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西部偏北的地方,有个慈利县。县西北角,山岳重重,陡峭 险峻。在那深山幽谷之中,有一处不大的村落叫岩板田村。1869年, 村里杜姓人家出生了一个男娃,取名杜心武。杜心武的家乡位于湘齡 川交界,杂居着苗、瑶、土家、汉等几个民族。自古以来,山民强悍勇猛,大家为了自卫,也 都舞刀练拳,因此,当地 习武之风大盛。
杜心武出生不久,他 的父亲即去世,全靠寡母 抚养他。他从小聪明过 人,喜读诗书,又爱弄拳 棍,甚为其母疼爱。6岁时 他进了附近的私塾。读书 之余,就跟随大人一起练拳踢腿。
9岁那年,杜心武巧遇临村一个武功高深的老人 严克,他在严克家学了一年多,文武均有长进,同邻 人试手,没有能敌得过他的。
严克老师病逝后,杜心武仍然没有中断练功。到 13岁时,他的技艺在地方上已出类拔萃的了。可是他 并不以此为满足,想继续求师深造。于是,他四处悬 榜请师,在各乡镇集市上张贴。言明“凡能胜我者, 即拜他为良师受教……”。
榜文贴出之后,不少拳师应招而至,但各乡镇的 拳师,都不是杜心武的对手。这样一来,附近拳师全 知道杜心武的厉害了,不敢再来揭榜。
隔了一段时间,有一个从河南来的王拳师,他的拳术是从嵩山少林寺学来的,确有些真功夫,他见杜 心武不是那种无赖劣童,便表演了少林寺传统套路中 的五战拳。表演完毕,杜心武肃然起敬。
王拳师说:“听说你的腿功很厉害,我倒想到一 个人来,此人姓徐,叫徐矮子,他是江南怪杰,本领 非常,不可失之交臂。你若拜他为师,今后武功不可 限量……”
半年后,王拳师果然将那位怪杰给介绍来了。他带着王拳师的书信找到了杜心武时,杜心武吃了一 惊,想不到所谓怪杰,竟是一个普通的矮人,内心很
这年杜心武满14岁,为了尊重王 拳师,只得勉强留徐矮子住下,但过 了几天,仍不见徐矮子有什么动静。 杜心武想起王拳师的嘱咐:“千万不 要怠慢他,免得失之交臂。”
半个月后,也不见徐矮子赐教, 杜心武又不便催问,只好自己每天操 练,徐矮子坐在门槛上抽烟,似看非 看,一言不发。
如此过了半年。杜心武不知他葫 芦里面卖的是什么药。一天,杜心武 突然朝徐矮子跪下叩头,哀求道:
“师父!您老人家可怜可怜我吧! 我只求您老教我一点点拳法,稍有进 益,我终身铭感不忘!”
来,然后敲敲烟袋说:
“就先教你练练自然门的内圈法吧!
地圆形走,练步走,慢慢 加快,接着下来是在地上 打一些梅花桩,并在腿上 各捆一个10斤重的沙袋, 踩粧成圆形走圈子,练身 法。单是绕圆形走这一动 作,共练了3个月,沙袋 也各加重至20斤。杜心武 觉得以意用气,以气发 力,有明显收效。 矮子指点,连饮食都严加控制,他冬练三九,夏练三 伏,注意手、眼、步法、身法,兼练踢、蹬、扫、 弹、踩、踹,越练越心领神会。
腿功基本练成后,杜心武又跟着徐矮子饱览了祖 国山川名胜,他拜访了一些武术名家,大长见识,受 益匪浅。
一天,徐矮子唤过杜心武,语重心长地说:“心 武,你的功夫日趋成熟,一个人可以闯天下了,望你 做人光明磊落,严守武德,遇事要三思而后行……
徐矮子对杜谆谆教诲了一番,就告别而去。杜心武对师父难舍难分,不禁伤心地落下泪来。
杜心武一个人漂泊异乡,人地生疏,加之盘缠用 完,心里有些恐慌。他感到自己别无其他技能,唯武 术不弱,便前去镖局自荐。
到了镖局,杜心武见镖局头儿有意怠慢,瞧他不 起,就当即表示说:“我们可以试试手再说!”
于是,两人摆开架式较量。杜心武一拱手说: “请多指教。”话音未落,屈身一个“横空出世”, 把镖局头儿扫倒在地。镖局头儿迅速翻跳起来,还未 及站稳,又被杜心武钩翻在地。
这一连串动作迅疾灵活,干脆利落。镖局的头儿法练习 坐在地上慌忙叫道:“神腿!神腿!硬是要得,硬是要得。”
就这样,年轻的杜心武在 四川镖局当起了镖师但杜心 武本是个有抱负、有志向的青 年,他痛感到自己在江湖上保 镖玩命,实在难以干出一番事 业,因此干了一段时间后,他 就决定辞去保镖之职,回慈利老家。
杜心武回乡后,闭门谢 客,孜孜不倦地埋头读书。当 时一些留洋学生回来后,多谈 国外如何开化,如何先进,激 起了杜心武留学的愿望。
1900年,杜心武从上海赴日本留 学。到达日本后,他考进了西京帝国大 学,专攻农科。他选学农业,是为了改 变自己家乡刀耕火种式的落后的农业生 产方式。
当时,日本学生中有少数人看不起 我国的留学生,不时地出现歧视我国留 学生的事件,这激起杜心武强烈的民族 义愤。
有一次,一群日本学生在操坪里玩 球,一只球滚到了坐在操坪外看书的一 位我国留学生的身边,一个日本学生在 老远就指着他喊:“八格,还不赶快捡 起来!”
