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阶段,主要是要求在动作方面打下完善而巩固的 基础,按照拳论所指示的程序,是“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的 一个阶段。本阶段是最后一个阶段,下面所提出的几个要 点,都是“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的必要法则。虽然拳论所说 是以技击为主,但太极拳的练法重意不重力,鉴泉宗师也 曾说过“懂劲后的阶及神明,并不完全依靠推手,还须从盘 架子的高度功夫里去不断培养”,可见太极拳的最后阶段 是健身与技击可分而又不可分的一个阶段,凡是与技击有 关的道理,也就是与健康有关的道理,学习者参考拳论时, 应当有这样的看法。
1 .分虚实
在上两个阶段里,我们的动作,受着慢和匀的约束,同 时又要照顾其他要点,虽然在第二阶段里可以练得比较活 泼些,但为了打好基础,总还是拘束较多而自由较少。现在 基础已经打好,我们就应当用另一种方法来进行练习,目 的在解除复杂的注意而代之以简单的注意°在动作上要求 分虚实,就是为达到这个目的而提出的一个法则,因此,我 们在练习时,对于前阶段所应注意的各点可以完全放开 (只是不加注意,并不是改变动作),而把注意力集中到动 作的虚实上去。所谓分虚实,首先要注意手上的虚实:在手 伸出时,从起点到终点,应当看作“由虚而实”,这时手掌就 需要由含蓄而逐渐舒张,到终点时再微微凸掌,以表示 “实”的极点(术语叫阳极),在收回时,就应当看作由实而 虚(术语叫阳极而阴生),这时,手掌就需要舒张而渐渐地 复归于含蓄。在握拳的动作里,也是出拳时逐渐由松而紧, 收拳时逐渐由紧而松。并不是只松不紧(专练虚静功夫者 不在此限)或者只紧不松。其次,在身体和腰腿等方面,也 要与手的虚实相配合,例如:含胸总是随着手的收回而逐 渐扩大;弓步和坐腰坐腿也需要与手的速度相适应。又,在 落步时应当脚跟先着地,然后随着手的接近终点而全脚徐 徐踏实;收步时,也要借着踏脚的余力,趁势缓缓收回,以 与手的虚实相呼应.这一要点与下面所说的“调呼吸”极有 关系。
2 .调呼吸
太极拳在技击上专讲柔化,不以气力胜人,故在修炼 上也纯以养气为主。所谓气沉丹田,是利用动作的轻松和 谐而自然形成,绝对不用强制方法。在上两个阶段里,我们 虽然没有谈到太极拳的呼吸方法,但太极拳的动作要慢要 匀,所以在无形中,已经具有防止呼吸粗浅短促的作用,也 不难在自然的过程中逐渐养成呼吸匀细深长的习惯。呼吸 能匀细,不但与调息养气有关,并且是“宁神一志”的辅助 方法;呼吸能深长,不但可以提高“吐故纳新”的效果,同时 对于血液循环和其他内脏机能,也能够起到良好的推动作 用。所以学习太极拳者,应当把呼吸看作更为重要的一种 动作,方能在运动中得到更多的效果。现在所说的“调呼 吸”,是功夫较深时的呼吸运动,因为上面所说的匀细深 长,在太极拳里,还只是自然呼吸的一种标准,而不是一种 呼吸的运动,所以在适当的时候,我们必须利用动作去影 响呼吸,使呼吸也成为一个运动,方能在完整的运动中得 到更好的健身效果。在练拳时,我们的动作有大有小,而呼 吸则要匀要长,如有些人所说:每一个动作同每一个呼吸 都要取得一致,那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因此,我们 只要求在每一个式子里,尽可能地用动作的虚实转变去配 合呼吸的自然循环,也就是说在每一个式子里,我们应当 尽量寻找机会做好下述的呼吸运动:手的动作由虚而实的 时候,我们的吸气也要用同样的意识和同样的速度去配合 它,在手到终点微微突掌的时候恰好把气呼足,同时脐下
腹部也微微紧张;反之,手的动作由实而虚的时候,我们的 吸气也要用同样的意识和同样的速度去配合它,在动作静 止的时候,恰好把气吸足,同时脐下腹部也微微收缩。上面 所说的腹部一张一缩,就是太极拳的“与动作相结合的腹 呼吸运动”,拳论里叫做“气宜鼓荡”。只要照样练习,无须 故意用力,日久自然能够得到气沉丹田(丹田在脐下)的功 夫。这样的调呼吸,当然是比较难做,所以在初学时,我们 盘一趟架子,只能有很少的几个式子做得比较自然,经过 稍长的时候,或者先在单式动作里试做一个时期,自然能 够逐渐进步。只要在每一趟架子里,能够有三分之一或者 四分之一的式子做得很合法,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运动效 果,也无需提出过高的要求,但一定要在每一趟架子里做 到个个式子都能调呼吸。如果一时学不好,也不要勉强,以 免影响自然呼吸。
3 .用意识
在学习拳式的时候,虽然我们也是用意识去完成动 作,但那时所用的意识,只能注重在动作的正确与否上,不 可能有更多的注意力把我们的动作加以运用。因此,现在 所提出的“用意识”,当然要求较高,它主要在根据太极拳 “用意不用力”的法则,把我们的想象作用运用到动作中 去;其次,也给我们练习平淡无奇的拳术动作,增加了许多 趣味。下面分两点来说明它的要求:
①在运动时,应当用意越多而用力越少,使动作的意 识更加浓重,譬如动作要轻灵。我们的一举手或者一投足, 都应当把动作的过程看做无数的一举,处处用意识紧密引 导,即使是极轻微的?动一静也不能例外。照这样继续不 断地利用想象力,使动作越练越细致,自然能够提高我们 的轻灵功夫.如要练沉着功夫,我们也应当在运动上作“使 劲沉着”的想象,不是用更多的力气去增加手臂的力量。其 他动作用以照此类推
Q)我们对于每一个动作的一虚一实或者一张一弛,都 需要把它的技击作用或者健身作用,用意识去想象它,甚 至在想象中加以夸大。由于我们的肌肉活动经常在这种心 理作用的影响下,根据心理作用能够支配生理作用的理 论,我们的运动效果,也自然能够在无形中有所提高。
浏览64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