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式右蹬一跟

动作一:接上势,左脚向左跨一步,两手逆缠上翻外棚,松胯下 沉;目视前方(图2—177)。

要求:跨步与两手上分要一致,裆圆身正,顶劲领起。此动吸气。

动作二:接上势,重心移至左腿,将右脚收于左脚内侧,脚尖点 地;同时两手收于腹前交叉,目视身体右前方(图2—178)。

要求:移重心,收右脚,两手相合,周身协调快速。此势呼气。 内劲:从上动起,劲由腰发,先开后合,蓄于丹田。

用法:动作一、动作二是快速向左开步,再提腿蹬足。如果离 对方太近,难以发挥威力时,可以迅速跨一步,以便在适当范围内 发挥蹬腿的优势。

动作三:接上势,身体放松下沉,右腿屈膝提起;同时两手变拳 提于胸前相合;目视右侧前方(图2—179)。

要求:提腿屈膝,周身相合,两拳心朝里,两肘棚劲不丢。此动吸气。

内劲:劲聚丹田,放松蓄于拳足。蓄紧开尽,如纸卷炮,卷得越 紧,崩得越响。

动作四:接上势,左腿支撑重心,右腿侧踹平蹬;同时两拳迅速 向左右两侧发劲;目视右前方(图2—180)。

要求:发劲时,身体保持稳重,发劲完整。

内劲:由丹田用弹抖劲贯于右脚、两拳。

用法:蹬腿也可以不动步,要根据情况,视对方远近,主要以击 其腰部或腿部为宜。

《歌诀》云:

再将右足上蹬天,顺住左腿蹉无偏。

事到难时皆有法,谁知身体倒解悬。

图片84 图片85

第三十八式掩手肱拳

动作一:接上势,右脚收回悬于裆内。右拳变掌下沉合于右腿 内侧,左拳变掌合于身体左侧;目视右前方(图2—181)。

要求:蹬腿后,右腿可以落地,也可以不落地,主要是练单腿支 撑力,保持身体平稳,两手下沉相合。此动吸气。

动作二:接上势,右手环绕向身体右侧斩手发劲,左手上撩掌 与右手发劲配合;同时身体右转90°,左脚尖内扣踏实,右脚提起; 目视前方(图2—182)。

要求:一腿撑地,发劲转身,提膝松胯,上下相合,完整一气。 此动呼气。

内劲:于上动蹬足后,内劲回归丹田,转腰甩臂,劲贯右手。

 

用法:锻炼发劲和下盘稳固, 且可用以避对方踢我右腿,右腿 提起闪过,右手发力斩其小腿。

动作三:接上势,右脚震脚落 地,左脚向左前上一步,重心在 右;同时两手左上右下交叉合于 腹前;目视前方(图2—183)。

要求、内劲、用法与第十三式 拗步中动作五相同。

动作四:接上势,身体略右 转,重心左移,两手双逆缠下分; 目视前方(图2—184)。

要求、内劲、用法与第十四式 掩手肱拳中动作一相同。

动作五:接上势,身体微右 转,重心右移;右手顺缠上翻握拳 合于右腰间,拳心向上;左手同时 先逆后顺缠划小圈合于左胸前; 目视前方(图2—185)。

要求、内劲、用法与第十四式 掩手肱拳中动作二相同。

动作六:接上势,右脚猛蹬 地,重心迅速左移,身体迅速左 转;右拳逆缠向前发劲,左手向后 发肘劲;目视前方(图2—186)。

要求、内劲、用法与第十四式 掩手肱拳中动作三相同。

图片88 图片87 图片89 图片86

第三十九式小擒打

动作一:接上势,重心在左;右拳变掌,松肩沉肘,左手从左肋 逆缠上合于右小臂内侧;同时提右腿向前上半步,脚跟着地,脚尖 上跷;目视前方(图2—187)。

要求:拳打出去随沉肘松肩及时上步,做到周身协调。此动先 吸气后呼气。

内劲:拳出时劲贯拳顶,瞬间收于丹田,在周身稍一环绕,松肩 沉肘棚于小臂。

动作二:接上势,重心移至右腿,身体略右转,左腿屈膝提起; 同时右臂逆缠外棚,左手轻抚于右臂内侧外棚,身体上下相合;目 视左侧(图2—188)。

要求:提腿时,上下相合,右手上棚劲不丢。此动吸气。

动作三:接上势,身体略右转;左脚向左前方跨一大步,同时左 手随左腿划弧下按,右手上棚;目视左前方(图2—189)。

 

