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守与训练
科学训练原理
拦截是JKD的首要技击原则之一,是李振藩技击术的基 石,它不是被动化解对手的来势,而是基于积极、果敢的心 态,洞察对手发招的先兆,在其初出或欲发之前加以阻击。这 就意味着一个真正的JKD战士要有明察秋毫、洞察先机的本 领。有的人天生具有此种特质,有的人则无,那有什么方法弥 补或加强呢?
我们说,刻苦的演练,着意的强化训练,尤为重要!悉心研 究对手各种发招情形,运用阻挡、拍击、闪身等变化手段一一化 解,并还以颜色。这样我们不仅拦截了对手,同时也捕捉到了战 机,起到防中寓攻的效果。
不仅于此,我们还要扩大自己广阔的视野,在日常生活中、 不经意间也要保持这种高度敏锐的反应状态,以应付未来突发的 不安全事件。
一、手掌咀挡昉
动作要领:
- 我以四分之三右警戒势迎敌。
- 对手(左)右肩顺肩向我头部袭以右直拳,我洞察到先兆,迅即用右手掌抵住来拳,力达掌心,左手护于须下侧,目视 对手。(图239)
■点体会:手掌抵拳时,前臂紧张发力,掌指放松、掌心凹 起。

作 用:最短距离有效拦截对手,破坏对手进攻节奏,为 进攻铺路。
动作要领:二、屈臂咀挡昉
- 以四分之三右警戒势示敌。(图240)
- 对手突发右手摆拳攻击我头部,我立即抬左肘夹紧大小 臂,护住耳及后脑部位,抵挡来拳。(图241)
直点体会:抬肘要快,若对手用后扫踢扫击我头部时可紧握 拳头抵挡。
作 用:快速本能阻挡对手向我头部的横向攻击。

三、双臂咀挡昉
动作要领:
- 以四分之三右警戒势示敌。(图242)
- 对手用右拳攻击我头部,我双臂靠拢置于面前一拳之距, 用小臂阻挡来拳,拳心相对,眼睛从尺骨缝隙间观察对手动向。 (图 243)
宣点体会:双臂阻挡对手进攻后要积极抓住机会反攻,防止
消极防御。
.作 用:可本能、及时抵御对手直拳的一击或连击。
四、四门挡法
(-)高外门拨手
动作要领:
- 以四分之三右警戒势为例。
- 前锋手以不动肘为原则,右拳变掌由里向外横拨(掌心 向外划一小弧线),身体其他部位不变。(图244)
(-)高内门摊手
动作要领:
- 以四分之三右警戒势为例。
- 后护手以不动肘为原则,化掌向体前偏左前方插去,掌 心向上,身体其他部位不变。(图245)
图244
图245
(三) 低外门括手
动作要领:
- 以四分之三右警戒势为例。
2-前锋手以不动肘为原则,右拳变掌向 内向下向右划弧拍挡,掌心向右。身体其它 部位不变。(图
246)
(四) 低内门括手
动作要领:
- 以四分之三右警戒势为例。
- 后护手以不动肘为原则,左拳变 掌向内向下向左划弧拍挡,掌心向左。身 体其它部位不变。(图247)

重点体会:消解动作幅度宜小、动作 轻快。
作 用:四门挡法可有效针对不同 区域的来袭,予以消解,方法简捷、节省 体力。
五、左侧闪躲、右侧闪躲
(-)左侧闪躲
动作要领:
- 以四分之三右警戒势为例。
- 身体重心迅速移至左脚,同时腰 胯向左旋转,带动右肩内扣。整个上身 略向左平移,右腿大小腿夹角变小,左 腿弯曲。左掌护于右脸颊。可随时配以 拍击来犯的直拳。右手自然下垂,目视 前方。(图248)

