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称摔跤为角抵、角力、相扑、 争跤、掼跤。五代时期梁人任昉在《述异记》一书中,指称“……蚩尤氏兄弟七十两人善角抵术,人不能向,每战披靡……”此所谓角抵 术,是史书记载之中提到最古老的摔跤术。

黄帝、蚩尤时代已有 完整进步的社会组织与战 斗形态,因此武术中的摔 法虽不能说发源于蚩尤, 但可视为一次总成。

春秋战国时代也有对 摔跤相当多的记载。吕不 韦撰《礼记月令》中提到 了周天子将摔跤列作军士 之徒手近身格斗战技训练,并采两军搏斗竞赛方式称为“角 力”。一方面可考验武技,再者收集 团斗阵练兵教战的效果。另《吕氏春 秋》、《淮南子》都有类似记述。

唐代时的重要发展即为相扑,此 后历代均有发展。元代统治中原时,我国的摔跤术已经发展了千余年,有 自己完整的系统。

元代蒙古士兵以马术为主,因此 摔跤术也以间接方式在民间流传,蒙 古跤多强调接体式的缠、抱、擒、摔,不同于中原内地武术的摔跤与拳 脚间互补优劣,架势大开大合、沾手 即跌,动作较为干净利落。

元代朝建都北京大都,自此时起,北京地区的武 术中就逐渐融入了各类摔法。明太祖年间,曾重视内 地之摔跤术,作为增强军队战技之用。至清代,满族传统也重视摔跤术。因为皇帝的提倡,带动了我国摔跤的盛行。宫廷之中设善扑营,专业训练力士,并作 为皇帝侍卫。

北京摔跤是继承清代善扑营武术的正统流派, 因最早是在满族中间开展的,所以也称为“满人摔 跤”。北京跤重视力量,比武时动作看似缓慢而 拘谨,架势相较其他流派的小,所以也称为“小架 势”,俗称“黄瓜架”。

北京武术摔法中名手有小鬼崔、奎六、闪电宝、宛永顺等,其后继承的人有沈友三、宝善林、张文 山、杨春恒、熊德山、伶顺禄、宋振甫等高手。

小鬼崔,原名崔永福,是清宫大内“善扑营”的 副统领,“小鬼崔”大名鼎鼎,是因为他每逢与人争 较必一跤制敌,跤手们见到他后都为之胆寒,避之唯 恐不及。

宝森,通称“宝三”或“宝三爷”,北京人。他 曾从“小辫王”学摔跤,天性刚猛,号称“北京第一 力士”。

沈友三,通称“沈三”或“沈三爷”,北京人。 他在北京天桥卖艺,和宝森同是当时北京摔跤之雄。 两人在天桥闹市设练习场,表演“活跤”。

保定摔跤又称“保定快跤”。比赛时,两人未及站好就敏捷地靠近,手一 搭上就立即摔倒。因这种 技术快速,也被称为“快 跤”。这种摔跤重视技术 速度,是大架势。

保定摔跤是从明代初 年就开始传人的,根据有 关碑刻记载,明代建文年 间,有蒙古族兄弟两人, 老大布彦不花,老二布呼 尔,他们都皈依了伊斯兰 教,跟随燕王朱棣南征 北战,立下汗马功劳,朱棣称帝后封两人为“千 户”,赐姓平,分取名 毅良、毅清,并在保定 平嘉胡同建造府第,就 是人们后来俗称的“平 家胡同”。

平家两兄弟不仅善 于马上征战,而且精通 跋术。保定当地的回族 人由于人单势孤,素有 尚武之风,为了更好地防身自卫,有好多回族人便求平家兄弟传授摔 跤技术,于是保定的回族摔跤便由此开始。