要求:跨步与左手划弧下按要同时进行,重心在右腿,右手 上棚,立身中正,头领劲。此动呼气。

动作四:接上势,重心由右腿移向左腿;左手逆缠上棚,右 手走下弧与左手相合;目视左前方(图2—190)。

要求•.裆走下弧前移,右手与左手相合一致。此动吸气。

动作五:接上势,身体略右转,重心略右移;同时左手顺缠 走上弧向里收,右手走上弧合于胸前;目视左前方(图2— 191)。

要求:两手走上弧合劲时,身体下沉,重心右移,两手蓄而 待发。此势继续吸气。

动作六:接上势,身体向左转,重心移至左腿;同时两手合 力,左手横向在上,右手立掌在下,随重心前移合力推至左膝上 方;目视左侧(图2—192)。

要求:左手上棚、右手前推与重心前移、身体左转要协调一 致。此动呼气。

 

内劲:小擒打一势,转腰松肩沉肘上右步,右手上棚再幵左步; 两手先开后合再合力前推,劲均由裆腰旋转缠绕贯于两手,双手里 缠合劲,左架右打。

用法:“小擒打”,顾名思义,既含有擒拿法,又有打法。两手合 力滚缠为拿法,左手上棚、右手前推含有打法。此势可练含蓄劲, 亦可练发劲

《歌決》云:

后脚跟随左足前,左脚抬起再往前。

左手拦起似遮架,右手一掌直攻坚。

义云:

掴肚一掌苦连天,偷以右手肘下穿,

神仙自是防不住,何况中峰尽浩然(浩然即言浩然之气)

图片90 图片91

第四十式抱头推山

动作一:接上势,身体微左转,将右脚收于左脚内侧,脚尖点 地;同时右手顺缠合于左手下;目视前下方(图2—193),

要求•.此势手领身转带动脚收回,周身动作要协调此动吸气.

动作二:接上势,身体向右转体90。,以左脚跟为轴,左脚尖内扣,同时两臂随身体右转外棚,两手心朝里,两臂棚圆;n视右前方 (图 2—194)'

要求:以腰带动身体右转,两臂ffl圆随身体右转走弧线。此动 呼气。

动作三:接上势,身体下沉两手下分,手心相对;目视右前方 (图 2—195)。

要求:两手随身体下沉,周身放松,心气下降。此动先吸气活 呼气。

动作四:接上势,身体下沉,重心在左腿,提右腿向右略偏前方 开步;两手同时逆缠划外弧上合于两耳下;目视右前方(图2— 196) 〇

 

要求:脚开手合,上下协 调,腰劲塌下,裆腰开圆。此动吸气。

动作五:接上势,身体微右 转,重心由左腿移向右腿;同时 两手随重心前移合力前推;目视 右前方(图2—197)。

要求:意识集中,劲合两 手,随重心前移,裆腰手臂劲力 齐到。此动呼气。

内劲:此势劲由腰起,随身 体右转棚于两臂,随着开步下 分,再合于两手。两手合劲要与腰裆相合。

用法:“身欲进人,步要过人”,轻伸腿可插步亦可套步。两 手合力前推可发弹抖劲,有力推华山之势。

《歌诀》云:

推山何必上抱头,惧有劈顶据上游。

转身抱首往前进,推倒蓬瀛盖九州。

又云:

两手托胸似推山,恨不一下即推翻。 此身有力须合并,更得留心脊背间。

图片92 图片93

第四十一式六封四闭

动作一:接上势,重心由右腿移至左腿,身体随之略左转, 两手左逆右顺向左下方損;目视右下方(图2—198)。

 