3-恢复四分之三右警戒势。
(-)右侧闪躲
动作要领:
- 以四分之三右警戒势为例。
- 身体重心迅速移至右脚,同时腰胯 向右旋转,带动左肩内扣。整个上身略向 右平移。左腿大小腿夹角变小,右腿弯曲。 右掌护于左脸颊。可随时配以拍击来犯之 直拳。左手自然下垂,目视前方。(图 249)

重点体会:身体重心快速转移及腰胯 着意的转动、带动扣肩的感觉。
作 用:
- 灵活、机动侧身闪避对手直线进攻。
- 腾出双手适时予以反击。
- 是身材矮小者逼近对手,来回晃动伺机进攻的方法。
六、左、右潜伏摇闪
(-)左潜伏摇闪
动作要领:1-以四分之三右警戒势为例。(图
250)2.身体重心迅速下降,双腿屈膝,上体略前倾,臀部下坐, 双拳护头,目视上方。(图
251)3-上动不停,身体重心继续移于左脚,右腿大小腿夹角变 小,上体平移向左略移,使头部呈
“U”形划动,双拳护头,目 视上方。(图
252)
上动不停,起身恢复警戒势。(图253)

(-)右潜伏摇闪
动作要领:
- 以四分之三右警戒势为例。(图254)
- 身体重心迅速下降,双腿屈膝,上体略前倾,臀部下坐。
双拳护头,目视上方。(图
255)
- 上动不停,身体重心继续移于右脚,左腿大小腿夹角变 小。上体平行向右略移,使头部呈“U”形划动,双拳护头,目 视上方。(图256)
- 上动不停,起身恢复警戒势。(图257)
重点体会:整个动作先分解后连贯练习。在镜子里观察自己 的动作是否正确、流畅、自然。
作 用:闪避来犯的弧线拳腿,贴身不离的锁定对手的 “软肋”予以反击。
七、后闪
动作要领:
- 以全侧面右警戒势为例。(图258)
2-身体重心迅速移于左脚,上身后仰,腰臀一线平行后移, 收下颌,后颈绷紧,两手积极防御。目视前方。(图
259)童点体会:1-利用身体重心转换来带动上体移动。
- 适时地闪过对手来势以后,要及时借助身体反弹回刺对 手。
作 用:利用人体本能仰闪避其锋芒。

八、综合昉守训练
陪练着拳套,对我上身施以直、摆拳攻击。我则利用上述所 学技法一一化解。(图
260 ~ 263)
最初对自己防守要求可放低一些,对方在
1米开外发拳,规 定一种拳法。随着熟练程度的提高,要不断挑战防守难度。贴近 对手,变换防守方式,最好分辨对手的假动作(假动作不宜 多),不予理昧。
远距离防守时目光紧盯对方肩部移动征兆来判定其发拳,近 距离要学会用眼睛余光感受其拳的动与不动。除此以外,在日常 生活中努力观察常人举手投足的动作习惯,在其欲动之前发出 “哈”声,以此来养成先知的习惯。
第十二章试力
科学训练原理
第八章、第九章,我们学习了
JKD基本拳腿法,从中可 以体会到拳、腿发力的基本要领。但仅靠通过镜子反射观察自 身空击动作还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借助击打手靶来验证力量 传递是否到位,并深刻感受快速击打实物的本体感觉,最终将 这种正确发力的感觉反馈到自身空击动作上来,这有助于技术 的理解与提高。请记住:世上本没有一蹴而就的功夫,它是在 反复揣摩、细心体会中精进的!
—、指验后手冲捶
后手冲捶是
JKD各种拳法的 基础,它可以充分扭腰转胯,将 全身力量完整打出,所以在训练 中要放在重中之重!
让陪练如图
264那样拿好手 靶,竖直亮于习者面前,注意持 靶稍稍加力拿硬些。习者先回想 一下动作发力要领,然后瞄准靶 心果断击靶。(图
265、
266)图265 图266
发力正不正确主要有两个参考指标:
- 击靶时有没有发出清脆的“啪”声。
- 询问陪练持靶有没有穿透、沉重感。
若没有达到上述指标,可能你的发力有问题:
- 没有清脆声,是因为动作不够放松,手臂僵硬,基本 上是“推”靶而不是“击”靶。我们需要的是爆发力。(爆发力 =力量x最短的时间)。只有手臂放松动作才能更快,放松得像 下垂的毛巾一样,没有人为的主观强加的意思。
- 没有沉重感。说明发力传递出现“断路”。重新体会一 下发力要诀:拧地-> 蹬直大小腿T扭腰转胯一送肩T大臂推动小 臂一力达拳锋。当力量贯穿到因放松下垂的手臂时,犹如水到渠 成、劲贯神集,拳法自然有威力!
二、后手摆拳
后手冲捶的试力若能通过,则其他拳法发力问题即可迎刃而 解,大同小异,万变不离其宗。
陪练将靶竖直、内扣(靶面向右)。习者击靶时注意入靶角 度,防止手腕受伤。后手摆拳击发时横向挥摆,力量直摸靶内, 将靶击向陪练左下方。(图
267 ~ 269)

