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目的系将内在的视觉投影于世界上,以描述人类最深 处的心灵与经验的唯美创造。艺术系使此等经验,变得可解可接 学与欣赏的。

艺术吐露了内在心灵对事物了解之情形,与使人与空灵的相 关性。

艺术是生活的表示,超越了时空的限制.我们必间接由艺术 来给予自然与世界一种新的形式与新的意义。

艺术家之表现系欲使其心灵更为明晰,使其于学校所学之技 巧理论更易发择,在其某一动作发择中,均可使其心灵之旋律变 为可见,他的动作是空灵的,空灵无一物的动作正如空言般—— 一无意义。

由你内心之根处消除“不明”的思维与作用。

艺术绝非粉饰的装怖品;它系点燃智慧之火的作品。换言 之,艺术是获得自由发挥之技巧。

艺术亟需对技巧的完全熟练——由心灵闪烁的反感来培养。

 

“无艺术之艺术”是艺术家在心路上的过程;它实意谓了 “心灵的艺术”。各种不同的技巧、工具的运用均系朝向此绝对心 灵之世界的坦徐上迈进。

艺术中的创作系个人心灵、精神的坦然开拓,原来系空无i 物的,它能更加深心灵的深度与广度。

无艺之艺系心灵在平和一似一泓映月的止水般的艺术境地。 艺术家之终极目的系在善加运用生活之路面,升华为永恒的生活 的艺术。艺术之道,惟有从生活中,各阶层的生活中来学习,心 灵仍可创造一切。

抛却一切暧昧不明的意念方可成为大师。

艺术系趋极致之路,亦系人生活中之不可或缺的调剂与倾 泄。艺术之目的并非单单自私与只升华了自己一边的灵魂与意 识,而是该开启凡民之心智、思想与意志——以应合着协调美满 的自然世界。

艺术家即使是有高保之技巧;亦不意谓着已至完美。仍只能 算是在不止的进步与心灵的反应,发展中的中间阶段罢了。完美 是无法以外貌、形式来求的,而系由人类内心心灵深处散发面 出。

艺术的活动并非全是在艺术本身。它深入一更深邃的世界, 于其中各形各式的艺术汇流在一起,而心灵的和谐与空灵中的联 系均得以实现。

由上可知,艺术之过程系由现实生活中而来的,现实的生活 便是真。

至真之路


  1. 对真理的追寻。

  2. 对真理之知觉(与存在)

  3. 对真理的认知(其本质与方向——如,对行为动作之认知)。

  4. 对真理的了解(一个有真知卓见的人乃由实践中去了解—— 道。并非片断零碎的,而是整体的)。

  5. 对真理的经历。

  6. 对真理的学习。


7-忘却真理°

  1. 忘却真理的负载。

  2. 回本朔源。

  3. 沉静返空灵。


三、截拳道

人们为了防卫自己,乃将无限的灵活变化,转变成僵化的 —限定住的传统形式。欲解截拳道,一个人必须能舍弃一切理 想、形式与派别;甚而也犹需抛却何者是何者不是所谓的截拳道 之理想。

能清晰精纯地洞悉情势确属不易——人的心灵是复杂难解 的。一技巧的学习容易,对于各人独特的风格与个性的培养则 否。

截拳道是无任何形式的,也可以是任何形式的。因其是无派无别的,亦可适于任何派别匚截拳道能运用各门各法,不为任何 限制所限,它善用J切技巧,而一切手段均为其所用。

欲于截拳道中有所精进,必先对,意志有控制锻炼的意念,忘 却成败胜负;忘却骄傲与苦痛。让对方因其挑衅而遭受更严厉的 反击。

最大的谬误就是预先对结果妄加臆测;不应对成败得失有所 在意。让一切自然发展下去,你的身体四肢自会在适当的时机反 击。

截拳道使我们一旦确定了方向即不再回首反顾。它对生死是 置之度外的。

截拳道避免一切的朕浅、不实。而系直贯入复杂问题的核 心。

截拳道并不虚张声势。它并不迂回地走着,而系一直线朝向 目的地的。简捷的一直线是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

截拳道之技巧简单说就是如何使动作简捷直接。如何表现真 正的自我;它是存在而真实的。能自由不拘不为外在的依恋、偏 颇所限。

截拳道可谓启开智蠹之火炬。它系生命之道,…朝向意志力 与控制力的动作。

一旦受过良好训练的学生在各方面均应能生动与有活力。然在实际搏击中,他的心灵尤需冷静,不为外界所纷扰。也须能以 不变应万变。一旦前进,他的步子需轻盈与平稳。他的双眼必能 不滞停,而注视敌人之每一举每一动。他的行为表现仍与平时… 般,而无任何意外产生之可能。

