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讲解动作易犯的错误。它可以提醒学生防止这类错误的 发生。即使在练习中出现了这类错误,学生也会很快地意识到这 是不对的。

  2. 讲解动作的关键环节。掌握动作关键环节的快慢,决定着 能否较快而正确地学会动作,因此要强调这方面的讲解。

  3. 讲解动作的攻防意义。通过讲解使学生明确动作的意义, 这样就更有助于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技术动作,但这类讲解要适当。


(二) 讲解方法

  1. 形象化讲解,如讲“仆步穿掌”。

  2. 口诀化讲解,如讲弓步,口诀为“前腿弓后腿绷,挺胸塌 腰,腰别晃动”。

  3. 单字化讲解,如讲“腾空飞脚”,可把蹬地起跳、摆腿、提腰 提气、拍手拍脚的过程归纳为“蹬、摆、提、拍”4个字。

  4. 术语讲解,如“沉肩”“寸劲”等,采用术语讲解,可以达到 简明、扼要的讲解效果。


(三) 示范位置的选择和示范面的运用

示范是使学生通过直观的感性认识来获得正确的动作概貌 的手段。为了使学生能比较清楚地观察示范的动作,教师对示范 位置的选择和示范面的运用,应予以注意。

  1. 示范位置的选择


教师的示范位置可以站在横队的等边三角形的顶点的地 方。若是四列横队,也可以让前面一、二列学生坐下或蹲下,让后 排的学生都能看清教师的示范;或者让前面两列学生向后转,中 间留出一定的空地,教师站在中间示范;还可以使队伍站成半圆 弧形,教师在中间示范。总之要使学生都能看到教师的示范动 作。另外,在示范领做时,教师可以根据套路的运动方向站在练 习队形的左前方或右前方。

  1. 示范面的运用


示范面以镜面示范为最好,但有的动作却不能如此。

  • 凡是身体侧向行进的动作,可作镜面示范。

  • 凡是身体正向行进的动作,可作侧面示范。

  • 不能采用镜面和侧面示范的动作,可作斜向示范。

  • 为了让学生看清动作的几个不同部位的要点,同一个动 作也可采用几个示范面,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动作技术。


讲解与示范不是分割的,应将两者结合起来运用$有时可先 讲解后示范,有时也可先示范后讲解,有时还可以边讲解边示 范$ —般来说,对水平较低的学生示范是主要的,对水平较高的 学生讲解是主要的,同时还要根据教材的难易来决定$

三、组织练习

当学生初步学会动作以后,就要组织学生进一步实践。练习 是教师指导学生实地做动作的方法,同时也是掌握技术的过程。 因为根据形成条件反射的规律,技术不是一下子就能掌握并达 到运用的程度的,必须经过多次重复练习,才能逐步地形成正确 的动力定型。为了使学生能自觉、积极地进行练习,教师应向学 生讲解练习的目的和练习中应注意的问题,并预先提示可能产 生的错误动作。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或减少错误,有利于 加速学生掌握动作。练习的次数、时间要根据教材的难易和掌握 动作的程度来决定。组织练习的方法,通常有下列几种。

  • 集体练习法 武


采用这种方法时,教师除了领做之外,大多用口令来指挥练 米

习。长拳的口令一般要短促、洪亮、有力,太极拳的口令要柔和、 缓慢或用动作名称来指挥练习。根据不同的情况可运用不同的 口令。

  1. 常用的口令。这种口令是一动一个呼号。如“初级拳”每段 8个动作,口令的呼号是:10,20,30,40……(口令T为第一动, 后面的“0”为休止符,即口令不要拉长)节拍也基本相等。


2•中间有分解动作的口令。如在8个动作口令中间,第三个 口令需要分解为4个小节,这种口令的呼号就变成:10,20,到第 三个动作对应呼成20,30,40 (带有“0”内的号是分节动作口 令),40,50……