动作二:接上势,身体微右 转,重心移至右腿;两手走弧线 上翻合于左胸前;目视右前下方 (图 2—199)。

动作三:接上势,身体微右 转下沉,两手合力向右下方前 按,同时左脚收至右脚内侧;目 视右前下方(图2—200)。

要求、内劲、用法与第四式 六封四闭相同。

图片94 图片95

第四十二式单鞭

动作一:接上势,重心在右腿;同时两手双顺缠,右手内 收,左手外转;目视右前下方(图2—201)。

 

动作二:接上势,重心在右,身体左转,左膝随之外摆,右 手五指合拢,逆缠变勾手上提,左手顺缠手心朝上收于腹前;目 视右手腕(图2—202)。

动作三:接上势,身体微右转,左腿屈膝提起,身体上下相 合;目视身体左前方(图2—203)。

动作四:接上势,重心在右腿,左脚跟内侧着地向左侧铲地 滑出,脚尖上翘里合;目视身体左前方(图2—204)。

动作五:接上势,身体微右转,重心移至左腿,左手穿掌外翻上 棚;目光扫视左右(图2—2〇5)。

动作六:接上势,身体略左转,左手逆缠外开,屈膝松胯,沉肘 松肩,含胸塌腰,周身放松,上下相合,立身中正,开裆贵圆;目视前 方(图 2—206)。

要求、内劲、用法与第五式单鞭相同。

图片97 图片98 图片96

第四十三式前招

动作一:接上势,身体右转,重心移至右腿,提左脚收于右脚内 侧,脚尖点地;同时右手变掌逆缠上棚,左手顺缠走下弧向右侧外 棚;目视身体左前方(图2—207夂

要求:右手引劲上棚,左手下合,要与收左脚一致。此动先吸 气后呼气。

内劲:以腰缠至右手,右 手逆缠上摺,左手顺缠下合, 左腿里合扣裆。

用法:接劲向右引,收腿 护裆。

动作二:接上势,身体微 下沉右转,两手上棚;同时提 左腿向左前开步,脚跟内侧着 地,脚尖上翘里合;目视左前 方(图 2—208)。

要求:左腿开步与两手右 引上下一致。此动吸气。

内劲:左腿逆缠开步,腰 右转缠至左臂下合,劲蓄左 腰。

用法:上引下进,含有打左肩靠和左臂外崩劲,

动作三:接上势,身体先右后左转,重心移至左腿,提右腿 右脚收于左脚右前方,虚脚尖点地;同时左手逆缠弧线上棚,右 手顺缠走下弧左棚;目视前方(图2—209)。

要求:两手左棚要结合腰劲,与收右脚一致。此动可打发 劲,呼气。

内劲:以腰旋转,功贯两手。

用法:接上动的引劲之后,可向左侧打例劲。

《歌诀》云:

眼顾左手是前招,上领下打把客邀。

任他四面来侵侮,陡然一势逞英豪。

图片100 图片99

第四十四式后招

动作说明:接上势,脚步不 动,身体向右转;右手逆缠外翻上 棚,左手顺缠走下弧向右棚;目光 视右前方(图2—210)。

要求:以腰脊为轴,左右旋 转。此动先吸气后呼气。

内劲:以腰右缠贯于两手。

用法:向右侧打洌劲。

《歌诀》云:

陡然一转面向东,无数敌来无数攻。

不是此身灵敏极,几乎脑后彼人穷。

图片101

第四十五式野马分鬃

动作一:接上势,身体向左转下沉,重心在左腿,提右腿向前上 步;同时右手顺缠向下合于右膝内侧,左手逆缠上棚;目视身右侧 (图 2—211)0

要求:左手上棚和右手下合,以及右腿开步要由身法带动,协 调一致。裆劲开圆,身法中正。此动先吸气后呼气。

内劲:向下合,劲合于腰裆。棚于两臂。右臂有里合外绞之 势。

动作二:接上势,重心由左腿移至右腿,身体向右转;同时右手 逆缠划弧上棚与额平,左手顺缠下合于左腿外侧;目视右前方(图 2212)0

 

