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


一、问卷效度检验|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





运用专家评定法检验问卷效度,就问卷的整体结构、问卷 内容的全面性、合理性等方面咨询有关专家14人,效度结果如 表2 2所示。



表2 2问卷效度评定表



非常有效



有效



一?般



不太有效



无效



人数/人



10



4



0



0



0



百分比



71%



29%



0



0



0



从表2,2可知,71%的专家认为问卷非常有效,29%的专家 认为有效,表明问卷效度符合研究要求,较准确全面地涵盖了 本书的研究内容。在此基础上向省市散打队教练员、国家级以 上散打裁判员发放问卷45份,回收40份,剔除不合要求问卷3 份,问卷有效回收率82%。



1 问卷信度检验



为确保问卷调查数据的可靠性,本书运用重测法对问卷进 行信度检验,两次测量之间间隔2周,从37份有效问卷中随机 选取15人进行第二次测量,对第一次和第二次调查问卷的结果 运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信度检验如表2 3所示。



相关系数数值大小代表了问卷信度的高低,反映了测量数 据的可靠性。由表23可知,两次测量的相关系数r = 088 (r>08,代表信度较高),属于较高的信度范畴,表明问卷调 查获取的数据真实可靠。



表2 3问卷效度检验表



重测人数



间隔时间



相关系数r



p值



15人



14天



0 88



p<001



2 24德尔菲法



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体能要素判断矩阵构建运用德尔菲法, 从问卷调查专家中选取散打领域内权威专家20人,根据1?9级 判断矩阵标准,进行两两因素的赋值打分。



1 25观察法



1)比赛录像观察:对2016年全国武术散打锦标赛48kg至 100kg以上共12个级别,各级别前8名运动员共138局比赛中 净击打时间(比赛中运动员除去对峙、步法移动、搂抱时间)、 拳法、腿法、摔法、主动进攻、防守反击运用次数进行了统计。



2 )现场比赛观察:在实证研究专项技术指标测试中,对于 拳法、腿法、摔法成功率现场进行观察统计°



3 26 数理统计法



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体能各要素权重基于专家构建的判断 矩阵,运用MATLAB软件进行计算,其余涉及数据均采用SPSS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使用均值土标准差(%±5)代表表格中计量 资料,对FMS总分和各单项分数、体能要素指标、关节肌力及



专项技术指标进行“S检验。如数据服从正态分布,使用双样本 配对£检验;倘若数据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Wilcoxon秩和检 验,p<0 05说明具有显著性差异,p<0 01说明具有非常显著性 差异。



227实验法



1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研究,检验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体能训练体系在 训练实践中的效果,提高运动员体能水平,增强运动员体能储 备,进一步挖掘运动员技术潜力,为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体能 训练提供理论指导。



2 实验对象



将山东省散打队 65kg、70kg、80kg、85kg、90kg、100kg 以 上6个级别,每个级别4名运动员,共计24名优秀男子散打运 动员作为本研究实验对象,运动员运动等级均为国家一级以上, 其中运动健将12名,一级运动员12名,具体如表2 4所示。



表24运动员基本情况



级别



姓名



年龄/岁



身高/cm



训练年限



运动等级



65kg



于海洋



21



173



10年



运动健将



石中乐



20



172



8年



运动健将



付言冬



23



170



11年



一级运动员



王士开



29



171



12年



一级运动员



续表



级别



姓名



年龄/岁



身高/cm



训练年限



运动等级



70kg



冯杰



26



175



13年



运动健将



肖杰



26



175



12年



运动健将



许柯振



29



173



13年



一级运动员



李斑



22



176



8年



一级运动员



80kg



曹鲁建



27



188



12年



运动健将



袁磊磊



22



182



9年



运动健将



邢文修



21



187



9年



一级运动员



邓宁宁



21



186



9年



一级运动员



85kg



杨元飞



30



183



13年



运动健将



满建刚



26



183



10年



运动健将



王建鲁



21



187



8年



一级运动员



吕文渊



23



185



9年



一级运动员



90kg



韩祥达



29



188



13年



运动健将



苏少斌



27



190



10年



运动健将



刘扩



21



188



8年



一级运动员



王志



21



184



8年



一级运动员



100kg以上级



修鹏程



21



191



9年



运动健将



尹建强



24



189



10年



运动健将



左大富



22



187



8年



一级运动员



冯瑞



22



185



8年



一级运动员



3 实验设计



将24名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按照体重级别随机分为实验组 (T组,几=12)、对照组(C组,几二12)。两组中分别包括6名健



将运动员、6名一级运动员,且两组中分别包括大级别(90kg、 100kg 以上)、中级别(80kg、85kg)、小级别(65kg、70kg) 运动员各2人。实验时间为2016年6~7月,共8周。实验干预 组按照本研究中设计的体能方案进行训练,对照组按现有体能 训练模式进行训练。实验结束后,分别对两组体能要素相关指 标、关节肌力、FMS测试、专项技术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以检 验体能训练体系的有效性。





浏览455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