  1. 提示性的口令。这种口令是在口令的前面加上动作名称 或要领。如“马步双劈拳一10”,“弓步冲拳一20”前面的动作名称 是预令,后面的呼号是动令,预令应有拖音。对比较容易遗忘和 做错的动作,可用这种口令。


(二)分组练习法

在技术已经初步掌握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分组练习。分组练 习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起到相互检查、督促和启发作 用,从而有助于培养团结互助的精神。分组练习是在教师的统一 领导下进行的,应有具体的要求和检查,并有目的地进行辅导。

四、纠正错误

学生在掌握动作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错误,教师应善于及时发 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一般易犯的错误及纠正方法有以下几点。

1•由于接受能力和协调性差而出现错误时,教师就要耐心 地采用动作分解、慢速示范、多领做等方法帮助纠正$

2•由于肌肉本体感觉差,不能控制动作而出现错误时,教师 可以强调规格和要求,用站桩式的练习或重复练习等方法帮助 纠正,还可以发动学生互相摆动作,互相纠正。

3•由于身体的某些素质差,而做不好动作时,教师就应采取 相应的措施,首先提高学生的专项素质,从而使学生逐步完成动 作。教师不要因急躁而挫伤学生的情绪。

  1. 由于怕出危险而做不好动作时,教师可采用一些的保护 和帮助的方法,让学生放心地体会动作要领,逐步克服动作中的 错误。


5•由于不理解动作的性质和作用而出现错误时,教师可根 据动作的攻防性质,用实战的方法来启发诱导,帮助纠正。

纠正错误时,教师要善于抓住共性的错误,组织学生集体会 诊,发挥群众的智慧,启发学生分析错误的因果关系,以点带面 地解决普遍性的问题,还要善于发动学生互相识别错误和纠正 错误。

第三节武术图解知识

武术图解是指记载武术动作和套路的图与文字,用图来描 绘动作的形象和身体各部(包括器械)的运动路线,用文字来说 明动作的详细过程和要领。正确地掌握武术图解知识,有利于 自学,同时也对自修能力的培养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有重要意 义。此外,也可以运用图解知识来记载武术动作和套路,便于传 承和推广。

一、图解的基本知识

(一)运动方向

图解中的运动方向,是以图中人的躯干姿势为准,并且随着 空 躯干姿势所处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在图中,人的胸前为前,胸后 米 为后,左侧为左,右侧为右;此外,还有左前、左后、右前、右后等 _ 方向。如各种套路的预备势,前后左右的方向是以图中人体躯干 姿势为准。转体时,则以转后的脑前为前,胸后为后,以此类推。 武术包含的动作很多,身体姿势的变化也大,但始终以躯干姿势 来确定方向,不受头部和视线的影响。有时为了说清动作方向, 还须说明上下方向。上下方向应以地球为参照物,向地心为向 下,离地心为向上,无论躯干姿势如何变化,上下方向始终不变。 另外,也有以东、西、南、北来表示运动方向的,通常以起势面向 南为准,体左侧为东,体右侧为西,背后为北。起势以后,无论身 体方向如何改变,均以固定的方位为准。

(二) 运作路线

图中一般用虚线或实线表示该部位下一动作的行进路线。 箭尾为起点,箭头为至点。有的上、下肢的动作路线都用虚线表 示;有的图对右上肢和左下肢用实线表示,左下肢和右下肢用虚 线表示;有的图对上、下肢分别用虚线和实线表示。虽然虚线的 用法不一,但作用是一致的,都是指明下一步将经过的路线。有 的图解还加上足迹图,以表示在运动中的方位及触地的面积。