要求:右手上棚时以裆催腰,以腰催肩肘达于手臂,一气贯通。 此动吸气。

内劲:裆拧腰转缠于右臂外旋棚住劲,左手合。

用法:右手由下向上穿掌外棚,有绞、滚、翻之劲。如有乱棍或 拳脚打来,我以向上斜穿掌连绞带翻将劲引空,逐步移动力点(接 触点),使其无法加力,如分开野马之乱鬃。

动作三:接上势,身体右转,右脚尖外摆,提左腿向前上一 大步;右手棚至右额前,左手合于左膝内;目视左前方(图2— 213)。

要求:上左步要自然,与身体配合要协调。此动呼气。

内劲:劲合于腰裆,棚于两臂,右臂有里合外绞之势。

用法:前引后击。

动作四:接上势,身体微左转,重心移至左腿;同时左手逆缠外 翻上棚至左额前,右手顺缠下合于右膝上;@视左前方(图2— 214)。

要求:拧裆转腰棚于左臂,周身上下一致。此动吸气。

内劲:由裆转至腰,由腰缠至左臂,右手合。

用法:与本式动作二右手穿掌上棚相似。惟方向不同。

《歌诀》云:

一身独入万人中,将用何法御英雄。

惟有飞风披左右,庶几可以建奇功。

图片102 图片103

第四十六式六封四闭

动作一:接上势,身体微左转,重心在左,右手走上弧与左手相 合;目视左前方(图2—215)。

动作二:接上势,身体微右 转,重心移至右腿;同时两手左 顺右逆缠向右下方搌;目视左前 方(图 2—216) 。

动作三:接上势,身体微左 转,重心略左移,左脚尖外摆; 同时两手前棚上翻;目视左前下 方(图 2—217)。

 

 

动作接上势,重心移 至左腿,-体随之左转150 度;提右腿向右侧上步;同时 两手随转体下撮;目视右前方 (图 2—218)0

动作五:接上势,重心移 至右腿,两手左搌上翻合于左 肩前;目视右下方(图2— 219)0

动作六:接上势,身体微 右转,重心在右,提左脚收于 右脚内侧,两手合力下按;目 视右前下方(图2—220)。

图片107 图片106 图片105 图片104

第四十七式单鞭

动作一:接上势,身体右转,重心在右;两手双顺缠,右手里收, 左手外转;目视右前方(图2—221)。

 

动作二:接上势,右手五指合拢成勾手逆缠,手腕放松向右上 方领劲,身体向左转,左腿虚步并随转体左膝外摆,左手收于腹前, 手心向上;目视右前方(图2—222)。

动作三:接上势,右手腕领劲,身体右转,左腿屈膝提起;左手 微下沉,上下相合;目视左侧(图2—223)。

动作四:接上势,重心在右腿;左脚跟里侧着地,向左侧铲地滑 出,脚尖上翘里合;目视身左侧(图2—224)。

动作五:接上势,身体微右转,重心向左移,左手向右上穿掌逆 缠外翻;目视前方,环视左右(图2—225)。

动作六:接上势,身体左转;左手划外弧线向左拉开;周身放 松,手与脚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周身上下团聚不散;目视前方 (图 2—226)。

 

要求、内劲、用法参考第五式单鞭。

图片108 图片109

第四十八式玉女穿梭

动作一:接上势,身体微左转,重心在左,提右脚收于左脚 内侧,虚脚点地;同时右手变掌顺缠下沉,与左手交叉于胸前; 目视右前方(图2—227)。

 

