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氏形意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注重精、气、神,丹田功能作用的调整、培育、训 练,视为立拳之本,使习练者能够得到技击、强身、性命双修的效果。
拳经云:“精养灵根气养神,养生养道见天真(天真指人体内的真气),内在养下 长生宝,万两黄金不与人”,指明了练形意精微的内涵。精、气、神是人类生命的根本。 《灵枢、本脏篇》中载:“人之气血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素问?上古 天真论》“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积精全神”的论述;道教“欲想不老, 还精补脑”;佛家“脐间聚气”等,都充分说明了练精气神对生命的重要,是性命双修 的必由之路。离开了精气神的培育训练,就失去了练内家拳的价值和意义。“精”是人 体中的物质,其功能作用是构成人体和营养人体;“气”是人类维持生命活动赖以生存 的重要物质;“神”是人精神、意识、知觉、情绪、运动等一切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 精气神是人体内脏功能活动衍生的产物和能量,其活动的基础是“精”,动力为“气”, 表露于外的则为“神”。精气神之间,内脏与精气神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缺一 不可。尤其是“气”,它是动力,是人体的协调、调度。练形意就是要练精气神,重点 练丹田,练“气”。武术古谚“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正是此意。练气离不开练丹 田。丹田,习武的人都感到很神秘,也都想刻意地去追求它。对丹田也有分歧意见:有 人说没有“丹田”,在人体生理解剖中找不到、看不见;有人认为“丹田”是人精神的 注意点,注意哪里哪里就是丹田;还有一种见解是“丹田”是人体内的紧张点,云云。 其实,祖国的中医学家早有定论,丹田是存在的,就像人体的经络一样,虽然用手和眼 摸不着,看不见,但可以感觉到。通过科研,它确实存在并有规律有走向地遍布周身。 我们应尊重祖国的中医学家千百年来的定论和内家拳祖师们在实践中的体会和结论,这 才是有道理的。下丹田在脐下(因它的用途大,多以丹田称之,去掉了 “下”字)主藏 原气(先天之气)和培育“真气”;中丹田在胸部膻中,是内外气的交汇点;上丹田在 双目之间向内的泥丸宫(最古老的拳谱称上丹田在双林树内,意指在左右两条眉之间), 是清气流动之所(省气时,由耳通鼻,将浊气从鼻排出,清气还于脑,疏通脑部犹如大 植物根系似的毛细血管)。丹田是人体的“气库”,蕴藏气之所,发气之源,一身之气的 流行运动的出发点。周流全身之气,发自于下丹田,而通过一定路线与渠道而归于下丹 田,周而复始地执行它的使命。故,尚氏形意结合道、佛两家的理念与祖国医学、力 学、物理学、经络学等理论,在习练的实践中逐步摸索出练丹田、练“真气”的一整套 方法和经验,功效奇特。《灵枢?刺节真邪篇》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 充身者也”,意为人们饮食所化生的营卫之气、内脏产生之气与吸入的自然之气相合积 于胸中(膻中穴、中丹田)形成“宗气”,“宗气”与先天原气融汇于下丹田,便形成 “真气”。尚氏形意就是靠“真气”使每一个动作、劲力由里及表,依赖丹田的变化、能
中ia册氏形意#■中ia册氏形意#■
中ia册氏形意#■
中ia册氏形意#■
量的施放动作方法,反催而出。李先生在《尚氏形意拳械抉微》一书中说:“须收头顶 和气沉丹田,是利于上通三关(周天督脉的尾闾、夹脊、玉枕)下固灵根(丹田)”; “龙折身中的顺胯、拧腰,它会助长丹田的发劲,并贯达于四肢”;“调息归根,意注丹 田,小腹就有动,有热流和气感,会使丹田真气逐渐充盈,固之体强、根固,内劲中 生。津多咽之,意引丹田,会有鸣音,咕噜之声直下小腹,会觉腹腔松畅,气顺腹实, 更有益于内脏和腹腔疾病。这就是所谓练丹田之气,丹田久练灵根本,亦即固灵根,真 气退藏于密,也就是说,元神元气相合,由无到有,由小而大,一气之动,发之周身。 也是使内劲的形成和发动有根。”所谓反催:丹田催足、足催膝、膝催胯、腰催肩、肩 催肘、肘催手、手催指。加上五脏六腑的配合,将能量和劲儿得以发出。同时,也是与 严格掌握与运用“催三节”、“惊四梢”所密切相关的。古谱上讲:“拳打三节不见形, 如见形影不为能”,内力发出表现于外,明显体现在四肢、腰、胯、腿、膝、肩、肘、 手、脚上,如:动手时,手被截,肩、肘仍催,在被截处发劲打之。这样变劲不变手, 不用招法,只是变劲,就看不见“形”;所谓“惊四梢”,是丹田内力在“四梢”的反应 和相互作用。使得尚氏形意一动无有不动,举手投足,动必有由的风格特点与众不同, 其由一也。形象地讲,丹田好似人们生活中房屋取暖用的蒸气锅炉(也可比做发动机), 经络、血管、脉络等犹如通往各处的管道,人身穴位比做是管道上的阀门,燃料将水蒸 发为气,聚于锅炉之内,通过管道、阀门输送到各处。尚氏形意是用桩功特有的呼吸方 法,使人体的宗气与原气(先天之气)集聚融汇,纳入丹田,形成真气,根据动作、身 法的需要,套路的节奏,通过脉络、经络,打开穴位(运动中开、闭穴位,由动作要求 所定),施放能量的。丹田集聚的能量愈多,外在动作的威力越大。昔年尚老先生“丹 田气打”、“肋腹打”堪称武林绝技;恩师李文彬在80岁高龄时,乃能得心应手地利用 这两项绝技将体重180余斤的棒汉打出丈外。可见丹田的威力、妙用及重要。久练之, 即能养成五脏六腑相合、内三合、外三合,使人掌握神形合一,内力充盈,既能养又能 打的本领,达到练形意之目的。
浏览78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