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对方较强壮或灵活,一时扳颈不下时,可采取运 动战,即前后左右拖拽对方,破坏其步法与平衡(同时也可 以膝招不断剌其腹部或大腿),消耗其体力,然后再乘其失去 重心无法反抗之际,强制扳低其头,发动决定性的攻击,当 然,如果不欲与之久缠,则可猛推,趁其失衡,立即以肘、 膝或踢击追打,也是绝妙战术。另外,在箍颈膝撞程中, 如发现对手善于防御,不利施展时,可顺势釆用别腿扭颈摔 法将对手扭倒,使其倒地而达破势夺气之目的(图280、281、 282、 283)0

视情况不同,箍颈撞膝可以冲膝、上膝或刺膝任一膝 法配合行之。双手下缠对方头颈时,原则上蘂将对方头窥部 拉向冲膝腿的膝尖方向(即用膝的一侧)。切€上缠下拉与向 上撞膝动作必须一致,如此方可利用两股反向冲力,取得数 倍的膝撞劲力。

图片118 图片117

反击,且无法防御。有时,也可借势将对方拉倒。箍颈之 法,对付颈力不足者,效果尤佳,无需动膝,仅以反复的缠 颈拉拽力量,就能使其支持不住而晕厥。在无限制格斗中, 前面我们所介绍的双手箍颈发动膝攻的打法,由于其属正面 纠缠,自身暴露面积大,因此在没有要害攻击限制的场合, 遭到对手凌厉反击的可能性极大,且对手反击的手段极多, 防不胜防,对此应有清醒认识(在后节《如何破解箍颈膝 撞?》中我们将有详细阐述)。若无绝对把握,容易使自己陷 人纠缠的双手正面箍颈膝撞打法,在无限制格斗中是不使 用的。在无限制格雄中值得提倡的箍颈膝撞式打法,是那些 无需过多纠缠,能随攻击或防御之后获得的机会,迅速加以 运用的简单、直接的变通打法。比如双手按肩,或单手按颈、 肩发动膝撞的变通用法,即为无限制泰拳提倡的实用技巧 (图 284 , 285)

图片119 图片120

(图286、287、288、289)为双手扳低对手双肩施 以上膝冲顶的连续技术动作图解。具体运用时,先向对手外 侧跨出一步,接近对手同时躲开对方重武器攻击范围,同时 后手以掩手方式直伸向前攀住对手最靠近的肩膀。不停,另 -一手迅速跟上攀住对手之肩,双手同时用力扳肩朝下扳压, 迎着对方前俯之势,直线向上提膝,以上膝猛击攻击目标 (如腹部、心窝等),必予对手以重创。一击成功之下,你既 可以连续膝撞,也可施以凌厉肘打。

(图290、291、292)为主动运用的单手攀颈膝撞技术。在格斗中,寻机主动逼前一步,以前手向外拨开对方的 前锋手,(打开其防线动作必须坚决果断,快速有力,且在此 过程中,提高后护手防止对手反击,)然后顺势以后护手前伸 攀住对方后颈部猛力下拉(也可配合后足向后撤步动作同时 进行。此一动作一可以加强扳颈之力,二可加大后足向前冲 膝攻击的间距,以使膝撞产生巨大的破坏力,)不停,迅速而 有力地发动膝攻,猛击手低位和中位躯干重要目标。

图片123 图片121 图片125 图片124 图片122

 

(图293、294、295)为盖肘防御对方摆拳的同时向前跨步逼近对手,以一手攀住对手出拳臂同侧之肩(或颈 部)。在用力下压扳肩同时,施以冲膝反击。相对于前组单手 攀颈膝撞技术,此组技术系从对方内侧施技,但它们的共同 特点是攀颈或肩之时,一足向对方前足之外侧斜进一步,从 而找到最佳的角度和位置。

提醒:箍颈膝撞打法不适宜1人对多人场合。

箍颈膝撞的训练除空练外,在基本掌瘛术的情形 下,可与同伴配对迸行箍颈膝撞练习,体会撤步拉颈和提膝 顶撞的类似蛹动的节奏感、发力感及技术整体的连贯协调性。 在练习中,同伴双手肘臂平行贴放作为膝击目标,练习者只 需以适宜速度适度发力,反复练习即可(图296、297、298)。 还有以下练习推荐给习者:

图片126

箍颈时手臂必须有劲,因此平时应增强腰背、颈部和手臂力量练习。

如果有力量、身高大致相等的同伴,可练习双方互 相攀颈,以臂力和身体移动(即练习中不可采用摔、绊之 法),令对方失重的角力练习(图299)。此练习財训练近 战触觉和感知力,以及身体灵敏性、力量、耐力均有一举数 得的效果。  

图片127

以脚靶练习箍颈撞膝(图300、301、 302、303、 304、 305、 306)。

以沙袋练习箍颈膝撞。(團307、308、 309、310、 311)为一组从掩手冲膝顺沙袋荡出之势,转为紧贴_袋的箍 颈膝撞练习例。在沙奪的箍颈膝撞练习中,双手抓紧沙袋两 侧猛力下拉与提膝冲顶要词步完成。初练时,可_、右膝一 膝一膝地以适宜速度有节奏连续出击4较熟练之負,即应加 快速度,增加连环出膝的频率。箍颈膝撞沙袋有两个基本方 式:一个是借冲膝顶撞的力度,让沙袋自然荡出(但手仍应紧贴沙袋两侧),然后用力后拉迎以膝撞,例如本例圈解的前段练习动作。第二个方法就是双手紧紧抓住沙袋上端,一 如紧紧箍住对手之颈,控制它不让它向后荡出,同时收颂低 头,以前额抵住沙袋,一如顶住对方头侧以限制其动作般, 连续出膝猛烈顶撞(图312)在实战中,前一个方式往往是 发动箍颈膝撞的开始状态,后一个方式则是得手之后,牢牢 控制对手,以求最终以膝撞结束战斗的打法。

图片130 图片128 图片134 图片129 图片132 图片133 图片131

破解箍颈膝撞的要诀

箍颈膝撞在格斗中具有极强的攻击威力,正0海如此, 人们对于如何破解箍颈膝撞研究得深、透,方法多样:

抱腰别摔式——如果被对方双手箍缠颈部时,可以立 即以一足大跨步于对方前腿的侧后,并以大腿内侧贴紧其大 腿外侧,同时双手抱其腰,头贴其身。这样,你就处于极好 的防御位置,对方无论箍颈下扳或者起膝,都因垒伺不足而 失效。此时,即可以自己与对方贴紧的腿作为封别对手*腿 的支点,同时双手抱腰,借助顺时针扭腰转体下压之力将对 方摔倒在地。(图313、314)。

图片136 图片135

别腿抱腰式

当对方施展箍颈技术时,琦先以欢手 撑其双肋,直颈正身不让对手下扳,然后如前例一般,立即跨步 至对方侧后,抱腰贴身使对方无法起膝。此时,即可施展泰拳 辅招技术的“巨人掠美”一招,双手用力抱腰上提,头部额猛 顶对方胸部或下巴,上体用力前压,以类似中爵散.的折腰摔 动作迫使对手仰面后跌而受重创。(图315、316)。

图片137 图片138

若对手机警,在你尚未抱腰时即松手搭肩拉开间距起膝 时,即可直接直上提后膝封顶对方动膝同侧騰胯,将其膝拒 于外围(也可中线直接提膝冲撞对方腹部,攻守兼备)。因为 在你侧进之时,双腿拉开,使后膝拥有足够起膝空间,而此 时后腿又稍处侧面,可直接略呈对角线状从内侧封阻对方膝 撞,从而始终占据主动(图317)。当然,在具体执行中,必 须反应敏捷,应变极快,方可达到处处占先目的。

在格斗中,对付箍颈膝撞时,即便无法及时采取上述攻 守一体的破解技术,只要立即跨步上尊,与对方身体紧贴一 处就可暂倮无恙,部后再采用其它方礙反儀_圈318、319)。

图片139

侧向走圆破解法——这是应用十分广泛,以破坏对手平衡为主要目的的实用技法,前面我®已有详细图解。这里, 在对缠中,由于对方双手占据内围优势,抢先得手,因此习 者不与之硬抗,而是首先保证颈直身正,平衡不失,尔后在 对方箍颈向前打膝瞬间侧移,使其错失目标。不停,双手立 即抢入内围位置,备嚴向侧后弧形大幅度转体拉转对手,配 合箍颈下扳动作迫使对手失衡,随以箍颈膝撞反击对手。(图 32)、321、322、323) 0