要求:手与脚齐合,有侧身引空进击之意,此动承上势先吸气后呼气。

动作二:接上势,身体右转,两手随之右转立掌棚于胸前, 右手在前,左手在后;同时右脚尖为轴右膝外摆,左脚尖内扣随 身右转;目视前方(图2—228)。

要求:转身时要以腰催肩,以肩催肘,棚于手。此动先吸气后呼气。

动作三:接上势,屈膝松胯, 身体下沉,两手双逆缠下合,目视 前方(图2—229)。

要求:随身体下沉,两手下 按,切勿弯腰。此动接上动下沉 时呼气。

动作四:接上势,两手顺缠迅 速向上领起,双脚随之上纵离地; 目视前方(图2—230)。

要求:以手领劲,周身一致, 上纵轻灵,上动吸气。

动作五:接上势,双脚震脚落 地,双手逆缠随之下按;目视前方 (图 2—231)。

 

 

要求:震脚落地;两手下按要 沉重有力,完整一气,立身中正。 此动呼气。

动作六:接上势,双手顺缠上 棚,右腿随之屈膝提起;目视前方 (图 2—232)0

要求:手棚提腿,立身稳重, 周身合一,内劲团聚不散。此动吸气。

动作七:接上势,重心在左 腿,身体迅速左转;右腿里合外 蹬,右掌逆缠前推,左手逆缠合于 左胸前,向左后发肘劲;目视右前 方(图 2—233)。

要求:将周身团聚之劲,迅速贯于右脚右手和左肘,左腿独立稳重。此动呼气。

动作八:接上势,右脚跨步落地,重心移至右腿,身体微右 转,左掌略下沉;目视前方(图2—234)。

要求:此势为窜跳的过渡动作,右脚落地即起,用右脚前掌 蹬地弹起前跃,此动先吸气后呼气,同下一个动作相连。

动作九:接上势,右脚前掌迅速蹬地弹起前纵,身体在空中 向右旋转180°,左手逆缠向前猛推,右手向后开,目视左侧(图 2—235)0

要求:右脚蹬地弹起,身体在空中向前跃起,跳出2米多 远,劲贯左掌。接上动呼气。

动作十:接上势,左脚先落地,右脚从左腿后插过,脚尖着 地;左掌前推,右掌后开;目视左侧(图2—236)。

要求:此势为下势过渡动作,练习时可以不停,落地轻稳, 身法中正。

动作十一:接上势,身体右转 180。,重心移至右腿,左腿随转体 里合;同时随转体两手右逆左顺 缠由左向右转搨;目视身体左侧 前方(图2—237)。

要求:转身时要稳,身法下 沉,两手棚劲不丢。此动吸气。

内劲:主宰于腰,缠于两手, 下合上领,震脚发劲,窜蹦跳跃, 插步旋转,皆由腰脊为轴,团聚丹 田之气,或行于梢,或聚于源,以 意导气,以气运身,循环不已。

用法:此势是一种激发精神, 以声助威突出重围的练习方法。蹬、推、肘、靠等法兼使并用。

“玉女穿梭”一式,上纵如穿脊飞燕,轻灵自然;震脚如雷贯耳, 沉重如山;前跃似箭离弦,急如流星;旋转如旋风,其快无比。

练习时审时度势,可快可慢,可跳可不跳,适当掌握。

《歌诀》云:

转引转击出重围,宛如织女弄梭机, 此身直进谁比速,一片神行自古稀。

又云:

天上玉女弄金梭,一来一往织绫罗, 谁知太极拳中象,兔走鸟飞拟如何。

图片110 图片112 图片114 图片111 图片113 图片115 图片116 图片117

第四十九式懒扎衣

动作一:接上势,两手由双逆缠变双顺缠,划弧交叉于胸前,左手合于右臂内侧,手心朝外;右手 心朝上,重心移至左腿,提右腿向 右横开一步,脚跟里侧着地,脚尖 上翘里合;目视身体右侧(图2— 238) 。

动作二:接上势,身体向左 转,重心右移,右手顺缠上棚;目 视身体右侧(图2—239)。

动作三:接上势,右手逆缠外 翻,左手顺缠下沉,手心朝上沉于 腹前;身体右转,右手逆缠开至右 膝上方,松肩沉肘,略变顺缠,指 尖与眼平,左手逆缠至身体左侧 叉腰;重心在右;眼神随右手转至 右侧后转视前方(图2—240)。

