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术习武练功500问


十五、初学太极拳,怎样入门?|中国武术习武练功500问





太极拳有陈、杨、吴、武、孙等拳式流派,锻炼者可以择其所 好进行练习。不过,初学太极拳的人最好先学“简化太极拳”。简 化太极拳釆取了杨式太极拳主要技术内容,去掉了原套路中过多重 复的动作,按照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原则编组而成。它既体现了 太极拳的特点,又易学易记,便于掌握。目前简化太极拳已在群众 中广泛流传,初学者可就地寻师学习,也可参阅“简化太极拳”的 ? 380 ?



图书自学。要学会这套太极拳,可以遵循下述几条原则努力学习。



动作规格认真学



掌握动作的正确规格,是学好太极拳的基础。初学时,要搞清 肢体在每个动作中的空间位置。比如一个动作处于完成姿势时,下 肢是什么步型,步幅有多宽;上肢是侧举还是前举;两臂之间的夹 角与躯干的夹角约多少度;手心是向前还是相对,等等。还不能忽 视动作的全过程,即肢体的运动路线,特别是对于那些姿势相同而 运行路线和方向不同的动作更要注意。如左揽雀尾中“按”的完成 姿势和如封似闭的完成姿势相同。其下肢同是左弓步,其躯干都保 持正直,其两臂都是前平举,高与肩平,宽与肩同,两肘徵屈,两 者都要求头向上顶,眼向前看。但是,两者在形成这一相同定势前 的过渡动作并不相同。象这种容易混淆的动作还有“野马分鬃”与 “揽雀尾”中的“棚”等,初学者在学习过程中要细细体会。



复杂动作分解学



太极拳的动作一般都比较复杂难学,初学时,动作往往做不准 确和不易协调。但采用分解学习就能逐步掌握。如“云手”,是两 手在体前交替划立圆和两脚向左侧方连续移歩的配合动作。初学 时,可以先原地站立,练习两手交替划立圆,然后练习侧向的移 步,再逐步过渡到上下肢的连贯配合。这样学习动作就会有序化而 提高学习进度。



基本动作反复练



太极拳中有一些基本动作反复出现。如步法主要有进、退、侧 移三种,抓住这三种步法反复练习,就能较快地掌握进步时脚跟先 着地、退步和侧移步时脚尖先着地,然后逐步过渡到全脚掌着地 “由点及面”的规律;从而掌握重心的缓缓移动,做到虚实分明。 还可以通过“左右搂膝拗步”和“左右倒卷肱”来提高前进、后退 时动作的连贯性与协调性;通过“左右揽雀尾”和“云手”来锻炼 腰为主宰、带动四肢的能力。






完整连贯,持之以恒



掌握单个动作和基本要领后,就应注意每个动作的完整性和动 作之间的连贯性。也就是说,在完成每个动作时,应该手随步开, 手眼相随,不能上动下不动,或者手动眼不随。在动作与动作之 间,不可出现明显的停顿,而要似停非停,衔接流畅。为了达到这 一要求,可以先把一套太极拳分成若干组来练。如简化太极拳,可 分 1~3 式;4 ~6式;7、8 两式;9 ~ 11 式;12 ?15 式;16、17 式;19 ~ 20式;21 ~ 24式等8个动作组合,分别迸行反复练习, 逐组提髙动作的连贯性。然后将几组连成段来练,最后再串成套。 这样,就能使整套太极拳的练习连绵不断,一气呵成了。另外,还 须注意动作、呼吸和意识三者的协调配合。所谓“意识引导动作”, 就是要排除一切杂念,把思想集中在练拳上。如“起势”,两手慢 慢前平举时,中指要有向上拉起物体的“领劲”感,两臂下落时, 两手要有缓缓下按的意念。所谓“动作配合呼吸”,就是随着动作 的变化,采取幵吸合呼、起吸落呼的呼吸方法。还应采取腹式呼吸 的方式,使呼吸深匀细长。在动作与呼吸还不能完全配合时,要采 用自然呼吸进行调节,不能憋气。



只要循着上述原则努力学习,“人门”并不算太难,难在持之 以恒。只有长年坚持锻炼,才能获得强身健体、祛病延年、陶冶性 情的效益。





浏览250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