三、猫验侧踹
侧踹属于较难掌握的腿法,难点在踢击路线的体会及瞬间挺 胯的调控把握。
如图
270-273,陪练有意将靶面略偏上方,以便习者养成
略向下方踹踏的习惯。这样做可以有效防止击打力量走“飘” 的毛病。注意寻找高抬膝、居高临下、顺势而发的感觉。

四、拖验正蹬腿
正蹬腿要注意抬膝、顶臀、送胯。与侧踹腿一样有略向下蹬 踏的感觉。(图
274- 277)

五、料验后扫踢(后足勾踢)
扫踢幅度宜小(起腿预兆小),在两腿之间中线位置,垂直 起腿。翻胯、挺胯、扣胯一气呵成。并将靶击向陪练左下方,力 贯其中,直摸其内。(图
278 - 281)陪练注意将靶竖直内扣,不时提醒习者,扣压脚背,防止入 角不妥而自损脚踝。(图
282)图282
第十二章试力
六、赧验弹踢
扫踢发力若能感受到,前脚勾踢、弹踢自不在话下了。弹踢 更为简捷,向上走胯,大腿带动小腿踢击即可。(图
283 -285)

第十三章黍离手对搏
功夫哲学原理
传统的泳春拳术里有小念头、寻桥、标指、木人桩等套 招,但并不是将所有套招打得滚瓜烂熟,就可以在实战中派上 用场,那只等于来到了 "宝山"空手而归一般。
那究竟怎样才能来到“宝山”不空手而归呢?
那只有学——麴(音中,广东俚语,粘手之意)手—— 这是泳春拳术实用的核心技术!
冰春先辈们用灵光的好头脑,找到了从套路到实战运用嫁接 的桥梁。两人四手互搭于腕,上下如辖辘般来回转动,恣意用双 臂倾听对手的来龙去脉。将套路里的散手技法糅入其中,各施各 法、功防互有转化,以达到近战中凭微妙触觉反应制敌于先机的 作用。同时锻炼了死套路活技法的运用,实在令人惊叹不已!而
JKD更是沿袭昧春稿手的“绝唱”,只是相比而言,更为简化、 不为招式所累,直指搏斗核心!
藕手分盘手和过手。盘手是过手的前奏,是建立一种阴阳 和谐的“准平台”。
练习方法
- 我左伏手搭于对方膀手之上,右手摊于其伏手之下,双 方示意盘起。(具体手法细节,可参研北体大出版社出版的《振 藩截拳道》初级篇泳春手法章节,图286 o)
第十三章糖手对搏
- 上动不停,我右摊手逆时针向上划圆弧并化为膀手,对 方右膀手顺时针向下划圆弧并化为摊手,双方左伏手均粘住对手 不变。(图287)
图286
- 上动不停,我右膀手在上 运行到尽头时,遂改方向为顺时针 向下划圆弧并化为摊手;对手此时 亦右摊手改方向为逆时针向上划圆 弧并化膀手,双方伏手不变。(图 288)

