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
1. 以右脚跟为轴,右脚尖微翘,尽量内扣约135度,身体 左转,重心仍在右腿;同时两掌微放平,使掌心朝前下,随转体 两掌自右向左抹转半个平面椭圆至东南方向,两掌宽、高不过 肩;眼神随转体向前平视转移,稍先于左掌,以眼领手,同时顾 及右手(图18)
2. 身体微右转,两掌自左前方屈肘微收,经胸前向右抹半 个平面椭圆形至右胸前,两掌心仍朝前下,宽与肩窝齐,高稍低 于肩;眼平视右前方,眼神顾及右掌■(图19)
3. 重心全部落实右腿,左膝领起,左脚离地并往里收,足 尖自然下垂;同时右掌渐渐向右斜方伸出,边伸展五指尖撮拢指 尖下垂成吊手;身微左转,左掌臂外旋,掌心朝里,高与口齐, 眼神关及左掌旋转并顾及右手展出。(图20)
4. 身体继续向左微转,左脚随转体向左正方向迈出,先以 脚跟着地,重心渐渐左移而至全脚踏实,弓左腿,蹬右腿,成左 弓步。同时,右吊手继续松肩右伸,左掌经面前,顺着左腿的方 向移动,随移随臂内旋,将掌心翻朝前推出C眼随左手移动,稍
先于左掌到左方。(图21)
图20 图21
要领:
1 .当两手微放平时,脚趾尖轻轻领起,手与脚尖同时向左 旋转。脚尖内扣时不得明显翘起,脚腕部不得紧张,紧张则不能 轻灵。
2. 由按势向左、向右往复运动时切记右足重心不变,这与 24、88式不同。注意松腰胯,两腰眼左右抽换,“命意源头在腰 隙”,方能转换得灵,圆活有趣。
3. 两臂随腰划弧时,做到两膊相系,双手相跟,轻灵松活。 总要一手前、一手随,一手实、一手虚,实中有虚,虚中有实, 意在粘连黏随。
4. 旋转时身体要正,去时胸不俯,回时身不仰,还要注意 身势的平稳,不可忽高忽低。
5. 单鞭势将定时,随着左步弓和左手前推,右吊手微向右 后舒开,双手有同时拔开之意。随着定势,同时做到“虚灵顶 劲”,“松腰胯”,“气沉丹田”和“沉肩坠肘”。
6. 定势时,左手尖、鼻尖、足尖方向一致,三尖相对,右 吊手五指撮拢,腕关节弯曲下垂,注意左右肩平。同时,对身体 整体的要求,要做到“外三合”,即“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
与足合”。这不单是对此势这样要求,势势都要求做到。凡在演 练中,开则俱开,合则俱合,开中有合,合中有开,开合有致。 各关节对称协调的配合,是做到“立身中正安舒”、“气势浑厚” 的基本要领。但也不能机械地认为处处对死,只要随时注意形 到、意到,神气自然做到,学者在演练过程中须认真领会,处处 留意。
7. 此势劲点左右圆转时在两掌心,右手舒开变吊手时在尺 骨、腕部、小手指一侧,进而到达掌背腕部。左手随着弧形棚 按,则由肘部楼骨一侧,转至尺骨掌缘、掌缘根。此势为开劲。
用法:
1. 单鞭双手左右平圆地划弧,是以我的左手接住对方的左 手腕部,以我的右手黏住对方的左肘或肩部,以腰腿劲向左前推 去,或随对方来劲,双手黏住对方腕肘,以引劲、沉劲向右前送 出,动摇对方根基。此势是太极推手中揉肘功法,含推、拿、 引、发的基本技法。
2. 或是:当对方左手向我胸前击来,我以右手臂黏住,变 吊手以腕背撞击对方心窝,或以五指撮拢指尖戳击对方心窝。
3. 或是:设对方从左后由上至下来击,我转身以左手臂棚 接并转旋外拥,并随势伸掌按击对方腋部,兼出左足踢、踩对方 下肢,以助左臂甩按的威势。
歌诀:
追魂钢鞭当甩胸,左像箭来右似弓。
近得身来劲变洌,靠肘搠按任君行。
浏览40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