(三) 往返路线

武术套路由若干段(趟)构成,各段的往返路线,通常是单数 段向左边,双数段则转回来向原来的右边。弄清段的前进方向之 后,即使在前进中有转身的动作变化,在转身后仍须朝着原来的 方向前进,这样段的行进方向就不会搞错。对较为复杂的套路, 每段的前进方向经常变化,可将某段分成若干小节,一节节地看 就容易看懂了。有些图还绘有平面路线图,可以参考。套路中收 势一般与起势在同一方向,位置接近。如果在练习中出现的动作 不能还原,或最终起势与收势方向相反,说明练习中出现了错 误,需要对照图解认真检查,予以纠正。

(四) 术语的运用

为T简练,在图解的文字说明中,常用术语解释动作,如步 法中的上步、退步、插步等,步型中的马步、弓步、仆步等,腿法中 的正踢、弹踢、侧踹等有的从简说明,有的用术语说明。掌握术语 对阅读图解有很大帮助。

(五) 要领说明

有些图解在某个动作后面有“要领”“要点”之类的说明。它 是为了说明该动作的要领,或者说明应注意的事项,阅读时须认 真领会。

(六) 附图

图中有的动作除了用一个图描绘外,还增加一个起补充作 用的“附图”。如背向时,看不清的位置,便为读者增加了一个正 面或侧面的“附图”。

(七) 图解说明顺序

在图解的文字说明中,一般先写明运动方向(向左、向右 等),然后写明下肢动作(步型、步法、腿法等),再写明上肢动作 (手型、手法、肘法、器械持握方法及运动方法),最后写明目视方 向。在个别情况下,则以身体各部位运动的先后顺序来写。

())“左(右)”“同时”

图解文字说明中有关左(右)或右(左)的写法,是指左、右均 可或左、右互换的意思。“同时”这个词,是指无论先写或后写的 身体各部位动作都要一起运动。

二、看图方法

  1. 首先看分解动作图和身体各部位(包括器械)的运动路 线,然后详细阅读文字说明,初步了解动作的过程和要领。

  2. 按照图和文字说明的顺序边看边做,学会几个或一组动作。

  3. 掌握动作的上下配合技巧,反复练习,使之熟练。

  4. 按照“要领”和“要点”反复体会动作。

  5. 每次看图解学完一组动作后,要将所学动作连接起来进 行复习,然后再与前组所学动作一起复习巩固。

  6. 为提高学习效果,可以以人为一组,其中1人阅读图 解,1人做动作,1人检查,然后相互传授。


三、注意事项

  1. 通过图解自学练习武术动作和套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 程,必须反复实践,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才能逐步掌握武术图解 知识的规律。

  2. 遇到复杂动作时,可先学下肢动作,再学上肢动作,然后 将身体上下协调起来。

  3. 对于武术运动中的“眼法”,要求在运动时做到“眼随手 动”,静止时做到“目随势注”。不过,在图解文字说明中,通常只 说明了静止时的“目随势注”,没有写明运动过程中的“眼随手 动”的眼法变化。这一点在学会动作之后的练习中要特别注意。

  4. 有些书的插图并没有将身体各部位的运动路线全部用箭头 表示出来,因此,要详细阅读文字说明,以免漏做或错做动作。

  5. 初学时,要定好方向,不能经常变换练习位置,否则,容易 弄错方向,影响学习效果。图片9


第四节武术基本技术和练习方法

一、上肢练习

(一)手型




  • 各部位名称:拳眼、拳心、拳面、拳背、拳轮。

  • 动作说明:五指卷紧,拇指压于食指、中指第二指节上。


(如图3-1)

  • 动作要领:掌握紧、拳面平、直腕。

  •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拳面不平、屈腕。应讲解拳的攻防 作用。

  • 教法提示:先示范与讲解拳的规格、要;,再采用手型变 换练习。





⑴各部位名称:掌心、掌背、掌指、拿根、掌外沿。(如图3-2)

  • 动作说明:四指伸直并拢,拇指弯曲紧扣于虎口处。

  • 动作要领:掌心开展、竖指。图片10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松指、掌背外凸。应讲解掌的攻防 作用。