要求、内劲、用法与第三式懒扎衣相同。

图片119 图片118

第五十式六封四闭

动作一:接上势,身体微右转,重心略右移;左手从左腰间 走上弧与右手相合,右手略有前引下沉之意;目视右手中指端 (图 2—241 )〇

 

动作二接上势,身体左转,重心左移;两手左逆右顺缠, 自右而左向下提,目视身体右侧(图2—242)。

动作三:接上势的动作运行路线,身体继续左转;两手左顺 右逆缠继续向左后上方搨;重心向右移;目视右前方(图2— 243) 〇

动作四:接上势,重心继 续右移;两手变左顺右逆向上 划弧合于左肩前;随着两手相 合,身体向右转;目视右前下 方(图 2—244)。

动作五:接上势,身体微 右转下沉,两手合力走弧线向 右前下方按;左脚收于右脚内 侧,脚尖点地;目视右前下方 (图 2—245)0

要求、内劲、用法参照第 四式六封四闭。

图片122 图片120 图片121

第五十一式单鞭

动作一:接上势,身体右转重 心在右;同时两手双顺缠,右手内 收,左手外转;目视右前下方(图 2—246)〇

动作二:接上势,身体左转, 左膝随之外摆,右手五指合拢逆 缠变勾手上提,左手顺缠手心向 上收于腹前;身体微右转,左腿屈 膝提起,身体上下相合,左脚跟内 侧着地向左侧铲地滑出;目视身 体左侧(图2—247)。

 

 

 

动作三:接上势,身体微右转,重心移至左腿;左手穿掌外翻上 棚,身体略左转,左手逆缠外开,屈膝松胯,含胸塌腰,周身放松,上 下相合,立身中正,开裆贵圆;目光在扫视左右后停于正前方(图 2—248)。

图片127 图片126 图片128

第五十二式云手

动作一:接上势,身体微左转,重心略向左移;右手变掌顺 缠划弧下沉至腹前,掌心朝左,指尖朝前;左手领劲,脚步不 动;貝视身体右侧前方(图2—249)。

动作二:接上势,身体向右转,重心移至右腿;右手由顺变 逆缠,划弧外翻上棚至右前上方;左手顺缠走下弧合于腹前;目 视身体左侧(图2—250)

动作三:接上势,身体微左转;左手由顺变逆缠划弧外翻上棚, 右手变顺缠走下弧合于腹前。同时重心移至左腿,右脚并步于左 脚内侧•,目视身体右侧下方(图2—251)。

动作四:接上势,身体先微左转再右转;右手由顺变逆缠外翻 上棚,左手顺缠走下弧合于腹前;同时重心移至右腿,提左腿向左 开步,脚跟内侧着地,脚尖上翘;目视身体左侧前方(图2—252)。

图片130 图片129

第五十三式摆脚跌岔

动作一:接上势,身体向左转,重心移至左腿;两手由右逆左顺 缠变成左逆右顺缠走下弧,向左方棚;目视左前方(图2—253)。

要求:两手随身体转动,重心左移,动作一致。此动呼气。 动作二:接上势,身体向右转,重心移至右腿;两手由向左棚变 向右上搢,左顺右逆缠;目视身体左侧(图2—254)。

