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禅气功学


四、功用:颈椎、腰椎为人之枢纽,经 常练习本节转腰回顾作用,可使督脉、|一指禅气功学





任脉、.带脉通畅,脊柱灵活,增强平衡 图60



性。对眩晕症、咽喉炎、颈椎病、腰椎病、骨质增生、强直性脊 椎炎等均有?定的疗效。而展臂扩胸动作,可使上下肢肌肉放 松,血压降低,所以本节动作对防治高血压、肩周炎、胸膜粘 连、肺气肿等疾患也有一定的作用。



歌诀: 肢体放松前后步,



颈腰后转手平举; 脊柱灵活通带脉, 诸多疾患皆可去。



第七节搓丹田(搓草绳)



预备姿势:成立正势站立。左脚顺脚尖方向跨出?大步,成



左弓步;左手掌心向上置于左膝上,右手合于左手上,手指松 直,头颈、腰、背均自然放松(图61)。






图61 图62



动作:收腹提气,右手用内劲沿左臂内侧向上提经胸前至右 肩上,同时用鼻吸气(图62);接着右手再沿原路线下搓复原, 同时用口呼气。上提下搓各一次为一遍,做完7遍后换右脚在 前,再做7遍,然后恢复直立。



要求:上提时上身随势向侧后转动、挺胸,手尽量上提至肩 上,前腿可随势伸直,后腿可以略屈;下搓后上身和两腿随之恢 复原势;上下搓动时两脚均不得移动;一提一搓走内劲,气贯五 指;呼吸要“细、匀、深、长”。



功用:本节动作又称“吐纳功”,一提一搓走内劲,有疏通手 三阴经和壮大脏腑之气的作用。通过细、匀、深、长的呼吸,吐 尽浊气,纳入清气,故又为“调息功”,可增强肺部和机体的气体 交换功能,提高血液的含氧量,保证了对大脑和各脏腑器官氧气 的供应,进而可消除脑部的瘀血现象,振奋神经系统机能。本动 作的前俯后仰,对腰、腹、肩、背也是良好的锻炼。神经衰弱、 失眠、眩晕以及慢性支气管炎、经常伤风感冒的虚症患者,可多



练本节动作;对于长期伏案工作的脑力劳动者,尤为适宜.



歌诀: 一提一搓走内劲,



深细匀长当记清;



吐故纳新元气壮, 疾病可防身体健。



第八节曲丹田(乌牛摆头)



预备姿势:直立J左脚向左侧横跨一大步,重心在两腿之 间,目视前方,右手背贴近右腮,左臂在体前伸直,掌心朝下护 裆(图63 ).



动作:屈右膝、左腿蹬直,重心右移,同时上身向右下侧倾 倒至最大限度(图64);随后立直身体,同时右手经胸前换成护 裆掌、左手经胸前向面部划弧,手背随势贴近左腮;重心左移, 上身向左下侧倾至最大限度,屈左膝,右腿蹬直(同图64,惟 方向相反)……如此左右交替各做7次后恢复直立。









要求:上身侧曲时,不要前俯后仰,头颈、躯干与腿成“拱 形”曲线;目视前方;立直身体时用鼻吸气,侧曲时用口呼气。



注意: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禁做。



功用:本动作以较大幅度的左右侧弯运动,更好地加强腰腹 背部、脊柱、肌肉韧带的锻炼」腰为肾之府”、“肾主腰腿”,故本 动作有外健腰腿,内固肝肾之功。亦属武术防护技击法之一。



歌诀: 乌牛摆头幅度大,



心血管病者莫练它;



速度快慢量力选, 内健肝肾外腰胯。



第九节磨丹田(磨豆腐)



预备姿势:成立正势站立。右脚向前跨出一步,成右前弓 步,右手掌心朝下,五指松直,置于右胯前10公分处;左手拇 指朝后,另四指朝前叉腰,头颈正直,目视右手“外劳宫”(图 65).



动作:右手向左分向前一向右一向后成推磨头正平划圆至右 胯前(图66-67);腰随势转动,先向外转再向内转各划圆五 次。换手、换脚后同上再各做五次。然后恢复直立。






图65 图66 图67



要求:全身放松,动作要缓慢、柔和,上下协调,呼吸自 然;划圆要平衡,手平带脉;目视“外劳宫”。



功用:本节动作有启动带脉、平肝顺气和平衡阴阳之功效。



它也是为实现“外气内收"、“内气外放”打基础的必不可少的锻炼 项目之一,可单独在花木丛中或空气清新之地反复做,持之以恒 者,必将受益无穷。



歌诀: 弓步旋膝来推磨,



轻松缓慢“得气”多;



启运带脉作用大, 平肝顺气益于我。



“热身法”整套动作锻炼至此,周身会微微出汗,掌心会有不 同程度的胀、麻、冷、热之感,神清目明,筋骨柔软,关节灵 活,实为全身气机通畅之征,从而为炼功者在马步站桩后能尽快 地进入“气功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浏览325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