    (5) 教法提示:同拳。




 

(1)各部位名称:勾尖、勾顶。(如图3-3)

勾顶

(小指一侧)

勾尖

图3-3

(2) 动作要领:五指撮拢成勾,屈腕。

(3)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松指,腕没有扣紧。应讲解勾手的 攻防作用。

(4) 教法提示:同拳。图片11

(二)手法

冲拳

 

(1) 预备势:两脚左右开立,两拳抱于腰间,拳心朝上。(如图 3-4)

(2) 动作说明:左拳从腰间旋臂向前猛力冲出,力达拳面,目 视前方。

(如图3-5、图3-6)

  • 动作要领:挺胸、收腹、直腰,出拳快速有力,做好拧腰、 顺肩、急旋前臂的动作。

  • 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①冲拳无力。应强调拧腰、顺肩、 急旋臂、动作快速。②冲拳力点不准。多进行击靶练习。③拳面不 平、屈腕。应讲解拳在攻防中的作用。④拳从肩前冲出。强调肘 贴肋运行,使拳内旋冲出。

  • 教法提示:先慢坐,不要用全力,注意动作的准确性,然 后再逐步过渡到快速有力练习,结合步型、步法做冲拳练习图片12



  1. 架拳



  • 预备势:同冲拳。(如图3-7)


Q)动作说明:右拳经胸前、脸前向上方架起,拳眼向下,目 视左方(如图3-8)

  • 动作要领:松肩,肘微屈,前臂内旋,力达前臂外侧$

  • 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①摆臂不顺,架拳不够稳健、舒 展。强调摆臂要松肩,架拳时前臂内旋、突停。②经体侧架拳,动 作路线不对。利用对方打来之拳,体会上架要求。


教法提示:①先慢做,体会上架位置,然后再加快速度练 习。②同

  • 冲拳。




  1. ⑴并步站立,两手握拳抱于腰部两侧;眼视前方。(如图3- 9)
    贯拳


(2) 左脚向前上步,右腿伸直成左弓步;右拳从体侧向前上 方弧形横击,肘关节微屈,拳眼朝下;眼视右拳。

(3) 要点:以腰带臂,力达拳面。

(4练习步骤:参考“冲拳”。

(5) 易犯错误:贯拳力点不准确。

(6) 纠正方法:另一只手侧伸,直臂向前上方伸出做靶子。贯 拳之手,拳要握紧,拳面要平,旋臂、翘腕,注意屈肘角度,使整个 拳面接触目标。如能结合击打沙包或手靶效果则更佳。

4•砸拳

(1) 并步站立,两臂垂于大腿外侧,眼视前方。(如图3-10)

(2) 右手握拳上举,左掌置于腹前,掌心向上。(如图3-11)

(3) 右臂屈肘,以拳背为力点砸于左掌心上,同时两腿屈膝 下蹲。(如图3-12)

(4) 要点:收腹、挺胸、塌腰。图片13

  1. 推掌


⑴预备势:同冲拳。

(2)动作说明:左拳变掌,以掌外沿为着力点向前猛力推出, 目视前方。(如图3-13、图3-14)

  • 动作要领:同冲拳,注意沉腕、)掌,力达掌外沿。

  •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同冲拳。

  • 教法提示:同冲拳。

  • 练习步骤:①慢动作练习,体会动作运行路线以及抖腕、 亮掌和转头的协调配合。②快速亮掌动作练习,抖腕与转头要脆 快一致。③左右交替练习。



  1. 亮掌


(1)预备式:同冲拳。

Q)动作说明:右拳变掌,向下、向右、向上抖腕亮掌,成弧形 举于头上,目视左方。(如图3-15)图片14

  • 动作要领:抖腕、亮掌与转头要同时完成。

  • 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以臂部动作为主,抖腕动作不明 显。经常做抖腕练习,提高腕部的灵活性。亮掌与转头不一致。做 亮掌时,使用信号或语言提示练习者转头。