要求:两手由向左棚变向右 上搨,要同重心右移身体右转协 调一致。以腰旋转。此动吸气。

内劲:以腰带动,劲由左腿缠 至右腿。两臂左顺右逆缠上擂, 松肩沉肘,劲贯两手。

动作三:接上势,身体继续右 转;略变左转重心移至左腿;两手 继续右报,下沉变左逆右顺合于 身右侧;目视右前方(图2— 255)0

要求:两手随身体右转,重心 左移合于身体右侧,要圆转自如, 合劲饱满。此动呼气。

动作四:接上势,身体向左转,右腿由下划弧向左上再向右 后摆;两手由身体右侧向左侧与右脚面相击拍;目视右脚(图 2—256)0

要求:右脚外摆速度要快,与两手击拍劲要完整,左腿独立 步要稳。此动先吸气后呼气。

内劲:摆脚,劲由腰缠于脚外摆,两手里合,形成手脚相合劲。

动作五:接上势,右脚击拍后向外摆,然后收腿震脚落地, 重心移至右腿,左腿屈膝提起,脚尖点地;同时两手变拳左上右 下(右拳心朝上,左拳心朝下)交叉合于胸右侧(图2—257)。 要求:身端步稳,震脚合力,完整一气,此动先吸气后呼气。 内劲:摆脚后,劲由丹田下行于右脚,上缠于两手,左拳逆缠, 右拳顺缠交叉相合。

用法:震脚可促使血液循环,振奋精神。可踩踏对方脚趾。右 拳下合前冲击打对方胸腹。

 

动作六:接上势,重心在右, 提左腿脚跟内侧着地,铲地滑出 后仆步下蹲,裆部离地四指;同时 两拳右逆左顺缠分开,右拳上提 至身体右后侧高于头顶,左拳顺 缠下合于左腿上,两拳心相对;目 视前上方(图2—258)。

要求:两腿基本仆地,也可全 仆,但是不能坐死,应有灵活性。 身法端正,顶劲领起。此动吸气。

内劲:劲由右腿缠于左腿,左 腿里合铲地滑出,劲力适度,不轻 不重。两拳结合腰劲,左顺右逆缠分开。

用法:此势为低身法,引空上劲,攻其下盘。裆内保持有旋转 劲。

《歌诀》云:

上惊下取君须记,左足擦地蹬自利。

右股屈住膝挨地,盘根之中伏下意。

图片132 图片131 图片133 图片134

第五十四式金鸡独立

动作一:接上势,身体先右后左转,裆腰一拧,重心走下弧移至 左腿。左拳随重心顺缠上冲,右拳下合于身体右侧;目视前方(图 2—259)0

要求:身法中正,两拳棚劲不丢,裆腰旋转上冲,左拳手腕莫 软。此动吸气。

 

内劲:劲由右腿结合裆腰拧劲,走下弧线移向左腿,贯于两拳。 用法:裆劲螺旋前冲,贯于左拳,可从下到上击其身体前正中 线要害处,裆、腹、胸、咽喉等。

动作二:接上势,身体向左转90。,重心在左,提右腿上步,屈膝 松胯,脚尖点地;同时左拳上冲至胸前与下颏平,右拳随上步冲于 左拳内侧;目视前方(图2—260)。

要求•.右腿上步要轻松自然,右拳上冲劲要连贯。此动与上动 相连,继续呼气。

内劲:左拳领劲,拧身上步带右拳前冲,两拳相合。

用法:右拳作为辅助拳可连续进击。也可作为左拳的接应。

 

动作三丨接上势,重心在左腿独立撑地,膝微屈松胯,右腿屈膝 提起,右脚^于裆内;同时右拳变掌旋转上托,掌心朝前,左拳变掌 逆缠下按至身体左侧;目视前方(图2—261)。

要求:独立步要稳,立身中正,上下相合,有顶天立地之势。此 动吸气。

用法:锻炼独立步法;右掌托 其下颏,提膝既可撞其裆部,又可 防护自己的裆部。

动作四:接上势,右脚震脚落 地,右手随之下按,身体放松下 沉;目视前下方(图2—262)。

要求:震脚时手脚同下,屈膝 松胯,身体下沉,切勿弯腰。此动呼气。

动作五:接上势,身体微左 转,重心在左腿,提右腿向右侧横 开一步;同时两手左逆右顺缠,由 右下方划弧向左上方搌;目视身 体右侧前方(图2—263)。

要求:移重心开右步与两手弧线上棚、摁协调一致€开步脚 跟内侧着地。此动吸气。

动作六:接上势,身体微右转,重心移至右腿,提左腿收于 右脚内前侧,脚尖着地;同时两手向右撮弧线下沉,左手再向上 托与胸平,右手逆缠下按至身体右侧;目视前方(图2—264)。

