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大成拳


十一、第二节大成拳之虚实|真正大成拳





虚实之道是在练习大成拳求得松紧之后进一步探讨的,虚与实是 对立统一的,虚中生实,实中生虚,生发变化,以至无穷,只有深谙 此道的人在做动作时才会真正体会出“一面鼓,一面荡,周身无点不 弹簧”。



王荽斋先生曾说:“习时需要假定三尺以外七尺以内,四周如有 大刀阔斧之巨敌与猛兽毒蛇蜿蜒而来,与其共争生存之情景,须当以 大无畏之精神而应付之,以求虚中之实也。如一旦大敌林立,在我入 如无人之境以周旋之则为实中求虚「在站桩、试力的一些阶段要有假 想之敌向我进攻,我在与敌人周旋扑打中,以求虚中求实,实际断手 技击中,要视对手很渺小,可以假定对方不是人,用常志朗先生的话 说,“就是两个胳膊俩腿一脑袋,就是一架子,看得不是很清楚”,这 就是实中求虚。



在站桩、试力、推手时,自己感觉能发力,能有变化时为实,相 反则为虚。初学者实点很少,虚点很多,随着功夫的不断加深,能够 体会出实点越来越长,虚点越来越短,但人不可能没有虚的地方,虚 实永远在相互的变换之中。桩上有功夫的人虚点变换会极快,而且实 点相对长,虚点短不易被对手发现。



大成拳断手的原则是打实不打虚,桩上没功夫,没有整体劲的人 打不了实,因为一出手对方必格挡,力量就发不出来,打不到对方身 上,能打实的人必然能打虚,能打虚的人不一定能打实,这里的虚指 的是空当。



真正能发力的人在与对方断手时对过程有明显的清楚的认识和体 感,即双方从未接触到接触,再到接触磁实,然后如受压之弹簧,自 然发出爆发力。这是打实不打虚最本质的含义。



第三节大成拳之动静



静是动之体,动是静之用,不论是内在的动静还是外表的动静, 动静互为根,静即是动,动即是静。在身体各部位、各关节做各种动 作都存在着动与静。



所谓静,以站桩为例,外形不动即外表现为外在的静,但练功者 却运用意念,保持要领和内在的桩劲,如拧裹、撑抱、提顿、拉扯、撕 挣等都是内在的动,骨骼、筋肉、气血无不得到刺激与锻炼,外面不 静里面是无法真正得到锻炼的,王荽斋先生称之为“外面不动(即静), 里面大动工他还向学人举过树木的例子,一棵大树从外表看去是静止 不动的,但其里面却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微妙变化,而最终长成参天大 树,这就是外面不动,里面却有生生不已之动的道理。



所谓动,就是指摸劲而言,摸劲是外形上的进退、返侧、前后、左 右的动,动有微动、大动、小动之别,均要细心体会内在的静,要摸 索,保持静(站桩)时的状态,要处处保持桩劲不失不丢。



动静既是矛盾,又是统一体,在实作断手中亦有动静之别,有些 人平时练拳和断手中一个样,动静不分明,高手动静之间极为清晰,静 时十分厚重,如渊停岳峙,动时迅如闪电,快如疾风,正所谓“静如处 子,动如脱兔,与敌相搏未接时,要以静待动,后发先至,彼不动我 不动,彼微动,我先动。



王选杰先生即深谙此道,他在《大成拳问答》中说到:“做拳时以 静待动,虽后发制人而力总在敌先,触敌发力之时,由速动而反归于 静,此所谓“一动一静互为根用,”



第四节大成拳之含蓄



含蓄是练习大成拳的重要原则,也是大成拳的显著特征之一。当 前世界上别的任何一种运动在发力前都要有一个准备阶段,哪怕这个 阶段很短暂,一些内家拳的拳种也是如此,这些运动技术都没有脱离 平常人发力程序的约束。西方科学较为发达,比如拳击、球类、田径 等项目都运用了不少科学手段来指导训练,并用尽各种方法来使发力 前的准备时间尽量缩短,但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他们缺少 了含蓄这一训练手段,没能发现含蓄的原理和价值。



含蓄在大成拳锻炼中至关重要,是通向本能发力的唯一途径,当 年一位武林健者在香山鬼见愁双掌偷袭王若斋先生后背,被先生不知 情的状态下弹出跌飞丈外,头破血流,抱头而去。这种本能触觉活力 的开发就是含蓄功深,自然而至。



王荽斋先生在拳论中多次提及含蓄,《大成拳论》说:“发力含 蓄而有听力,以待其触,神宜内敛,骨宜藏棱J这里不但有“含蓄” 二字,而且其中“敛,“藏”等字所示仍是含蓄。又说:“筋肉含力, 骨节生棱,身体收敛,跃跃思动,含蓄吞吐。”《意拳正轨》上说“提 抱含蓄,中藏生气,指的是全是含蓄。



不但如此,王梦斋先生还多次用比喻来开示含蓄真义,如“遇敌 好似虎扑羊”、“势如龙驹扭丝缰”、“势如翱鹰下鸡场”等等所指还是 含蓄。前人在观察动物发力的状态时发现了含蓄的特征,并加以研究, 放入拳学训练。例如老虎在扑食猎物前的瞬间的含蓄欲扑状态十分骇 人;又如优秀的骑手往往在比赛前轻拽缰绳,使马首回扭即处于含蓄 态势,这时如骑手一松缰绳,发出指令,马就会飞驰而出』盘旋空中 注定野兔的老鹰在扑击前也处于含蓄状态。而大成拳要求练功者尽可 能长的保持含蓄状态,使含蓄成为习惯,成为本能,只有这样才能做 到“力无断续”、“一触即发”、“有感皆应工



大成拳在训练中要求“神不外溢、意不露形、形不破体、意不出 尖工外示安逸之态,体内气血鼓荡。大成拳的含蓄大致有两个方面的 内容:





浏览323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