双方就如此这般的上下呈立圆 划弧,注意放松肢体,动作轻柔, 切忌斗力,敏锐而又专注的倾听对 手的动向。
若能熟练自如在体前做划圆运动,下一步双方就可以体会过 手。所谓过手,是将
JKD的一些常用技法糅入盘手之中,手臂 在粘连、探听对手虚实、动向之后,“来溜去送”、“守中用中”、 “粘连不丢”,用科学、简捷、直白的触觉反应制敌于瞬间。生 活中,我们常形容某人做事急性子不经大脑考虑。而我们真正与
系酬 人搏斗时,对手电光火石间的一击向我们袭来时,我们更需要这 种针刺手臂、本能缩手般的反应,省却了眼睛看一报告大脑讯息 T大脑分析处理、做出命令一传达手臂执行等诸多繁琐环节,而 简化为凭手臂触觉一下意识反应出招,这就是泳春出手快捷的秘 诀之一
O若问我们一心追求粘手搭腕的状态,在实战脱手一搏中能用 者有几?总不能追着对手粘着打吧?想来这也是情景喜剧,大凡 好的功夫都有活学活用之法,不必拘泥于粘手。其实,我们在 瓣手的专项、理想化的粘着对搏中,已然练就的各种应对、抢 攻技法早已深入移植于我们大脑皮层,只需类似的条件诱导即可 随时调出使用。比如实战中,我们佯攻可搭触对手的防御手,也 可能及时拍挡对手的手臂,遂勾拿对手,进而进入我们平时训练 相仿的麴手状态,一发不可收拾的将熟练之技倾泄而发,重创 对手。
练习方法
- 双方从盘手开始。(图289)
- 我左手按压对手右臂,横拍其左臂,成一伏二之势,右 拳举于胸口欲攻。(图290)

我左手继续按死对手双臂,若对方不懂化解或反应不及就会 中拳。(图
291)
- 若对手及时感应到我左手横拍的压力,旋即以“按头起 尾”之式,即右手腕受力就抬肘部,借以形成空当抽出左手防 护。(图 292、293)
对方感到我右拳势大力沉,遂化膀手卸力于右侧。(注意 对手膀手放松不抗力,以柔化刚),双方护手举于瓶前。(图
294)

- 对手顺势右手拍捋我右前臂,左直拳在上反攻。我明显 感受到右拳被缚压,遂右肘高拾化膀手拦截其拳。(图295、 296)
6-我右小臂放松将其左拳推于左侧卸力后,左掌拍压,右 直拳在上反攻。对手左膀手应势而起,右掌回防。(图
297、
298)
此时双方若无意换招,就会出现双方反复拍捋、互攻互防僵 持不下的胶着局面,即动作又回到
5、
6。(图
299)
- 接上势,我见招拆招,当感右拳被对手膀手阻拦,遂沉肘化斩手,斩开空当,欲图攻入。(图300)
图299 图300
- 对手感到左手被控,后护(右)手当仁不让的向里横拍 我左拳。(图301)
- 对手一不做,二不休,索性抓我左小臂向里叠压右臂, 一并缚死、按压,欲攻左拳。(图302)
图301 图302
若我反应不及或不谙此道,即可出现死招,结果是显而易见 的。(图
303)
- 接上势,给自己一次“活”过来的机会,用“按头起 尾”的决窍,抽右手回护。(图304、305)

- 我右掌在内门轻格后,旋即抢攻对手中线要害。对手感 知有变,迅速拍击我右拳,并成“一伏二”缚压我双臂。(图 306 ~308)
若我反应不及时,又将重蹈覆辙。(图309)
- 毫不气馁,重新来过,我再次启用“按头起尾”之良 策,及时抽出左手回防。(图310)

