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拳劲力的主要特点可概括为冷、脆、快、重(透),无断续、 无方向、具体、受阻才发等八大特点。
1 .冷
指发力非常突然,但绝非偷打人。劲力冷,能使对方猝不及防, 防不胜防,一言以蔽之:防不住。很多与王荽斋先生交手的人往往被 跌飞丈外了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与这样的高手搭手,你根本无法预 测自己的命运。如果他愿意,可陪你玩两下,如果他想施放,或许你 一下就完了。有的人飞跌于地爬起来一个劲地埋怨对方,说“我还没 有准备好”之类的话,或者内心责怪自己“精神不够集中”等等。
其实这一切都是借口,真正的原因是对方的劲太冷了。劲力冷, 使对方把握不住节奏,往往造成对方无备(实际上永远不可能准备好, 换句话说就是准备了也无效果)而受击,因此能造成对方心理恐惧。
2 .脆
指发力干净利落,转瞬完成,绝无拖泥带水,拉拉扯扯的现象。
3 .快
指无论我方先发动还是后发动,劲力总是先至敌身。
4 .重(透)
指的是所发之力有穿透性,打在对方身体表面,意力却要透到身 体另一面,以达伤元透内之目的。
快与重较易理解,但要进一步知道,若仅仅力量重、速度快就是 大成拳的话,那么大成拳也就毫无宝贵可言了。因为任何一种搏击运 动,无论是散打拳击,还是摔跤柔道,都讲究力量重、速度快。但反 过来说,大成拳之劲当然既重又快。如恩师王选杰先生曾用双腕在我 两小臂上轻轻一挂,瞬间,我眼前一黑,金星乱舞,好久才回过神来, 发下额头全是冷汗。又如恩师李荣玉先生曾以拳轻触我胸,当时我胸 上有一棉枕保护,结果其劲如车撞,令我咳喘不止,且全身几乎崩溃。 这两例均说明了大成拳之劲威力无穷。
5 .无断续
王彦斋先生常说:“一触即爆发,发力无断续。”目前来说,无论 是拳击、散打,还是坊间流传的假大成拳、假形意拳,其练习者所发 之力都是断续力。但内家拳(指真正的大成拳、形意拳、八卦掌等拳 法)的宗旨和特点都是力无断续。如果内家拳练习者只能发断续力,那 么,内家拳技战术的运用只能是空想而遭到迎头痛击。只有做到力无 断续,才能做到“发力总在敌先”,才能充分发挥“变招不如变劲”的
内家威力,才能使真正做好“顺力逆行”、“借力打力”。
断续力的特点及其与无断续力的区别,可以拿拳击的例子来说 明。拳击手无论其水平多高,它发出一拳总是一松一紧而发力,一拳 之后放松收回,才能发第二拳,其两次发力之间的时间间隔较长。而 大成拳高手因为做到了 “松即是紧,紧即是松,松紧紧松勿过正”,所 以其第一次发力结束的状态,正是第二次发力的蓄劲状态,即所谓“蓄 发一体”、“化打合一”,其两次发力的时间间隔极短,因此称作“无断 续力”,这就是武林中流传的“外家拳的着法再快也没有内家拳变劲 快”的真实原因。王彦斋弹飞世界拳王英格,并使之昏迷于地,只在 一触一瞬之间,而世界冠军打世界亚军却远远不会这么快,这就是二 者之间巨大的效果差异。无断续,并不是指如行云流水般之外形,真 正的力无断续在外形上反而是断续的,是无数实点的连接。动作如行 云流水般的“大师”可能连一个劲也发不出来,遑论力无断续了。(按: 可参看《大成拳之松紧》、《大成拳之虚实》二节内容,当更易深入理 解)。
6 .无方向
王芳斋先生多次谈到“含蓄,“力不出尖”、“力有方向就是出尖”, 均指此而言,未发力时处于含蓄状态,即含着劲。王蓼斋先生曾作比 喻:“遇敌好似虎扑羊”、“犹如翱鹰下鸡场”、“势入龙驹扭丝缰工发 力时则“遍体皆挣力,无处不弹簧”,谓之“浑元爆炸”。因此,从某 一角度和高度讲,大成拳的劲力在发放前是无方向的,在发力时亦无 方向,换言之,又是包含了任何方向。(请参阅《大成拳之含蓄》一节)
7 .具体
真正的大成拳劲力非常具体,发力出劲就像斧子刃似的,每一点 都是清楚具体的,极其细微的。王彦斋先生谓之“持环而得枢”,李荣 玉先生谓之“发力如纫针”。在大成拳学里,力无方向和力具体是辩证 统一的。
8 .受阻才发
即“一触即发"。一触即发不是指刚一擦着人就被击出了,更不是 什么“生物电击人”或“沾衣十八跌”。而是指双方接触磁实的一瞬间, 发力者受到真实的阻力,全身各关节互为根本,互为动力,浑元一争, 力量马上就爆发出来。只有能一触即发,才能不抡拳头,甩胳膊,这 才是大成拳与拳击、外家拳发力的根本区别。那种靠距离的惯性发力 不是真大成拳。还有一些人平时空发时给人感觉整体感、弹性感十分 强,但双方一接触、一搂抱却一点力也发不出来,这种发力也不是真 正的大成拳。一触即发并不代表大成拳练习者在与人交手时不能大动 了,他们在未接触对方时是灵活多变的,一旦受力就应感而发,大成 拳所谓“打实不打虚”,形意拳谓之“硬打硬进无遮拦”,即指此而言。
以上从八个方面谈到了大成拳劲力的特点,这八大特点并非完全 各自独立的、割裂的,而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根据大成拳劲力划分 标准和方法的不同,大成拳劲力可分为多种,诸如螺旋力、杠杆力、二 争力、滑车力、吞吐力等等,但从其本质意义上说,大成拳之劲力只 有一种,即整体惊弹力: 一句话,整体惊弹力具备了上述八大特点,也 只有完全具备了上述八大特点,才具备、获得了大成拳的劲力——整 体惊弹力。
众所周知,王若斋先生与人交手,一触之间,对手就飞跌丈外,甚 至昏迷过去。在旁观者看来,王彦斋先生身体在发力的一瞬间,外形几 乎是不动的。后人常常练习,一生无所得,百思不得其解,只好称“爹 翁给后人留下了神秘课题”云云。其实,过去形意大家也是这样的,如 郭云深、尚云祥等等,在外形微动的情况下把对方抖放出去,且使对方 如受电击,不知自己是如何被击出的。这种现象只有发力者具备了较强 的整体惊弹力方会出现和发生。
可以尖锐的指出,凡不具备整体惊弹力的,即使能“弄”人丈外 或倒地(原谅笔者不敢恭维其为“放”),也只是“抡、撮、推、挤、摔” 罢了,决非真正的大成拳。这种拳,这种“劲力”,只能在表演中使用。 这就是为什么王梦斋、张恩桐、王选杰、常志朗、李荣玉诸位先生能 推断合一的关键所在。而目前的“大师”们却“推是推,断是断”,“推 手”时挺潇洒(遇力大者顶牛),断手时只能抡拳头打人。这也是很多
£6 |真正大成拳J
人练了多年坊间大成拳和内家拳却无力实战的原因。
浏览4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