  • 教法提示:先练习摆臂、抖腕、亮掌、转头动作,而后进行 完整动作练习。动作要领同冲拳。



  1. 顶肘



  • 开步站立,两拳抱于腰间,眼视前方。(如图3-16)


⑵右臂内旋提至胸前,拳心向下,左拳变掌扶于右拳面。

(如图3-17)

⑶右肘向右顶击,同时左掌向右助推,头向右转,眼视右方。

(如图3-18)

  • 要点:顶肘时,右臂保持水平,力达肘尖。

  • 练习步骤:参考冲拳。

  • 易犯错误:掀肘、耸肩。

  • 纠正方法:练习时注意沉肩,臂端平。



  1. 盘肘



  • 开步站立,两拳抱于腰间,眼视前方。(如图3-19)


⑵右拳直臂向右侧伸出,拳心向下,头向右转,眼视右拳

(如图 3-20)

  • 动不停,右臂屈肘内夹,与肩同高。(如图3-21)

  • 要点:注意动作连贯,力达前臂。

  • 练习方法:参考“冲拳”。


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耸肩,盘肘不紧。练习时,注意沉 肩,前臂夹紧。图片15

  • 压肩



  1. 预备式:开步站立。

  2. 动作说明:两手抓握肋木,身体前俯并做下振压肩动作;
    也可以两人面对面站立,互相抚肩部,做身体前屈的振动压肩动 作$ (如图3-22)

  3. 动作要领:挺胸塌腰,臂、腿要伸直,振幅逐步加大,压点 集中于肩部$

  4.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压肩幅度小、拉不开。先调整人与 肋木的距离,压肩时应挺胸、塌腰、臂腿伸直、肩带肌放松,压点 集中于肩部$

  5. 教法提示:压肩时振幅应逐渐加大,增加助力时由小 到大$


(四)绕环

  1. 单臂绕环


(1)预备势:成左弓步站立,左手按于左大腿上,右臂上举。

⑵动作说明:右臂由后向前绕环一周为后绕环。(如图3-23)

(3) 动作要领:臂伸直,肩放松,划立圆,逐渐加速。

(4)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绕环时臂没有划立圆,动作僵硬 不圆活。做动作时,肩部放松,臂伸直,腰要协调配合图片16

 

教法提示:先压肩。环绕时,速度由慢到快。

前后绕环

(1)预备势:开步站立,右臂上举。

Q)动作说明:左臂前绕环,右臂后绕环。(如图3-24)

(3)动作要领、易犯错误、纠正方法、教法提示同单臂绕环。

(五)抡拍

(1)预备势:开立步站立,略宽于肩,两臂垂于体侧。

⑵动作说明:①左脚向左迈出一步成左弓步,上体随之左 转,同时右掌向前下方伸出,左掌心朝),插于左膝关节前。(如 图3-25)②上动不停,成右弓步,同时右臂抡至右上方,左掌下 落至左下方。(如图3-26)③上动不停,上体右后转,同时右臂抡 至后下方,左臂抡至前上方。(如图3-27)④上动不停,上体左转 成右仆步,同时右臂抡至右腿内侧拍地,左臂停于左上方,目随 右手。(如图3-28)

(3) 动作要领:上抡贴近耳,下抡贴近腿。

(4)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两臂抡动不顺,上不能贴近耳,下不 能贴近腿。强调松肩,抡臂成立圆,抡臂与重心转换要协调配合。

(5) 教法提示:由慢到快抡臂练习,然后逐步过渡到完整的 论拍练习。

双臂绕环图片18

二、下肢练习

(一)步型

1•弓步

(1)动作说明:前脚微内扣,全脚掌着地,屈膝半蹲,大腿成 水平位,膝部约与脚面垂直;另一腿挺膝伸直,脚尖)扣斜向前

方,全脚掌着地,上体正对前方,两手抱拳于腰间。(如图3-29)