- 此时,有两条路可循环继续:
我左摊手感受其拳力过猛,遂化膀手将其拳推卸于一 边,我右手、对方左手成护手回收颊前。请注意此情形与5略 同,唯左、右膀不同而已。(图311)
(1) 双方互为拍捋、冲捶、膀手拦截。
(2) 任一方用斩手,破膀手阻挡,继续互搏。
以上,我们可以充分看出:过手动作简捷、朴实明快。像对 弈中国象棋一样,拼的是智谋“尚巧不尚力”,死棋可以活解, 循环往复、变化无穷。重要的是凭双臂感知对手用力情况,不抗 蛮力,对方力来时,我“溜走”;力走时,我甩手直冲,犹如竹 子覆压后的弹性势能一样,深具东方阴阳相克相生、互为转化的 辩证哲学思维,令世人所津津乐道。
回顾一下,此章节我们习练藕手对搏用意何在?
- 学会掌握拍手的时机。摔法与柔术
功夫哲学原理
取消武术体系中的界限,格斗就永远新鲜,充满活力。
JKD是没有体系限制的,真实的格斗一般规律是“远踢、 近打、贴身摔”。就如现代战争不同距离会使用不同的武器一 样,远距离常用导弹,近距离人们更喜欢用阻击步枪。为了使 JKD更为实际,当年李振藩宗师还研究了中国功夫摔法、柔道、 柔术、西方摔角等等技艺。
在依鲁山度一脉传承的JKD体系中,格雷西柔术被列为显 著位置。据称,它是当今最强的擂台格斗术!它经常称霸于 “极限格斗”、“终极格斗冠军赛”。这种柔术在擒摔之外允许踢 打,但又限制打击要害。但JKD也不是很热衷于台上决胜,这 其实是实属不得以的下策,只能算是完善全面格斗的技法而已。
自我训练摔技有些难度,对场地有所需求,一定要做好自我 保护,防止意外受伤!
一、自我保护性练习——前倒
动作要领:两脚自然开立,与肩同宽。双手张开,以两脚掌 为支点,整个身体呈一斜面向前倒下,双掌呈“内八字”主动 着地,掌根先触地,迅速缓冲过渡到双肘,除手肘、脚掌外,身
.弟姚零就菲理 廊•署
第十四章摔法与柔术
体其他部位悬空。(图315 -317)
图317
重点体会:以掌根为接触点,上身主动扑地,缓冲过渡到双 肘。
作 用:防止实战或对练时身体被动前倒而摔伤。
二、自我保护性练习一侧倒
动作要领:
- 从两腿略蹲成马步,双手半握拳开始。(图318)
- 右脚提起、前伸,双臂向右后方抡臂。同时整个身体呈 斜面向右下方侧身倒下。(图319)
- 右小臂以掌根先着地,迅速缓冲过渡到肘部,左掌同时 在右腋下以掌根着地挺胸、挺胯、侧身。左腿弯曲踏实,右脚掌 外侧撑地,目视侧方。(图320)

重点体会:动作一气呵成,右脚前伸、挺胯、抡臂同时完 成。
作 用:防止实战或对练时身体被动侧倒而受伤。
三、自我保护性练习——后倒
动作要领:
- 从两腿略蹲成马步,双手半握拳开始。(图321)
- 右脚掌勾起上踢,同时两臂向两侧张开,勾头、挺胸, 身体呈一斜面向后倒去。(图322)
- 以肩背及双掌、小臂一线着地,挺胯、勾头。左脚始终 踩地,右脚因惯性伸于空中。(图323)