那位中国留学生没有理踩。几名日 本学生气急败坏地跑上来,有的抢过他 的书扔到地上,有的按他的头……杜心武见到这一切,积郁已久的怒 火一触即燃,他跑上前去,拨开众人,大吼道:“不可欺人太甚!有 种的吃我一腿!”
有个形如“金刚”的日本学生,见杜心武瘦小的个子,根本没把 他放在眼里,站出来指着杜心武说:“你那支猪腿,送到烤肉店去 吧!哈哈……”周围的日本学生发出一阵哄笑。
杜心武忍无可忍,顾不上打招呼,瞧准他就是一腿,“金刚”汉 腾空倒扑在草地上,“哇啦哇啦”怪叫,10多个日本学生一拥而上, 杜心武被围在中间。只见他沉肩扣足,动作迅猛,腿扫如飞,打得10 多个日本学生滚的滚,爬的爬,纷纷呼救、讨饶。
在此不远处,一位日本体育教师目睹了事件的全 过程,他走上前来,没有偏袒日本学生,而是痛责了 他们的恶劣行为。之后,他拍了拍杜心武的胸脯说: “路见不平,见义勇为,好汉的,腿法大大的好!” 1905年秋,孙中山在日本组织同盟会。杜心武与 湖南桃源人宋教仁既是留日同学又是同乡,两人交谊 深厚,经宋教仁的介绍,杜心武加入了同盟会,并与 长沙的王润生肩负起保卫孙中山的重任。在一次次行 动中,他以超凡的腿功屡屡立功,并名扬东瀛。
留学回国后,杜心武来到了北京,在农业传习所 担任气象学教授,在北京期间他先后收了几名徒弟。 武术训练 第一个便是农大毕业的万籁声。
万籁声早从一些留日归来的学 生那里,听到关于杜在日本的传 闻。他第一次慕名去拜访杜心武 时,只见杜心武是个中等个子,身 体单单瘦瘦,不禁暗中猜疑:“传 闻毕竟是传闻”。寒喧一阵后,万 籁声便对杜心武说;“我想和您老 试试手,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杜心武谦逊地说:“我许久没 有练武了,恐怕手脚疏松,试试也 可,顶不得真的。”
两人站好,相互抱拳施礼,杜 心武跨弓步两手夹肋提气运意。万 籁声见杜心武此刻神态与刚才迥然,两眼光亮照人,在提气时,身上的衣服像有一股 风吹起,这是内气发出运至外功。
万籁声不禁骇然,他收起架式,恭恭敬敬地拜杜 心武为师。杜心武见万籁声心有灵犀,也就收下了 他。万籁声原来武术就很有基础,自跟杜心武学艺 后,如虎添翼,在杭州比武曾获冠军,成为全国有名 的武术家。
不久,又来了一个投师的青年叫郭岐凤。郭岐凤 从小习武,有10多年的武功底子,是宋氏武当剑传人 李景林的师弟。他听说杜心武威震扶桑和上海,专程 前来拜见。
杜心武想测试一下他的功夫深浅,说:“你先表 演一套拳路给我看看。”
郭岐凤性格耿直,不懂客套。马上将衣服一脱, 光着膀子,在院子里打起拳来。一路拳打完,尘土飞 扬,凡脚蹬踩过的地方都陷了进去,将一个平平坦坦 的院子弄得坑坑洼洼。
杜心武会意地笑了笑,却不赞一词。
郭岐凤抹去额汗,心中很不自在,他对杜心武说:“先生有何见 教,学生愿意领受。”
杜心武指着坑坑洼洼的院子说:“打得嘛,不算坏。可惜把我的 院子给弄遭了。”
郭岐凤忙说:“您别急,我去拿铲子来弄平。”
杜心武拦住他,走上坪中左一脚刮,右一脚铲,一会儿院子便又平平坦坦了。
郭岐凤走到杜心武刮铲过的地方,用脚一蹬,坚如磐石!他就势 跪在地上说:“吾师神腿,名不虚传”
杜心武是我国武术一代宗师,有“神腿”美誉,他常常鼓 励别人坚持锻炼。他常说:“武术起源于生活,发端于战争。 我国武术是最早科学地掌握强身延年奥妙的一种体育运动形 式。在历代发展中,流派众多,各有特点,是研究古代文明的 国宝。懂得强身之道,国家肯定富强昌盛。
浏览3,15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