要求:移重心收腿,左手由撮转托,周身上下相合,协调一 致。此动呼气。

 

动作七:接上势,左手外旋上托,掌心朝前;左腿屈膝提 起,左脚悬于裆内;右脚独立,松胯膝微屈,右手下按;目视前 方(图 2—265)。

要求:独立步稳,膝提与胯平,合劲不散。此动吸气。

内劲:左独立步震脚后,劲由腰缠至两手左摄,再下沉合于 腰,贯于左掌逆缠上托,力达掌根。

用法:同左独立步。

《歌诀》云:

纵身直上手擎天,左手下垂似碧莲。 金鸡宛然同独立,不防右膝暗中悬。

又曰:

右膝撞裆人不服,不料左股又重出。 不到直难休使用,此着不但令人哭。

图片135 图片136 图片138 图片137

第五十五式倒卷肱

动作、要求、内劲、用法同第二十式倒卷肱。

第五十六式白鹅亮翅

动作、要求、内劲、用法同第二十一式白鹅亮翅。

第五十七式斜形

动作、要求、内劲、用法同第二十二式斜形。

第五十八式闪通背

动作、要求、内劲、用法同第二十三式闪通背。

第五十九式掩手肱拳

动作、要求、内劲、用法同第二十四式掩手肱拳。

第六十式六封四闭

动作、要求、内劲、用法同第二十五式六封四闭。

第六十一式单鞭

动作、要求、内劲、用法同第二十六式单鞭。

第六十二式云手

动作、要求、内劲、用法同第 二十七式云手。

第六十三式高探马

动作、要求、内劲、用法同第 一十八式高探马(图2—266)

图片139

第六十四式十字脚

动作一:接上势,身体微下沉;右臂松肩沉肘顺缠里合,左手逆 缠划弧合于右小臂内侧;目视右前方(图2—267、附图2—267)。

 

要求:身转手合劲不丢,以腰为轴,圆转自如。此动吸气。 动作二:接上势,身体右转,左脚尖为轴,脚跟外摆落地,重心 移至左腿,右腿变虚脚尖外摆;同时右臂逆缠外棚,左手在内侧辅 助;目视左前下方(图2—268)。

要求:虚实分明,圆转自如,棚劲饱满。此动呼气。

动作三:接上势,重心移至右腿,左腿屈膝提起。两手继续外 插;身体下沉,上下相合;目视左下方(图2—269)。

要求:屈膝松胯,上下相合,棚劲不丢。此动吸气。

动作四:接上势,左腿向左前开•大步;左手随幵步逆缠下开, 右手上棚;身体随开步下沉,立身中正,顶劲领起;目视左侧(图 2—270)。

要求:手脚同开,周身一 致,裆圆身正,虚领顶劲。此动呼气。

动作五:接上势,身体向右 转,重心由右腿移至左腿;左手 由逆缠变顺缠划弧再变逆缠合于 面前,右手走下弧合于左肘下, 手心朝下;目视身体右侧前方 (图 2—271)0

要求:重心移动,裆走后 圆,扭腰转胯,手足相合。此动吸气。

动作六:接上势,提右腿, 走下弧向左向上提,再向右后摆;左手下合拍击右脚面;目视右 脚(图 2—272)。

要求:右脚上起要走圆弧,松胯,用腰带动,手脚相合。此 动呼气。

内劲:十字脚一势,劲由右腿缠至左腿,腰右转劲缠至左 手,右脚外摆,左手下合,手脚相击。

用法:如两手交叉被擒拿,用足可里踢外摆。左手向左外 击,亦可用肩撞击,达到解脱。

《歌诀》云:

两面交手较短长,上下四旁皆可防。

惟有拴横困我手,兵困垓心势难张。

岂知太极远无方,无数法门胸内藏。

山穷水尽疑无路,俯肩一靠破铜墙。

不到身与身相靠,虽有珠宝难放光。

图片142 图片143 图片141 图片140

浏览878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