重点体会:
1-勾头保护后脑。
- 倒地要干净、利索。
作 用:防止实战或对练时身体被动后倒而摔伤。
四、低逆勾踢摔
动作要领:
- 我以四分之三右警戒势为例。(图324)
- 对手向我上盘施以右扫踢,我右脚及时上步前靠,左脚 跟进,身体略偏左。(目的接近对方扫踢发力之根,不致踢伤自 己),同时,右臂在上,左臂在下以尺骨一侧迎挡其小腿近膝部 位置。(图325)
图324 图325
- 上动不停,左臂上捞抱其右腿,右掌覆手挥砍其脖颈, 下面右腿及时挺胯用低逆勾踢扫其支撑脚,令其栽倒。(图326、 327)

重点体会:杀颈与逆勾踢协调完成
作 用:对付对手疯狂的扫踢施以摔技,可极大挫伤对手的锐气。
五、抱单腿投胯摔
动作要领:
- 我以四分之三右警戒势示敌。(图328)
- 我向对手头部虚晃一拳,借其恍惚之际,右脚迅速上步 接近于对手前脚,右脚同时跟进,身体重心及时下降,臀部略 坐。左手顺手抄抱并挟起其右腿膝窝处,右手掌同时按压其右腿 胯部,两手形成合力,将其向后仰面跌倒。(图329 ~331)

重点体会:为防止抱腿时对手反应施膝,我潜近对手时要有 高抬双臂防备性动作。
作 用:因对手右腿(前腿)离我方距离较近、较易接 近对手施摔,所以抱单腿施摔比较常用。
六、十字固
动作要领:
- 敌我双方均以右势对峙。(图332)
- 对手一记前手(右)直拳向我劲袭,我左手摊防的同时 右标指闪电戳击其眼。(图333)
3-我左摊手化勾手拿其右小臂,左手攀拉其颈。同时撤右 步,施以迎膝,继续扳压其颈,顺式将其涮倒。(图334 -336)
- 拉转其右臂,使其仰卧于地,我左小腿横压其颈,并以 大腿为支点,双臂合力反拧其右臂,右脚侧蹬其肋侧,最终成功 实施“十字固”。(图337)

重点体会:我以半圆形方向扳摔对手,无形中我与对手在运 转中交换了位置,即对手倒于我对峙时的位置。
作 用:在地面擒锁制服对手。
七、地面侧面锁颈法
动作要领:
- 我以四分之三右警戒势示敌。(图338)
- 对手上步右摆拳向我头部袭来,我左手格开,并内旋勾 拿对手右腕,顺其臂上滑抓牢大臂外侧,右手挟抱对手颈部。同 时配以右脚上步,向左后方转身,臀部下坐并贴紧对手胯部,左 脚及时后撤,形成双腿并拢弯曲、蓄势待发之势。(图339-341)
- 我猛撅臀发力,将对手鱼跃甩出,我右臀紧夹住其颈不 放,我被动倒于其身侧。左肘顺式一击后,双手合力扣紧持续用 力锁死对手,直至其投降为止。(图342-344)

重点体会:撅臀发力与夹抱脖颈甩动同时完成。
作 用:借对手冲势,锁压对方颈动脉,令其憋息而投 降。
第十五章组合动作与击靶
科学训练原理
拳脚的空击固然可以练习技击动作的速度及流畅性,但若 将空击动作直接作用于人,还要借助手靶等一些工具进行模拟 性实成练习。将实战中对手可能会有的应激反应做编排,进而 引诱对手向着自己平时预演的方式进行,借以提高把控成斗局 面的能力。纵然格斗会激烈纷呈,那也是平时冷静心智沉思实 践的结果。
JKD组合动作与击靶有两个主要特点。
- 动作体现更加机警与细腻。这是无规则街头实战性质决 定的。整个动作大多富含低踢、勾漏手、擒拿等,体现了粘连不 丢、一气呵成的战斗理念,以主动控制对手为先导的战术思维。
- 将“靶”喻活。充分调动习者创造性思维,把“靶”喻 为手臂,也可喻为攻击目标。来回演化中,让习者恍若进入实 战,最大限度贴近实战情景。
值得一提的是:勾漏手是李振藩宗师最擅长的得意技法,它 直接受益、提炼于泳春手法。勾即是刁拿、搂手,漏即第十三章 “耦手对搏”中的拍压。
另外,本章节的组合技法,只供习者参研,世上本没有在实 战中一成不变的所谓绝招,可贵的是习者要以“顿悟”实战 “法门”为上!
截击后手直拳,肘膝反击加投胯摔
(一)组合

