻掌以掌 外缘领劲向左侧偏上方棚出;右 手小顺缠微下沉(图5—91)。左 手微前撩,接着双手顺缠左上右 下交叉相合于胸前;同时身体左 转,右脚收于左脚内侧,以脚尖点 地。目视右前方(图5—92)。

动作二:松左胯,身体微左转,双手合住劲往左引,右脚向右方开步。双手逆缠上棚,然后微 逆缠向左右展开,至与肩平时松 肩沉肘,下沉合住劲;双手拉开的 同时,重心由左脚走下弧移至右 脚。目视前方(图5—93)。

动作三:松右胯膝里合,右脚 以脚跟为轴脚尖内扣,身体在螺 旋下沉中先微右转再左转;同时 右手先顺缠下沉,再逆缠向上合 于右耳旁;左手小顺缠成掌心向 上(图5—94、图5—95)。身体继 续左转,左脚以脚尖着地向左后 扫至身体转正,右脚随转身自然 调整;转身的同时右手微逆缠向右上方推出;左手收回和右手合

住劲。目视右方(图5—96)。

要点:本式的定势动作和下式动作之间连贯性较强,可以不停 顿地往下走。图5—%为连珠炮的接手动作。二路拳中此种方法 较多,要细心体会其衔接要领,以意念为先。可抽出单势练习体会。

图片258 图片259 图片256

第二十一式连珠炮

动作一:紧接上势,双手微向右上方加棚劲;同时左脚稍向左 开步。重心由右脚移至左脚,右脚以脚尖着地向左脚稍靠拢;同时 左手变成刁手,经胸前走下弧至左上方;右手顺缠下沉翻转成掌心 向上时往上托,与左手合住劲向左上方揚。目视右侧(图5—97夂 动作二:双手逆缠翻掌合于胸前;同时左腿屈膝松胯,身体下沉,右脚向右侧上步(图5—98)。 双手合住向右侧发出按劲;发劲 的同时重心右移,左脚以脚尖溜 地跟进,脚跟顿地有声。目视右 侧(图 5—99)。

动作三:双手向右上方棚出; 左脚稍向左开步。重心由右向左 移,右脚尖着地向左稍跟步;同时 左手变刁手至左上方,右手顺缠 下沉翻转成手心向上往上托。双 手合劲向左上方摄。目视右侧 (图 5—100、图 5—101)。

动作四:同动作二(图5— 102、图 5—103)。

 

 

动作五:同动作三(图5—104、图5—105)。 动作六:同动作二(图5—106、图5—107)。

 

要点:

本式为以身进退的拳势,必须身手步法协调自然,上下 相随,周身一家,蓄得紧,发得脆,配合左脚顿地有声,有无坚 不摧之势。

右脚的进步可大可小,但是必须以身法中正为前提。本 式为练习促步的拳势,应抽出单势练习,反复体会,以至得心应手。

图片261 图片262 图片264 图片263 图片260 图片265

第二十二式倒骑麟

动作一:接上势,松右胯,身体速右转下沉;同时双手折腕,五指微扣加棚劲,左手向下 向右微沉,右手向上向左微领。 然后身体微左转,双手如抱球状 顺时针转动,右手顺缠向右下再 向上托掌;左手逆缠向左向上再 向右合于右大臂内侧。目视右下 方,耳听身后(图5—108、图5-109)

动作二:左手向下,右手向 上逆缠分开;同时身体微起右 转,重心移向左脚,右脚以脚跟 为轴脚尖外摆。接着重心右移。 随着转身左手下沉顺缠与右手合 住劲,双手左逆右顺缠丝向右后领起左脚,使身体以右脚为轴向 右后转360°,重心控制在右脚, 左脚跟着地,脚尖上翘。左手立 掌伸臂在前,右手掌心向上置于 身体右侧。目视前方,耳听身后 (图 5—110、图 5 —111)。