图片140

推撑式破解法~—当对手箍颈,一腿后撤欲使膝撞 时,直颈立腰抗住以免被其扳下,同时降低身体重心,双手 成掌直伸,拇指靠近掌根贴在一起猛推对方腹部或双掌分别 撑拒其腰髋部。如此即可有效阻止对手起膝。倘对手竭力向 各个方向企图摔倒你时,只需顺对方之势移动,即可轻易保 持平衡(图324)。之后,寻机以膝撞反击向上推托对方肘 部解脱,顺势以拳、肘反击。

图片141

短兵破解法——也就是直接运用近距短拳或膝撞直接 反击对方的打法。(图325)是在对方起膝时,迅速侧身闪开 对方膝击范围,同时一手拨挡,一手以勾拳猛击对手裆部 (仅限于无限制格斗)、下腹部或心口窝。当然,最好是在对 方刚上手未起膝时直接反击。(图326)是直接以上膝以攻为 守„ (图327、328)为对方趋前箍颈时,以前手直伸推阻对方 前肩或颈部,限制其近身,然后运用冲膝或上膝反击。(肘打 和勾拳均是可采用武器)。

图片142

长兵破解法——当对方伸出双臂欲进前箍颈时,可直 接直蹬对方大腿部(图329)予以封阻。在无限制格斗中, 可直蹬或前踢对方裆部,一击必杀(图330)。

推肘式破解法一隹被对方箍颈时,可以一手从内侧 对角贴抓其颈,并以腕、臂推挤其头使之后仰无法发力,同 时以另一手推托对方同侧手臂之肘解脱。不停,当托开对方 手臂之后,侧步走圆至对方身侧,并顺势向下带其臂使之失 衡,同时以膝撞反击对手的心窝、腹部、肋部或下裆要害。 (图 331、332、333)。

图片143

膝防与扭摔结合破解法——在箍颈缠斗中,如果对方 稍占上风,可先采防御之式,即从对方动膝的内侧直接提同 侧的膝封阻防御。对方撞左提左膝,撞右则提右膝,简单直 接,通过与对方贴身的感觉来敏锐察觉对方动勢并及时予以 防御。随之即可乘对方起膝瞬间,重心集于支撑足,心理: 专注于攻击之时,以侧向走圆动作扭摔对手。(图334、335、 336、337)为一组双方互相箍腰膝撞的破解反击法^原理与 破箍颈膝撞一样。

图片144

无限制式破解法——按“哪里近直接反龟哪里”的原 则,不与对方纠缠,直击对方致命要害,从贈一击奏效。(图 338、339)即为对手在上方箍颈之时,直接以空出之芋凌厉 掏裆,必可重创之。由于双方极近,而对方看不到下方,几 乎不可能及时反应并防御。另外比较凌厉毒辣、实效显著的 一招就是:乘对方双手扣颈之时,用头额直撞其脸面,使其 口崩鼻折,面破血流而败退。这就是擂台式破解法与充限制 破解法的区别一前者需在规则允许范围内用技,只能以缠 斗技巧破缠斗技巧,而后者仅仅是直击要褰,直接生效!

图片145 图片146

第三节无限制泰拳肘膝互逆合成训练

现代泰拳认为近距的肘膝合用最具威力。无限制泰拳体系强 调肘膝组合招式的娴熟应用,闪为近距离的上下合攻,效果楚决

定性的。其技术要旨在于自然、连贯、流畅。

练习1前侧肘膝合成练习

即前手前腿一侧的肘膝组合招式练习。

准备——格斗势

完成前手平肘

完成前腿冲膝

完成前手挑肘

完成前腿冲膝

完成前手斫肘

完成前腿上膝 如此反复进行。

练习2后侧肘膝合成练习

按练习1相同程序,反复进行以下组合练习。

后腿冲膝/后手平肘

后腿冲滕/后手挑肘

后腿上膝/后手斫肘

练习3前引式肘膝合成练习

按前述相同程序,反复练习以下组合。

前腿冲膝/后手平肘

前腿上膝/后手挑肘

前腿冲膝/后手斫肘

练习4后引式肘膝组合练习

按前述相同程序,反复练习以下组合。

后腿冲膝手平肘

后腿上膝手挑肘

后腿冲膝手斫肘

提示:业余有时间习者可做肘膝的自由组合练习。

实用指南:如何防御反击膝撞

在泰拳中,防御肘击和膝撞等短兵攻击的基本原理是一 致的。具体的防御反击技术在“如何破解箍颈膝撞”以及以 肘御膝的小节中已有部分介绍,这里我们仅图解其它数种实 效的对付常规膝撞攻击的防御之法:

阻挡式防御反击法——在对方膝击路线上,沉肘屈臂 贴身形成一“铁壁”,同时以空出之拳或掌直击对手动膝同侧 之肩,必可使其立即失衡,以利后续反击。(图340、341)均 为阻挡击肩的防御反击实例。

图片147

闪避法——直接后撤或侧步闪开对方膝攻范围即可轻 易防御,于此同时(图342)或之后,以拳、肘、腿、膝任 何武器反击(视间距和角度而定),均顺理成章。

阻击法——可参见对于肘攻的长兵阻击法6但凡发现 对手擅膝,即可拉开间距,抓其预动而阻之。

图片148

拨格、拍按式防御——采用拨格或拍按式防御技术对 付冲膝、上膝等直上、前冲型膝技是十分有效的,它可轻易 令对手的膝击偏离方向,从而为反击,如拳打、足踢、膝撞、 肘击创造最好的机会。不过,最好的拨格和拍按防御方法是 从对方动膝外侧施技,这样使对方另一膝无法及时续击,安 全性好,反击位置亦佳。(图343、是以前手拨格防御上 膝,接以低位扫踢反击。(图345、3拍)是以后手拍按推挡开 对方膝击,使对方形成背势,续以后腿膝撞对方后腰目标。 (图347、348)是以前手从外侧拨格对方动膝大腿底部致偏, 接以后手平勾拳反击。以上诸法均为易用凌厉技巧,习者可 与同伴反复配对练习,以求娴熟。

以膝对膝法——前面曾介绍了内围缠斗中,从内侧直 接提膝封阻对方膝攻之法,这里介绍的,则是直接以膝攻来 破对方的膝攻,以攻为守。(图349)是对付不顾时机、间 距,盲目提膝扑击的对手时,上边掩手扑面之际,下边直接, 以冲膝攻其腹部,破敌半势之中。实际应用,反应必须准确、敏锐,而动作快速流畅方可成功。(图350)是对手上手箍颈 欲起膝之时,抢先以剌膝反击对方大腿肌肉,防其起膝并予 创伤。在无限制格斗中,更可直击其裆,一击必系。

图片149 图片150

推肩掏腿摔法——若对方起膝较高时,上边一手猛推 对方动膝同侧之肩,一手从上到下从内到外、从对方动膝膝 弯下绕出掏腿托举(图351),破其膝击同时可向后摔之。

图片151

第四节无限制泰拳基本踢法训练

一一关于踢法的知识

数个世纪以来,泰国人就已将踢法作为战胜对手的最长 的重型武器,因为踢击所产生的毁灭性打击力,恐怕是人的 肢体所能发出的最大、最长的攻击力了,所g力大、控制范 围广和隐蔽多变的踢击优势历来为中外拳家重视。

无限制泰拳基本踢法包含了现代泰拳初级踢法前踢以及两大 代表踢法.•蹬踢和扫踢(胫踢)。其中扫踢被公认为是现代擂台 自由搏击最厉害、凶猛的主动攻击技法之一。在这三踢之中,前 踢攻击路线是从身体中线发出由下到上的,蹬踢属正击直线型路线,扫踢则是侧击弧线型路线,在自卫格斗中,它们各具其妙且 能互变互补,高效实用。其基本要领是:

出腿时要充分发挥腰部和臀部力量踢击。也就是说时时 注意转腰调髋用臀,以身带腿,全身上下协调一致的鞭打式踢 击,才可使踢击达到最大的力度和杀伤力。

上体和动腿要协调。正确姿势是踢出的腿应与同侧髋、 肩成直线,而扫踢则要求动腿和上体成一直线,同时上体反方向 侧倾45度左右。初练时,如感觉动作做不到位,可以扶撑物体, 慢动作反复体会练习,也可摆出正确的完成姿势练习控腿,体会 各部分肌肉用力和平衡感觉。

注意重心稳固。踢击要有力,必须有稳固的基础。因此, 腿踢出时,臀部应当位于支撑足的正上方,如此方可形成正确的 重心平衡线。另外,支撑足在发力瞬间应下踏并贴紧地面,以保 证稳固和发力的充分。