(-)击靶
陪练要在理解动作的基础上,“给”靶到位。持靶稍加点 力,拿硬些,可以调动训练气氛。每次施摔不必次次真摔,体会 动作到位即可。

二、对付左势对手,用勾漏手
(一)组合

(-)击靶
陪练换靶要快,以此带动习者对动作应变的快速反应。(图 364 ~368)
图364
图365

三、对付右势对手,用连环漏手
(-)击靶
我前腿勾踢属于试探性攻击,示对手反应相机而动,不宜死 搬硬套
第十六章击打活靶
科学训练原理
上一章我们研习了用组合技术打固定靶,随着技术水平的 不断提高,以及对JKD踢拳功夫的理解日益加深,这种固定 击靶方式显然是越来越不能满足我们对技术日臻完善的渴求。 于是我们选择了击打活耙,它更能真实的模拟实战,培养我们 在稍纵即逝的瞬间迅速捕捉战机。宗师告诉我们:平时训练越 贴近实战情形,实战中越有可能表现非凡。
另一方面,空击动作标准定型以后,多击手靶:一者可以 提高自身习武的兴趣;二者可以提高踢拳的出击速度;三者可 以激活实战中反应速度。
先从简单活靶开始。
陪练先如图382藏靶,然后突 然机动亮靶,借以真实模拟实战对 抗中对手下意识暴露的空当。陪练 在这个训练环节中,起到引导习者 将常用踢拳有机运用的作用,同时 要充分体现给靶的不可预测性和技 击合理性,注意给靶不宜过多,通 常3 ~4个即可。击靶要有节奏感。
习者在此环节亦要眼明手快,
系小席依非理部拳,
但也不宜过激抢靶,做到靶位不亮,不出动作。预判靶位要准 确。一般说来,靶面朝向侧方(相对习者而言)宜出孤线踢拳, 靶面朝前出直线踢拳。要求立足街头实战,放弃虚幻不实的表演 招式。多练低踢,因为大多数人下盘都比较空虚,高位做为补充 即可。以下动作仅供参研。(图383 ~386)

练习了简单反应击靶,感觉还是不够贴近实战反应,那我们 只好拿出“压箱底”的绝活——复杂反应击靶。
请看例1 (图387 -393)和例2 (图394 ~ 399)。细心的读 者在这两组连续照片中能看出:所谓复杂反应击靶,是陪练员从 单纯的持靶者角色跃入对抗者,在我尽情击靶正酣之际,冷不丁 伺机反击我发招时暴露的空当,借以培养我攻中寓防、攻守一体 的自由转换能力!
图387

从以上反应击靶训练中我们可以得到深刻启示:JKD更着重 灵敏的反应速度,恰到好处地截击对手,同时不忘抓住对手破绽 猛力回击。因为只要你出招,就有空当可乘。将对手各种发招情 况下可能暴露的空当,研模已尽,形成体能、自动化的下意识反 应,则这种动作早已成为你身体的一部分。挥手之间,自当是深 究苦练之后的洒脱!
假动作与诱敌
功夫哲学原理
看的李小龙电影越多,越能感受到宗师的打法风格里透着 神秘东方人的智谋与技巧。在西方人的视野里英雄是施瓦辛格 式的肌肉猛男,搏斗的动作充满着粗犷与野蛮的力量,通常以 压倒式硬击风格著称。而我们东方人更欣赏——两强相遇,智 者胜的英雄。正如李小龙所说:“搏击不仅仅使用手或脚,更 需要动脑筋,以智取胜!”
在智能打击对手的方针指导下,假动作被智慧性的运用提到 了首选。假动作通常是在双方对峙不下、彼此水平旗鼓相当,或
对手严阵以待不易纵深进攻时经 常用到。诱敌也在其列。假动作 和诱敌都是在用心观察对手癖 好、习惯性反应上做“文章”, 目的是摸透对方心理方向,顺水 推舟,加以欺骗,获得对手错误 的应激反应,从而为我方所用, 得势不饶人,直捣黄龙!
JKD踢拳里常用的假动作
有:指下打上(图400 ~403)或声东击西(图404 - 406)