Q)动作要领:挺胸,立腰,前腿弓,后腿绷。

⑶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①后脚拔跟或外掀脚掌。应强调脚跟 蹬地。②后腿屈膝。应强调挺膝后蹬。③上体前倾。应强调沉。

(4)教法提示:结合手法做原地或行进间左右弓步交替练习。

  1. 马步


动作说明:两脚左右开立为脚长的3〜4倍,脚尖正对前方 屈膝半蹲,大腿接近水平位。(如图3-30)

3仆步

(1) 动作说明:一路全蹲,大腿和小腿靠紧,臀部接近小腿, 全脚掌着地,膝与脚尖稍外展;另一脚平铺接近地面,全脚掌着 地,脚尖内扣。(如图3-31)

(2) 动作要点:挺胸,立腰,开,全脚掌着地。

(3) 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①平铺腿不直,脚外侧掀起,脚尖 上翘外展。可让平铺腿的脚外侧抵住固定物,使之正确。②全蹲 时脚未蹲到底,脚跟提起。增加踝关节柔韧性,强调腿平铺时沉 、拧腰。③上体前倾。可先做挺胸、立腰,再下蹲。④全蹲腿膝 内扣。强调膝外展,在做两手抓住脚背的仆步压腿练习时,强调 同侧手臂从腿内侧抓脚背。

(4) 教法提示:①先把姿势放高一些,再做正确动作。②结合 手法练习。

  1. 虚步


(1) 动作说明:后脚尖斜向前,屈膝半蹲,大腿接近水平,全 脚掌着地;前腿微屈,脚面绷紧,脚步尖虚点地面。(如图3- 32)

(2) 动作要领:挺胸,立腰,虚实分明。

(3) 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①虚实不清,可做支撑腿下蹲后, 前脚尖再着地的练习。②支撑腿蹲不下去。强调脚尖外展并多做 单腿蹲起练习。

(4) 教法提示:先做高姿势练习,再结合手法做正确动作。

  1. 歇步


(1) 动作说明:两腿交叉屈膝全蹲,前脚全脚掌着地,脚尖外 展;后脚跟离地,臀部外侧紧贴后小腿。(如图3- 33)

(2) 动作要点:挺胸,立腰,两腿贴紧。

(3) 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两腿未贴紧,后腿膝跪地。强调后 腿的膝关节穿过前膝窝,动作不稳,前脚尖充分外展,立腰,两腿 贴紧。

(4) 教法提示:同虚步。图片21 图片20

(二)步法

  1. 插步


(1)预备势:开步站立,两手叉腰。(如图3-34!)图片22

⑵动作说明:右脚向左脚后或斜后横插一步,两腿交叉。 (如图3-34②)

(3) 动作要领:上体方向不变,后插跟前脚掌着地。

(4)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插步幅度太小,撅臀。可在地上画出 插步点,插步时不要转胯或转身,保持躯干朝向正前方,强调沉X

(5) 教法提示:先练习下肢动作,然后再配合手法练习。

  1. 击步


(1) 预备势:同插步,唯独两脚前后开立。(如图3- 35①)

(2) 动作说明:前脚蹬离地面,后脚向前以脚弓碰击前脚 跟(如图3-35②),后脚、前脚依次落地,双目向前平视(如图 3-35③)。图片23

动作要领:跳起腾空时,保持上体正直并侧对前方。

4)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两脚不碰击。可练习原地跃起两 脚碰击动作。

(5) 教法提示:先练习原地跃起两脚碰击动作,并逐渐增加 向前上跃起幅度,而后再进行行进间练习和结合手法练习。

(三)腿法

  1. 压腿


⑴正压腿

  • 预备势:并步站立。

  • 功作说明:左脚跟搁在肋木上,脚尖勾紧,上体向前下做 振压动作。(如图3-36①)