如出拳般,出击腿踢出后,应有适度的放松,在即将击 中目标时,再猛然加速紧张发力,使攻击目标成为踢力的聚焦 点,则不仅攻击力大,且可产生入里透内的穿透力。

无限制泰拳踢击以人体中、下段为攻击目标,不发过胸 的髙踢。如此,省时、省力、易出、易收,安全难防。因此,无 限制泰拳三踢分为下三踢和中三踢。

踢击时,一要慎重,需择时而动,二要注意上下配合掩 护,三要果断、坚决、忌犹豫。

7•用腿击敌,双手需保持放松状态和严密防护中上段的姿 势,切忌随意放下。如此,方可攻守兼备,随时可以配合出手。

低位攻击时,手部前伸有虚晃、佯攻、推撑、格挡等掩 护和攻击作用。

练习1前后下段前踢练习

准备——格斗势

重心移至后(右)足,前(左)足足跟抬起,略屈膝回 收(图352),前(左)手前伸,支撑足膝部略低,前(左)足 迅速勾脚尖挺膝向前踢起,左髋略前送助力,高不过膝,呼气发 力,力达前脚掌,眼视前方(图353)。

图片152 图片154 图片153

练习2前后下段躂蹋练习

准备——格斗势

重心移至后腿,前(左)足屈膝提起(图355),同时 勾脚尖,左髋前送,身略右偏,迅速挺膝向前下方蹬踢,呼气发 力,高不过裆,力达足前掌(图356)。力尽后,立即取腿屈膝 成(图355)姿势。

图片155

恢复格斗势,预备下动。

重心移至前足,后(右)足屈膝提起(图357)勾脚送 髋,挺膝向前下方蹬踢,高不过裆,力达脚前掌(图358),力 尽迅速收腿屈膝。

恢复格斗势,预备下动。

如此反复进行练习。

图片157 图片158 图片156

提示:(1)低蹬主要用于在对方移步进身攻击时,或在对方 提膝踢击时,封截其动腿大腿、膝胫、腹股沟等部位,以快击慢 (图359),是巧用型腿招,以速度和准确为技术要旨。(2)其着 力点,也可为足跟或全足掌。(3)如用于全力攻击时,可将体重 前压,以蹬踏之诀出击。

图片159

准备一一格斗势

交错换步,前手伸出(图360)9重心移至右足,左腿 略屈膝,小腿向外斜45度提摆(图361),以右足前脚掌为转轴, 顺时针拧腰翻髋前送,膝部向内翻扣。同时左腿弹直向右斜上方 小角度踢出,足背向内翻扣绷平,踩部屈紧,呼气发力,意念力 达足背和胫骨下端,眼视前方,双手保持防护(图362)。

恢复格斗势,预备下动。

重心移至前(左)足,右腿略屈膝提摆(图363),以 左足前足掌为转轴,逆时针拧腰翻髋。同时右腿大腿带小腿,膝 部内翻扣,直腿向左斜上方小角度踢出,足背内翻绷平,紧踝, 呼气发力,意念力达足背和胫骨下端,眼视前方(图364)。

恢复格斗势,预备下动。

如此反复进行练习。

图片163 图片161 图片162 图片160

提示:(1)交错换步和前腿点地扫踢需连贯一致。(2)腰髋 部内转前挺、支撑足的轴转和直腿踢出应同步完成。即要以拧髋 带大腿,大腿带小腿如鞭梢般抽打而出,以形成鞭击合力。(3) 必须充分抒腰转输!拧转角度应超过扫踢攻击区域。(4)初练 时,动腿同侧手臂可反向挥摆助力,但另侧手臂必须髙抬,保持 防护。支撑足可直可屈。(5)下段扫踢以对方大、小腿肌肉、膝 关节为定位打击目标。可以攻止攻,先对方动作之前猛踢。也可 作为引腿和连招。

练习4前后中段前踢练习

准备——格斗势

重心移至后(右)足,膝部稍屈支撑。前(左)齦屈膝 抬起高不过髋(图365),迅即以膝关节为轴,大腿#小腿,立 腰送髋向前上方弹踢,高约与腰平,膝踩绷紧,足背细平,前手 伸前,力达足背或足尖(图366),顺势收回屈

恢复格斗势,预备下动。

重心移至前足,后(右)腿屈膝前抬,高不过髋(图 367),上体逆时针转动,立腰送髋前弹,髙约与腰平,后手伸图367、后腿提膝 图368后腿中段前蹋前,力达足背或足尖(图368),立即弹回屈膝。