保定回族摔跤由平家兄弟传人,又经回族诸英豪代代加工锤炼, 把摔跤的技巧同拳术中的身法步法结合,逐渐形成了保定摔跤的风 格,至清代名扬四方。

保定摔跤以擅用“撕、崩、捅”技巧闻名。这派著名的摔跤手有 平敬一,其徒张凤岩、白俊峰等人。

平敬一,河北保定人,清代末期保定摔跤的总教师,并经营平家 包子铺,教给同乡子弟练摔跤。弟子中,张凤岩最出色,继承了平敬 一的技术,并被其招为女婿。

张凤岩也是河北保定人,自少年起即从平敬一学摔跤,得其全部 传授,后来广泛教保定弟子练摔跤。张凤岩擅长教学,他培养出许多 优异的弟子,使保定摔跤极盛一时,其弟子中有许多人在各地的大会 比赛上获得了优胜。

张凤岩的弟子有常东如、常东昇、常东坡、常东起四兄弟,还有 阎益善、马文奎、石乃堂、刘静波、尹世杰、张景泉、米有祥、金月波、安松泉、安寿山、马耀先、马朝栋等高手。其中 常东昇的天才被寄予希望,得到张凤岩的真传,并被 张凤岩招赘为婿。

常东昇,河北保定人,他在10岁前从张凤岩学保 定摔政,十五六岁时到各地参加大会比赛未曾败过, 由于他的技术美妙快速,人称“花蝴蝶”。

常东昇年仅22岁就被任为中央国术馆的摔跤教 官,以后又历任湖南省的技术队和各地军队的摔跤教 官。在上海举行的全国运动会摔跤比赛中,他获得中京孝摔跤雕塑 量级的优胜。常东昇是继张凤岩之后的保定摔跤第

一人,年轻时即被称为摔跤大王,后 又在台湾任摔跤教官,他著有《摔跤 术》一书。

马文奎,河北保定人,自幼从张 凤岩学保定摔跤,后在中央国术馆学 武术。他曾在上海举行的全国运动会 摔跤比赛中获得重量级优胜。

平敬一还有一个徒弟叫马良,后 任山东督察使,在他倡导下,在济南 成立了山东武术技击队,面向全国聘 请各派名师任教,后改名“山东武术 传习所”,场址设在皇亭内,这是我国后世最早的一所官办武术专科学 校,向全国推动中华新武术科目。

当时应聘之名师有很多,如保定 摔跤宗师张凤岩,沧州“铁拐子”王振山,以及马庆云、王子平、李大德、王福章等摔跤名家,大力传授摔跤法。

天津摔跤也是继承清代善扑营和明代手搏的正统流派,介乎北京 摔跤和保定摔跤的中间型摔法,动作非常粗旷刚猛,擅长前臂击打, 这点和源于及流行于天津府的各种拳法一致,如静海独流的太祖通臂、天津河东大直沽的拦手拳、沧州城厢的大六合拳、沧州东南孟村的八极拳和披挂掌等。

天津武术摔法中的名手首推李瑞东。李瑞东是武清县人,生下来就没有鼻子,所以人称“鼻子李“。他自幼爱好武术,先从杨露禅学 太极拳,接着又从一位王老先生学了摔跤。

李瑞东一生行侠好义,家又富有,所以乐善好施,家中常有不少 食客,大多数食客都是武艺拳家。他曾任禁卫军的武术教练,后来在 天津河北公园创立中华武士会。

此外,还有王昆山与其后的穆祥魁、刘少增、卜恩富。

卜恩富祖居天津和平区芦庄子,家里弟兄6人, 他排行老三。他自幼好武习武,为养家糊口,干过许 多行当,当过木匠、救火队员,还给外籍拳击手当过 陪练。生活困苦,度日艰辛,更培养了他坚毅、好 强、上进、从不服输的性格。

卜恩富是京派摔法宗师“小鬼崔”的第六位弟 子,故世人尊称“卜六爷”。同时,他在意拳界也是 威名远震。他是王芗斋先生的义子,王老为其赐名 “卜道魁”,意即拳道之中的魁手。