四肢,你的自然武器有双重目的。

  1. 摧毁面对于你的敌人——消除自由、正义与人性的障碍。

  2. 摧毁任何纷扰你心灵之物,毋需伤害人,但能克服自己 的贪婪、愤怒与愚昧。截拳道系朝向自我发展的武艺。


拳与脚均是消除自我意识的武器,此等武器代表着直觉的 力,本能面直截,不似智慧与复杂的自我意识,它并不分裂自 己,即能防卫其自立独立性。此等武器你一往直前而无回顾四盼 的。

人夭赋所具的纯洁心灵与空无一物的心理系,使其四肢可善 用此等性质,以运用自如。四肢一以不可视见的精神,使得心 灵、身体、四肢,处于最大的活力。

抛弃尽陈腐老不灵的技巧,方可至整注与自由灵活的运用。

不为任何依恋,执若所限系人之自然天性。能永不止向前; 过去、现在、将来的思想一似流水般不断地前进,昼夜不息的。

损弃思握教条之偏限,在思想中不为思想所左右,不为外物 所诱。

真“如是”是思想的物质,而思想是真“如是”的机构,思 及“如是”,要固定义它犹如亵渎它。

将心灵专注于焦点使之警觉着,使之能瞬即知觉真理——而 真理是各处无所不在的。心灵需可由旧传统习惯、偏见、限制的 思想过程中解脱出来。

倾空你的杯子,方可再行注满;空无以求全。

四、绝望

在截术的久远历史中,盲从与模仿似为多数武术家、老师与 学生之通病,原因半系人的天性使然,半系与保守与传统的派别 有关。是故,欲求一有创新的老师将是十分不容的。企需领导人 物为之导引。

每个属于某门某派的总会谓其惟一拥有真理,而排除其他派 别。这些派别专凭其一面之词来曲解道。破坏了谐利与安定,所 发展出的技巧,都属于花巧不实的。

他们并不真而对实际的搏击,大多数武术家均与真正的功夫 相去甚远,实际的搏击是简捷且直接的,而他们不是曲解了它, 便是空想.并不会直接入直正的核心、关健,妄凭花巧的招式与 入工化的技巧,欲求符合实际的搏击情况。

欲以超心灵的力量感应一切,直到参与者一至神秘、虚幻乃 至不可解之境地。此些皆系徒然无意义的意图,是无法和不断变

 

化的标准相合的。

当你真正与人搏击时,搏击并不是固定的,而是活的,而花 式与空想的招式既是无能且局限僵化了原系流动的技巧。此等招 式充其量不过是盲从与无谓的练习罢了。

一旦真的感情愤怒、恐惧发生时,能以传统的形式与技巧来 表达?俐若是自由的,是应能以一真正人的自主人格来表达自 己,抑是一如机械,听任别人指使?该是流动的整体,能无限与 拘束地流动,抑是偏限于自己的派别模式中,阻止了整体与创新 的意识。

一门一派的武术家非将不直接视问题之关健所在,反盲从所 附与形式,固定的招式上,愈陷愈探、至不可自拔之地戒。

个人所受的教导既是偏颇与歪曲,自是无法明确地辨别何 者为是。是故,传授须与事物之本质相合方可。

成熟不意谓着做观念上的俘虏。是系自我最深的觉悟。

生命是与整体相关的。一旦能避免机械化人工的技巧,方有 自由可言。

一个头脑明晰、单纯的人并不选择;何者是便是,不是就是 不是。根据观念而做的行为显然可知是有选择的,而此种行为亦 非自由的。相反的却带来更大的阻力与矛盾。

关系便系了解。它是自我表白的方式。关系是发掘自我的明

镜一存在即是关系之谓。

固定的形式,非将无法适应真实情况与变化,制造槛笼罢 了。而真理是在牢笼之外的。

形式套路只是无谓的重复罢了,使自己自以为是地避开面对 真实敌人的自我探讨。

累积是自我封闭似的阻碍自己,花巧的动作更增强了此等的 阻力。

传统的武术家只可谓之是传统的观念,照不变的例行工作去 做者,他的动作均是承习旧有的面无创新。

知识是固定在某一段时间的,今日是,明日可能否,而求知 却是永往不断的。知识由累积结论而来,而求知则系一不停的动 作。

学习绝非知识之累积;而系一求知的行为,是无止境的。

在武术的锻炼中,并得有自由之意识。一限定的心灵绝非是 自由的。勿为任何门派传统所限,武术该是自由。

欲自由发挥表达自我,昨日一切非的尽行抛却。由旧的固可 获得安全感新的则可获致流动且机变的武术。

欲深信自由的可贵,心灵必需学习正视生命,不受时空所限 之生命。自由是存在于知觉意识内的。注视中切勿停止悟解。

 

 

 

 

 

浏览522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