  • 动作要领:直体向下振压,压至疼痛时,进行耗腿练习。

  • 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两腿不直。强调收胯、正,也可 用手下压膝部。.上体不正。支撑腿脚尖正对前方,挺胸,立腰, 被压腿异侧的肩、胸部前俯,双手抱住被压脚掌。

  • 教法提示:在练习集体压腿时,应统一口令进行,压至 疼痛时可停住不动.先把肌肉和关节活动开,压腿后把被压腿 屈膝抱在胸前,然后松开。可与控腿、搬腿、踢腿和摆腿练习交替 进行。


(2)侧压腿

  • 预备势:同正压腿。

  • 动作说明:左腿举起,脚跟搁在肋木上,脚尖勾起,踝关节 紧屈;右臂屈肘上举,左掌附于右胸前;两腿伸直,立腰,开,上 体向左侧振压。(如图3-36②)

  • 动作要领:立腰,展,直体向侧下压振。

  •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同正压腿方法。b.上体侧振时
    前屈。

  • 教法提示:同正压腿。



  1. 搬腿


(1) 预备势:并步站立。

(2) 动作说明:一腿支撑,另一腿向前上方提起,异侧手紧拉 前脚掌,挺膝,勾脚尖(如图3-36=);也可由同伴托住脚跟或膝 部做正搬、侧搬和后搬等练习图片24

动作要领、易犯错误、纠正方法、教法提示同正、侧压腿。劈腿

⑴竖叉

预备势:并步开立。

动作说明:两腿前后分开成直线。右腿后侧着地,脚尖勾

起,左腿内侧或前侧着地。(如图3-37)

动作要领:挺胸,立腰,沉图片26 图片25,挺膝。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两腿不成直线地上画一

直线。 式
⑵横叉教法提示:练习竖叉时,先做压腿、摆腿和踢腿等练习,以 束

预备势:并步站立。

动作说明:两腿左右分开成直线,脚内侧着地。(如图

3-38)动作要领、易犯错误、纠正动作、教法提示同竖叉。

图 3-37 图 3-38

  1. 直摆性腿法


⑴正踢腿

  • 预备势:并步站立,两臂侧平举。(如图3-39%)

  • 动作说明:左脚直立,右腿挺膝,脚尖勾起向前额处猛踢, 目向前平视。(如图3-39②)图片27


动作要领:挺胸,收腹,立腰。踢腿时,迅速收、收腹,脚 尖勾起绷落,过腰后动作加快,要有寸劲。

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俯身弯腰。强调收下~、头上顶 直腰。.拉跟或收部。可降低踢腿高度,支撑腿全脚掌着地。.动 作缓慢无力。强调按口令要求的速度踢。

教法提示:先练压腿,再练踢腿;先踢低腿,适当放慢速 度,然后按要点练习;左、右交替的行进间踢腿。

 

⑵侧踢腿

预备势:同正踢腿。

动作说明:右脚上步,脚尖外展,左脚跟稍提起,身体略右 转,两臂后举;随后,左脚勾起向左耳际踢起,右臂上举亮掌,左 臂立于右肩前,目向前平视。(如图3-40①②)

动作要领:开,侧身,猛收腹。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同正踢腿纠正方法。

教法提示:同正踢腿。图片28

里合腿

预备式:同正踢腿。

动作说明:右脚上半步;左脚尖勾紧,向左上方踢起,

经面前向右侧上方直腿摆动,脚落于右脚旁;右手掌也可在

右侧上方迎击左脚掌为“击响外摆腿”,目向前平视(如图 氏

3-41①②③)。 术

动作要领:合,腿成扇形)合,幅度要大。

  •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同正踢腿,里合幅度不够。采用) 合腿越过适当高度障碍标志的练习方法。图片29外摆莲


