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尚氏形意拳


一、(三)遮步鹰提|中国尚氏形意拳





1. 退步鹰捉左式



(1 )预备式。成立正姿势站好(图4-30 )。



窍要:



动作与窍要与原地定步鹰捉预备式相同,只是左右脚跟对齐,两脚尖外展,成立正



姿势。



(2) 两掌变拳,腰向右拧,右拳摩经按穴经“膻中穴”、“天突穴”向前上方钻出, 拳高齐眉,身体下蹲,两膝夹紧(图4-31 )o



(3) 右拳钻到位停止后,左拳贴身经“膻中穴”上穿至右臂肘上部的“曲泽穴” (图 4-32 )o



图 4-3()图 4-3()图 4-31图 4-31图 4-32图 4-32












图 4-3()



图 4-3()



图 4-31



图 4-31



图 4-32



图 4-32



图 4-33图 4-33






图 4-33



图 4-33



(4)上动不停,左拳沿右小臂向前向上钻出,右 脚同时向后方搓地退一大步,左脚随即蹬地向后贴地 退约半步,形成三体桩左式姿势;当左拳拳背接触到 右拳拳心之际,两拳变掌,左掌则由上向前、向右、 向下翻落,掌心向下,掌高与“膻中穴”齐,成“三 圆掌”;右掌则由上向左、向下翻转,沿左小臂里侧随 肘贴肋拉回,靠贴在丹田右侧,掌心向下成“三圆 掌”,形成退步鹰捉左式(图4-33)。



窍要:



① 左拳钻出、变掌、翻转下落与右脚后搓、左脚 后蹬同时动作并与腰向右拧一气呵成,不可分解,掌 落到位,脚亦到位,“手脚齐到方为真,若是手到脚不到,打人不得妙”。



② 右脚后搓,左脚后蹬时,脚趾和脚掌的“涌泉穴”突然发力蹬地,脚催膝、膝催 胯、胯催腰,胯同时配合腰来催膝、膝催足,通过这样一个下催上、上催下、上下相 合;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相互矛盾而产生的劲,使手脚齐到规定的位置,也谓“进也 打,退也打,其理一也”。



③ 双脚踩实后,前脚(左脚)跟与后脚窝(右脚)及里踝骨成一条直线,两脚相距 不得少于一米;定式后,前膝微前挺,后膝里扣,向右拧腰顺前胯,重心落于后脚。



④ 左拳与小臂前钻时,必须裹肘,仍如右拳右小臂前钻所按摩的路线,左拳离开 “迎香穴”前时,直接击打右肘窝震动“曲泽穴”,动作不停,“外劳宫穴”沿右小臂内 侧摩擦而行,至“内关穴”后变掌(手见手翻)。



⑤ 注意全身与肢体的协调、整齐,正是练内外“三合”的途径




⑥ 呼吸自然(按五五?桩、行 桩的呼吸路线及方法),手脚齐到 时,面部要有“猴象”;右手回收 时,五指变勾,边挠边由丹田回 吸,胯、腰、肘回拉而回到丹田 右侧,掌心向下:



⑦ 做动作时,身体高低不变, 不可起伏,定式后要体现出“五 象”。



2. 退步鹰捉右式



接退步鹰捉左式,两掌同时 图4T4 图4-35






外拧变拳(图4-34),左拳与左脚一起拉回,左拳停在丹田左侧,拳心向上;左脚跟贴 靠右脚窝(图4-35)。余下动作窍要同退步鹰捉左式,惟左右相反(图4-36、37、38)。



3. 收式



图 4-36图 4-36仍由退步鹰捉左式收式。收式动作与窍要同定步鹰捉左式,图省略,如若回身练 习,町按进步鹰捉之回身式动作来练。









图 4-36



图 4-36





浏览397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