要点:转体时要以手领身, 轻灵自然,身法中正,不可前俯 后仰。

图片266 图片267

第二十三式
白蛇吐信

动作一:紧接上势,身微左 转,右手以顺缠之势蓄好劲,用 手指向前偏上方穿掌击出;同时 左手逆缠,屈肘向左后下按;同 时,左脚尖落地,重心前移,脚 尖微内扣;右脚随之自然溜地跟 进,脚跟顿地有声,以求全身劲 整。目视前方,耳听身后(图 5—112)0

动作一:身体微向右转,右 手屈臂收回至身体右侧;左手立掌向前;同时重心右移,提起左脚向前上步,脚跟着地,脚尖上 翘。目视前方(图5—113)。

动作三:身微左转,右手向前偏上方穿掌击出;左手向左后 下按;同时重心前移,左脚尖微扣,右脚跟进,脚跟顿地有声。 目视前方,耳听身后(图5—114)。

 

动作四:同动作二(图5—115)。

动作五:同动作三(图5 —116)。

要点:

与连珠炮一样,本式也是一种散手开门手法,步法上小 虚小实,便于变化,要求以身进退,力由脊发,节节贯串,势威 力猛。

本式为拗步前进,一手护身一手击发的方法。发劲时右 手与左脚上下相合,左脚尖微扣,这样才能身端步稳,发劲快速 有力。

 

图片272 图片270 图片268 图片269

第二十四式海底翻花

动作一:接上势,松左胯, 身体下沉左转;同时右手变拳向 前下方逆缠;左手微顺缠下沉变 拳。目视右侧,耳听身后(图 5—117)0

动作二:双拳在腹前交叉相 合,然后左顺右逆缠丝拉开,右 拳以肘领劲向右后上方提;左拳 稍上提。紧接着右拳以拳背向右 侧后下方发劲;左拳向上略偏后 以拳顶发劲。身体在由双手交叉到发劲的过程中,屈膝提起右腿,以左脚跟为轴向右后旋转1^0°。 目视前方(图5—118、图5—119)。

 

要点:此式为独立腿大转身法,要求迅速,稳定,劲整。

图片273

第二十五式掩手肱捶

动作一 •.接上势,左拳变掌逆缠向右下,右拳逆缠向上,双手左 上右下相合于腹前;同时震右脚,身体略右转,左脚向左开步。目 视前方(图5—120)。

动作二:身体左转,重心左移;右拳顺缠向右侧发劲;左掌收于 左肋侧(图5—121)。身微右转,重心略右移,双手相合于胸前,再 下沉外开,左掌向前伸,右拳收于右肋侧(图5—122、图5—123)。

动作三:松右胯,身体右转下沉,重心移至右脚。双手微顺缠 下沉。接着身微左转,同时右拳向前发劲,左手半握拳屈臂向后放

 

图片274 图片276 图片277 图片275

第二十六式左裹鞭炮

动作一:左手握拳,双手逆缠 交叉相合于腹前;同时松左胯,左 膝里合,左脚尖内扣,身体螺旋下 沉。接着右腿后扫,使身体以左 脚为轴向右后转约225°,左腿独 立,右腿屈膝上提。目视前方,兼 顾左右(图5—126、图5 —127)。

动作二:右脚震脚落地,随即 提起左脚向左横开一步。重心略 向左移,身体微向右转;同时双手 顺缠,向左右两侧略偏后发捌劲。 两拳心向上。目视前方,兼顾左右,耳听身后(图5—128、图5—129)。

动作三:两拳逆缠上举相合于额前,重心移至左脚,屈膝提起 右腿,右脚悬于裆内。目视前方,兼顾左右(图5—130)。

动作四:全身放松下沉,双拳相合下沉至腹前,震右脚,左脚随 即提起向左侧开步。接着重心微左移,身体略右转;同时双手顺缠 向左右两侧略偏后发例劲。

图片279 图片280 图片278

浏览1,627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