预备势:同正踢腿。

动作说明:同里合腿,唯由)向外摆,可用两掌在面前依 次迎击脚面为“击响外摆腿”。(如图3-42、图3-43、图3-44、图 3-45)

除要求展外,动作要领、易犯错误、纠正方法、教法提示 均同里合腿。

屈伸性腿法

⑴弹腿

①预备势:两腿并立,两手叉腰。

  • 动作说明:一腿直立或稍屈,另一腿由屈到伸向前弹出, 大小腿成一直线,与腰齐高,脚背绷平,力达脚尖。(如图3-46、 图 3-47、图 3-48)

  • 动作要领:挺胸,直腰,绷脚尖,收,弹击有寸劲,力达 脚尖。

  •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屈伸不明显,类似踢腿动作。 强调收、屈膝后再弹出。.着力点不明显。强调猛挺膝、绷 脚尖。

  • 教法提示:逐渐增加弹腿高度,结合手法练习图片31⑵蹬腿


预备势:同弹腿。

动作说明:同弹腿,唯脚尖勾起,力达脚跟。

动作要领、易犯错误、纠正方法、教法提示均同弹腿

 

(3)侧端腿

(预备势:成插步。(如图3-49©)

②动作说明:右腿伸直支撑;左腿由屈到伸,脚尖)扣, 式 用脚掌猛力踹出,高与腰平;上体倾斜,目视左侧方。(如图 足 3-49 ②)图片32

  • 动作要领:挺膝,开,猛踹,脚外侧朝上、力达脚掌。

  •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脚尖朝上、成侧蹬腿。强调侧踹 腿内旋后再踹出。.高度不够或收。可上体倾斜,扶一定高度 的物体,做侧踹腿练习。

  • 教法提k:逐步提高踹腿高度。手扶一定高度的物体,做 侧踹腿练习。



  1. 扫转性腿法


伏地后扫。

  • 预备势:成左弓步,两掌向前推出(如图3-50%)。


动作说明:成右仆步,上体前俯,两掌撑地,左腿全蹲;右图片33

腿伸直,脚尖内扣,以左脚掌为轴贴地后扫一周。(如图3-50②)
步增加后扫腿的速度和力量。先做以左脚掌为轴向后旋转的练
动作要领:转体,俯身,撑地,扫转要连贯协调,一气呵成。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向右转体,拧腰速度慢,以致旋 转无力和腰腿动作脱节。多做高姿势的快速甩头、拧腰、扫腿动 作的练习,体会扫腿动作的用力方法和连贯的要求。b.手扶地的 位置不对。强调上体右转,两掌在右腿内侧后下方撑地。

教法提示:先体会以拧腰带动扫腿的旋转要求,然后再逐

习,再逐渐降低重心,做完整的后扫腿练习$

三、腰部练习

腰是贯通上下肢的枢纽,俗话说:“练拳不练腰,终究艺不高。” 在手、眼、身、步法4个要素中,腰是较集中反映身法技巧的关键。 腰部练习主要有俯腰、涮腰、甩腰和下腰等,这里仅介绍前两种。

(一) 俯腰

预备式:并步站立,两手手指交叉,直臂上举。

动作说明:上体前俯,两掌心尽量贴地或抱住两脚跟腱使

胸部尽量贴近腿部。(如图3-51①②)

动作要领:挺膝、挺胸,收肋,前折体。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膝部弯曲或含胸。强调挺膝、挺胸、

收,也可由同伴帮助前俯做振压练习$

(二) 涮腰

1•预备式:开步站立。

2•动作说明:以关节为轴,上体前俯,两臂随之向左前方

伸出,随后向右后绕环一周。(如图3-52①②)

3•动作要领:两脚抓地,两臂随着腰部动作放松绕动,尽量 增大上体环绕幅度。

4•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翻转、绕环幅度小。强调两脚开立,i 不要移动,随着腰部转动,上体、手臂尽量伸展,放松绕动以加大

 

 

浏览1,320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