图片166 图片165 图片164

恢复格斗势,预备下动。

如此反复进行练习。

提示(1)提膝弹踢和掩手应一气呵成,不可脱节。(2)攻 击力点在足背,用以撩裆。也可用胫骨上撩,或以足尖(穿鞋 时)足前掌为力点踢击腰腹、裆部。(3)必须弹性的快出快收, 以快、准为要。(4)近距用此技,可坐髋踢出,即髋不前送。动 腿同侧手臂也可向下挥摆助力(图369)。

图片167

练习5前后中段蹬踢练习

准备——格斗势

重心移至后(右)足,前(左)足提膝勾脚(图370), 收颏拉颈,上体略向右偏,臀部用力,左髋前送,同时,左足足 跟领先,大腿带小腿,由屈到伸迅速挺膝蹬出,高与腰平(或稍 高),呼气发力,力达足跟,亦可前脚掌下压,力达前脚前掌 (图371)。力尽立即收回屈膝。

图片169 图片168

恢复格斗势,预备下动。

上体略左转稍偏,.重心移至前(左)足,后(右)腿提 膝勾脚(图372),迅速由屈到伸,送髋挺膝快速前蹬,高于腰 平(或稍髙),呼气发力,力达足跟或前足掌(图373)。迅速屈 膝收回。

恢复格斗势,预备下动。

如此反复进行练习。

提示:(1)提膝必须过腰。支撑腿可直,可稍屈。(2)臀部 用力送髋动作不可过大,上体不可过份后仰。(3)远距发腿时, 可侧身送髋。(4)前腿蹬踢可配合交错换步,有节律跃动起腿。

图片170

中段蹬踢,可用于以攻止攻,阻遏对方进势(图374),也 可用于主攻或后续连招。凶狠、高效、实用。以对方腰腹部为定 位主攻目标。(6)中段蹬踢有两种用法:一种系全力冲蹬,重力 杀伤,作结束招式用。一种则以轻巧、准确为要,以攻止攻,或 作引腿。

图片171

练习6前、后腿中段扫踢练习

准备——格斗势

交错换步,前(左)腿迅速点地前摆,收髋、扣膝,上 体顺时针稍转并侧倾(图375),同时,用力拧腰调髋,直腿向 右斜上方踢出,高与腰平(或稍高),绷足背,紧踝,呼气发力, 力达足背和胫骨下端(图376)。

图片172 图片173

恢复格斗势,预备下动。

重心移至前(左)足,前(左)足前掌辗地外展,上体 左转,收腹,侧倾,后(右)足扣膝前摆(图377),同时拧腰、 调髋,直腿向左斜上方踢出,高与腰平(或稍高),呼气发力, 力达足背和胫骨下端(图378)。

恢复格斗势,预备下动。

如此反复练习。

提示:(1)上体侧倾时要直腰,臀部需收紧。(2)中段扫踢 以对方腰、腹、肋部为定位主攻目标。(3)要以腰髋拧转带动腿 部出击。动腿小腿自然提摆向前无需深屈膝。具体可参考下段扫 踢提示。(4)中位扫踢可攻可守,可做引腿,也可做后续连招运用。(图379)为中段扫踢破拳击。

图片174 图片175

实用指南:扫踢的练与用

泰式扫踢技术在国内有多种名称,比如“横扫踢%近来 比较流行的称呼叫“胫踢”,它突出了扫踢主要是以强有力的 胫骨部位作为着力点的技术特点。在泰拳古传辅招中,扫踢 的名称比较形象且富有诗意,被泰拳师为“老僧扫庭”。

泰式扫踢可分为低扫踢、中扫踢和高位扫§。高位扫 踢(图380)又称为斜踢。为什么呢?因为高位踢击对,为 保证最好的攻击实效,动腿与地面之间通常保持45度無。当 动腿即将击中目标之时,泰拳师往往会快速拧足,使足弓朝 向下方,以足背击中对方的颈后。准确一击,往注可致对手 晕厥。正由于在完成攻击瞬间,有疒个向踢击方尚略倾斜上 体,并拧动足背从上突然转向卞的斜踢轨迹(图381),因此 此类高位扫踢被称为斜踢,同时通被華拳界认为崖高位扫踢 的正确方法。不过,要准确地完成这_踢|运用者需f极高 的柔韧性和踢击技巧。

