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太极拳-太极拳初段位训练与教学法


十、拳运用|走进太极拳-太极拳初段位训练与教学法





太极拳也具有防身的作用,重要的是平时练习中能带上 :攻防的含义。首先明白动作本身的攻防意图,然后才能在习练 :中带上攻防的意识c《太极拳论》中说、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 i人背谓之粘L这里的粘与走都要体现以柔化为主。以柔为守, i以柔化力,再转柔为攻。这里要善用巧劲把对手力量化开,叫 :“引进落空”,然后再后发制人,蓄而后发。太极拳在技击方面 !还吸取了孙子兵法中“形圆不败”的观点。孙子曾从圆形来考 ? 虑兵力的布置,有种阵法称为“山蛇阵”,敌方攻我,“击其首则 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太极拳推手也吸取 了这一原则,无处不有虚,无处不有实,虚虚实实,柔中寓刚, 变化莫测。



当然,太极拳的柔不是软弱无力,而是在动静变化中显示 威力。《太极十三势歌诀》主张“静中能动动犹静,因敌变化示 神奇能体现“蓄劲如张弓,发劲似放箭”。在环弧圆形的变转 中找准时机发劲,则是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以最集中 的劲力,达到最佳的技击效果。太极拳在推手中相互体会先化 后打和边化边打的高超的技击方法,而且太极推手比较文明、 比较安全。在单练拳套之余,两人推上手,更是妙趣横生,还能 增长防身的技能。



总而言之,太极拳的作用与功效是多样的与全方位的,还 有些作用与功效尚有待今后开发二它在健身、医身、修身、娱身 与防身方面都有十分可贵的价值,在进入全面信息时代这些



作用会更加显现出来。有人形容太极拳运动是“未来体育的一 束熠熠新光”是不无道理的。














注L曹文元:《太极拳练习的能量消耗》,载《武术科学探秘》,1990 :



年9月。 i



注2.张选惠等:《陈式太极拳的肌电图研究》,载《武术科学探秘》,I



5第 1990年9月。



注3.卫香莲:《日本神奈川地区太极运动的社会学研究》,载《福建 章 体育科技》,1998年1。月。



注4.龚永平:《太极拳对中老年人心功能及血液气体成分影响的研



究》,载《武术科学研究》,1993年9月。



注5.张昌律:《杨式太极拳合并药物治疗心脏病81例疗效观察》, Q 载《武术科学探秘>,1990年9月。



注6.许廷森:《太极文化推向世界是历史的趋势——介绍大极拳防



止捧跤的研究》,载《健康百岁之路》,1995年10月



进 太 极 拳



预备势



1.起势



(1)两脚开立



⑵两臂前举



(3)屈膝按掌



2.卷肱势



(1)右转侧举



⑵左转屈肘



(3)右推左拉



(4)左转侧举



(5)右转屈肘



(6)左推右拉



3.搂膝拗步



⑴转体收脚



⑵迈步屈肘



(3)左弓搂推



(4)后坐翘脚



(5)转体收脚



(6)迈步屈肘



⑺右弓搂推



4.野马分鬃



(1)后坐翘脚



⑵抱球收脚



(3)转体迈步



(4)左弓分掌



(5)后坐翘脚



(6)抱球收脚



⑺转体迈步



(8)右弓分掌



5.云手



⑴左转云手



⑵收步撑掌



(3)右转云手



:第



!—
i —
?章








浏览335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