卜恩富追随王老研习意拳,尽得拳道心法与精 髓。他到过王老家乡深县集训深造,准备参加世界拳 击巡回大赛,后因故未能成行。

卜恩富身材高大,健壮魁伟,武功深厚,拳击加 摔跤二合一,技艺高超,远打近摔,所向披靡,已臻 化境,有王者风范。后来,卜恩富终于在南京国术考试中获得拳击中量级第一名的“拳王”称号,并获得全国中量级摔跤 冠军,成为一代跤王,受世人景仰。

卜恩富虽然曾先后打败俄国、美国来挑战的大力士,但他为人谦 虚好学,博采众长充实自己。在社会上广交朋友且武德高尚,有教无 类。嘴里总是夸耀同门好友,从不提别人短处,更不提贏过某某人。

卜恩富将王芗斋拳法的各种劲力揉进摔跤当中,手法尤为精妙, 跤绊奇特出人意料。他的绝技绝绊,堪称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主要 包括跨栏、搓拉子、羊尾巴坠三大绝绊,次三绊是捆力、寸力和顿力 的极致发挥,既有上下左右的控制,又有左右力的突然变劲,还有3种 螺旋力和下发力的转化。

卜恩富的“跨栏”是让对手驮着,将100多斤的体重压在对手身上 歇息。任凭对手左摇右晃、前伸后撤,费尽心机都无济于事。随着对手的挣扎,自己则随势使出各种招法制敌,自己总是 主动自由,让对手处于被治、被困、被动的地步,直至倒地为止。

卜恩富曾在天津警察局做事,兼教天津摔跤。在 上海举行的摔跤比赛中,他战胜了当时著名的北京代 表宝善林,从而名噪一时。

天津武术界后继以摔法出众的有张连生、张魁元、张鸿玉、张鹤年4人,并称“四大张”。之后, 天津摔跤界又有李银山、杨子明、王恩信、王怀宝、 贾福才、蒋学义、孟广彬、时金刚等高手。

另外,天津府沧州城厢的大六合拳传人如佟忠义和王子平在上海都是以摔跋而出名。

佟忠义,河北沧县人。他自幼从父学摔跤和大六 合门武艺。清代光绪年间任禁卫军武术教师。之后, 他在察哈尔骑兵第一团安武军三路五营、四省经略使卫队等历任武术摔跤教官,后任吴桥保卫团大队长。

此后,佟忠义又任直隶陆军干部学校的摔跤教官,并被中央国术馆聘为第二届全国国术考试的裁判员,45岁以后任上海市国术馆的少林门主任。

佟忠义的女儿佟佩云,她自幼从父学摔跤,曾在上海举行的全国 运动会女子摔跤比赛中获得了优胜,佟忠义的弟子刘飞也是那次大会 比赛的轻量乙级优胜者,后在香港教摔跤。佟忠义著有《中国摔跋法》一书。

除直隶附近的摔法之外,我国最著名的还有山西摔跤,盛行于山 西省北部介于太原和大同之间的忻州、定襄、原平三市县,称“跌 跋”,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据传,忻州、定襄、原平跤乡的摔跤运动,起源于800年前的南宋 时期。著名的民族英雄岳飞,以“角抵”训练士兵。岳飞被害后,其 部属被遣散,其中有一名忻州籍的士兵陈效婴回到家乡,就将在军中 所学之摔跤技术传授给乡亲。

山西摔跤长于各类型的抱腿、搂腿技巧,由于多以扣腰抱腿为 主,又常在泥巴里进行,也有“摸泥鳅”的俗称。

清代时,善扑营继承了蒙古摔跤和明代手搏,以踢、打、 摔、拿为核心,配以统一的基本功训练方法,包括各类演空, 另加大棒子、小棒子、皮条儿、沙袋、硕绳、石锁、推子、长 棍儿、硬弓、大刀等器械练法。

清代末期,南京成立了中央国术馆,正式成立摔跤术科 目,并确立摔跤为统一用词。自此国内摔跤好手得到良好之待 遇与尊重,后世诸多地区流传之摔跤术好手,多与中央国术馆 有渊源。

浏览3,467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