图片176 图片178 图片177

低位扫踢攻击实效大,隐蔽多变,有踢外侧(图 382),和踢内侧(图383)的分别,即踢击对手大腿或膝关节 内外侧之别。低扫踢可以做为扰乱手段使用,用以破坏对方 体姿,乱其节奏,牵制对方步法移动,从而使对方无法有效 攻防。低扫踢亦可用以主动攻击,无论单招运用,例如踢击 对方双足后部令其失衡(图384、385),或在对方踢击之时, 反踢其支撑足(图386),或者与拳、肘、膝、腿配合运用, 皆甚具攻效。由于泰拳师腿胫硬攻出色,其有力地扫击对手 腿部肌肉和关节部位,常常可造成对方腿肌失力,籾带拉伤, 肿痛难忍,于刹那或逐渐失去移行能力,导致战斗力下降而 致败。低扫踢踢缶快速多变,适与各种长、短武器匹配,立 体出击,杀伤力自然倍增!(图387、388)。

中位扫踢专攻对手腹部至胸部一段身体目标,常与对 手出拳攻击半途(图389)或攻击回收瞬间出招,令敌受创。 同样,也可单招连踢,或与其它攻击技术相配合,产生极佳的配合攻击效应。(图390、39!)所示为泰拳师棟用的踢拳配合技巧:即在扫踢动腿回收的半途,立即单腿支撑,发同侧 之直拳连击。由于变招连接极快,对手往往不及反应而中招。 习者不妨多练。

图片180 图片179

泰拳扫踢技术在无限制格斗中、在擂台之上,都是极 佳的攻击武器,但要真正掌握它,则必须下一番苦功。特别 是对无限制泰拳习者来说,在不如高踢潇洒的低、中位扫踢 技术上花费大量时间去练习,是绝对有惊人收获的。时刻牢 记:格斗无需美观。这里介绍几种有利提高扫踢水平的辅助 |训练方法:障碍式扫踢练习法——习者可选一个相当于腰部高 度的物体,比如椅子、小柜子等等,作为一个障碍物来练习 扫踢。最开始应原地练习(图392、393),较熟练后则可配步 练习。即从原地退后一步或数步,进行上步的扫踢练习。这 一练习有利于习者控制好中位扫踢的高度,形成清晰的动作 轨迹的空间概念,提高中位扫踢的协调性和准确性。

图片181

踢靶练习法——这是职业泰拳师经常采用的踢法辅 助训练手段。初练时,可以让同伴摆好固定的踢靶位置,供 习者反复练习原地的或配步的扫踢练习(图394、395)。进一 步则可让同伴不断移动,引导习者在运动中以扫踢追踢,从而提高习者良好的出腿时机距离感、节奏感及整体动作的协 |调性。对于增强攻击准确性和反应能力以及连踢技巧有很大 |好处(图396、397、398)。最后,可结合蹬踢(图399、400、401)、前踢以至拳打、肘击、膝撞做综合练习。

图片182 图片183

手靶练习-—手靶可做为扫踢以至泰拳技战术训练 的重要辅助工具来使用,这点将在下一章作图解阐述。

沙袋练习——这是扫踢训练必不可少的辅助训练工 具。练习基本程序也是从原地练习到配步练习,从单招练习 到连踢练习,最后过渡到综合的练习。(在下一章将结合其它 攻击技术进行综合的练习图解。)

威力练习——要提高扫踢威力,增强腿、腰肌肉力 量,腿胫硬度是十分重要的,前面我们已有详述。在此,为 习者再介绍两个无限制泰拳的腿部肌力补强练习方法。

①沙袋提撞行走练习——如(图402)般屈膝成弓步将 重型沙袋抱于胸前,接着如(图403)般以爆发力提膝站起, 后足提膝上顶沙袋底部坚持数秒,并顺势前落成弓步(图 404)。如此反复直线前进练习20米一组,每次练习3 ~ 8组。 此练习将全方位提升习者肌肉力量和上下肢体协调动作能力 (如箍颈膝撞)。尤其在增强腿部力量上有极佳助益。

图片184

半蹲静立练习 如中国传统武术的马步站桩,但更自由化和实战化。其姿如猛虎随时欲扑击猎物般,静中寓 动。此练习基本姿势如(图405、406),每次采取任一姿势静立至力尽为一组(或3分钟为一组,练习3 —5组。此练习将极大地增强腿肌耐力和支撑力,对于增强贴身的缠斗和摔跌冲击力有好处。

浏览534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