JKD毁灭性重击阐秘
如何练毗枯拉朽般的打击力,是每—习武者梦寐以求的上 乘武技。习武的宗旨无非是以最少的动作、雷霆万钧的一击表达武 者内心正义的精神诉求,在外表现为令众目羡煞的胜利者。这就指 引我们要为此进行心灵极高的孕育与肉体发挥至极限的锻炼!
宗师有生之年在美国共开办三间“振藩国术馆”:第一间是 西雅图武馆,助教是日裔木村武元大师;第二间是奥克兰武馆, 助教是严镜海(1972年12月去世);第三间是洛杉矶武馆,助 教是依鲁山度导师。虽说“振藩国术馆”招徒是华洋开放、全 面授业,但私下里宗师还是要求依鲁山度导师不要将诸如寸劲 拳、重踢随便教人,他要用不断晋级的方式择取品德好、天姿高 的徒弟进行秘训,一者可保证JKD高手的训练质量,二者可防 人品不佳的弟子掌握秘技别有用心。
而时针跨度的指示为:公元2009年仲春,宗师冥寿69年之 际,当时下各种武技交相辉映、扰乱心性、炫人耳目之时,JKD 正以它独有的“哲武”方式,继续宣告着人性之花的尽情绽放, 从此,简单挥洒着魅力,平凡亦闪烁着光芒!——这就是武术之 根本、启人于智慧、以武载道、全真全能的实用功夫——JKD屹 立于功夫世界的生命坐标!
让我们继续沿着李小龙武功生命的足迹,唱响青春激昂的旋 律。但这一切均要从掌握宗师无与伦比的劲爆发力秘技开始,深 悟之,珍视之
一、垫步侧踹
垫步侧踹(图423 ~ 426)是双方对峙时,潜步接近对手突 施重踢的常规方式。陪练持靶时侧身,以稳固姿势抵住重踢。还 可以在此时呼气,拉紧腹肌,借以锻炼自身抗击打能力。

重点体会:右脚垫步要快,扭腰、挺胯,整个动作即快又要 有力。
作 用:洞察摸清对手动向后选择其易暴露的胸腹空当重 创之。
二、疾步侧踹
动作要领:
- 从全侧面右警戒势开始,右手一记挂捶向侧方打出,同 时右脚前跨一步。挂捶的冲击势能带动身体前行,左脚交叉飞驰 于右脚后侧,两脚略腾空。注意左脚掌先着地,脚跟随后,右膝 高抬。(图 427 ~ 430)
上动不停,当左脚跟踏地的同时,右腿踢直。(图431 ~ 433)

重击阐秘:步落足踢剖析
宗师的疾步侧踹是不用武器格斗的主要痛击方式之一。其最 隐秘的技术细节是,当双脚离地,身体略腾空时,就预示着身体 重量重新调整。而此时,先落脚掌,缓以脚跟着地,可以有效的 将身体向下的势能推向、转化为右脚攻击的动能。另外,左脚及 时紧戳地面形成的“刹车力”,也是不可低估的力量。不妨想想 高速飞驰的汽车猛然间刹车带有的冲击力。
综上所述,宗师疾步侧踹有以下发力特点:助跑、步落足 踢、辅以摩擦力,可谓三力合一,能技压群芳,技惊四座,令武 林人士谈“腿”色变!
浏览69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