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式太极拳学练释疑


一、野马分鬃、揽雀尾和搂膝拗步时两剧的横向距离有什么不同?|杨式太极拳学练释疑





关于弓步前后脚的横向距离,一般有4种规定,即两 脚应保持一定的横向距离;两脚的横向距离约与肩同宽; 两脚的横向距离为25厘米或10?30厘米。这些要求是必 要的,但比较笼统,下面将探讨两个问题:如何测量两脚 的横向距离?野马分鬃、揽雀尾和搂膝拗步两脚的横向距 离有什么不同?



1. 关于弓步两脚横向距离的测量方法



在弓步中,两脚的横向距离有以下4种测量方法:



(1) 前脚中心线与后脚跟之间的距离(图17中的



A) ;



(2) 前脚中心线与后脚中心之间的距离(图17中的



B) ;



(3) 两脚跟内侧之间的横向距离(图17中的C);



(4) 前脚掌外侧与后脚趾外侧之间的横向距离(图 17中的D)。



这4种方法都是可以的,但因它们(特别是C与D) 之间相差较大,如果用第(3)种测量方法去要求与肩同






图17弓步中两脚横向距篱的测最方法



宽,弓步岂不变成畸形;如果用第(4)种测量方法去要 求10厘米的横向距离,弓步岂不成了 “走钢丝”。因此, 我们在教拳或撰文时务必予以明确,以免造成混乱,影响 练拳效果。笔者将采用较直观明了、易操作的第(3)种 测量方法来探讨下面第二个问题O



2. 关于野马分鬃、揽雀尾和搂膝拗步的 前后脚跟之间横向距离的差异



弓步前后脚跟内侧之间的横向距离,宜根据人的高 度、步型的顺拗和用法的不同来确定。众所周知,高个子 做弓步时的横向距离应比矮个子大。拗弓步(当左手右脚 在前或右手左脚在前)的横向距离以20?25厘米为宜, 顺弓步(当同侧手脚都在前)的横向距离以15?20厘米 为宜。当以向前发劲为主的招式,其横向距离可小些;当 以向左或向右发劲为主的招式,其横向距离应大些。



兹根据笔者(身高1.74米)的体悟,对野马分鬃、 揽雀尾和搂膝拗步前后脚跟内侧之间的横向距离,分别提 出一个参考数据。做揽雀尾时两脚跟内侧之间的横向间距 ?170.



|



以15厘米为宜,如果过窄(甚至两脚踩在一条直线上), 则自身不稳,不利于前搠、前挤和前按;如果过宽,则易 产生劲力减小、右臀右突和后坐不适等症状。在教拳时, 一般都再三强调两脚不要踩在一条直线上,且多要求与肩 同宽,又未明确测量部位,以致产生弓步过宽这一易被忽 视的弊端,大大多于两脚成一直线的毛病。右野马分鬃的 主要用法是,我右前臂例对方腋下,有向右横拥之意,因 此,两脚跟内侧之间的横向距离宜加大至30厘米左右, 以确保发横劲时自身四平八稳。左搂膝拗步的右掌是向前 推去,左掌向左搂出,两脚跟内侧之间的横向距离宜介于 揽雀尾和野马分鬃之间,约22厘米。



总之,对于弓步两脚的横向距离,首先应明确其测量 的具体部位。至于弓步两脚跟内侧之间的横向距离,不宜 一刀切(即以一个常数去要求所有的人、所有的招式), 而应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找出一个舒适的间 距,以便练拳时做到立身中正、下盘稳固、劲力顺达和进 退自如。



■H厂福*太极泰学绿释wv



■H





浏览1,519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